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489、女帝归来(6k)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489、女帝归来(6k)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午门广场上的喊杀声消失了,唯有冰冷咸腥的风,从敞开的殿门外涌进来。

赵都安微笑着站在光可鉴人的石砖地面上,在他身旁,威严雍容的女帝眼神冷漠地望向李彦辅。

这一刻,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一切的声音似都被抽离、屏蔽了。

旋即,约莫十次心跳后,人群中才骤然掀起了有如惊涛骇浪的惊呼声,伴随着一张张脸孔上浮现的错愕惊容。

“陛……陛下!?”

“赵都安!?”

李彦辅如遭重击,裹住他白头颅的金属头盔下,皱纹密布,枭雄姿态尽显的脸庞上,瞬间苍白地毫无血色。

第一个念头是绝无可能,可徐贞观的眼神却是那般熟悉。

那是任何人,都无法易容,伪装出眼神。

是独属于虞国第一位女子帝王的冷冽目光。

他绝不会认错。

“陛下……”人群后头的董太师脸孔呈现呆滞,全然理解不了为何失踪已久,情报中本该还陷落在淮水道的女帝与赵都安会出现在这个场合。

他努力地眨眼,再眨眼,伸手在空气中擦了擦,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都安……陛下……”

一旁,袁立同样怔然,死死望着走入大殿的君臣,心脏几乎漏跳了一拍。

这一刻,他扭头望向董玄,在看到后者脸上的茫然与难以置信后,才意识到,今日这一场并非提早安排的戏码。

所以……

陛下脱险了?何时回到的京城?如何杀出重围?

“陛下……”马阎瘦长的脸孔上,罕见地浮现出激动的情绪,他是群臣中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因在殿门打开前,他就感受到了体内武神气机波动,这是同一脉传承者在感受到女帝神识席卷大殿时的自然反应。

可饶是如此,他心中的错愕与惊喜,依旧不比任何人少。

“你……你是……陛下?!”李彦辅下意识后退数步,脸上胜券在握的笑容已荡然无存:“不……不可能……你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赵都安笑道:

“李相这话奇怪,陛下洪福齐天,怎么就不能安然脱险?倒是你,当真是急不可耐,陛下还在世,就急着跳出来了。哦,清君侧,呵呵,我倒好奇,你们这帮‘大忠臣’,清的是哪门子君侧?”

李彦辅张了张嘴,他的视线避开徐贞观,突然望向了殿门外,广场之上。

“李相不必看了,”徐贞观平静开口:

“殿外叛军,已悉数伏诛,反贼李应龙,已被赵卿亲手击杀。”

这时候,殿内众人才注意到,女帝手中的太阿剑上,殷红滚烫的鲜血沿着血槽,从剑尖上滴答于地。

而在殿外,偌大广场上尽是倒地死去的叛军,此刻,驰援而来的禁军则跪伏在地,仿佛朝拜。

这一切,就如同三年前玄门政变的再次重演。只是,李彦辅手中的兵马,远不如徐简文。

闹出的乱子,规模也不如昔日玄门政变十之二三。

“应龙死了……”

李彦辅身躯踉跄了下,如被人狠狠敲了一闷棍,旁边的李晴下意识扶住他,惊恐慌张:“族长……怎么办……”

李彦辅面如土色,想说话,却一句也说不出。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

一切都完了!

若女帝当真重伤,修为大跌,他凭借手中这些高手,还可一搏。

可如今发生的一幕,虽难以解释,却无异于在宣告,这场儿戏般的宫廷政变的惨败!

突然,毫无征兆地,李彦辅猛地夺过李晴手中的那把镇刀,刀尖对准心口,双手用力,狠狠刺下!

不好……这老阴比要自杀……赵都安面色微变,连他都没想到,兵败的李彦辅会如此果决!

反派这时,不该打几句嘴炮么?或做殊死一搏?或求饶乞命?这一言不发就自杀是怎么个意思?

