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127章 三个演员一台戏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27章 三个演员一台戏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9: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的确是有点难,仨成年人带个娃,还有董雪晴那口上学的竹编箱子。

那种几乎没尾箱的出租车根本坐不下。

只能坐公交车过去,哪怕已经过了早高峰,还是很拥挤。

在车辆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堵车罕见,那就堵人。

几乎所有市民都得靠公交车出行。

上班时间挤疯了。

所以让卫东还是取了钱先去买车。

在市中心还找老妈借了点。

把七万块现金放董雪晴的箱子里,让小姑娘坐在上面,夫妻俩抱着娃围住保护。

这种阵型,怕是毛儿来了都没办法下手吧。

但经过邮电局大楼的时候,董雪晴使劲扭着腰板指外面:“正在修,我以后就在这里上班!”

周围拥挤的乘客都有点羡慕这个拿到铁饭碗的年轻姑娘。

让卫东探眼环顾四周:“这不是那个军医院附近嘛,行,就这一带吧。”

没错,就是带着二凤、狗蛋救了沈翠月那次来过。

当时就觉得离开了基本都是旧楼房还比较拥挤的市中心,这郊区边发展得反而崭新,都是高楼和整齐住宅,比在市区住着宽松多了。

江州因为山体江岸的地形特殊,所以几个发达的区中心之间的公路两侧看起来都像郊区,未来才会逐渐填充成巨大的都市。

这块就算是先发“郊区”。

让卫东觉得只要能买房了,先在这些地方买了安家也不是不行。

他的眼界,从一开始就因为指着去换飞机,被拉得很高。

从来都想过买几套房等到未来涨价赚钱。

而且下了公交车,昨晚出租车司机指的汽车工业贸易公司,可不就是那次从医院出来,顺便看见的汽车厂之类。

不过才大半年时间变化日新月异。

这么珍贵的年代,不抓紧赚钱,指望几套房真是太没出息了。

沿着路边门面好多家公司门头招牌,都跟汽车有关。

没后世4S店那么富丽堂皇,也算是七八家各类汽车销售扎堆了,从农用车、拖拉机到卡车、小货车都有。

比半年前多了好些车型,排列摆放在路边的数量也增加不少。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那个允许私人有车的政策影响。

所以在一切都需要批条子、凭票购买的时代,各种车型居然还比较充裕,随到随买。

也许恰好处在企事业单位比较穷,个人又没富起来的节骨眼上。

江州这个后来的汽车城算是供大于求。

而且正像那司机说的,停放在路边江安面包车的确是用进口配件组装起来的型号。

让卫东开了个把月的五十铃双排座,上手试试就知道了,甚至连车身漆面都不像是国内工艺。

不过这里出了个小插曲,人家门口摆了四五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各色微型面包车,董雪莹还能比较端庄淡定的坐在门市桌边翻看购车合同,了解人家的购车上牌流程。

刚刚对私人开放购车才几个月,实际上上牌还得这些销售公司办理,当然人家也没趁机赚钱的思路,他们也没从只服务企业转变过来。

让卫东却能挺娴熟的把车挂在东升日用品公司名下,这样就是企业资产,后续一应支出都是公司承担。

可以抵税嘛。

董雪晴已经欧欧欧的欢快蹦跶着在外面挑选了。

让卫东抱着娃靠门边看,还回头给当姐姐的调侃这不还是个孩子吗?

董雪莹回眸出神:“以前从来没看她这么欢快过……嗯,我也是,家里有了主心骨,心气儿都不同了。”

孩子已经选好:“红的!我们买这个红的好不好。”

让卫东真把她当娃:“行行行,你好好工作,也去学个驾照,过两年我跟你姐就把这车给你开。”

他很清楚这只是个过渡用车,过两年再买别的车应该不难。

董雪晴跳回来,开心得跺脚:“好!我一定要去学,姐姐一起,我好高兴!”

姐姐也被感染到:“可以吧,我们要这辆红色的,像个消防车。”

的确,全身大红色的车身好像在后来成了消防车的专用色,路面上就极少看见吧。

可销售经理却犹豫下:“那……这辆车我们不保修。”

汽车是大件,机械保养维修更是家常便饭,东风、解放这些车型每个月不修一两回,简直不正常。

而这些“进口”汽车,新车型厂家不保修就没人会修了。

这些引进组装车的厂家,其实也是在通过这个维修过程练技术。

之前那辆五十铃都有厂里保修承诺,不然那坏了怎么办。

让卫东才凝神注意:“为什么?”

对方也不隐瞒:“因为早期把这个系列每个型号都弄了几部零配件回来组装学习,这辆车带了原装的分动箱,是什么四驱,可厂里后来引进的产线就再也没带这个,全都是两轮驱动,所以价格一样,但这一辆没有配件维修,你考虑清楚。”

反正以让卫东这么浓缩了四十年的大院停车场阅历,都从未听说过这种几万块的小面包车居然还有四驱。

但恰恰他又是个知道四驱很有用,更不在乎什么保修的半吊子,因为随着条件越来越好,这些东西有的是人会钻研。

再说他对原装进口件的寿命还是相当信任,打着火感受下:“行吧,那就买这个。”

姐妹俩都是上车开走了,才听让卫东简单解释了下:“油耗可能高点,但路面打滑之类安全性会高些,有些时候遇到烂路通过性也会好点,不重要,买个开心。”

女性确实对这些机械性能不熟悉,但两姐妹都颇为新奇的在后面两排座位尝试,连小婴儿都在座椅上好奇乱爬。

妹妹主要是觉得好玩又惊喜:“这就是我们家里的了?太舒服了,这个座位好舒服,这扶手为什么这么厚,可以翻下来变座位吗?哇!我可以在第三排横躺睡觉呢。”

姐姐已经坐下来舒适的靠着二排折迭扶手,帮妹妹把翻飞的裙摆拉扯下,另只手扶着女儿看外面:“现在去哪?”

