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484、被查房的君臣二人(5k)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484、被查房的君臣二人(5k)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说情况……偏殿内,一时安静下来,无人选择先开口。

坐在上首的帝师环视众人,平淡道:

“既无人说话,便由老夫牵头。今日召集诸位齐聚宫中,所谓何事,想必你等都已心知肚明。

自陛下在洛山失踪,各地陆续传递来消息,如今,除却临封、岭南、淮水三地外,五路藩王异动,时局动荡,京中亦流言四起……”

董太师略一停顿,继续说道:

“然则,局势亦非传言所述般凶险。北方,燕山王被罗克敌率边军遏制于拒北城,西方,镇国公亦压制住蠢蠢欲动的河间王,滨海一道,陈王封锁边境,大有闭门不出,割据一方之意……

仔细算来,犯上作乱,威胁京师的,无非建成、云浮、青州三地叛军。而前两者虽势大,却尚未渡过淮水,何况有临封一地阻隔,也非眼前危难。”

这一番话术,颇显见地。

先对局势恶劣予以正面承认,并不隐瞒,旋即逐一分析,瓦解流言恐怖。

“按太师所言,如今迫在眉睫的,还是青州军。”刑部尚书缓缓开口:

“青州在京城以东,因东方临海,并无边军重镇,自陛下失踪后,青州恒王率先打出‘勤王’大旗,策反了青州军府,近乎畅通无阻地逼近城外。”

兵部尚书淡淡道:

“青州兵不强,马不壮,能畅通无阻,实乃占据地利尔,如今薛枢密使赴临封执掌大局,留下京营出动,将青州兵阻隔在青州边境,寸步难进。

可见青州兵不足为虑。

依我看,眼下迫在眉睫的,并非恒王兵马,而在于陛下失踪,群龙无首。如今城内动荡,可见一斑。”

与赵都安、女帝、靖王等人猜测的一般无二,五路叛军中。

恒王率领的青州叛军,是第一支逼近京城的。

然而,恒王兴冲冲而来,却被京营大军逼退在京城以东数十里外,无法寸进。

无力以武力攻破京营的恒王屡次以“王爷”身份,命令朝廷开门迎接,皆遭惨拒。

然而城内大多数人并不知青州虚实,只听到叛军打到几十里外,就已人心惶惶。

“我也以为,当务之急,非在叛军之上,而在寻觅陛下回归。”袁立平静开口。

身为清流党魁,他一说话,便吸引了群臣望来。

鬓角霜白,儒雅清俊的御史大夫端坐椅中,目光森然,望向马阎:

“督公,诏衙与影卫有联络法子,如今可觅得陛下踪迹?”

有“阎王”绰号之称的大太监官衔三品,座次稍后,见袁立望来,板着脸道:

“京外最新一次消息,还停留在陛下与赵少保现身淮水,再往后的,尚未收到。”

略一停顿,他补充道:

“此外,影卫汇报,莫昭容一行暂且安全,已回返临封,其与白马司监,礼部尚书,漕运总督等官员,一路阻碍叛军步伐,初见成效。”

群臣骚乱起来。

他们对于莫愁等人的死活并不太关注,在意的只有女帝生死。

当初,女帝失踪后,莫愁一行大臣意识到,必须令京中知晓女帝未死,否则必然大乱。

故而,那时海公公就联络影卫,将赵都安护驾女帝,尚未被捕的消息传递了回来。

这也是朝局大体依旧稳定的关键:若女帝真死了,群臣哪里还会坐下来商讨?早城门大开,迎王爷入京了。

“陛下吉人天相,如今已入淮水,回返京城亦不远了。”有皇党官员大喜。

“先声明一句,我是衷心企盼陛下安然无恙的,但眼下局势,净说好听的没意义。

陛下远在淮水,何时能回返?又是否能回返?皆是未知数,哪怕回来,也未必……”有人阴阳怪气。

“你这话是何居心?!莫非是投靠了反王?”一名年轻臣子大怒,起身斥责。

后者反唇相讥:

“我一心唯有社稷,不像你,在这等时候还不敢面对局势。”

“你想死么?陛下可还在呢!等回来,我定要参你一本!”有御史加入战场。

“呵呵,陈御史,你要参大可不必等陛下回归,向太师上书也是一样。”一名给事中冷笑,参与口水战。

一时间,仿佛点燃了火药桶,双方争吵起来,整个偏殿喧闹如菜市场。

“肃静!”