“叮!”然而镇刀行将刺下的时候,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道击中。

李彦辅的手腕仿佛过电般,骤然麻痹,镇刀嗖的一下飞出去,摔在地上,转了好几圈,停在了赵都安脚下。

“族长!”李晴失声尖叫,姗姗来迟。

“相国!?”殿内参与叛乱的李党官员,百余名门客也都才惊呼出声。

徐贞观冷冽的声线回荡于殿内:“李彦辅,你想这么轻易死去,朕点头了么?”

李彦辅瘫倒在地,仿佛被抽干了力气,这一刻,两行浑浊泪水竟夺眶而出,他颤巍巍地挣脱了李晴的搀扶,双膝跪地,双手跪地,额头触地,五体投地,颤声道:

“陛下……臣……臣……有罪!”

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李彦辅认罪,殿内同为李党,参与站队的官员们近乎下饺子般,“扑通”、“扑通”跪了一地,一样的五体投地:

“臣……有罪!”

那百余名红衣门客见状,也自知毫无反抗意义,手中兵器“叮当”掉落一地,跪成一片,默不作声。

李晴怔怔地看着地上的族长,这个千里迢迢,从淮水李氏进京的族内子弟似乎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默默地瘫坐在地,如同丢了魂。

“咔嚓!”

突然,一声清脆的地砖破碎声中,当初被李彦辅从死囚牢中捞出的孔武一脚踏碎殿内地板。

毫无半点犹豫,拉出一片残影,朝殿外狂奔!

他要逃!

他依旧不认为,女帝真正恢复了天人战力,故而心存侥幸,认为若拼命搏杀,他依旧有希望逃出皇宫!

“这蠢货哪里来的……”赵都安眼皮跳了下,撇撇嘴,袖中金乌飞刀滑落掌心,正准备出刀。

却听身旁的贞宝平静道:“不用你动手。”

女帝手中的太阿剑呼啸而出,一道恢弘匹练撕裂空气,拉出一条湍白的气流。

老牌世间武夫孔武狂奔出大殿,纵身一跃,就要爬上宫殿遁逃,人在半空,却突兀闷哼一声,难以置信地垂下头,看见胸口刺出雪亮剑尖。

继而,太阿剑硬生生将他胸膛洞开出碗口大的缺口,搅碎内脏。

“噗通!”

孔武尸首跌落,摔在地上,尸体上,一双死寂的眼珠子,还定定地望向宫墙外的,自由的方向。

殿内众人并不知孔武的下场,但此刻,也无人在意。

当李党众人纷纷跪倒,朝廷一方的官员才终于回过神来。

“陛下……老臣恭迎陛下回宫!”

耄耋之年的董太师大喜过望,激动地眼眶中泪闪烁,就要跪倒。

袁立、马阎、各部尚书、鲁直等大臣也都如梦方醒,露出劫后余生的喜悦,大声恭迎。

那四名供奉女官也露出笑容,又带着浓浓的惊异。

“太师不必多礼,”徐贞观抬手虚扶,董玄等大臣便都跪不下去了,面对这群臣子,她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朕离京这段时日,多亏太师与诸卿辛苦操劳,维系局面,更险些被奸佞所伤,此为朕的失职,好在一切都还不晚。”

“陛下……”董太师老泪纵横,堂堂帝师,此刻喜极而泣,竟是泣不成声。

袁立等人要好一些,此刻满肚子都是疑问,想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女帝与赵都安又经历了哪些,但此时此刻,俨然不是问这些的场合。

“诸位大人想必有许多话要说,但眼下当务之急,还是料理李党叛乱一事。”赵都安微笑提醒。

众人连忙称是,对赵都安这位同僚不敢半点失礼。

“赵卿所言极是,”徐贞观压下情绪,板起脸来,朝殿外道:

“来人,将这些反贼分批看押,尤其是李彦辅,朕不开口,绝不容许其死去。”

殿外,已经赶来的禁军将领们奔入殿内,急忙应声。

徐贞观又道:

“羽林卫、虎贲卫指挥使听令,立即将参与谋反的两营缴械控制,清扫皇宫内外,一切逆党残余,凡有抵抗,杀无赦!”

