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131章 几个亿的生意都是洒洒水

而且不光是江州市供销社,让卫东立刻出去邮局打长途,希望通过于松海或者阳光日报总社,去联络供销总社!

这就是见过世面的好处。

没有那次去平京,跟着阳光日报参加过这些座谈会之类场面,让卫东肯定不知道乡下不起眼的供销社背后,居然还有庞大的供销社网络,上面还有个全国总社的管理机构。

但没有后世的“连锁店”概念,谁也想不到这么毅然决然的抱住供销社的大腿有多么巨大的意义。

可意外的是,让卫东打电话过去蓉都报社,那边说于松海刚刚调到区县文化馆了,想再多问却挂了电话。

就最后这个反应,让卫东立刻决定去蓉都,必须到于松海家里看看情况。

但同时他还有一系列的长途电话要打,给东西南北中的高校联络电话都留了言,让回电话到招待所的公司分机上。

最后再给董雪莹打个电话叮嘱下,各个销售组回电话就确认发卫生巾过去给大家试销。

尤其是平京销售组,希望他们能根据卫生巾的特点,以及在江州的广受好评,看能不能争取到阳光日报总社找之前合作过的几位记者,把卫生巾推荐给供销总社,这边也可以用很低的预付金方式给供销总社供货。

当然话术就是卫生巾给女性生理期带来的巨大改变。

董雪莹听说他要马上连夜去蓉都,就没那种如释重负。

更加倍温柔:“于记者是个好人,你的确该去看看怎么样,我们要尽力回报帮过我们的人,家里你放心,明天我也会去工厂再跟沈同志交流。”

还担心让卫东忙不过来:“要不要叫小晴陪着你去,她在蓉都也上了几年学。”

让卫东心头本来被熨烫得服服帖帖,笑出声来:“算了吧,她成天呆在学校就没怎么出去过,帮个屁,而且她现在是邮电局员工,别打扰孩子的金饭碗,我自己去,还有几个销售员和我的两个老乡呢。”

女朋友再提醒下:“记得再去邮电器材厂把收录机的事务交流下,你培育这么个项目不容易,别意气用事的放弃。”

让卫东再次心头舒坦:“欧克欧克,收到麦登!”

也没啥啵啵啵要亲两口的难舍难分,挺清爽干脆的关系。

搞得没啥文化的董小姐娇憨挠头,晚上回了家还找妹妹打听这受到卖凳是什么意思。

凤雏却终于有了机会,逼着姐姐交代你们晚上到底在干嘛!

那事儿一两回还不够吗?

沈翠月就不会多问,但也要把弟弟塞过去:“你好歹带一个,跟着你去见识,再说你在外面多个人跑腿,很多时候哪怕帮你看个眼都好。”

让卫东想起自己第一次来江州,后来就觉得带上狗蛋舒坦得多。

点头说好:“那我带……石头吧,你这边就一句话,没人招人,计件的临时工怕什么,人越多越好。”

