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173章 社会就是个大学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73章 社会就是个大学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0 12:57: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现在的让卫东,跟四个月前有区别了。

那会儿他连卷筒纸机器都能跟卫生巾搞混淆,可现在用过印泥的半机械式设备,更全面深入了解过东瀛的全自动化设备。

让卫东已经算大半个行家。

在平京的高级酒店,他果然也看到了卷筒纸,但据说从牙膏牙刷洗发水儿到浴巾毛巾卫生纸,甚至还有桌上的抽纸,全部都是从HK进口而来。

按照酒店管理方的说法,他们在国内就没找到过平替产品。

质量要求根本达不到外方标准。

这里也一样。

连沈翠月都会看了,踮脚在让卫东耳边轻声:“还没我们那机器复杂。”

没错,让卫东好歹见过印泥那套卫生巾机器,体型很大,一人多高的大卷料从一边进去,卷成一两米长的棍子,再咔咔切割流水线出来。

包装纸,最外面的塑料膜都一气呵成。

没东瀛那套那么复杂高科技,但也算是全自动生产线。

这里特么的就是一大卷卫生纸手搓!

几个女工排着把一大张一两米长的草纸手搓成碗口粗的棍子,然后有台造纸厂的钢刀切割机,推进去跟切甘蔗似的,一个个卷筒纸就从那边掉筐里。

有人搬到旁边大桌子上收工包上层商标纸,齐活儿。

这特么思路跟让卫东那个一模一样,有机器用机器,没机器上人力。

可卫生巾厂好歹核心还是机器,飞出来的都是成品了,人工就是卷起来打包而已。

这效率可想而知。

这尼玛也能称北乔峰?

沈老三很是鄙夷。

让卫东却比她踏实:“既然能成,必然有自己的优点,我们来就是学习取长补短。”

人很多,大家跟追悼会似的排队从车间走过,能看见被称为厂长的改开旗帜在成堆的卫生纸边跟工人交流,周围有很多记者捧着相机在咔嚓。

沈老三又忍不住拿自家人比较:“你就不会被这种场面围住,打一开始就不断推掉好多官家、报馆的啰嗦。”

让卫东看得很仔细:“嗯,没官方支持做不成,但如果把精力全都陷入到这里面,就没法做事了。”

因为用后世的眼光看,那位厂长就是在作秀,估计都没跟工人说什么,只是摆个样子咔咔咔,然后换个地方换个造型又咔咔咔。

展现出改革家在指导工作就行了。

周围这些参观者都看得啧啧称赞满眼羡慕,因为看起来这家厂就是红红火火的充满了生机。

两三个车间都在忙碌生产工作,而最后的大库房更是繁忙装车,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跟其他死气沉沉、按部就班的国营厂区别很大。

那么他的改革魔力在哪里呢。

好在排队到食堂吃饭,就听说晚上有厂长演讲。

毛儿又吐槽这吃的什么呀,现在不用让卫东抬腿,沈老三已经抢先踹了。

让卫东吃得倒是蛮舒坦:“上半年我们开车全国跑的时候,能吃上这种就不错了,以后挑剔吃的就别跟我跑江湖。”

毛儿委屈的撇嘴小声:“我要练功,吃得要好点才行。”

结果三姐跟弟弟都揭发:“你就是好吃!”

让卫东哈哈乐,这比跟狗蛋他们出差还是要好玩些。

饭后在厂区走走,沈翠月想起来自己的厂已经装不下了,每天三班倒半夜都是几百人在上班,还要扩大生产怎么办?

看看人家这厂,刚才说一共就八百多人,这么大面积真舒坦。

让卫东起了心思:“你没注意这是国营厂?他只是承包,和我们那是自己的厂,租用国营厂房是两码事,但这次回去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个局面给市里看,朝着全国卖多少,厂房又多么拥挤,等他们主动开口,尽可能把条件压下来,看能不能搞块地给我们自己建厂,那地产就是我们自己的……好像现在还不行,不允许私人买地块。”

这方面沈翠月简直就跟他臭味相投:“必须要有自家的基业啊,你别管了,我来跟他们磨,工业局、商业局那几个大姐很熟了,对,叫你老婆跟我一起去,我发现她装柔弱是把好手。”

让卫东又有点乐,连连点头。

沈翠月看出来:“想家了?想婆娘了吧,也是,出来大半个月了。”

玛德,她就很擅长把这种撩汉的话说得像是技术口吻,言下之意就是憋着干嘛呢。

让卫东呸她。

踱着去厂里礼堂,估计是等到厂长把记者、官员招待着吃过宴席才来开始做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的演讲。

