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186章 说服成年人比愚公移山还难

让卫东似乎就是在复制出个新版的自己。

然后旁观看老大哥去拼杀会遇见什么情形。

当然要说他有多高深的在有意布局,那确实高看他了。

就像他对尤启立的那些意图解读,有些可能连人家自己都没想到。

成为超级大神,不光是自身有东西,时势造英雄这个道理让卫东还是明白的。

所以他把自己这一年的节点,解释得非常清楚:“相机卖好了,我也发现只有进口胶卷这事儿不合理,一个胶卷差不多等于一台相机的价格了,钱都让外国人赚了去,也不利于相机普及,所以顺着相机厂提供的胶片厂信息,我进京前先找到冀北胶片厂,他们恰好正在捣鼓凯旋牌国产彩色胶卷。”

哪怕如尤启立,也被让卫东这看似好运的精准叹服了:“好!这个思路好,这个产品联手也好!”

当时全国有七家天南海北的感光材料厂,冀北厂甚至是其中最不起眼,基本都没现成黑白卷产品的存在。

让卫东能直接找上门去,这剩下的弯路就领先所有人了。

更不用说他还能百分百的无比信任对方肯定能把彩卷研发出来,在人家还没产品的时候就签下了合作协议!

这特么才是真正的作弊吧。

但光听他说是感知不到这些细节的,所以特么成功学都是骗人的:“我也在想,我这么个啥也没有的小销售员,人家化工部下属第一胶片厂凭什么理睬我,就给省城的记者打个电话,问他们能不能协助上门谈谈这个合作,的确也是我提出来,恰好在国庆前搞这么个摄影展,他们后台最大取名凯旋杯,阳光日报促成这件事,我就跟着捡好处了。”

尤启立果然瞬间贯通:“对对对,借助两个强者,瞬间就能把自己也拉到跟他们并肩的高度,这时候的排位、收益都不是最重要的,然后呢?我看到你们有领导题字。”

他就真的爱关注这个。

让卫东却在乎强调的是大学生:“作为挽救三线工厂的改革事迹,报社给安排了些座谈会,老尤,我诚心实意的提醒您,这种官面儿上的会议、座谈真的是走过场,如果沉迷其中会吃大亏,这个我后面会说,总之我在平京的收获是一组大学生在高校展开推销,这也是后来奥运选手们都爱用相机的关键。”

尤启立就不会推到运气上,他是思考琢磨:“嗯,普通思路是找百货公司,找商店,结果你选择找能说会道,积极主动性更强的大学生,不错,这个思路更不错。”

让卫东是一次次在提醒:“很多人到了平京就会被那种领导一句话少费十年功的局面迷住,可我只带了几吨油脂就回来了,每周三千台相机的销售,在平京算个屁啊,所以还是要踏实的把自己盘子做大,当然顺便也确认这个北方油脂生意不靠谱,你除非有稳定的火车皮来源,很难保证大量运输。”

这就是典型的尤氏风格生意,拍脑袋的点子,不咋考虑实际操作。

让卫东都在纳闷儿了,用多少火车皮的罐头去换飞机,这特么实际操作难度更大,到底是谁的手笔,反正他不相信老尤会亲手做。

“我顺手把油脂交给果州日化厂,记者介绍的当地一位退伍文艺兵协调了这事儿,这是个能人,别看蹲在地级市,那里有红旗歌舞团的驻地,他上过南疆战场,也混过平京影视圈,听了我这番描述,第一反应就是这摄影展应该找个领导题字,局面就不同了。”

尤启立也肃然起敬:“可以呀,这个人眼光和策略都是很厉害的。”

让卫东笑:“可他跟我要一万块的活动经费,您怎么处理?”

尤启立果然认真想想:“有点冒险,他也可能是江湖骗子,但收益太可观了,那就少给点,一步步扣住。”

让卫东点头:“所以我给了五百。”

尤启立笑起来:“太少了点,但他还是办成了?”

让卫东嗯:“回来我到商州,目的还是给市里面解释下局面,到处都在风起云涌的改革,这么扣着你真的没意思,但市里面就要求我做出点成绩来证明,所以我不得不琢磨西二街那些所有围绕屠宰生意的产业中,唯独剩了猪下水便宜量大又没人要,来做成多种口味的真空包装熟食卖给全国吧。”

尤启立的表情就精彩在这里。

就很复杂。

不可能不感动。

让卫东有点一根筋的围绕怎么才能把他弄出来,才生拉硬拽的搞这个目前只投资没回报的食品厂。

还被他批评不如拿去做低买高卖生意效率高。

所以表情还有点愧疚尴尬。

但这似乎又真的化解了他想搏个名声的真实意图,让这一年的牢白坐了!

