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203章 抱着金饭碗讨口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203章 抱着金饭碗讨口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8 09:47: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让卫东真是顺口一说,别被台巴子哄得团团转,好处都让那些家伙捞走了。

但他觉得习以为常的三四十年后场景,其实都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大浪淘沙的最优解。

这会儿所有洋装穿在身的港台客商都傲气得很。

连他这么随口说来都让人获益匪浅。

这在全国都是最早的经济开发区,可以说谁都没经验。

更别说被点到的本地官员,用如履薄冰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因为各方给他们的说法都是自己去闯!

啥都要摸索。

难得听到点有用自然视若珍宝。

让卫东也不藏私:“您有空去商州看看,我们搞那个北较场工业园区,商业是商业,工业是工业,住宅……我们现在还没搞,首先最好有个管委会,这么多探索的事儿,不能谁一个人拍板说了算,我真心提醒,资本主义投资商最会花钱考验干部,千万不要上了这种当。”

甭管对方有没有被考验过,反正他一股脑兜过去,表达个老子绝对不考验的态度。

其实商州就他这个投资方,完全没有外商,还真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

“其次,整条街最亮的仔……就最有成绩的企业从建筑到规模都要做漂亮,方便各级领导、相关部门来参观,专门有人负责接待,我们那边有七个人……”

对方赶紧咬定:“那就是你了!”

让卫东都乐:“我要在外面跑的,生意是跑出来,我也不喜欢抛头露面。”

其实其他人都竖着耳朵在听。

国内就这样,指不定今天在警察口,明天就去带领开发区了。

还都以为让卫东是在商州打磨出来的经验,恨不得拿小本本记。

起码这说的都是他们闻所未闻:“最后注意区分港商、台商,甚至我说这个阶段可能外商还靠谱点,港台很多骗子,反正我们秉承一点,您来投资,该赚钱赚钱,带动了经济,发展了技术,增加就业岗位,总得给我们留下什么,别虚头巴脑的骗了贷款、骗了什么留下一地鸡毛,还不是开发区背锅。”

就很奇妙,明明让卫东是投资商,却又是隔壁市的工业区主导者,所以说来就是那种我们是一伙儿的口吻,别被现在鱼目混珠的投资商骗了。

很中肯很让人感同身受。

警察口的忍不住开口:“老唐,卫东这已经三番五次的提到注意提防这些港台外商的不正之风,这一块市里面也三令五申的在强调,开发区的各位千万不要以身试法,今年我们局都新增了经济科,抓了好几个典型案例……卫东,你看看这警务中心怎么搞。”

拉了转头反而低声开玩笑:“我说这开发区不如你来掌舵,起码你不会有经济问题。”

这话能是随便调侃的吗。

让卫东知轻重:“也不能这么说,我来,那我做什么都可能以权谋私,我也有企业在里面,所以怎么可能我搞,帮着出出主意提醒下是没问题的,警务中心简单,门口安保室加大点配一两部车,无论是巡逻、出警、办公都比较方便,我们厂里肯定也有食堂,再留间宿舍轮班休息下,这一片区域的安全不就有保障了,再开发点厂里保安打辅助,工作也没那么累。”

老保安说这个才是本行。

对方听得连连点头。

所以到这个规模,谋点私还不违规,简直不要太容易。

只是让卫东为了掩饰自己怎么如此头头是道,顺口提到:“我们商州工业园区几个人,市里面配了个警察,挺爱琢磨这些。”

人家马上就记在心里:“那要不把他调我们这边市局来?”

吓得让卫东连忙帮丁海峰摁住:“不能这么抢人吧,我在那边都没几个帮手,先缓缓,等我们做出点成绩。”

他真的有点吓到。

卧槽,现在我说话这么管用的吗?

