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239章 卫东列匹哥,人狠话不多

但似乎尤启立又没有耍心眼。

拉着让卫东在两张单人沙发上坐下来,诚恳的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浪潮中……”

让卫东头痛,跟念了紧箍咒一样赶紧叫停:“说人话……嗯,就是说直接点,你要干什么、跟谁干、什么时间干、干到什么样儿?”

尤启立好像还得换块话术主板,调整适应了下才开始讲故事:“我们在沪海降落的时候,带了五千元现金,然后刚刚下了机场大巴在市区,就被偷走了包……”

让卫东差点哈哈大笑,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几个乡巴佬,就像他当时和狗蛋在沪海惊叹傻眼的大城市景象。

如果不是他那种四十年老保安的经验防范,而且他俩是坐火车过去,然后在江浙乡下交货,连续几天游荡好歹有个缓冲,还一直把钱藏在大腿上包裹,估计也会遭这种罪。

所以后来让卫东控制表情耗费了巨大精力。

因为尤启立表述起来就是倒霉透顶!

他们四个大男人只有三十多块钱现金,发电报给还留守在商州的同伴电汇资金要点时间,只好暂时挤住在最便宜的招待所。

尤启立最大的法宝可能就是社牛,在招待所又认识了些朋友,热情招待他们吃住,还帮他们出具了极为重要的介绍信,让他们能跻身之前报了名的改革开放交流大会。

接触到了沪海才有的外商、外资公司办事处,开阔了眼界。

可为了绷住这个场面,他们拿到电汇过来的钱之后,不得不改头换面穿得体面些,又搬进交流大会指定的宾馆,每天房钱六十六元!

前面掉了五千元,这特么在84年绝对是巨款,约等于几十年后的五十万甚至更高购买力。

尤启立都没这么肉痛:“我们之前住招待所是两块钱一天啊!”

让卫东使劲咬牙切齿甚至揪自己大腿才能不笑出来,你们是去做生意,还是去拍小品啊。

然后直到尤启立说起他们好不容易签下几单意向性协议,又忍不住到外滩乘船游览黄浦江的时候,在跳板上被人把公文包挤下水!

是老何脱了衣服跳下去捞上来时,终于哈哈哈的笑出来:“你们这是在拍喜剧片吗?”

尤启立不笑:“我只有一种悲凉感,就像孔子当年带着弟子东奔西走,为了商品经济……”

让卫东终于调整过来情绪:“哎哎哎,别抒情,我知道你能说,只要展开了话题就滔滔不绝,直接说,为什么请求加入我的队伍。”

尤启立肯定是抒情没过到瘾,一贯滔滔不绝给打了岔,发挥就没那么好。

主要是让卫东不受他忽悠。

这慷慨激昂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顿了顿选择说真话:“从我们去到沪海,无论是招待所还是交流大会,只要听说我们来自商州,无一例外都会问起你。”

甚至表情都是无可奈何:“我最终能得到一次公开讲话的机会,也是顶着你的合作伙伴名义登台,第二天的沪海报纸上也是刊登你的名字,你现在的改革先锋名声天下无人不晓,所有的光环都集中在你头上了。”

光环哥很吃惊:“我怎么不知道,电视、报纸上不是没有出现我的名字吗?”

尤启立用很复杂的眼神看他,不知道是恨铁不成钢,还是这机会不给我。

好几秒才说:“你不知道有个叫内参的东西吗,内部参考消息,机关内部传阅的重点政策信息,你的名字这段时间非常密集的出现在内参上。”

让卫东好歹也是体制内的老保安,一提醒就哦哦哦:“普通人看的《参考消息》都是过滤之后的普通国际国内新闻,内参往往才是各级参阅的重点,我忘了。”

他是真忘了,进入电脑时代、手机时代,这玩意儿就没那么神奇的威力。

但在七八十年代,这是各地查看风向标的重要渠道。

的确不会对外公开发布。

尤启立是真的无可奈何:“我上次就是由内参得到了ZY办公厅的点名2,谁知道这次……你怎么就完全没有利用上呢,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局势!”

本来他在看守所跟老领导拉扯

让卫东也不笑了:“所以你加入我,就是想用我这份名气热度?”

尤启立肯定不会把让卫东当傻子:“你先听听看我这次在沪海敲定的几个意向性协议。”

让卫东欣然的洗耳恭听。

“我这次在沪海看到冶矿机械研究所在国外产品基础上,研制出来一种高层施工电梯,在现有全国各地大搞建设的情况下,这种电梯大有作为,因为我预测未来会有大量的高楼……”

让卫东心头暗暗点个赞,尼玛老子都没想起这,你是真的有眼光!