“末将遵旨!”两卫统领冷汗直冒,生怕被女帝追究失职,急于表现。

徐贞观再道:

“马阎听令,立即出宫,率诏衙锦衣抓捕李党宫外谋逆者,尤其是铲除绑架控制殿内诸卿家眷之贼,不必审问,逮捕后立即击杀。”

她通过神识,早已听到了殿内之前的对话,若非如此,也不会游刃有余,先杀了叛军再入大殿。

马阎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玄门政变那一日,抱拳:

“臣,遵旨!”

旋即拧身朝外飞奔,路过赵都安时,看了他一眼,略显惊奇,隐隐察觉出赵都安的境界似不同以往。

赵都安回以一个灿烂笑容。

这场叛乱涉及的人不算太多,李党头目与叛军指挥使都死了,剩下的都是小虾米,在他看来,最多半日,就能平定。

……

……

俄顷,皇宫四座大门,皆有披甲禁军如洪流般席卷而出,开始火速绞杀李党残余。

赵府。

尤金紧张地与女儿贴在府门内,此刻,赵家的正门紧闭,母女二人只能通过门缝朝外看。

而在她们后头,府内的下人们远远地徘徊着,气氛凝重而压抑。

赵府大宅坐落的地方,乃是城内官宦扎堆的区域,只这附近居住的,便都是非富即贵。

而不久前,家丁就来汇报,说附近出现了一批身份不明的杀手,穿街过巷,冲入了好几家朝中重臣的府邸,更传来厮打惊呼声。

疑似有歹徒闯宅。

尤金大惊失色,忙下令闭门,家丁护院们人手拎着棍棒长刀,屏息凝神戒备。

好在那些杀手目的明确,并非冲着赵家前来。

可这片内城区域,往日有官差巡逻,岂会有什么胆大的歹徒?尤金再傻白甜,也意识到不对劲,只怕朝中发生大事。

也就在一家人忐忑不安,度秒如年的时候,突然外头街上有大批骑兵呼啸而至,这一次来的人,都穿着熟悉的诏衙锦衣。

他们凶神恶煞地冲入一座座宅邸,迅速控制局面,擒杀李彦辅安排的那些人手。

“开门,快开门!”尤金眸子一亮,忙吩咐。

赵盼手脚麻利地将门栓卸下来,等院门推开,尤金几步跨出门槛,挥手朝那群锦衣喊:“张缉司!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继母认出了带队前来的牡丹堂缉司张晗,知道是大郎的同僚。

张晗听到呼喊,撇下手下办事,自己下马走过来,他一张面瘫脸上努力挤出难看笑容:

“见过赵家主母,赵家小妹。”

赵盼抱着京巴犬,弱弱道:“你笑起来不好看,凶巴巴的,还是别笑了。”

张晗:“……”

这丫头……尤金没好气地瞪了女儿一眼,转而堆起笑容:“张缉司莫要往心里去,这孩子不会说话。”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读

张晗轻咳一声,表示不介意:

“无妨。城中的确出了一桩大事,相国李彦辅率兵发动政变,宫中厮杀的血流成河。”

“啊?!”

