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笃行如众 > 我眼中的青年

笃行如众 我眼中的青年

作者:清幻sky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09:5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青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前些年我在网络上看到的问题,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在网络上仍存在激烈的讨论。而我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引发较大规模的讨论,是因为每一位青年,对‘青年’二字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就像有 1000 个读者,就会有 1000 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突然有些好奇,这么一个极易带上个人主观色彩的词汇,在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关于“青年”二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人十五六岁至三十岁左右的阶段”和“处于十五六岁至三十岁左右的人”很明显这两种解释,前者突出的是时间段,后者突出的是处于这个时间段的人。而我个人更喜欢的一种解释是不在词典上的,在我看来青年代表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服老、不服输的心理状态。

我印象中的青年人多数具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有“少年未知人世愁,任性不改逐风流”的天真与锐气;也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对于功和名,青年人会有恰到好处的追求,经过多年的沉淀,便有了“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般的胸有成竹,也会收获“明年此日青云上”的结果,自然流露出“却笑人间举子忙”的情态。

作为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我们身处海晏河清的美好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伯乐与千里马,如果那个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生在千年后的新中国,大概就不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更不会向当权者委婉地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愤慨与绝望之辞。

我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说:“身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古往今来,在大中华这片俊采星驰、人杰地灵的沃土上,涌现过太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那个满腹经纶的王勃,绣口一吐便是一片人才济济,万世太平的景象,千古传唱的骈文《滕王阁序》在一场酒会上诞生。

在这个世界上,不乏那些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的青年,但更多的是那些天资相对普通、家境一般,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却依然乐观积极的青年。中国亿万人口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是不能被定义的。但好像每一个时代都有人拿一套所谓的‘社会规范’来定义青年,不论是惊才绝艳的青年,还是相对平凡的青年,似乎都不能完全逃脱这套‘社会范式’的影响。

这种规范大多是上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为我们这代年轻人制定的。大人们拿着他们制定的所谓规范,然后美其名曰地对现在的年轻人说:“这是人生的必经路。”恐怕这些人早就忘记了,在他们的青葱岁月中也曾反感由他们的父辈制定的社会范式。

就像《小王子》里写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所以不论外界如何喧嚣,请遵从内心,做自己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