董太师听了一阵,面色阴郁,须发抖动地怒喝:

“要吵滚出去,今日召集你等,只为听你等聒噪么?”

众臣噤声,气氛一阵沉闷。

袁立轻咳一声,打圆场道:

“眼下不是争吵这些的时候,陛下虽身在险境,然则有赵少保护持,必能逢凶化吉,迟早能回归。

何况临封还在朝廷手中,只要陛下能入临封,自然安全。而我等食君之禄,在此之前,唯有替陛下守好京城,青州兵暂时不足为虑,倒是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浮动……

今日太师召集诸位前来,想必也是要诸位回去,各自出力,稳定局势,起码在陛下回归前,城内秩序不能乱。”

群臣纷纷附议,认同这个道理。

袁立又忽地看向坐在对面,一副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老对头:

“李相,你没什么要说的么?”

自入殿后,不发一语的李彦辅眯缝的眼皮撑开,笑了笑:

“袁公与太师所言,我亦赞同,就这么办吧。”

三位顶级大臣开口,接下来事情顺利许多。

无非是针对城内各个不安分的地方,分派任务,以稳定大局。

不久后,朝会结束,群臣退去。

袁立和董太师是最后离开的,前者望着空荡的偏殿,起身道:

“群臣嘴上虽认同,但许多人心中已是慌了神。”

董太师叹息一声,疲惫尽显:“我又何尝不知?”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这个道理,放眼古今,概莫能外。

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力维持罢了。

“李彦辅最近,安分的过分。”

袁立忽然开口,阳光从殿外照进来,他瘦长的影子斜斜落在光洁的地砖上。

须发皆白的董太师看了他一眼:

“今日朝会上,一些唱衰的人,应是他暗中安排。”

袁立目光深邃,望向殿外:“我指的,不是这些朝堂上的小手段。”

董太师心头咯噔一下:“你是说,他可能……”

袁立摇了摇头,笑了笑:

“或许是我想太多了,以李彦辅的性格,眼下想的大概还是如何押宝,才能利益最大化,若帝位当真换人来坐,他又如何谋求安稳渡劫。

不,或许淮水李家,早已同时押宝不同藩王也不一定。”

董太师眯起眼睛,盯着他:

“那你呢?你袁立又是否相信,陛下能回来,稳住大局?”

袁立淡淡一笑,迈步往外走,没有予以回答。

董太师望着他离去,殿内空荡的只剩他一人,这位当朝帝师沉默良久,闭上了眼睛。

袁立提醒自己,要提防李彦辅。

可……袁立此人,以及其背后的清流党,就真的可以相信吗?

……

……

李彦辅走出皇宫,在下人搀扶下,钻入马车,返回相国府。

一路上,他都闭目假寐,节省体力。

从今年开春起,李彦辅的身体便不好,以往一些身体上的老毛病频频发作,分明年岁比董玄小了不少,但精气神,却一年不如一年。

起码他在外人眼前,是这样的。

回到府邸后,李彦辅在下人服侍下宽衣解带,脱下朝服,换上了宽松的他最喜欢的那件红色的袍子,旋即前往书房,翻看公文。

“老爷,该喝参汤了。”

书房门被推开,一名三十余岁的妇人眉眼恭顺,端着参汤走进来。

将其放在书房的桌上。

李彦辅放下书册,抬眼看了她下,点了点头,拿起勺子一口口喝着。

这名妇人乃是当朝相国的一房妾室,李彦辅正妻死去多年,亦鲜少纳妾,这名第三房妾室,乃是他曾经的一名“学生”。

其人从不争宠,低调温顺,虽没什么名分,却深受年迈的李彦辅喜爱,连小阁老在这位不争不抢的妾室前,都不敢造次。

“还有事么?”李彦辅一边喝参汤,一边询问。

小名”小玥”的妾室轻声道:“应龙来了。”

“叫他进来吧。”

“好。”

小玥走出去,俄顷,书房门开。

年近四十,容貌阴气颇盛的小阁老李应龙领着一名随从仆人,跨进门槛:

“父亲,家里来人了。”

话落,他身后那名扮做仆从,实则为淮水道李氏宗族家仆的中年男人噗通跪下:

“小人奉族中之命,来给相爷递话。”

