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之前的辛苦奔波,冒险冲杀不就是为了有钱可以买买买吗。
让卫东还很装模作样:“最不好卖的,最差的都是哪些?”
他想的是既然被这样众目睽睽的包围着买房,那我就买那些最差的,这样总该不会落人口实吧?
费主任也感激不尽,甚至有点不好意思:“卫东同志,你真是高风亮节!”
让卫东也谦虚:“都是为了工作……卧槽!”
因为旁边工作人员拿过来的清单第一处就是市中心山脊上的小楼,上面甚至有标注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寓所!
他简直哭笑不得,房子不是这么卖的,涉及到文物旧址之类的肯定不能流入市场:“怎么会把这种楼拿来销售,这不是故意给房产改革上眼药吗?”
费主任有点懵:“市中区这种楼有七百多处,很多都年久失修,需要花费很多资金去修缮维护,我们这也是在探索养护新方向啊。”
这么一想又有点道理,江州做过陪都。
在抗战几年间密集涌入大量达官贵人、富商名流,造成到处都是名人旧居、长官寓所。
多了就不稀罕,而且精心维护个一两栋没问题,这样遍地都是确实负担非常大。
“所以这类寓所大多数分属给相关厂区、单位,做办公楼、宿舍楼,这一栋算是维护保养得比较好,开支也就比较高,拿出来做尝试……面积是大了点。”
这叫大了点?
三百多套房,翻到最后页十多二十平米的都有,这排在最大户型的寓所三层带地下车库,四百多平米!
谁买得起?
除了让卫东……
可让卫东敢去住吗?
这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之前金卓群给他建议可以租用这种小楼来住,他就清晰明了的知晓会触霉头。
放到几十年后可能有钱人遍地走,暗戳戳的住这么个楼还没人说三道四。
现在各方都金睛火眼的盯着,绝对是个陷阱。
不过他也不怕,这种肯定只出售使用权,最高也就五百块钱一平米:“买了改造成什么对外开放,就算是让历史文物继续发光发热。”
二十多万,也就卫生巾厂一天的毛利。
却让费主任喜不自禁的立刻叫人过来办手续!
还要叫人敲锣打鼓的宣布成绩,让卫东都想戴上口罩了,干脆叫凤雏去以公司名义办理:“我们再看看有没有什么能住的房。”
才算稍微从聚光灯下离开。
整个体育馆立刻喧哗热闹起来,记者开始采访,镜头开始包围。
更主要是那些本来围观的市民立刻意动起来。
董雪莹都没跳眉毛,只是觉得略微费解:“山脊上会有人去游览吗?”
让卫东也不知道:“支持下交易会……咦,这套房看起来还不错,市中心医院专家楼八十多平米,三居室带阳台,就看隔音好不好了。”
董雪莹忍不住悄悄又掐他下:“你就只关心这!”
让卫东理所当然:“不然呢,凑合住两年也不招眼,我跟你说,这家医院就是当初我把老爸送过去动手术的地儿,那会儿我还花了每个月十五块在医院宿舍楼租间房做饭炖汤,没想到两年过去能理直气壮的买房了,就在皇后餐厅背后没多远,走着都能去,买了吧。”
董雪莹好像也想起两年前的时光,温柔的说好。
让卫东只叫了个工作人员去找董雪晴办理,这次挂在她私人户籍名下,姐姐姐夫带着娃算是寄居在她家吧。
只需要现场各交五百块定金就能签署购房协议,然后有好几种付款方式。
全款当然只有让大户家里能做到。
其他办理过户手续的时候,先付五分之一,其余由银行贷款十五年付清,这基本就是借鉴让卫东他们搞出来很成熟的两成首付贷款模式,但必须是有公职的医生、老师、工人、干部、职员等。
所谓收入证明的做法,还是让卫东“建议”的。
然后还有保证金住房,预付2500元,可得一套房,房租略高,租期不限,住满三十年,房产自动过户,算是后来以租代售;
最后还有“鸳鸯楼”租房法,预交1500元后交租金,限期三年到期后不买,租金提高一半。
其实目的都是为了降低首付的折中办法。
后两者都是由房管所来负责收租金,但是跟之前的公房租金象征性的几毛几块钱不同,这就有二三十到五六十块的“租金”压力了,适合双职工来承受。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些用租金说法来掩人耳目的招数。
结果前面这栋公司购买的1号小楼交易,还仅仅只是让观望人群拥挤过去看怎么回事。
等听见广播说有人已经选购了29号房,六万两千元合同价格购买房屋所有权,立刻有人开始默默的挤上去依样画葫芦选择签约。
总有人对拥有房产充满执念,总有人在这两年通过各种办法赚到点钱,总有人能像让卫东、池世明他们这样把握住时代脉搏。
三套、五套、十套的房屋立刻开始销售了。
费主任焦急的心情终于平复下来,特意拿个信封过来:“两套房的钥匙,你自己先去看,如果实在不满意再回来退都行,当然别人不可能这样折腾,我这一大块石头落地了呀。”
房地产开发公司顾问却提醒他:“如果不是一口气全部卖完,我建议你在下午四点前尽快通知报社模仿我们那个版面做个广告,市里面搞这个事情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这三百多套房,而是要让市民都知道有这种新形式在出现,而且最好是一抢而空,才显着这改革步骤得到了市民欢迎。”
费主任才又有点擦汗:“市里面是这个精神意思吗?”
