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184章 主公,你还是支棱点吧

现在商州老领导是他把持主骨架根本不动,只放了让卫东带几个歪瓜裂枣的局部尝试。

他随时可以根据大风向和这几人的业绩,来更改态度。

反正他给让卫东连半个字的书面凭据都没。

颇有点当初让卫东忽悠金卓群的路数,给钱给枪还叫什么闹革命,凭自己本事去挣才叫厉害,连五百块都不给。

所以胆子稍微小点,都会觉得惊心动魄。

但让卫东他们笑着送走退出的人,再强调了第二点重要关键就是每一分钱财上的使用、经手、报销,流程一定要合规合法,千万不要想着自己捞好处,这事儿本就是刀尖上跳舞,你还搞经济问题那就是主动送死。

说完立刻开动!

连晚饭吃吃喝喝都没有,七人简单的分配了下,让卫东出钱,找运输公司安排车队拉沙石、建筑材料,其他人联络各种人手。

没有论证,没有审批,啥都没有,第二天一早就乒乒乓乓的开动。

商州市目前能找到最好的工程机械,寥寥无几的几台挖机、推土机,都在交通部门的养路段,平时根本不对外。

现在按照工时费结账给交通局和施工人员。

因为这里赶集是逢农历二五八,现在就给了两天时间!

咔咔的挖出一大片空地,先铺上碎石子,沿着外围堆放建筑材料。

两天里就挑灯夜战的砌上沿街砖墙,跟沙石生意已经很熟悉的建筑公司那边,正在测量确认玻璃大楼的建设方案,顺便派了施工队来完成,钱又不少给。

等杂乱不堪的赶集农民全都撵到院内空地上,好奇又新鲜的赶集,外面已经开始冲洗清理街道。

顺便把对面的荒废烂地也清理出来,然后工程机械已经转到食品厂外围,强力拆迁那些平房。

董雪莹也效率超高的带着李二凤、李会计连同职工把平房里面的东西清完。

一天就把之前的砖瓦房变成废墟,露出后面的玻璃工坊跟特别保留下来的冻库,还全都被蒙上了厚厚尘土。

反正这么两三天时间,全商州人都来围观雷厉风行的大动静。

李二凤说她还看见了施老师。

尤启立也来现场跟让卫东交流过。

过程很有趣。

让卫东跟董雪莹形容,明明他之前一直在劝说老尤离开商州去江州发展,结果第二天他就在商州大刀阔斧的干着区长、县长都没权限干的事儿。

刚从牢里出来的尤启立那表情啊。

一言难尽。

但正在忙于接见各路上门人马的尤启立来不及多说,两人约好三天后去江州,路上再谈。

可接下来这三天,让卫东给全市进一步展现了下他的雷厉风行。

一百乘八十米左右的崭新大院,左右两侧跟对面全都连夜暴风式施工,三米乘五米的七八十个小铺面隔间被排列出来。

对外招租,试运行期每个月二十块,整个院内地面全部都是水泥找平,还有好几列水泥长台,所有农民到里面赶集自由交易免费,但要遵守卫生规则和市场管理。

全市群众都来好奇的逛了逛这个市场,老领导忍得住,没来露头。

因为让卫东没去汇报,他就装着不知道。

但怎么可能不知道,整个商州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员们都传遍了。

这个去年还只是背夫的年轻人,在年底救下老街那个小少妇,还顺手救了市一中英语老师后,面对各种市里面的慰问表扬,只要了去学车。

从此开启飞升轨迹。

搞运输做沙石生意,开食品厂卖熟食,听说还卖相机、卖卫生巾赚了不少钱。

现在居然得了领导特批,在北较场大展拳脚的搞规划建设。

以往出了名脏乱差的北较场路口,在几天内就焕然一新。

还没要市里面一分钱的经费。

驱泥赶水的路边清洗之后,没有动破损陈旧的路面,而是先集中火力砌了整齐的路牙子,大条石整齐的分离出路面跟人行道,栽上树做花台,铺满厚厚的碎石子。

焕然一新的面子工程,却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而且最搞的是这种“面子工程”只集中在三岔口和市场门前,朝市外公路只延续了二三十米,这边的厂区马路也只敷衍了十来米。

非常清晰的样板式工程,却连多的面子都懒得做,只扫门前雪。

最胆大妄为的则是在市场对面,靠着小河边的脏乱河岸杂草丛,简单清除下动工浇筑水泥地基,据说是要修一栋两层楼的片区建设办公室。

未来也就是北较场工业园区和北较场城市开发有限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公开办公地。

施工场地按照让卫东的要求,非常规范的用唯一能找到的竹篾板围起来,刷上公告介绍建筑用途,并且强调是临时违建,用完就拆!