母女两个懵了,面色同时变得惨白。

张晗大喘气一般,继续道:

“不过幸好陛下与赵少保及时赶到,平定了这场乱子,我等如今奉旨,在剿灭叛军残余。你们躲在家中,暂时不要出来,等贼子彻底被剿灭,就安全了。”

“你说大郎回来了?”尤金忽视了其他内容,捕捉到关键词。

赵盼秋水般的眸子也亮了,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张晗点了点头,维持冷酷的男神姿态:

“是的。陛下与赵少保看起来都很好,身上并没有伤,如今在宫中主持大局,估摸等忙完了,便会回家来。”

大郎回来了……他没事……尤金喜不自胜。

大哥平安……我就知道……赵盼脸颊上笑出两朵梨涡。

……

国子监。

董大今日没有与祖父一同进宫,而是奉了祖父的令,在国子监中默默记录,哪些人在公开谈论、散播叛军攻城的消息。

祭酒大人早已三令五申,值此危急时刻,严禁读书人散播恐慌,扰乱民心。

怎奈何一群读书人依旧我行我素,好似陛下不在了,他们的胆气也大了起来般。

“若只赵兄还在京城,你们哪里敢如此?”

董大走在国子监内,听着远处一群学子聚集议论,面色难看。

赵阎王对读书人的杀伤力,是全方位的,既包含武力的威慑,也包含精神上的创伤——自从正阳先生在京城对赵都安甘拜下风后,这个趋势尤为显著。

忽然,国子监大门外传来马蹄声,董大诧异回望,看见一大批锦衣如狼似虎,呼啸而至,也不搭理他,直接冲入前方的亭子。

“你们做什么?”

“此地乃读书人所在,我等身上皆有功名,你等胆敢……啊呀!”

公开散播恐慌的学子叫喊了几句,只迎来雨点般的拳头,不多时哭爹喊娘,被锁链拷走。

“海棠姑娘?这是何意?”董大一脸懵逼,眼睛一亮,走向带队的海棠。

海棠因近期熬夜加班,两颗黑眼圈浓重,不过这会却脸庞红润,神采奕奕,仿佛有了什么喜事般。

“董大公子啊,没什么,奉旨抓人而已,”海棠噙着笑容,“国子监里有一些李党的官员的子弟,党羽,陛下说了,要扫除干净。”

“原来如此……”董大恍然大悟,旋即愣住,“等等,你说……陛下?”

“对啊,”海棠笑道:

“李彦辅带兵入宫,发起政变,但陛下和赵都安赶到,平息了叛乱。

意外吧?我也很意外,赵都安这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城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不过符合他的一贯风格,总是神出鬼没,为常人所不能为。”

董大呆愣楞听着,大脑一片空白:“赵兄……回京了?”

……

……

这一个上午,类似的一幕在城中各地上演。

因李党官员的投降,很多抓捕变得容易了起来,而又因为“事以密成”,这次小规模政变真正涉及的核心成员本就不多。

在徐贞观重新掌控京城主导权后,抓起来比对付匡扶社容易一万倍。

此刻。

皇宫某座暖色的,摆满了座椅的殿宇中,君臣坐于一堂。

徐贞观端坐主位的龙椅上,赵都安在旁作陪,其余未参与叛乱的大臣坐在下方。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了。”

赵都安淡淡开口,从旁边宫女手中托盘上,拿起一个杯盏,喝水润了下喉咙。

方才,他简明扼要地将封禅失败后,自己与女帝逃回京城的经历讲述了一番。

当然,其中一些君臣狼狈的段落,都被他以春秋笔法略过。

至于两人炮火连天的三日三夜,自然也不会提及,赵都安只说陛下还有后手,最终突破成功。

虽然他也很想嘚瑟一下……但他担心说了的话,会被羞恼的贞宝锤死。

“竟是这般经历么……”群臣听完,纷纷露出惊叹之色。

袁立率先开口道:

“陛下否极泰来,踏入天人,如今返京,更进一步。可喜可贺。”

不是,这种情况你也能硬吹……赵都安扯了扯嘴角,觉得这老阴比年轻的时候舔功只怕不在自己之下。

徐贞观摇头道:

“朕虽已是天人,在京城内有龙气加持,近乎无敌。但如今烽烟四起,各地藩王叛乱,京城之外,朕没了龙气加持,依旧只是初入天人罢了,不是玄印对手。”

