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315章 看谁到底在做嫁衣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315章 看谁到底在做嫁衣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13:02: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让卫东就是心虚。

这可能就是他始终不会赚点钱就狂妄无边的原因。

知道专政铁拳的厉害。

能不跳起来,还坐在那保持神态自若,已经是两年的历练结果。

从这点来说,让卫东跟只要见了政府就发抖的沈老三差不多,董雪莹要头铁犟得多。

而吴生云则骨子里似乎习惯藐视规则找空子,他才不是个江湖人,而是个真正的商人。

但眼前这些肯定都是军人,那种雷厉风行的强硬气质完全掩盖不住。

好在没有领章,让卫东看了眼后面全副武装的那种警卫员只站在了会议室门口,略微松口气。

又有点纳闷,都已经藏得这么隐蔽了,你还装腔作势个啥啊。

哪有这么多阶级敌人、帝国主义、敌特破坏。

赵厂长也带头起身,迎接这风风火火的一堆人:“这是让卫东同志,也是带动西山光学仪器厂和商州工业园区的改革先锋,一直在帮我们做钛锭销售,切实保证了我们厂里的收支稳定,这是……耿指挥长。”

让卫东明显注意到他在介绍对方时卡了下,没有说职务。

心知肚明的那就是有保密原则,肯定不会多问的跟对方伸来的手握上:“幸会幸会,我只是顺便过来交流些第三产业的工作。”

谁知对方握住他的手就没松开,算是拽着在桌边坐下:“早就听说让同志,所以才不停催促老赵能联系你来看看,也给我们传递些改革经验。”

让卫东有点恍然,怪不得老赵自从钛价“涨”过五万且每月有五吨出货就乐得没声了,突然春节前后又积极催促自己来这边,来了又不怎么热衷搞些什么产业。

原来根子在别家:“这边厂子生存情况很严重吗?”

其实光看外表就有点感受,红光厂现在每个月二十多万的销售收入,还有几辆车在外面跟着跑长途。

老赵他们不说衣着光鲜,起码都是崭新整齐,跟几十公里外的地级市差不多水准,个别还穿着牛仔裤呢。

现在进来这帮人,几乎全都是旧军装,磨得破损发白的那种衣领依旧扣得很严实,袖肘上甚至还打着补丁。

气色差别就更大了。

放松下来的红光厂各位气定神闲,来人们却严肃焦灼,咋一看真以为他们来抓人。

其实是揪心:“我们的主体工程建设了十八年,现在才到部分设备安装的阶段,去年突然一声喊停,所有人努力奋斗了十八年的目标就卡在那,现在我们守着工程……要吃饭啊!”

让卫东震惊,西山厂他们也是二十多年前开始建设,但一般都是一两年内开始投产。

这会儿建筑不复杂,砖墙木梁青瓦就行,军工产品也不复杂,按照基本都是手搓成品,大力出奇迹的人定胜天。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十八年都没完工的活儿……

当然,以他的感受这种三线厂的效率也未见得多高,套用后世看小视频的常见梗就是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听起来很感人,但实际上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

他不动情,主要是卧槽。

三线厂投资巨大,但好歹西山厂、红光厂还是产出了。

这边居然从头到尾都只是在投入,那不是超级无底洞吗:“你们是……生产什么的?高度机密就算了,我不涉密。”

他是一点都不好奇,但如果自己不表达下才显得更奇怪。

果然对方毫不犹豫的说不行:“这涉及到国防安全,肯定不能说,现在我们就是想了解下,有没有什么能改善经济条件的办法。”

有点类似跪下,给你个我求你的机会,语气很诚恳,但性质差不多是这样。

让卫东无语,可能沿着铁路线的西山厂好歹是跟人造线路打交道,这沿着江水边的三线厂彻底退化了社交属性。

但他能理解这脑子里没转过弯的心态。

还停留在吃皇粮的居高临下云端,没把自己放下来去市场上滚爬拼杀。

其实大多数三线厂,甚至八十年代改革的国营厂,全都因为这个原因才倒闭。

早就被皇粮养得失去了自主觅食的野性。

“嗯,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红光厂在江州这样的办事处、门市部,倒不是说这些地方能赚多少钱,而是好歹有个跟外界交流的渠道,你们现在对外部的情况了解有多少,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是不是清楚?”

