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96章 这个特务是真的特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96章 这个特务是真的特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5:26: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让卫东也确实体会到了有帮手的好处。

二凤全程被董雪莹挽住去看新车,看货厢里的猪下水,没法过来贴身进攻。

看得出来她们也很熟悉了,并肩站在外面交头接耳的谈笑风生。

让卫东自然被立刻挤出来最正中的彩电观看宝座,才知道每天都有人过去他家和二凤家抬电视过来观看。

观视活动是二凤组织的,美其名曰收看ZY精神,所以周围村里乡里的干部也会天天来看新闻。

在整个商州市区都没开通差转台的情况下,全靠那个差转器带的鱼骨天线接收信号。

哪怕这会儿只能收看一个台,也主要是专题会议接新闻报道,以及儿童教育节目,文艺节目,依旧能吸引大量乡亲,每天七点整开始规规矩矩的挤着看到九点过,再分别抬回去。

这一手反正明确的浇灭了春节前还有些公社、大队干部,要质问让卫东或者二凤他们收腊肉、卖腊肉是不是投机倒把的问题。

因为电视上天天在讲要改革要开放。

甚至都看见电视上讲要取消公社大队!

无形中真是猛然拉近了白峰山农民群众跟最高思路的一致性。

但最近这俩月每天八点半都会放一集电视连续剧,绝对成了所有人的关注点。

什么《大西洋底来的人》、《血疑》之类。

周边隔着十几二十里地的乡亲,都有人跋山涉水来看连续剧!

一集不拉。

让卫东也耐住性子跟所有人一起看了集据说昨天才开始播出的《霍元甲》。

天天练功的石头毛儿两兄弟蹲让卫东身前,肯定被震撼到还有这种练功方式?!

就从未被家里正眼看过的武林世家废柴,突然在比武日大展神威,施展从天而降的迷踪拳打败仇家的超燃桥段。

篮球场上的数百农户自然是惊呼连连。

让卫东却只会一个劲儿卧槽,这不就是小视频爽剧的装逼套路吗?

过了四十年其实还是这套?

当然他看的就不是电视剧了,几乎下意识的注意到,这电视剧没广告?!

这么强烈热播,后来在国内七零后、八零后心目中都会留下深刻记忆的里程碑式电视剧播出,前后居然没有贴片广告?

哪怕这会儿的砖儿台画面还是很落后得跟幻灯片似的,电视剧放起来还有斑驳的干扰纹。

每个节目跟节目之间,还是手写的节目名预告。

但怎么可能没有电视剧广告呢?

这太不合理了。

让卫东之前只看新闻,确实也注意到联播新闻前后有几则很粗糙的广告,都是手写幻灯片的档次。

所以他才笃定燕舞收录机能打遍天下出头,不是产品多厉害,而是广告形式太新颖。

也就没再多关注这些毫无竞争力的对手。

但这一刻,《霍元甲》电视剧却提醒了他,还有个广告播出时段的区别。

是在联播新闻前播放效果好,还是在这样的电视剧开播前出现好?

起码这俩都比在什么《对学龄前儿童广播》的节目前要强吧。

不对,如果是卖复读机,没准儿还真得在这个著名的六点半儿童节目前播出!

让卫东绝对没有半点广告传媒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但被后世那种看个小视频都要被迫看广告的时代熏陶出来,自己的广告一定要放到这样的热门剧前面才有效果!

想到这里,赶紧掏出兜里的随身纸笔记下来。

这《霍元甲》肯定是来不及了,不知道这放完以后是什么,下一部热播剧是《陈真》吧,要不就是《沪海滩》,那个肯定万人空巷。

如果恰好在《陈真》这种精武门拳打小鬼子的剧情效果时,推荐下国货收录机、照相机或者腌腊小零食,会不会有奇效?

卧槽,这得备足产品量,或者说提前把销售网络铺开呀。

可提前备足货品又要花多少钱,提前铺开销售网络又得联络多少个省的大学生?