这样么……群臣面面相觑,他们对于修行上的事并不了解。

赵都安轻咳一声,简明扼要道:

“总而言之,如今还不是庆贺的时候,陛下虽回归,但各地叛乱不会立即消失,覆灭李彦辅只是铲除了朝廷内的不臣之人,接下来,如何尽快将那些反叛的藩王打下去,收复失地,才是第一要务。

当然,好消息在于,接下来那些叛军不会继续向京城进攻了,大概率会转为割据一方,换句话说,接下来这下半局棋,他们是守的一方,我们该反攻了。”

董太师点了点头,他已从欣喜中恢复过来,虽大悲大喜下,有些疲倦,但仍旧思维清晰:

“赵少保说的是,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朝廷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将陛下晋级天人,坐镇京城的消息传播出去,以稳定人心。

同时,陛下应当下一道诏书,将如今的叛军都打为谋反之臣……

哼,这些叛军如今打出的旗号,可是入京勤王,加上是皇族血脉,故而沿途地方的朝廷官员才投降的那般迅速,毫无负担,只要定为反贼,地方的官员、将领自会竭力稳住局面。”

他这话听起来有些书生气,但赵都安却表示认同。

只要定性为叛军,那么地方官再想投降,就要考虑下以后会不会遗臭万年,乃至于因不忠而牵累家族的事了。

赵都安理性分析道:

“以如今局势,北方燕山王有拒北城的罗克敌挡着,西边的西平道有汤国公率边军压制河间王,算来算去,实属心腹大患的唯有靖王、慕王两支叛军。

既然薛枢密使已经南下驻守临封,随着陛下回归的消息传开,格局大概率会暂时稳固下来。”

户部尚书忽然说:

“赵少保莫要忘了城外的青州军。”

兵部尚书冷哼道:

“恒王志大才疏,以为策反了青州的军府,就可进驻京城。之前陛下没回来,京营不好对皇族动手,将其阻拦在城外,如今陛下回归,自然再无顾虑,以京营兵力,足以退敌。”

袁立忽然提醒道:

“诸位,切莫大意。青州兵虽不如建成、云浮两支叛军势大,但其进可兵临京城,退可缩回青州,打退容易,但只怕打贼不死,一旦恒王率军缩回青州,该如何?

若京营深入青州,一旦临封兵力告急,如何驰援?要知道,临封道的兵马,可不足以同时抗衡两支叛军!

可若不能将青州兵剿灭,一旦其缩回去,便时刻对京城是个威胁,更可与滨海道的陈王结盟,恐成大患。”

这……兵部尚书语塞,青州兵不算强,但的确是个不好处置的麻烦。

赵都安坐在女帝身旁,没吭声,心中却突然有了个想法:

说起来,这么久过去了,不知道神机营里的新式火器量产的如何了……

若是已经可以使用,或许拿青州恒王的兵马试一试新式火器在这个时代的威力,是个好的选择。

“好了,青州兵一事,不急于今日,可明日再议。”徐贞观开口道:

“当务之急,一个是解决李党反叛在朝野内的动荡,那些倒下的官员,都是要职,需要安排人填补,确保朝廷中枢运转如常。

此外,便按太师所言,由修文馆起草讨逆诏书,火速通报各地方,将叛军定为谋逆,同时通缉天下隶属于神龙寺的僧人、东海青山一脉江湖武夫。也是时候昭告天下,朕的归来了。”

众大臣纷纷起身,拱手:“臣等遵旨!”

徐贞观点了点头,挥挥手,大臣们转身朝外走。

赵都安也站起身,想要回家一趟的时候,忽然被女帝叫住了:

“赵卿,差点忘了一件事,需要你去处置。”

“什么?”赵都安愣了下。

徐贞观眸光平静:“铲除神龙寺,今日之后,京城将再无神龙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