沈翠月也点头说好。

让卫东知道从江州去蓉都要坐一宿的车,有介绍信他也不着急。

陪着把市领导接待了才出发。

这时候就看出来让卫东那点三四十年后的不同认知了。

税务单位也是经常被叫去参加这种领导视察,用老施的话来说就是给领导当捧哏。

一旦领导视察觉得哪里还不错,就要税务机关做出些优惠表态。

必须得捧场支持各种场合。

所以税务大院关于这种视察场景的照片也三天两头都在贴到布告栏上,局领导又跟着去视察了哪哪哪。

这些照片都是门卫们来贴了又撕掉更换,他没手也得杵着刮灰刀去忙碌。

于是让卫东才会下意识的在食品厂都做那些比较漂亮的高温消毒塔,要做个好看的冷库。

这些东西就是备着给领导视察的。

在商州他当然是有的放矢,这江州纯属习惯了。

不是要搞个消毒隔间吗。

让卫东就是让人来做了个木料的框架隔出车间一半。

但这框架间都是装的大块玻璃。

后来修正过的消毒传送带,用不锈钢盒子捂住高温传输那些生产出来的姨妈巾,就从封闭口伸进这个全封闭的“玻璃间”。

业绩作假图好看的传统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很流行了。

工商业里面做样子的也不少。

但让卫东现在这么干,才是真正的技术流派。

沪海牌轿车队送来的市领导,本来走近这座校园内不起眼的旧二层楼,还有点不以为然,可能皱眉这能怎么样。

结果走进车间,就看见三台几乎类似的机器排开,正在哗啦啦的飞片子。

穿着白大褂的工人,正用崭新的大簸箕,把大批的卫生巾铲起来,倾倒在旁边的传送带上。

然后消毒送进旁边的“玻璃房子”里。

这就很震撼了。

因为墙上全都煞有其事的贴着粉红色“墙布”,所以说让卫东回家贴花布那么熟练,之前在这里就练过了。

显得玻璃房子里特别干净,又没惨白的那种病态。

然后所有“包装工”,全都穿了白大褂,扣着隔离风镜,戴着橡胶手套,装着好像都是精心消毒过后的隔离车间。

在里面围坐传送带吐出来的大乒乓球桌台边手动包装。

其实除了白大褂,其他穿着都是临时找江大材料专业、化验专业借来的。

但效果好极了。

为什么让卫东一定要强调穿白大褂检查高温消毒塔,就是对外行来说特别有专家味儿。

现在搞得全都像隔离消毒工作间。

领导们都看得懂这表明卫生标准很高吧。

外面灰扑扑的小楼,结果里面如此“认真”,可以的可以的,配得上那些专门介绍这里的女干部称赞。

让卫东本来还想安排进来请领导换白大褂,但又觉得这么屁大点个场地,太做作了。

叫毛儿捧着相机在边上拍摄记录吧。

这年头其实能精细到这种程度的工厂环境真不多。

好像工厂就应该大大咧咧的脏乱差,哪有这种带着后来高科技产业的味儿。

所以满意极了。

其实人家带了摄影记录人员,现场也做出了指示:“非常好!但现在产量跟得上吗,我刚才看见外面已经排了好几辆车,既然证明了出产品没有问题,那就一定要尽快扩大产量,尽快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

让卫东听惯了官面词儿,还以为这里也是,只态度很好的是是是,感谢领导关心,然后糊弄送走他也立刻走!

所有人赶紧摘了手套风镜,不习惯这些东西降低了速度啊。

估计零零后都没体验过,七八十年代很多城市家庭都得靠糊纸盒子补贴家用。

其实也是国家没办法才发动街道工厂之类来解决基层问题。

现在就等于是给卫生巾厂培育了大量熟手。

所有人还很习惯这种方式。

但唯独就是必须得来厂里集中上班。

不能跟药盒子、火柴盒那样带回去糊。

让卫东倒是带着孩子走了,剩下沈翠月立刻面对围上来的各级干部!

市领导都发话了,这会儿就是立刻马上安排。

不远,就在旁边大马路对面,有家药剂厂,以前生产那种安瓿瓶针药剂,去年停产了。

这边几人随口商量下,正好把厂区楼腾出来给卫生巾厂。

这时候又凸显出沈翠月的不同处了,她肯定打心眼儿里就信不过政府,这是不是要并了我家产业。

慢着,这楼怎么说,我不求产权归我,起码要给我用多少年,有没有正式的文书凭证,不给我是不敢搬过去的。

这边都是区里的干部,更是带着甩包袱的心态。

转移地产也肯定不可能,这会儿根本不敢触碰土地原则问题,但转让给卫生巾厂使用权绝对可以。

空着荒废还不是就荒废了。

可沈翠月的本职工作真特么是个骗子啊,哪怕她不骗,也多专业的会察言观色。

发现自己占据了话语权,那还不乘胜追击?

悄悄透露点消息:“我们这是要展开销售后,真正拿到砖儿台去打广告的全国产品,使用几年肯定不行,起码得给我们……二十年使用权。”

在她脑海里觉得二十年已经很长了。

谁知对方光是听了要去砖儿台打广告,想的都是怎么尽量把这家厂多留在我们区:“五十年!你们要保证维护好厂区所有环境。”

沈翠月想联系汇报也没法打手机啊,咬咬牙真就带着江湖人才有的横劲儿,签了使用搬迁协议。

显着好像还是这边求着厂子搬迁过去。

于是双方都忘了一个后世非常重要的环节,场地使用租金!

协议里除了保证厂子会扩大生产,扩大就业,扩大利税,压根儿就没提到这座空置的厂区需要花钱租用。

毕竟在八十年代以前,所有厂子都是国营。

国营厂地皮、建筑所有权都是国家的,哪有收取租金的说法。

所以包括跟沈翠月签协议的区领导、工业局领导都没这种意识。

只想顺利快速的签署这个协议,别让上级领导吩咐的事情卡在我这里就行了。

现在厂区地皮、建筑的不动产产权虽然还没都落到东升公司手里,但五十年的使用权已经很庞大。

意味着这距离整个区中心转盘八百米主干道的核心圈厂区,如果再想拆迁,就要花费巨资来买这个使用权。

可以说就这份协议,已经把让卫东送上了亿万富豪的地位!

当然这会儿沈老三是没意识到,让卫东是不知道。

他最后还是带走了两兄弟,因为正准备点了石头走,毛儿那种尽量忍着不好奇,不低落情绪的样儿立刻让他笑着一起吧。

三人开着红色小面包到火车站,让卫东都把手套箱里的空白介绍信找出来了,才突然发现自己有介绍信有个屁用。

那身军装不在了,再有介绍信还不是只能跟着乌泱泱的民工潮去排队买票。

哪怕分了窗口方向,蓉都也挤满了人。

回头看眼准备把小红车停在广场边的停车场,毛儿已经在跟石头讨论这广场上的弟兄不少啊,他们随眼就看见好几个摸包客了。

让卫东心里算了算了,老子还是自驾去蓉都吧。

本着今天多跑点,明天就能早点到蓉都找老余的江湖救急心态,五点不到就急着出城。

谁知这1.2排量的四驱小面包车跑起来比双排座还要生猛!

六月夏日天色到八点才黑,让卫东已经把车停在一百六十公里开外的县城。

在国道、省道上达到平均时速五十多公里,很快了。

让卫东已经很熟练,带着俩弟弟找当地美食,吃喝一番把车停在尽量靠近县政府的路边睡觉。

反正和衣而睡的他这会儿肯定没想到自己已经成了亿万富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