淮水李氏,乃李彦辅背后的世家大族。

“说。”

“是,家里带话说,靖王、慕王皆已入淮水,不日将抵京,恳请相爷为家族荣辱安危考虑……若能把控朝堂,控制京师,待诸王抵京,方可待价而沽,为李氏再,谋百年存续……”

书房中,相国父子安静听完了这名家仆的口信。

“知道了,出去吧。”李彦辅没有表情地摆了摆手。

家仆又磕了个头,起身走出房间。

“父亲,动手吧,如今局势危机,若等诸王大军攻入京师,一切就晚了。”

李应龙显得有些激动,“且不说家里,单单是底下的人,这些日子也躁动不安,若您再不点头,只怕……”

李彦辅冷眼看他:“是你在躁动吧?”

李应龙额头冷汗沁出,糯糯不能言语,偏生这会,他突然一咬牙,鼓起胆气:

“父亲!这一年来,女皇帝屡次敲打我们,底下当真是人心涣散,咱们一忍再忍,女皇帝势力也不断做大,如今她也失踪了,估摸着是回不来了。

哪怕真回来,没了天人修为,她还有几分胜算?

这虞国的天,定是要换了,有诸王在,咱们李家当不成皇帝,但谋个从龙之臣,总归是大有可为……

您若不做,旁人也会做,如今城里那些位高权重的几个,谁敢担保他们不存着一样的心思?我们得尽快下手啊,若晚了,一切就完了!”

李彦辅面无表情拂袖:“出去。”

李应龙咬牙苦劝:

“父亲,您还在犹豫什么?之前薛神策在城内,胜算还不大,可如今他也出城去了。

只要您点头,禁军里金吾卫,千牛卫两位统领都会策应,再加上咱们在京内这些年豢养的死士,控制如今的朝堂轻而易举……”

“出去!”

李应龙叹息一声,跺脚离开。

书房内,只剩下一身红袍,系白色腰玉的李彦辅端坐,眼睛盯着书桌上,一只装饰用的巴掌大的小刀,出神许久。

……

……

就在城内人心惶惶,暗流汹涌,所有人都还以为女帝仍在逃难的时候。

京城南门外,宽阔的官道上,一辆马车逆着人流,朝城门进发。

赵都安借助易容面具,再次更改了容貌,这会扮做车夫,一边挥鞭,一边望着路上的车马,道:

“陛下,真的要低调进城吗?”

车厢内,恢复修为后,服用了易容丹暂时改变了面貌的徐贞观盘膝打坐,闻言淡淡道:

“朕既已回来,便也不急于一时露面。先悄然入城,了解情况,再回宫才好。你当初从滨海道抓捕庄孝成回京,不也一样?”

不是,你和我比干啥……赵都安无奈。

女帝晋级后,赶路奇快,虽说这个世界的天人做不到“朝游沧海暮苍梧”,无法做到千里瞬息即至。

但御剑飞行,可无视地理阻碍,仍旧大大缩短了回京时间。

君臣一路疾驰,没有在临封停留,于天亮前抵达京城附近,女帝却要求低调入京,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可问题在于,我觉得咱们这样一点都不低调。”

赵都安轻轻叹息,用马鞭指着官道上大批迎面而来的出城队伍。

若是以往,进城出城的人相差不多。

但如今却迥然不同,一眼望去,大多是出城的,进城的寥寥无多。

“看来叛军谋反的消息,已在城内传开了,这个时候,该封锁城门,禁止进出才对。”徐贞观眉间结着忧愁,望着车窗外的一幕:

“眼下这般,只能说明,朝廷的命令并未被严格执行。”

不,你这话委婉了,应该说是执法系统失灵……也是,群龙无首,朝堂上肯定乱成一锅粥,何况,城内一块砖头丢下去,都能砸到七八个权贵……

这种情况下,权贵们想要逃离京城,总有方法……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苦笑道:

“不过,往好了想,起码说明京城没出大乱子,否则不会还维持基本的秩序。”

说话间,君臣二人抵达城门外,赵都安身上存了好几份便于通关的假身份路引,得以平安进城。

“陛下,咱们接下来去哪?”

赵都安驾车,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

欣慰地发现城内的秩序,比预想中好。

看来逃跑出城的人,只是一小部分。

徐贞观也一时没有头绪,她常年住在宫中,在外头哪里有什么落脚点?

