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300斤省长千金 > 第三百五十五章 体制内的正常思维

郑良才等到楚政生都把话说完了,才继续说道,“是的,这些问题我们都考虑过了。

所以,我们的方案是,直接成芯片晶圆全产业链国有全资企业,然后招兵买马,轰轰烈烈的干起来!”

一句话,差点又让对面的楚政生喷茶。

“郑老弟啊郑老弟,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你的想法的确是很好的,但是,你要符合实际啊,芯片产业链是这么好弄的嘛?

先不说那些西方至今对我们捂的死死的技术了,就说你的这个所谓的全产业链的企业,光买设备还有人员的工资,你知道要投资多少钱吗?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我之前不是和你说了吗,芯片产业即是资金密集型也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光烧钱你一个京海地方政府就烧不起啊。

你在提出这个方案之前,总要算一算经济账的嘛!?”

楚政生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已经生气了,之前建立起来的好感这个时候减弱了很多。

他万万没想到,郑良才是这么喜欢信口开河的人。

这种人,楚政生一般会打入不靠谱的行列,要不是郑良才过往的业绩 很亮眼,外加上之前说的刺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思路很不错的话,

这个时候楚政生很有可能就要让郑良才出去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郑良才看到楚政生这个态度,却是一点也不慌乱,

“其实吧,这笔经济账我们是算过的,如果要建立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二十八纳米制程的全产业链的话,

我们需要从荷兰进口最先进的光刻机,价格是四亿美元,然后其他的封装机之类的配套高精尖设备很多其实是国内已经有国产了的,技术水平已经不比国外差,这些价格会便宜点,

当然,所谓的全产业链还有很多配套的其他环节设备,

这样一条产业链算下来差不多是一百亿人民币左右。”

“当然,这笔钱目前而言我们京海政府承担的话,还是有些困难的,大概是能解决百分之三十左右 的资金,也就是三十亿左右,这个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

“呵呵,也就是说你们还有七十亿的资金缺口,对吧?

既然想要成立一个全资国企,你这七十亿的资金怎么搞?

而且,芯片产业链可不是你买了设备就能用的,还要大量的顶尖人才,这方面我们国内本来就比较少,你准备去哪里挖这样的人?

当然,我对芯片产业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觉得你说一百亿就能把这个项目弄下来,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我估计费用起码还要再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

楚政生冷冷的说道。

郑良才感觉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的心思被楚政生看破了,其实真的要建这么一条芯片产业链的话,区区的一百亿是肯定不够的,

京海国资委和发改委、经信委这些部门关在一起测算过,要搞这么一条产业链,起码得要二百亿!

而京海财政能拿出的只有三十个亿。

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

不过郑良才却是对这个项目十分感兴趣,当然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其实他之前对这个产业并不是这么了解的。

一切都是缘于之前几天去东湖县湖山街道的一次考察。

那是他的心腹大将刚刚走马上任湖山街道书记的第二天,郑良才这么急匆匆的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党政班子,选择在这一天过来考察,

其实是有两个目的,一来是调研一下湖山街道这个京海传统工业最强镇的发展情况,因为之前来湖山,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他刚刚上任京海常务副市长不久。

时隔多年,自然是要再来了解一下的。

湖山这个地方太重要了,来再多次都不过分。

第二个目的,就是给自己的心腹爱将撑场面,其实郑良才作为从东湖县走出去的干部,十分清楚东湖这个地方的本地派是很有实力的,

而蒋辰是典型的外来户,如果背后没有一点强有力的支持的话,怕是在东湖这个地方很难立足。

正是出于这两个原因,所以他才会这么火急火燎的在蒋辰到任之后的第二天就直接杀了过去。

考察的行程十分顺利,不过中午午休的时候,蒋辰还是厚着脸皮到郑良才下榻的宾馆请求会见了。

郑良才自然是同意的,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给蒋辰撑腰嘛,那当然要表现的对蒋辰予取予求,这样才能在东湖这帮官场老江湖面前,展现出他和蒋辰良好的关系。

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震慑。

不过令郑良才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午休的会见,不仅仅不是一次简单的政治作秀,反而是一次对他个人而言有极其重大收获的重要谈话。

就是在这次会见中,蒋辰正式提出了在湖山街道搞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

而其中一个最关键的突破口,就是建设晶圆芯片全产业链,而且是不要外资也不要民企,全靠京海财政投资,搞一家全资的国有企业。

这个想法,郑良才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是和目前的楚政生一样,是惊掉下巴的,但是后来听了蒋辰的详细解释之后,心里就逐渐热好起来了,到了最后甚至是忍不住的就要立马撸起袖子加油干。

所以,此刻郑良才的这些话,很大程度上就是转述蒋辰的思路。

当然,这并不属于剽窃蒋辰的脑力劳动成果,实际上蒋辰作为下属,甚至是非常希望郑良才原封不动的剽窃自己的思路,说给更高层级的领导听的。

一方面,这是为了项目落户而必须做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其实他和郑良才的命运早就绑定在一起了,只有郑良才不断的被上面赏识,官越做越大,那他蒋辰也才能跟着与有荣焉。

这才是体制内的正常思维,不是有些没有格局的人能够理解的,如果不懂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思路,不懂合作共赢的游戏规则,

领导一有把自己的方案思路拿去现学现用就甩脸子使性子的冲动举动,那这样的人即使再有才华也是不可能在体制内崭露头角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