他是想从上而下的获得关注,重压之下被万众仰望的王者归来呀!

现在成了不声不响的被让卫东努力营救交换出来。

尊重是尊重了,怎么哪里不对劲呢?

让卫东还说得很辛苦:“随便做个口味肯定不行的啦,所以我们找了江州有名的皇后餐厅,他们在HK和华盛顿都开了分店的,花大价钱拿到几个配方的同时,还得知粤州有个大师傅对真空包装保质期有研究,又立刻赶过去,结果恰逢粤交会的最后一天,我在展会上看到一台机器……”

命运的齿轮就此改变。

真空机的研发,卫生巾机的生产,江州市的各种支持,日产数万包的底气,到平京争取广告的机会,又恰逢奥运会的全国万众瞩目。

说书到这回就已经是晚餐时间了。

尤启立哪里还在乎吃臊子面还是回锅肉炒白菜帮子,随便刨几口连连催更。

索性两人坐在夜幕降临的船尾甲板上交流。

为了能把销售铺到全国各地,跟供销总社的申请合作,换来飞燕厂的甩包袱,让卫东那种把对方接过来,但是按自己的思路去捣鼓:

“没错,这个领导题字,确实换来了偌大的成绩,但前提不应该是我具备了承担这个题字的能力吗,不然我凭什么接过这别人都无法扭亏转盈的全自动进口生产线?”

尤启立似乎听进去了。

但明显他更感兴趣的还是金卓群真的拿到了摄影展的题字,也让摄影展顿时上了个档次,现在每天都在持续给胶卷和相机打广告,还不要钱!

光凭这,让卫东当时给金卓群只一万块,真是抠门极了。

但想想说这时候的万元户也很金贵吧。

等让卫东说到和阳光日报共建前线指挥部,尤启立口水都要流出来。

尤其最后听闻拿到砖儿台广告位,却没有跟阳光日报进一步展开合作,没有在平京跟任何领导、部委产生实质性的关联,简直扼腕叹息!

让卫东的目光也很复杂了:“老尤,我说这么多,难道你还不能有点触动,我再举个最清晰的例子,冀北造纸厂的这位业务科长,全国第一个承包国营厂的厂长,立刻改变局面的先进模范,每天都在被参观,被采访,被包围着讲座开会,他还能做事吗?”

显然,这事儿对他的触动,最主要来自于让卫东知道北乔峰南慕容后面的下场都不怎么样。

这特么纯属现在底子太差了,随便来个胆大的能人蹦跶捣鼓就能猛蹿一大截业绩。

再矮子里面拔高个儿的拼命宣传鼓动下,等真的开始上规模上对抗,就往往会输得很惨。

这没法给尤启立说啊。

老尤就明着诚恳的点头,但眼里还是充满了羡慕。

特么对让卫东之前拼命堆积好几个厂的生产规模都没这么羡慕。

无语。

第二天一早抵达江州,有点意外的是沈老三和董雪晴都没出现在码头,昨天不是提前打过电话,卧龙姐还说妹妹周日正好在市里吗。

感觉她拉住二凤没一起回江州,最主要原因就这。

狗蛋开了红色面包车过来,交车后立刻就到隔壁的客运货场跟大货车忙碌去了,现在是每天都有五百斤熟食包装顺着市属运输客轮,就是让卫东第一次卖腊肉坐过的那种小机动船给送到江州,卖得极好!

而且让卫东也安排了大量货品要从江州运回去。

忙得咧。

让卫东就开着车带尤启立他们从码头边开始转悠:“这里就是江州工业品贸易中心,算是江州官方的经济贸易探索,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但已经带热了周边这些批发市场越来越繁荣。”

那三人坐在后面肯定看得目不暇接,肯定也不吭声。

除了让卫东早就帮老尤看好的两三处办公地点,还有沈翠月在清单上标注的沈家大院:“四楼这个办公司最合适,大概三百平米,租金一百二,那个门面房是一楼一底,下面开店,上面仓库住人,反而得五百左右,这个院子得跟居委会申请,我这是提出些方案,具体解决还得看你们自己的意思。”

尤启立坐在副驾驶,聚精会神的看着外面:“变化好大。”

让卫东嗯:“在具体做事上雕琢耕耘,这时候的收获我觉得比搞思想上的斗争更重要。”

尤启立也不隐瞒:“卫东,可唯有思想上的斗争,才是顶层思维啊。”

他还是想往高处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