看着对方都有些茫然摇头,又充满警惕的表情,这交道是真不好打。

钛锭这事儿问题就出在这是特种金属,真要是不锈钢之类让卫东半点心理负担都没。

现在耐住性子:“首先这是我的工作证,经过五机部认证的三线工厂副厂长,其次我无意打听你们厂或者项目负责什么,那我就只能提出几条没有针对性的建议。”

对方依旧把他的工作证拿过去认真翻看了,很严谨细致。

但主要还是认真听他说:“我去年到平京参加了经济改革会议,我不知道你们分属哪个部门,西山厂是五机部,从会议从工作中我们得到的感受是,三线工厂一定会全面叫停,不光是国际形势不需要三线模式,更重要是没钱了。”

让卫东还觉得自己是就事论事的实话实说,没想到就跟捅了马蜂窝一样,对面有人脸色陡变,更有人激动的站起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国家需要我们8……”

后面真是用了莫大的自我约束力才把项目名号给咽下去。

耿指挥长的脸上也是绷紧了的扭曲。

让卫东吓了一跳,立刻反应过来自己捅了心窝子,可以说是在颠覆对方的三观,摧毁所有信念,付出了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信念。

这一步……西山厂的老程他们在让卫东去到厂里搞廉价相机前估计就经历了,老赵他们还没掉进最惨的境地又被让卫东偶然遇上开始销售糊弄过去。

只有这帮去年才被停工的家伙,断崖式的停工……

让卫东尽量诚恳些:“改革开放的原因就是经济结构支撑不下去,得换个方式,很多三线厂应该从几年前就开始要求自谋生路。”

老赵连忙点头证实:“对,我们从81年就接到文件,82年提醒确认,83年就正式断奶了,当时老耿你还安慰过我们……”

看着对方更加痛苦的表情,这尼玛不会说话就不要说。

可以想象那时候还有点没有被裁掉的优越感,其实放到后来的下岗潮,再后来的电商下店铺倒闭潮,口罩时代的餐饮倒闭潮,让卫东忽然领悟到这一茬茬的都是在重演!

所以他伸手在对方手背摁住,再把诚恳倾注进去:“就像家里的孩子,要永远相信母亲,但每个孩子也要尽量自己长大去谋生,支撑起家庭,而不是都只呆在家里喝奶,我这么说的意思只有一条,放弃幻想,努力寻找出路。”

明明他才二十岁,说得却老气横秋。

也不等对方回应,拿过桌面上包里的小食品分发:“刚才我从渡口过来,看到那里停放了不少工程车辆,如果可以,应该全部组织起来,出去组建运输公司揽活儿赚钱,而不是全都停在那白白报废,司机们还闲得打牌坐吃山空,政策改变不是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理由。”

“其次就是我给红光厂本来提出的,利用这边野生环境较好的情况,大面积养殖,搞食品厂做麻辣鸡块之类产品,甚至养猪都行。”

后面又有人跳起来不屑:“怎么可能,我们是搞……搞科研技术的,怎么可能去养猪!”

让卫东无奈:“运行了这些年的经济模式,现在卡住了,明白吗,就像大卡车走进狭窄山路里进退两难,如果拓宽道路可能前行,但拓宽这个过程,整辆车可能就锈蚀报废了,这时候应该整辆车都赶紧自救,拆开来自己能干嘛干嘛,等到能够再组装运行的时候,才没失去自己的价值。”

说着自己撕开个小包装开始嚼:“都可以试试,我说的运输公司,一般人可能很难组织起来到市场上找不到活儿,但我们能保证,红光厂的几辆车之前也在参与……怪不得这俩月不声不响的没跑长途,生存压力没了,你们就又开始懒散了啊。”

国营厂真的不能苛求干劲冲天,尤其是那股艰苦奋斗的精气神被市场经济的现实打破之后,只会觉得自己被欺负欺骗了。

眼前这帮人大多就这个反应。

红光厂的反而讪讪的又带点庆幸。

让卫东忍不住吓唬他们:“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去年卖不出去,只有低价的时候忘了?要是回头卖不掉了,我看你们怎么办!”

这时候那位耿指挥长也撕开一片开始嚼,慢慢嚼:“这个养鸡、养猪的食品厂又是什么做法,怎么才能换成经济效益?”

让卫东苦口婆心:“先局部尝试,能行就大面积上量,我们照相机销售公司,能协助你们成立销售公司去卖产品。”

红光厂居然有人小声嘀咕:“我们也可以成立销售公司自己卖嘛。”

让卫东求之不得:“行行行,你们自己成立销售公司,正好承包合同到期我就不参与了。”

顿时让这边几人脸色骤变,老赵连忙和稀泥:“运输合同还在,还在,汽车队只想呆在市里面给工程运输,确实有点偷懒,我会批评他们,再把新的销售承包合同签了吧。”

去年就是春节前签下的承包门市合同,确实到期了,让卫东看了这帮家伙真的很想摆脱这份协议。

但是看看这边严肃又沧桑的指挥长,又有点不忍。

也许是看到了让卫东眼里的善意,这位指挥长忽然开口问:“工程运输?什么工程,我们是工程兵能做工程吗?”

让卫东都愣住了。

这年头转向最厉害的就是建筑工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