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300斤省长千金 > 第三百六十七章 其实房子不是必需品

“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这个道理很简单的,比如说之前工地上的一个泥瓦工一天的工资是一百五,然后因为有了这四万亿的大水漫灌之后,

就变成了三百!

也就是说,他凭空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工资实现了一倍的增长。

但是市面上的物价,猪肉也好衣服也好,并没有同步的翻倍增长,

这种情况下,这个泥瓦工就是实打实的赚到了比过去多的钱,因为他可以用同样是一天的工资,换取比过去多很多的物资。

于是他的财富就增加了。

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能简单的用货币贬值来解释我们经济的高速增长了,因为的确是大家手头的钱,如果都去兑换东西的话,可以兑换比过去多很多的东西。”

蒋辰慢条斯理的分析道,对面的孙行长呆若木鸡的坐在老板椅上,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蒋辰,似乎生怕漏过任何一个蒋辰说出来的字。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在一旁的刘静蓉,她倒是没有了一开始的那种专注,因为她本来就不是学经济出身的,对这些暗含着经济学原理的对话,实在是 有点跟不上,

虽然蒋辰已经说的非常深入浅出了,但是没有一点经济学储备的话,依然是很难听懂的。

所以到了后面她干脆就放任自己的大脑走神了。

不过这场对话,主角本就不是她,所以蒋辰和孙行长都没有关注到刘静蓉的表情变化。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好像这凭空多出来的四万亿真的也就凭空制造出来了很多财富一样。

但只要深入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

所谓的财富增加,其实也是一个数字游戏,因为大家手里的钱都多了,然后平时消费感觉这些钱都能实打实的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会产生了自己储存的所有钱有朝一日拿出来全部兑换货物,也是不会有问题的假象。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当中并不会出现大家把自己储存的所有钱都拿出来兑换的情况。

甚至,因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历来都有勤俭节约的传统,所以也就历来都是有着储蓄的习惯的,大家都是会把赚到的钱大部分存起来。

所以,消费的钱永远只是所有钱款中的小数。

这样的话,现在我们国家生产出来的各种工业品和农业品,就能保障供应了。”

“嗯,老弟,刚刚你说的这些有一定程度上的道理,但是呢,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另外一个数据,而我因为是在从事银行这个行当的,对这些事情倒是一直很有关注,你说的艰苦朴素,在我们这些一定年纪的人身上倒是存在的,但是在那些年纪不大的八五后、甚至是九零后身上,可是一点都看不到喽。

老弟啊,你自己虽然不是八五后,但也是个八零后啊,应该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的,我们国发行的信用卡业务,这几年增长十分迅猛,甚至每年都是在翻倍啊。”

“对的,孙行长,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了的,但是我的观点还么有阐述完全。

您不妨听完我说的化之后,再来和我交流也不迟。”

蒋辰此刻显然因为对方多次打断自己的讲话,而显得有些不开心了。

对面的孙行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立马就闭嘴了。

蒋辰于是继续说道,“其实对于八五后乃至零零后开始喜欢用信用卡的这件事情,我也是注意到了的。

但是一来他们都还是极其年轻的一代,参加工作没有多少时间,大部分手头上并没有多少财富积累,财富的话现在整个社会还是集中在四十岁以上的人手里。

二来嘛,其实我们也已经找出了一个吸纳因为四万亿而产生的超额购买力的手段,那就是房地产。”

听到这个地方,孙行长刚想插话询问,然后想到之前蒋辰的告诫,于是强制把这个冲动给摁下去了。

他在国发行贺州市分行,已经当了十几年的一把,早就习惯了下面的人对其的唯唯诺诺,对其的百般顺从,所以久而久之就对一些小的礼节不是这么在意了,因为平时即使有些冒犯的话,下属们也是不敢当面提出的,

但是今天的蒋辰,却是意外的给其在这方面提了个醒,小小的教训了他一下。

“因为我前面说过,实际上我们国家现在的物质财富,已经因为这四万亿,而导了远远小于社会的货币总量。

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是会发生所有商品的普遍上涨,也就是货币对所有商品的贬值的。

但是如果真的这种事情发生了,我们这次刺激就失败了,因为那些赚到钱的人,都会觉得实际上自己的财富没有增长。

这个我之前已经具体分析过,所以现在就不展开过多赘述了。

现在我想说的是,因为完全依靠我们的传统节俭储蓄的文化,来限制社会的消费规模,然后让物价上涨的幅度比较温和,远远小于货币总量超出社会物资财富比例,这是不保险的。

因为这充其量只是一个货币的观念蓄水池。

只要是观念的东西,其的壁垒就会不牢靠,里面的大水就会有随时漫出的风险。

所以,除了这个观念的蓄水池之外,还必须筑牢一个现实的蓄水池。

这个现实的蓄水池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就是我刚刚说的房地产。

因为房地产实际上是伴随着城市化而发展起来的,说起来衣食住行都很重要,但实际上住的问题在我们国家早就解决了,

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口全都是来自农村,有着农村户口,也就意味着有自己在农村的一块宅基地。

因为有这样一块地,大家是不可能没有地方住的。

只不过是说,大家去城市打工之后,还想在打工的城市有自己的窝。

但是这个也很简单,租赁就可以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搞得,结婚就要买新房,其实这些都是被那些房开个忽悠起来的,实际上哪里需要这么多房子嘛,到时候真的城里一套甚至多套,农村又有一套,住的过来吗?

所以说来说去,房子其实在我们国家并不是必需品,很多时候只是一个面子工程。

只要能租得起房子,那城市里是会有自己的住处的。

我说实话,一套房子的钱,拿出百分之二付给房东,就可以把这套房子给租下来了,还不用自己装修。

然后,租个二十年,赚够了钱,小孩子也养大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回到乡下去住大房子了,那个时候农村的房子早已经装修翻新的如同宫殿一般,

城里人即使拿别墅来换都不会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