在八十年代连每家都要把剩菜捡好下顿吃的时候,这种做法堪称土豪。

最后在那条长长临街围墙上,被宽敞大铁门分开的左右两段上,用硕大的红布标语写着:

“农贸肉禽、自由交易”,旁边小字列出各种菜蔬瓜果、粮米油盐、鸡鸭鱼蛋,除了被专管的牛马是作为生产工具不能随便买卖,其他几乎所有农村产出,竹编、苇席、草药、手工制品都可以自由买卖,当然野味要鉴定是不是野生动物。

另一边写“日用买卖,发家致富”,就是鼓励市民租下门面,在这里开店销售各种衣帽鞋袜、糖果玩具、锅碗瓢盆的日化用品,只要月销售在一千元以下就不用注册资质,交五块钱的定额税随便卖,但要接受检查,防范任何违禁品。

大铁门上横批“商州自由贸易市场”。

基本就是大张旗鼓的宣布了卖瓜子被抓的这种事儿,再也不会有。

感觉尤启立付就开了间几十平米的铺子而已,就付出了坐牢一年的代价。

现在被让卫东捡了落地桃子。

变本加厉的开上近万平米的自由贸易市场,还有警察在门口巡逻!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市里面都不管吗?

红旗都要……哦,没落地,让卫东要求搞了一堆红旗,插在围墙上,可显眼了。

农民倒是欢天喜地的从蹲在路边仰头兜售,变成直起腰面对城里人做买卖。

听说这里天天都开着门,已经有人在琢磨天天来卖东西了。

类似从乡下收点腊肉香肠、蔬菜鸡鸭的小买卖只要做起来,绝对可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

这跟后世搞直播,用AI赚钱的先行者没什么区别,抓住时代浪潮的机会,差距可能就此彻底拉开。

观望的是那些铺面,基本空荡荡没人。

除了有几家西二街的油辣铺、酱菜园,还有熟食、卫生巾门市开起来,其他都是空着。

包括市里面的百货公司、五金交点站啥的都处于观望状态。

城里面私人去开店的念头,有人想到了,但不敢去租用,万一过几天给查封关门了呢?

所以挤得水泄不通的自由市场里,农贸品买卖很旺盛,靠墙的铺面很萧条。

已经成了商州人议论纷纷的核心话题,要看这个背夫到底能捣鼓出什么场面来。

可让卫东把这么惊世骇俗的场面丢给改委会几人,自己陪尤启立等人乘船去江州。

董雪莹留下来把大楼建设的事情搞定,因为妹妹说她在沈老三的协助下,把江州的工作局面稳住了,所以她留在商州也有点故意腾空位的意思。

全靠让卫东那一大迭各种单位的介绍信,才能买到三等舱船票。

早上还在自由市场观看琢磨的让卫东,风尘仆仆的赶过来登上中午的客轮。

尤启立带了三人,刚离开看守所的他们还要去江州看看日新月异的变化,然后前往沪海考察。

是尤启立在狱中每天看书看报注意到的沪海在国庆前,有个全国改革开放交流大会,决定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去集中了解各行各业的各地形势。

如果换做其他地方,让卫东多半会跟着一起。

沪海嘛,他下意识的就想回避。

但面对尤启立几人,他则半点回避的意思都没。

因为跟随同路的人里面,依旧有上次在火锅馆阴阳怪气的家伙。

甚至看到让卫东平地起惊雷的一周时间,突击式搞出来个大型自由市场,非但没有收敛言行,可能内心那种按捺不住的激愤就更如火在烧:“你这不是出卖我们才获得的特权机会吗?”

老婆不在,让卫东依旧喜欢靠着下铺角落就坐:“你以为你能卖几个钱,我付出这么大的心血心力,甚至被迫在商州开食品厂,目的是为了证明改革开放、商品流通势在必行,对老尤的指控就无从说起,这才能换得他重获自由,你不过是跟着他出狱的添头,有什么资格对我狗叫?”

姿态悠闲,话语可不留面儿。

这下立刻让另外俩添头脸色都难看起来。

话虽然是事实,但也太难听了。

尤启立听着也不舒服:“卫东,我知道我们能出来,你跟小董奔波走动花了很多力气,但这也是我的伙伴……”

让卫东摆手:“我不知道你还记得不,去年在出事前我就提醒过你,你的店前有探子,而且你那个八字哥明显是卧底,你不在乎,毫无警觉性的被一网打尽,好不容易出来,我以为你能汲取点教训,但是你看看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依旧带在身边,他根本没搞清楚,是我们的努力,才让他获得自由,一点感恩的情绪都没有,反而从吃饭那天就针对我和董姐,喂,这种家伙你留着是有什么把柄在他手里要过年吃席吗?”

这尼玛是对主公说话的态度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