时间应该很紧迫了吧。

隐约记得《霍元甲》之后很快就有《陈真》,到第三部老霍的儿子时候,这股热潮已经过去了。

顿时觉得时间紧迫起来的让卫东,脑海里正在琢磨这事儿的时候,已经去了平京个把月的金卓群也恰好在找他。

电话打到于松海、蓉都办事处、红光厂门市部都留了言,事情已经有了眉目,速联系。

于松海倒是很了解让卫东的态度,直接告诉金卓群先按照他的路数尽可能搞定,但如果需要大资金投入,让卫东多半不会给,不过阳光日报这边他可以汇报联络请总社去协助领导题字的进展。

才十万级别的让卫东,宁愿把钱拿来投入到食品厂建设,也不会花在什么疏通题字的门路上。

这是于松海非常笃定的事。

有见识的人才会明白让卫东那三十万投给熊猫是什么格局跟眼界。

金卓群兴冲冲的电话颇有些被泼了冷水。

然后打到蓉都办事处,章秘书接电话则是跟于记者完全不同的路数,好的,收到您的信息了,请留下联络方式,等我汇报给卫东同志以后再跟您联系。

至于金卓群想提钱的事情,章兰芝都是不紧不慢:“卫东同志的工作态度都是积极发扬艰苦朴素精神,勇于挑战工作难度,他也相信您能圆满完成任务……”

就国营单位那些口号论斤的糊上去。

当时在果州,金卓群给让卫东提一万块起步,她不也坐在旁边美滋滋的吃肉么,都听着呢。

挺能言会道的金卓群都无语了,因为知道跟这种死脑筋废话没用。

决定以后一定要找机会把这个死心眼的秘书给换掉!

可死心眼挂了电话,就出门去邮局给红光厂门市打长途了。

84年就是个巨大的分水岭,这样因为商业活动激增的长途电话越来越多,之前本就少得可怜的电话基本都是能接,只能拨打本地的手工连接电话网。

要打长途就得去邮局。

已经严重制约了各大省会城市的商业发展。

所以各地也是从这会儿开始陆续引进昂贵的自动程控电话系统,才是真正拿起电话可以拨打号码而不是要那边人工接到谁的模式。

章兰芝就是按照让卫东留下的号码打过去,到江州局的江南分局:“请帮我接江州号码是……”

结果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被调到好吃街去增援麻辣烫生意,这边只有两个妹子支撑厂门口的小摊子,外加那个专门接电话的病娇妹子。

之前汇报留言过三次相机在蓉都情况的章兰芝,居然没有用她一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而是标准的蜀地口音:“我是董雪晴,蓉都这边咧照相机卖得还多好,上回我过来你那边的地址在哪个区捏?有个同事要过去。”

实际上凤雏从来都舍不得随便打长途,但接电话的乡下妹子根本没意识到电乍的凶险,连忙报上方位:“江南区,棉纺厂到齿轮厂之间的第二个路口,其实坐过江轮渡到黄岩石顺着大路走就是。”

章兰芝不动声色的说好,挂上电话回去锁上办事处的门,穿着一身军装,挎着那个腋下黑挎包,就出发乘火车去江州了。

让卫东说她是女特务,还真没形容错。

五一节了嘛,谁还不放个假呢。

只是这会儿都是放一天假,也没前后靠周末调休的把戏,凤雏这种在外读书的孩子就没趁机回家的习惯。

其实在江州市区边几十公里的西山厂,哪怕到了后来的直辖市年代,也依旧属于蜀川,是省际边缘最靠近江州的山区地带。

所以从蓉都到江州的火车也挺远,整夜十二个小时,在江州到平京都四十三小时的年代,这段蜀川盆地里的省内铁路就可想而知多曲折蜿蜒难以提速了。

反正以让卫东的记忆,全国高铁都说了好久,商州才算是勉强连通。

由此也可见没有解放后铁道兵拼命打通蜀川铁路,为什么以前全川的猪都只能赶到三峡口来屠宰了。

长江几乎是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通道,直到铁路通了,商州失去了唯一地位,才逐渐衰败,包括围绕生猪的外贸生意都会逐渐冷却。

就为这事儿,让卫东没两天也回了江州。

因为李二凤他们搞出来的熏制下水也不好吃。

让卫东从各家各户带走年轻娃,到城里打工绝对是个妙招。

每周有人往返于商州到村里,偶尔也有人从江州写信回老家,肯定都对让家赞不绝口。

吃饱穿暖,见了大世面每个月还有几十块工钱。

这是当农民想都不敢想的收入。

所以让卫东回来再要人,绝对三乡五村都在摇人。

至于他拉来一大筐猪下水要测试搞熏腊口味,更是全村人都围过来出主意帮忙。

很难,千百年了这里都没发展出熏腊内脏的做法肯定有原因。

如果不是让卫东知道有人因此成为千万富翁,绝对这么测试一圈也会放弃。

心、肝、肾、舌这些材质密度不同,异味又大,小肠拿去出口做肠衣了,大肠、膀胱、猪肚反而本地有拿来装风干腊肉的传统。

但各种尝试都很难做出什么美味。

让卫东跟着烟熏火燎了两天,最后只能放弃烟熏腌腊这条路。

在石头、毛儿这俩小屁孩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回去江州找沈三姐想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