要说宫外较为熟悉,住过的地方,倒也有一处……

“去你家?”她看了眼赵都安,下意识说。

这刚过门,就急不可耐上门可还行……赵都安老怀大慰,嘴角上扬。

女帝瞪了他一眼:“你笑什么?”

赵都安迅速收敛笑容,正色道:

“臣没有笑,只是觉得不妥。难保臣的家宅已被人盯上。”

离开京城这么久,他第一个念头,也是回家看看姨娘和妹子。

但理智告诉他不妥。

徐贞观也明白这点,略一思忖,道:“找个客栈先落脚吧,然后再打探城中情况。”

“好。”

赵都安辨认方向,寻了个自己下榻过的客栈入住。

……

不多时。

君臣二人已经出现在客栈楼上的房间内,将身上的包袱丢在桌上,二人并肩站在窗边,推开窗子,望着外头熟悉又陌生的街景。

时隔数月。

离京时还是春天,归来时都快夏末了。

“陛下且在客栈中休憩一二,臣出去找人问下情况。”赵都安说道。

他没有模仿影视剧,花钱向客栈小二询问情况,因为他需要知道的,是涉及更多朝堂上的讯息。

而民间的留言往往夸大失真,伴随着阴谋论,无法采纳。

“一起去吧。”徐贞观哪里坐得住?若非存了观察下自己离开后,朝堂变化的心思,她早御剑飞入皇城了。

“那也……行吧。”赵都安点头,心中思量,该找谁去打探才好。

就在这时候,突然,他注意到街道上一大队官差大摇大摆走了过来,杀气腾腾,直奔客栈而来。

为首的一人,穿着宽松不大合身的绸缎衣衫,眼睛小,身材瘦削,颈后斜插一柄折扇,趾高气扬,气焰嚣张。

“是他?”赵都安愣了下,表情古怪起来。

“你认识?”徐贞观对这小人物毫无印象。

“恩。是臣以前的一个狗腿子。”赵都安叹息,又奇道:

“这家伙怎么出现在这?”

……

客栈一楼。

秦俅率领一队“官差”杀入大堂,立即有掌柜堆笑迎上来:

“哎呦,各位差爷,不知有何贵干?”

曾谄媚堆笑,死乞白赖抱赵都安大腿,跻身“京圈”的纨绔秦俅冷笑一声,嚣张跋扈,一言不合,一脚先踹过去:

“不认识本公子了?还问有何贵干?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掌柜的被踹倒,却不敢发怒,客栈背后虽也有官员背景,但他依旧不敢得罪这帮差役:

“秦公子,原来是秦公子,您看我这眼神不好,竟没认出来。”

在赵都安面前奴颜婢膝,在外张扬跋扈,小人嘴脸浓郁的秦俅哼了一声,随手丢出一块牌子:

“懒得与你废话,本公子如今替诏衙当差,近日城中不安生,你这客栈中,可有新入住的来历不明之人?”

原来是查房的……掌柜的心头暗骂,笑道:

“秦公子请坐,咱这里都是登记了身份的,哪里有来历不明之人……”

“哼,你说了可不算,来人呀,跟本公子上去查房!”秦俅一朝得权,走路人都在发飘。

一挥手,带人就上楼开始一间间房门去生硬踹开。

迅速引得一片惊呼声,闹得鸡飞狗跳,每进入一间房,就逮住房客一阵盘问,勒索“孝敬”才肯离去。

不多时,秦俅带人来到了赵都安入住的房间外头。

“砰砰!官府查房,里头的人乖乖开门!”秦俅一脚踹门失败,发现被反锁了,不禁怒道。

房间内,似有脚步声徘徊,却无人回答。

“秦爷,这人讨打。”一名胥吏拎起哨棒,作势要强闯。

秦俅却一挥手,撸起袖子,冷笑道:

“我亲自来!好一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等我进入,叫你们跪下求饶。”

他向后退了几步蓄力,继而猛地前冲,用力朝们一撞,却不料原本反锁的房门竟打开了。

秦俅哎呦一声,收不住力,翻滚着撞进房间,噗通一声摔倒,口中怒骂着,正要起身,头颅却突然被一只靴子踩住,按在了地上。

“不愧是京城的官差,好生霸道,不过,我却怎么不知,诏衙还有你这号人?”赵都安幽幽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