赶紧去打电话联络
董雪莹这时悄悄拉让卫东胳膊,伸手指个方向。
让卫东立刻看见池世明带着那个伙伴也站在人堆外面。
刚准备八卦值拉满的悄悄靠过去吃瓜,池世明眼力颇好的发现了这边,远远挥手靠近。
估计还是小女婴坐在让卫东脖子上欢腾得起眼。
“猜你肯定都会来,整个大陆头一遭,我跟段姐都觉得要来学习下。”
不知道为什么,这二人靠近前,董雪莹却把挽着的手撒开,然后颇为亲切的询问:“段姐你们也准备要买套房吗?”
很明显,段丽霞的年纪在四人中最大,风风火火的爽朗:“不得哦,阿明说没有必要,这阶段我们那点资金不能浪费。”
可能的确有让卫东的原因,他不但协助江州房地产开发公司把房改进度拉快了些,也提前把池世明拉来入伙。
所以本来勤勤恳恳跑单线在存第一桶金的HK仔,资金量还有点单薄。
哪怕是跟着让卫东做事,池世明也秉承尽量拿资金入股的合伙人方式,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他对房地产的认知。
现在明显想筹集资金参与西山大厦周边街区的建设,自己独立搞个街区那种。
让卫东却偷笑着点醒:“价格我就不说了,明码实价自己衡量,但今天的住房交易,没有任何交易税和房产税哦。”
他税务大院出身,对这个是下意识关注。
结果发现整个买卖居然主动把房产契税免除了,然后连最起码的印花税、交易税之类一概没有,至于增值税啥的更没听说过。
对几十万的大件商品,这种完全免税的做法估计是税法都没完善。
让卫东肯定不去张这个嘴,得各方自己摸索。
记得好像一度蛮高的,能过百分之十。
所以房交会啥的减免税才跟过山车一样。
池世明马上眼睛亮亮的说我去看看,段丽霞也跟着去了。
董雪莹心满意足的分瓜:“我就猜他俩在一起。”
让卫东却直男摇头:“肯定不长久。”
少妇吃惊:“你怎么看得出来?”
什么时候自家男人擅长过谈情说爱了,他都是在枪林弹雨中翻山越岭。
让卫东说不出来,但感觉很清晰:“待会儿你注意看阿明买不买房就知道了。”
果然,等董雪晴拿了两份协议,绕圈找过来,池世明两人也空着手回来。
让卫东不问为什么:“先去看看那个什么长官寓所。”
池世明借了协议过去认真翻看:“漏洞很多,要不要把我们整理的专业合同给他们看看?”
让卫东摇头:“人家主管单位凭什么还要学你,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了,小事情提醒下,这种涉及到文本规范的事情我们别去沾。”
董雪莹跟段丽霞交流:“卫东说动物园的店铺销售会比你们那边服装家电市场更红火,如果你愿意过来帮忙,五一节多去看看,合适就来跟小晴搭档。”
让卫东开了车也解释:“服装家电市场人来人往是不少,但竞争也多,大家卖的东西差不多,可动物园商业街就等于是我们的商场,我们想卖什么卖什么,产品还能定制跟动物有关,卖得有特色,也就不会有相互杀价的恶性竞争,这点区别很大。”
段姐是那种偏瘦的精明能干,连声说好。
池世明没做声,专心翻看协议,顺便给让卫东指路。
他才是土生土长的江州人,只是十六七岁去了HK两年:“市中心最高点的山脊,上面有个公园和博物馆,从小参加过好多次这边的春游,听说过有些资格的老房子,没想到还能朝外卖。”
顺着市区巷道般的崎岖山路,颇有些弯绕的爬上去,池世明形容尖沙咀也有这么座山脊:“上面都是顶级富豪的宅院,我的目标就是要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号。”
所以心比天还高的HK仔,怎么可能永远跟这么个市场大姐厮守?
这种差距感太大了。
董雪莹都听出来,悄悄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