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385章 嫡系才能知晓赚了多少钱

的确是不愿靠贷款来造成资金链紧张。

但如果是市直机关、相关各部门单位的公务人员来申请贷款,还贷压力又不是在地产公司头上。

所以这次决定同时引入四家银行,分别支撑尽可能多的地产工程开建。

两栋24层的电梯住宅楼,包括地下两层车库和两层商业空间,将基本占据一个街区。

十二栋8层的砖混住宅楼,则将占据三个街区。

总计能提供一千四百户新房。

城市开发有限公司内部简单磋商了下,让卫东再打电话给市里汇报确认同意。

就在办公小楼外的公告栏上,贴出第二批新区商品房建设销售计划:

两座电梯房住宅楼层二十层,每层十六户,标准户型面积是六十平米,根据每层角度位置不同,户型肯定也有所区别。

定价五百元每平米,也就每套三万元左右,楼层之间没有价差,先买先选。

支持购买两套在施工中就打通保留成大户型。

一共六百四十户,除了全款购买没有限制,贷款购买必须有商州市城区户口,需要企事业单位加盖公章的职务证明。

砖混住宅楼就跟之前三栋一模一样,带厨卫的三十平米小两室,单价三百五十元每平米,每套一万出头。

一共七百六十八套,没有户口限制,但除了全款购买也要有收入证明,主打销售给厂里和城里人。

同样是没有楼层价差,先到先选。

公示一周时间,下周准时开售。

这下必然像重磅炸弹似的迅速炸遍全市。

不仅仅是商州市城区,而是整个包含了十个县市的地级市。

周边县乡全都知道商州市里试点的三栋商品房完工后,这次推出了一千四百套新房开售。

对十三万人口的商州城区,这就是百分之一的房屋数量!

而且每户肯定不止一人,明摆着还是要大量吸收城市之外的人口入住。

所以电梯房在老公路的右侧临江,建成后自带无敌江景。

砖混建筑在内侧,跟完工的三栋建筑在一边。

中间隔了两三个街区的空地,要比较在意的人可能才会意识到已经有了经济适用房和“高档”小区的区别。

虽然每层楼十六户的配置,在后世已经算密度很高的还建房、廉租房档次。

但在一九八五年,绝对够高档!

工程兵队伍第二天就在临江地块推平了之前的旧库房。

展开安装工地围栏、插上彩旗、贴上安全施工标语的阵势。

一看就比灰头土脸的商州建筑公司正规高大上许多。

然后根据各种消息灵通人士,从自由夜市的篮球场边得到消息,开售的日子也是之前一百九十二套新居交房日。

同时北较场工业园区将会为这一百九十二套新房的业主,现场办理全新的商州市北较场新区身份证!

这里就耍了个小花招,没有明说后面一千四百套新房买了也有户口,但前面的都办了。

算是个暗示。

试探高官在户籍管理方面会不会叫停。

农村人口城镇化在十多年后拼命达到高峰,好像很多大城市都可以买房落户。

让卫东倒懂不懂的提出这个要求,这个新成立的北较场新区的户籍到底算不算非农业人口,粮油关系在哪里。

都是在探索。

对七百多万人口的整个地级市,近两百人的改户籍还不算什么大问题,那未来两千人呢?

最后必然两万、二十万甚至几十万库区移民集中在这片城区,那就很具体了。

让卫东也是大概知道轮廓,才敢这样一步步在房改、户籍改革的边缘试探。

上次卖房“直播”给了平京来的各方看。

这次直接上个大的。

步骤比江州来得都狠。

西山大厦那整个片区说起来面积规划得比这边新区大,但那也是五机部牵头的三线厂外迁工程。

虽然五机部拿不出多少钱来支持局面,起码政策上可以不像房改这么束手束脚。

结果商州大刀阔斧的把限制砸个稀巴烂。

无他,有银行贷款支持呗。

可能也只有池世明敢打听让卫东的小算盘:“为什么非要拉个工程营过来施工呢,明明可以不用这么快,现在我们还要拿出食品大楼给工程营住,电梯大楼的施工技术,有专家指导把控,也不是只有工程营才能搞懂吧。”

在动物园宿舍楼开建前,老耿他们也没修过电梯房,专门到流金大厦工地上去学习论证了不少时间。

让卫东借着烤肉串低声透露:“如果用商州建筑公司,那电梯房的建筑成本不就所有人都知道么,总有人能算出来赚了多少钱,小地方跟大城市不同的,这里上上下下全都认识、沾亲带故,赚也不是,不赚也不是,所以索性换人。”

HK仔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从江州到HK都是百万级的超大城市规模。

恍然小鼓掌:“那我们大概能赚多少?”