如果说之前在西山厂,他可以作为副厂长享受些特权。

现在……身为江州市奉为座上宾的投资商,简直可以要风得风了。

换做真正二十岁年的年轻人,肯定已经有点忘乎所以。

让卫东却想的是,这算个鸡毛啊。

我才几个钱。

说白了他现在也就是照相机和卫生巾这两路产品,抢占了空白市场。

看似卫生巾每天提供好几万的毛利,但都滚动在庞大的销售体系里,如果他只是做这样产品,没准儿在回款之类的折腾中轻而易举的已经崩盘。

全靠照相机回款还算整齐及时。

至于收录机和食品厂,现在都是杯水车薪。

反正江州市这种态度反而搞得让卫东倏然而惊,因为知道只要自己亏损,走错哪一步,就会墙倒众人推。

这是往后几十年最常见的戏码。

北乔峰和南慕容不就是吗。

所以午饭都没有吃,简单的和开发区签署了投资协议,确认了大概的地块位置,完全没概念的让卫东还得想找谁来勘察。

其实他这会儿是真想接手个现成的闲置厂房来投产。

但容纳一万人的厂就不是小厂,改开才这么几年,这个级别的大厂还不至于这么快就艰难度日。

况且接盘厂房,就不可能给地块。

这么便宜的地块,还是要了吧,反正也不用先给钱,江州市也不怀疑他的支付能力。

开发区那位唐主任还是在协议书上签了预计十万方的厂区规划,而且想把这家厂给放到主干道边。

让卫东哭笑不得,强调开厂这事儿还得听专家的,譬如货运方不方便,要不要临江边好船运,建厂这事儿要讲科学。

他个老保安都知道。

这会儿大多数人都没这个意识。

主要交通局的还等着呢,他们的领导也是辆伏尔加,却啧啧的挤上让卫东的面包车,自豪这是江州今年同时起步的几条汽车、摩托车生产线之一。

让卫东没好说自己这辆是原版的四驱,当然他这做派也就更没有富豪味儿。

就自己一个人开辆小面包,能富到哪里去。

交通局指向的果然是当初他和李二凤、狗蛋救了沈老三,把姐弟仨丢医院之后,顺着火车站往码头打探的沿着长江一带货运。

不过和那些大集体、小集体的街道货运公司灵活多变,起码还有点生意不同。

规模最大的交通局下属搬运专业公司就生意寥寥。

原因当然很简单,国营对国营,这家既然号称搬运专业公司,就是主打各种国营企业的大型设备、锅炉器材、还有各种煤、油、粮、矿石的运输,尤其还不涉及船运。

现在国营厂都在接二连三的吃不起饭,自然搬运公司就没事做。

街道办的小集体,还能放下身段去接点业务,号称最牛逼的国营公司是不屑低头的。

而且当年为了完成各类艰巨任务,都是不惜成本的堆人数,所以遗留下来的编制人员也多,包袱够重。

哪怕有十几辆大小载重车辆,居然也能闲得没活儿。

但搬运工人们是不愁的,工资又不少拿,成天钓鱼打牌,自在得很。

现在看到单位上的高级车开过来,也都不急不慢的继续在路边树荫下喝茶打牌,煞是让人羡慕这种铁饭碗的气质。

让卫东却觉得很奇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

局势又变得更明显了些。

去年底他还拿着烟,挨着货运门市打听行情。

现在居然是他来合并转制国营运输公司。

车上各位看见搬运工们这般懒散,也是无奈得很。

搬运公司的领导倒是积极的从路边楼上跑下来迎接。

三层小楼就在路口边,侧面进入市区公交车大马路,正面是江边大片货场,估计丰水期会被淹没不少。

但这排建筑应该恰好就在最高水位之上,所以把民国时期遗留的风光全都保留在建筑上。

很像让卫东在粤州那个天鹅宾馆周围看到的租界建筑,但这里没那么气派宏大,并且连绵了整座江心小岛。

只是几栋类似的外国风格洋楼扎堆,具体哪种风格说不出,但都是左右对称,做工华丽,气势沉稳的大户人家派头

哪怕以让卫东的欣赏水平,都看得出楼外门窗、立柱有精美浮雕,几何分割的石砖以及拱形轮廓和屋顶装饰,带有浓重的西洋味。

不过稍微凑近些,会发现浮雕跟装饰图案都既有中国传统花鸟走兽,也有带欧式风格,就土洋结合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下车前,让卫东先从手套箱摸了个爱克斯相机,咔咔拍几张,这边空荡荡货场上的车辆也拍上。

这才跟交通局的领导一起走进去。

原来穿过正面这栋建筑大门进去,里面还有个天井,右边一栋三层楼房,左边是拐角的正好把另外两侧都包住。

挂满了各种晾晒衣裳。

不管之前是什么大户人家,现在几栋都属于搬运公司的建筑显然都住满了人。

让卫东没兴趣住这种招人现眼的地方,但很有兴趣把这种充满历史痕迹的好地方留给未来的游客。

所以随口寒暄着走进“办公室”,也就是大户人家的大客厅。

目前搬运公司就这么点资产,倒也谈不上负债,每个月两三百人的工资再怎么沉重包袱,那也是相关财政支出,不至于付不上。

但这么多人成天无所事事还拿工资,交通局也想开源节流,给找个好办法。

让卫东翻看下公司报表,这回他主动要对方的营业执照来看了:“改制合并具体有什么做法吗?”

交通局也是一脸茫然:“卫东你在市里面谈这些工作不是很在行么,我们交通局也要顺应改革浪潮嘛,你提方案我们看能行就肯定支持。”

感觉好像改革春风吹满地,各部门都在改革,这边不做点什么坐不住。

其实这一翻营业执照,让卫东就有点绷不住表情!

因为上面一大堆搬运资质外,赫然写着机动车驾驶员技术培训、考核……

这不是驾校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