哎哟,让卫东看出来了,这货肯定也是销售出身,极其能侃。

谈笑风生,话语幽默而又风趣,思维也非常灵活奔放。

看得出来他很擅长这种演讲、座谈场合,从自己觉得僵化的大锅饭不适应发展,打破这种局面多劳多得,开发新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

让卫东听得津津有味:“稍微有点初级,但对我刚刚好,能让我知道这会儿什么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他一步步走来,卖腊肉,卖钛锭,卖相机,卖收录机,卖卫生巾,卖小食品,其实就像学武功,很是杂乱的没有系统化的捏合成型。

尤启立是不做生产的,他强调的是抓住商机去以小博大,一万块做十万百万的生意方显牛逼。

而这位恰恰跟让卫东的思路有点接近,立足造纸厂,怎么做产品,怎么做市场。

当然对方的局限性在于还没意识到全国广告能有什么威力。

仅仅处于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领先所有同行去卖。

这种情况在别人没有的时候,当然可以卖得车水马龙,可一旦有人仿制产品。

甚至是来学习他的厂里这种多劳多得的管理方式,瞬间就能复制。

等到了产品饱和的时候,这厂子就未见得好做了。

就只能红火这么一会儿!

尤其是让卫东听台上讲起他的下一步,就是要跟全国其他造纸厂合作联营,让全国的造纸厂都能价廉物美的生产这种卷筒纸,满足全国庞大的市场。

他忽然感到一种警醒!

自己不也已经开始做分厂了吗,按照现在突飞猛进的销售规模。

一座县城每天消耗八百包,全国两千个县级规模,这就是一百六十万,市级数量没这么多,但消耗量不亚于这个数儿。

这还不算占据人口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村消费者。

每天大概是近千万计的消耗量,供销总社现在就已经要求是十万二十万级别的每天供货,还往上递增。

自己疯狂开厂的下场是什么?

管一百人和管一万人的难度可不是简单的一百倍。

现在全靠之前从西山厂带了一批管理人员出来。

他大概是知道这位最后不怎么样,真正牛逼的是那几个家电、服装品牌。

所以听完这场持续了俩小时的演讲,让卫东给呵欠连天的沈老三强调:“我们不跟官方打交道,但尽量要抓住这种能跟企业家交流的机会,多参加这种类似的座谈、演讲。”

对他来说就类似于上大学了。

姑娘软绵绵的起身好吧。

他们出火车站就打车过来,这就在省城市区的造纸厂周围全都是各种厂区,还有宿舍。

所以也集中了不少招待所跟临时开放的对外住宿点。

在厂门口拿了存在那的行李,上街写招待所。

还好,可能因为奥运会的原因,门卫都说这几天来参观学习的各地人士都算少了,还推荐小夫妻可以住那边稍微好点的卷烟厂招待所。

四人慢慢走过去。

让卫东还是在酒店买了仨进口款式的皮包,这个他还是有欣赏水平,一路看施老太和大院里的女干部们换嘛。

给董雪莹买了个大的四千多,可提可挎的那种。

然后给沈翠月和董雪晴都买的那种书大小的斜挎小皮包,共两千多。

沈老三很喜欢,随时都挎着,还觉得这是标准待遇。

而且还给她多买了个进口滚轮箱,不是名牌,也得八百多。

装满她跟让卫东的衣服,文件、手续啥的,毛儿背个双肩包推着这箱子。

石头负责背那二三十盘金卓群找来的录像带。

让卫东就背这台索尼4800录像机,这特么简直就是坨铁疙瘩!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用重量压住高档机器的运转丝滑,这种带一定编辑功能,计数器、录音电平计数的高级货很重,甚至在侧面装了条单反相机用的那种超宽背带,不然根本没法单手提。

所以让卫东这么走在街头,稍有经验的人都看得出来他是负重,很重。

摘了纸箱,香槟金的录像机看着就像个很高级的行李箱,泛着淡淡的光。

于是随着人流逐渐散开,被周围的大小旅馆、招待所、住宿点吸收,他们奔着最远最好的招待所就周围落了单。

几条人影迅速包抄靠近!

其实还隔着距离呢,石头就吱吱吱的语气助词提示:“灯花来了啊!”

只背了那个斜挎小包的沈老三还轻松的翻译:“就晚上抢劫叫灯花,白天叫剪绺。”

让卫东无语:“你们倒是正常点反应!”

又觉得自己反应不正常:“要拔枪吗?”

还是有点小兴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