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300斤省长千金 > 第三百五十二章 你的这个数值似乎违背了常识

想到这些往事,楚政生就忍不住的一阵感慨。

其实离开京海汽车,现在看来还是很正确的,毕竟在他离开了不到两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西方的技术先进的汽车就迅速的占领了,原先苏联的经互会体系所把持的庞大市场。

原本出于政治需要,这些市场是不对欧美开放的,却对已经改善了中苏关系的中国开放。

所以那个时候,因为在东西方之间左右逢源,而引进了一些西方技术和生产线的京海汽车,在苏联主导的经互会体系里还是可以赚的盆满钵满,因为对苏联主导的汽车工业体系,

已经有西方更先进技术血统的京海汽车无疑具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但只有八十年代是黄金时期,九一年的苏联解体,就宣告这样的好时代结束了。

随着西方的汽车源源不断的进入到东欧、非洲和越南市场,

毫无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的京海汽车的销量很快就滑入谷底,到了九二年的时候就彻底断送了出口的路子。

因为创汇能力的丧失,京海汽车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从原来的正厅级单位降格成为了正处级单位。

当然,因为国内的市场当时还是有的,中国当时并没有加入WTO,还是对民族汽车产业进行了很有效的保护,

因此,京海汽车又继续苟活了十来年。

然而到了二零零二年,当国家正式加入WTO,然后成立了几家世界汽车巨头和国内超大型汽车国企合营的合资企业之后,

京海汽车的索命符终于被贴上了。

日子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直至零五年之后,开始彻底进入破产的边缘,期间竟然还错误的选择了贷款投资引进国外生产线,妄图最后一搏起死回生,但结果就是引入的生产线是人家早已淘汰的破烂货,

非但没有填补技术质量空白,反而还有了十五亿的窟窿。

让整个集团陷入到了破产的边缘,十万职工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险境。

后续的这些京海汽车的发展状况,楚政生其实一直都是在关注的。

所以他也不得不佩服周老爷子的战略眼光,当时如果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的话,就铁定留在了京海汽车,然后等待自己的将是一个完全处理不掉的烂摊子,而且自己原本正厅级的待遇,就会稀里糊涂的在几年之后降为正处级。

这个完全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他的继任者身上的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不过现在听到了京海汽车集团能够通过并购重组之后,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特别是听到了能够制造出一款综合油耗不超过百公里六升的插电式混动汽车,

这简直让此刻的楚政生心里高兴坏了。

百公里油耗六升是个什么概念,作为造了十几年车的楚政生而言是很清楚的,之前他担任厂长的时候的京海汽车,百公里油耗差不多是十五个左右,

然后后续的技术改进,油耗是降下来一点,但是从来没有低于过百公里十二升。

而零九年这个年代的汽车,即使是那些采用了西方最先进技术的合资车和进口车,百公里油耗能够低于十升的也是凤毛麟角。

如果能够达到百公里油耗十升以内的话,就算是非常省油的车了,目前主要是小日子的两田的A级车能够达到这个水准。

但也是刚刚达到,摸到了十升油耗的这个门槛而已。

而至于发动机的热效率,就更加的惊人了。

当前西方的一众汽车厂家里面,油耗做的最好的就是丰田的发动机,采用了十分先进的地球梦技术,以及非常超前的阿特金森循环,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热效率也才刚刚达到百分之三十五,

而这个热效率已经算是惊世骇俗的存在了,目前这款最先进的发动机都还没有问世呢。

至于这个时代的其他的汽车厂商,则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就算是优秀了。

作为汽车制造专业的高材生,楚政生这么多年以来虽然从政了,但是私下里还是一直在研究国内外最新的汽车技术的,

他知道现在阻碍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汽车的实际工况是经常走走停停的,时快时慢的速度,让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也跟着时大时小,

这就会给发动机造成很致命的工况影响。

其实对于发动机而言,最佳的工况就是一个匀速的功率输出状态,而且输出的功率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而必须是一个比较适中的数值。

只要在这种最理想的工况之下,发动机里面的汽油才会燃烧的最充分,而所谓的阿特金森循环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原本,楚政生是认为,世界上不可能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热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问世的,因为这不符合常识,其实他很早就在一篇文献中看到过,

对于汽车而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动机的热效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就算是到了极限。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丰田正在研制的地球梦发动机技术的确是牛逼的。

楚政生之前在心里面估算过的,对于国外的这些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国内如果想赶超的话,至少要二十年到三十年。

因此,此刻听到郑良才说,京海汽车的最新款式的插电式混动新能源车,能够做到百分之四十的热效率,这个就很让楚政生惊掉下巴了。

当然了,作为官场老江湖,此刻的楚政生虽然心里面翻涌起了惊涛骇浪,但是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良才老弟啊 ,你刚刚说你们的最新款的京海汽车,可以做到发动机热效率百分之四十?

这个数据.......你没记错吧?

你知道我是汽车制造专业出身的,我觉得你的这个数值,似乎违背了常识。”

郑良才听到楚政生的质疑,也没有任何气恼,反而是淡淡的一笑,露出了足够的自信。

“这个牛,我还真的没吹,真的就是实测热效率百分之四十,而且还是在很复杂的模拟工况下测试出来的,测试的标准绝对严格于工信部的相关规定。

其实,对于为什么这款发动机有这么好的表现,那是要完全归功于我们京海汽车最先研制出的这套电机加发电机驱动的综合动力组合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