让卫东早就把车掉头,沿着在建的邮电大楼周围转悠:“你看这距离邮电局就两百米,有菜市有车站,小晴,你自己住这里好不好?”

从昨晚开始就没注意听的小妹,这下咂摸出味道:“我自己住?你们不住这里?”

让卫东不怕羞:“你已经是大人了,我跟你姐住一起当夫妻,你实在是不方便……”

话还没说完,后面已经哇啦啦的哭起来,而且看见小姨哭,婴儿也莫名其妙的跟着哭。

董雪莹抱歉得不得了,顶着两边的立体声,连忙拉妹妹在身边坐下哄:“我的主意,我的错,我想你独立在社会上生活……”

一边说一边对后视镜瞪眼,咋能这么硬来呢。

让卫东不怕担责:“小晴,在商州和蓉都你都喊我姐夫了,现在我真要跟你姐结婚过日子,你不应该成全我跟你姐幸福生活二人世界吗,哦,还要带着女儿。”

他真是从未有过姐妹,也没跟女友、老婆之类长期相处过。

一点都不考虑女性思维的区别。

尤其是这种姐妹相依为命长大的孩子,被抛弃的感觉只会哇的仰头大哭,外甥女赶紧跟上。

董雪莹头都闹麻了,一点听说要结婚的幸福感都没有!

可她也没暴脾气,颇有点逆来顺受的开口:“卫东,以前我在商州也说过,尽量我们跟小晴一起住段,她这几年读书辛苦了,在家里缓和两年再去社会上独立,好不好?”

让卫东是想划清界限啊,这小姨子太活泼了。

而且这会儿不是火头正旺吗,住在一起的确很妨碍。

可这哭声也太闹腾了。

本来听家长谈话,都悄悄放低点哭声,安静下来只有发动机轰鸣,就又嚎啕大哭,简直收放自如。

让卫东还没这么熟练的辨别功夫,只琢磨老子的快乐起码要少一半。

但想想章兰芝那才几天,就开始管人,跟快乐的单身汉生活相差甚远,多个小姨子没准儿好点。

那就开车在邮电局附近选了栋看起来最新的住宅楼,靠边停了去问。

果然这越新的户型面积就越大,能出租的也不少,三室连儿童房都有了,六十块一个月,也是普通工资住不起的。

让卫东看看分布,尽量把房间分派远点应该也能隔绝动静,行吧。

董雪晴早就没哭了,但眼睫毛上都还挂着泪珠呢,殷勤的抱着外甥女探头到处看。

虽然空荡荡的只有几件家具,更谈不上装修,这时候都是新房怎么样就怎么住。

比商州那个老砖瓦房,已经窗明几净到哪里去了。

让卫东只看董雪莹点头,那就先租一年,剩下交接水电费之类怎么交就行。

姐妹俩都很喜欢,推着他该上班去上班,她们收拾好了晚上回来吃饭。

让卫东也不透露自己学来的装饰惊喜,嗯嗯的还当面抱亲了口才下楼走人,羞红脸的董雪莹被妹妹笑了好一阵。

可姐妹俩又不由自主的抱着在阳台上看红色小面包车远去,还有隔着条马路的邮电大楼塔尖。

对未来确实充满了希望。

赶紧忙起来布置整理。

让卫东出来还观察,这没有停车场的住宅楼到大马路是小巷子,停这种微型面包车完全不妨碍往来,要是双排座、大卡车就准保惹人嫌。

而且出来顿时觉得对面的邮电局长话厅太方便自己跟四面八方联络了,顺便打了一连串电话。

给红光厂门市部那边的市话,给粤东廖师傅家,平京高校宿舍留言,西山厂确定货物,冀北胶卷厂敲定出货日期的一堆长途,还打到机械厂和丁海峰的警署去询问情况。

等到程控电话对外开放了,一定要在家里安上。

然后在大学那边下午四点过就收工走人。

本来安排下去的事务也基本都在展开,不需要他守着干嘛,沈翠月也对他开个崭新的红色小车来尽量不动声色,就石头喜欢得爱不释手,让卫东就带着他和毛儿,到校区宽敞的偏僻路边试着玩了几圈。

不上学也总得学个手艺吧。

但有了这种代步小车就是方便得不得了,让卫东先回了趟市中心,去像馆拿了一堆照片,还偷偷把秘书的合影藏到招待所衣柜顶上。

在狗蛋他们一群家伙的欢呼声中,从大卡车上搬下一大堆东西塞进面包车里。

又不得不让他们在招待所停车场开了几圈,才在好多围观眼神中回家。

这下总算是正儿八经有个家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