就是那种固定在楼侧的铁笼子,后世在各种工地小视频都能看见吧。

在普通大楼建设大多没超过八层,没多少城市建筑有电梯的84年,很少有人会想到高楼施工的时候其实已经很需要电梯。

甚至包括让卫东自己正在建设的厂区大楼,接下来的宿舍楼,多栋十多层以上小区楼,商州的八层食品厂大楼,市中心的流金相馆商业大楼,都需要这玩意儿!

让卫东甚至能结合未来那种老建筑,外加电梯的玻璃塔形式,让这种反复使用拆装的施工电梯,能开发出永久性的型号来。

就因为老尤找到了这个点。

他习惯于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自己发现高层建筑将会很普及,这不重要。

但他能在这时候抓住这种趋势下注,就真的牛逼。

不过让卫东脸上没表情,一来自己的规模已经铺得很开,不适合再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来想套出老尤的思路。

结果姜还是老的辣,尤启立其实是让卫东做买卖的导师,那本小册子就类似于他的武功秘籍。

但真正重出江湖实操起来才格外娴熟:“我汲取了你上次跟我提到关于搞定一方资源,再去搞定另一方的踏实做法,选择了江州洪岩机械厂,这也是建设部出了名的重工业优势厂,他们的厂长是江州售价实行竞聘制上任的改革派,很愿意承担生产,这就是个标准的‘科、工、贸’联合协议。”

让卫东终于忍不住点头:“对,这活儿稳住了会是你的基本盘,但不是你教我,两边不碰面吗,你这个贸在其中其实是最弱势的,哪怕他们都没销售能力,可不得不防翻院墙,如果是我做,我会集中资金从研究所手里把产品技术买下来,然后自己再跟机械厂合作,这就变成了我跟厂家之间的一对一,减少了三方扯皮的概率。”

这就是他跟尤启立的区别了。

导师却摇头:“逢快莫赶,逢慢莫懒,我的经商策略永远是尽量抢占无竞争领域,我们能抓住其他人看不到的商机,快速进入,在变成大家都一窝蜂前,快速撤离进入下个领域。”

让卫东不让步:“所以你一直都没有留下能够持续产出的金蛋母鸡,你总是在敏锐的看到一个个商机后囫囵吞枣的去狼吞虎咽,毛利率也许很高,失败率也居高不下,最关键是你始终处在没有雄厚资本的状态,这才是你为什么到处狼狈碰壁的最大原因,踏实的做好每一个产业,哪怕收益低点,最后也都能汇集产出反哺所有的开拓探索。”

擅长理论争辩的尤启立却不跟让卫东在商业手法上计较:“各有各的做法,纠缠在企业深度经营上,就没有把资本的功效最大化,现在的情况就是洪岩机械厂和研究所都希望是你来签约。”

让卫东半点喜色都没:“这不就恰恰证明我之前搞定的照相机厂、卫生巾厂这种成功案例,会给合作者很强的信心吗?”

尤启立还是摇头:“我认为是你站在了浪尖上,绝大多数人只相信这种标杆模范,你却没把这种位置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让卫东也就不争论战役方针了,老尤似乎就是后世那种游击资本的做法,快进快出绝不纠缠在经营生产上,捞了就走,刺激的搞定一单又一单。

“嗯,我去签约就意味着我要担保担责,你给我什么回报?”那就还是战术级的讨论利益吧。

尤启立肯定想过:“所以我提出加入,你出面只是显示这的确是你的企业参与,但这个部门是我承包挂靠的,由我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和经营债务,这单生意的利润分成本来是研究所、工厂和我244分,我拿一成给你,你什么都不用管,其他生意只要由你出面的我都可以这么办。”

一台施工电梯怎么也得几万十几万吧,利润也比较可观,啥都不做分几千上万元,可能卖腊肉的小子已经忙不迭答应了。

让卫东现在却根本没在意那一成利润有多少,只关注:“科研、工厂、贸易,你凭什么贸,你自己到全国各地去卖,还是靠外面那群菜鸡?”

大神却表示:“这你就不用管了,我自然会带动指挥他们学习我的销售技巧。”

让卫东想了想:“我可以不收你的分成,我也可以到签约现场,但我会明确告诉他们我只是支持你的项目,我可以是你的朋友、学生、老乡,帮你站这个台,但不会有任何利益关系,前提是你把蛐蛐我老婆的家伙赶回商州去,如果他在你的公司有股份,我可以把他的股份买过来,这也是变相的让我成为你公司股东。”

卫东哥的风格开始出现了,人狠话不多。

之前懒得搭理是大家已经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但现在你让我老婆不开心了。

那就给我滚回去养老:“我在商州有很多人,可以看到他是不是一直滚回去养老,确认了我就答应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