让卫东还不是第一次做商品房,之前是真没咋赚钱的先把楼立起来:“很简单,老耿他们是按照整栋楼大概计算的,都是两万平米左右的二十来层楼,主体结构基本类似都八百多万,实际上这一栋楼的住宅销售款就九百六十万了,还没算两层车库和两层商铺。”

池世明窃喜。

对比HK的地产大佬们,让卫东这房价已经很便宜了,那点销售盈余算到各种隐性支出、偶发成本里面,轻而易举都能消耗掉。

甚至按照普通建筑公司的造价,没准儿还得亏点。

打的主意就是挤占那点商业面积作为利润:“三万一套的电梯房,这在国内都是开先河,而且还是开在商州这么个贫困地区的地级市,能不能卖掉都两说,赚了说你是资本家,不赚稍不注意就得赔个底儿朝天,所以我以后也没太大兴趣做房产,你可以好好借鉴体验下我的感受。”

立志要当地产大佬的HK仔就专心细致的投入到开发销售工作里。

让卫东反而蹲工地的时间比他还多些。

其实围起来的“电梯房”工地,除了哐哐的开始打桩深挖,就是顺着旁边的江岸修建一两百米落差的小码头。

后世的河道航运管理严格,肯定不允许随便修。

现在好多国营工厂都自己伸了取水管、小码头、轨道车进江面方便工作。

麻纺厂和江边小楼,旁边也有小码头。

恰恰很适合百吨级的小驳船来停靠。

之前收购接盘尤启立这批驳船,想的是整体编绑成“驳船队”。

一次也有千把吨的朝着沪海沿线运送卫生巾、照相机、服饰服装,尤其是现在有了牛仔裤外贸的生意,两三条一批次的朝着沪海川流不息也行。

结果没想到直接在基建团就用上了。

实在是得到让卫东的要求后,老耿他们盘算了下。

这么多人、十几台车辆十几台重型机械,外加各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建筑工地用品,开车运送几百公里甚至还得再调配更多车辆,这么大堆油老虎,徒增一大堆运输费用。

顺江运送下来成本极低!

所以就在经开区那个城建公司宿舍区江边地块,现在搞牛仔裤洗印做旧、丝印工棚的附近,顺手建了个小码头。

把以前三线工程荒废下来的水泥厂和钢材加工厂设施,拆了船运到那重建。

在这个物资紧俏的时代,有了自制水泥,再靠着五机部、江州市和商州市的官方文件去保证钢材供应都不稳妥。

幸好动物园就在江州钢城隔壁,那座公园之前都是划拨钢城的地块,算是颇有渊源。

而且借着卫生巾战术上次就解决了不锈钢供应搭上线,现在重点保持好关系。

这次从五一前就提供免票以及各种工装配套,才算稳定了材料供给。

对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建设项目,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现在商州地区的砖厂成本明显又比江州低,驳船队就拉了钢材和水泥来,拖了沙石、砖头回去。

一去一来,简直就是秉承了让卫东两年前卖腊肉的差价原则。

光这点,基建团的建设施工成本就比其他同行低了不少。

必然美滋滋啊。

让卫东坐在江岸边的树荫下,看着基建兵熟练的把拆过来的钢轨铺到江岸条石路基上,保证半机械化卸船后,卷扬机就能把货物全部拉上去。

就好像看见3D打印机有条不紊的精密打印出整座北较场新城。

剩下就看过两天卖楼花的业绩怎么样了。

不知道大哥坐在树下叼着草傻笑什么,反正毛儿和石头分开十几米的距离把守住他身后,小姐妹则躲在草丛边新奇的扑腾飞蛾。

两条獒犬刚被剃了毛,使劲吐着舌头趴在周围呵呵呵。

也算是自家的午后郊游了。

难得的清闲。

这时李二凤却气喘吁吁的跑过来:“电话,江州的长途电话,说沪海那边出了经济问题!要你去处理……”

让卫东有点懵,沪海能有什么经济问题?

自从章兰芝独守那里后,让卫东就有意无意的避开来。

现在她不是走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