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536、租房(求保底月票)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536、租房(求保底月票)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02 00:2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凤三年的初秋,来的比往年更早一些。

这是尤金花在察觉到自己饲养的花草凋谢后,得出的答案。

清晨。

赵家内院,赵盼儿带着爱犬刚迈步进了饭厅,就见尤金花攥着一封信,低头猛看。

“娘?”赵盼疑惑地呼唤,就见美妇人抬起螓首,美滋滋地道:“你大哥从前线发回的家书。今早刚送到。”

“大哥的家书?!”

愈发清丽可人的赵盼眼睛一亮,踩在“棉拖”中的脚丫吧嗒吧嗒,小跑过去,抓过家书,少女的臀儿一起一落,砸在圆凳上,眼睛陷进字里行间,拔不出来。

信中内容简单,无非问了家中最近情况,尤其提了赵盼的学业进度。

至于前线的大捷,战争的惊心动魄,却只是一笔带过。

尤金花眼圈微微泛红,挂着笑意:

“大郎在前线打了大胜仗,家书是随着军情,快马不停歇地送进宫里的。这时候,想必朝中那些官员也都知道了,稍晚时候,京城也将传开。”

赵盼抬起头,少女青葱玉指仍攥紧信纸,崇拜道:

“大哥总能做到常人做不成的事。”

旋即又目光黯淡:

“可是信中说,大哥要坐镇太仓,回不来。吃不成家里做的柿子饼了。”

性子柔弱的尤金花罕见地摆出大夫人的气度,认真道:

“你大哥是做大事的,你只管好好读书,柿子饼娘做好了,托人送去前线。”

女帝登基后,国子监中单独开了个女子学堂,暂时只有京中大户人家小姐才可就读。

赵盼放弃学武后,改入学堂读书,成绩颇为优异。

赵盼“恩”了声,叹息道:“可惜,下次相见不知何时。”

忽然,饭桌底下那只叫做“馒头”的京巴犬不知何时,四肢撑地,朝着空气龇牙咧嘴,摆出凶相,“汪汪”地叫了起来。

尤金花皱起眉头,不悦道:“这狗怎么了?”

赵盼弯腰抱起自己的爱犬,却惊讶发现京巴犬毛发下,小身板瑟瑟发抖,牙齿打架,看似凶狠,实则瑟瑟发抖。

母女二人却看不到,在京巴犬紧盯着的位置,“透明人”状态的赵都安站起身,朝它笑了笑,起身朝府外飘去。

经过测试,他在赵府内仍旧可以行动自如,只是距离壁画越远,他能维持存在的时间越短。

……

皇宫,武功殿内,古木参天,寂静无人。

海公公独自一人,坐在天井中一张椅子上,睁开眼睛,迎着朝阳,看见赵都安飘了回来。

“不在家里多住一会?”穿鲜红蟒袍的老太监笑问。

赵都安轻轻叹了口气,阳光下,表情无奈:

“如果能被她们看见,我或许会考虑。”

海公公想了想:

“或许通过一些办法,可以让你拥有一副假身,不过能否做到还说不好,只能慢慢琢磨。这种事术士更为擅长。”

赵都安摇头道:

“不急。我这个能力暂时还是保密为好,反正陛下和您能看见也就够了。不过接下来我要行动了,不会频繁回归。”

海公公好奇道:“你已经进入永嘉府城了?”

距离西线大捷已过去十几日,关于这场战役的消息,已然传开。

不出预料,靖王开始进攻东线,薛神策前往主攻,莫愁作为监军随行。

赵都安名义上,将留在太仓府城内,与孙孝准、袁锋等人守住西线,牵制赵师雄。

而只有寥寥之人知道,真正的赵都安,早已秘密潜入淮水道,永嘉府城内,藏匿于赵师雄的地盘内。

赵都安点头:“恩,战役余波已平稳,我也该行动了,时间不等人。”

这次行动,为了绝密,赵都安身边没有带人,浪十八、霁月等高手也都留在临封。

不过,却有一支精锐的影卫队伍,也潜入永嘉府城,必要时,可供赵都安调遣。

“好,你自己一切小心。身处敌营,一旦遇险,可来不及驰援。”海公公取出一份资料,在他面前摊开,一页页纸悬浮在空气里:

“这是你需要的,有关赵师雄,以及永嘉城内重要人员的资料。”

赵都安目光落在纸上,迅速记忆。

海公公说道:

“赵师雄此人,二十年前就已踏入世间境,如今只怕已是世间境大圆满,武道深厚。其身边还跟着女子,乃是公孙氏,为赵师雄正妻死后,立为的新任内室,是江湖上公孙山庄出身,擅剑道。”

“此外,其身旁常伴亲卫营,皆为心腹,武力都极为不俗。”

“可永嘉府城内,如今却并非完全由赵师雄统领,城中主力为西南边军旧部,但还有一股力量,乃是慕王徐敬瑭的家将私军,数量不多,却地位超然。任‘监军’之职,分散在边军各营,不干涉作战,但这群人的意见,赵师雄也要重视。”

赵都安凝视着纸上一张张画像,收回视线,打趣道:

“看来徐敬瑭对赵师雄的忌惮和不信任比想象中更重,竟放了这么多个‘监军’进去,赵师雄的一举一动,徐敬棠都能知晓。”

相较下,女帝放去前线的监军,只有赵都安和莫愁两个,可见对薛神策的信任。

“好了,我都记下了。不过情报终归只是情报,具体如何,还得我亲眼看过才知道。”

赵都安迈步,身影穿过海公公,穿过一道道宫墙,没入最深处的旧楼。

……

……

永嘉府城坐落于淮水道的南端,与临封的太仓府隔河相望。

身为大虞王朝境内,最为富庶,商贸发达的淮水道两座府城之一,永嘉的地理位置极好。

水系四通八达,整座城池被如人体经脉般的水流切割、连接,向东的永嘉河水越过大运河,可直抵东海。

这里的建筑,也与临封大相径庭,城内的小楼更多,且密集,连空气都更湿润。

永嘉城最典型的建筑特征,是桥梁极多,大大小小的石桥、木桥,贯通城内街道。

又因地势高低,笼统划分出“上城区”、“下城区”这类分界。

类似京城的“内”、“外”两城,不过界限更模糊,存在犬牙交错的混居地带。

赵都安从一座客栈房间内醒来,感受着神魂的疲惫,他先喂给自己一粒丹药。

这才起床洗漱。

洗脸的时候,望着铜镜中那张用“千幻神君”的面具镇物修改过的陌生面容,他缓缓勾勒笑容。

“果然,还是这种用脑子与人斗的游戏更适合我,江湖、天下又何尝不是一座大点的庙堂?天子之下,慕王、靖王是奸臣,扳倒徐敬棠,就先从你赵师雄开始。”

换上低调的长衫外套,结清客栈的住宿钱,赵都安背着个包袱,腰悬君子剑,离开客栈时,已经成了个有些书生气的年轻人。

行走在永嘉城的大街上,望着两侧鳞次栉比的商铺,来往的行人,摊贩。

赵都安略显恍惚,哪怕身处战区,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日子一样在过。

他走入临街一家牙行,对柜台里头一名约莫五旬的老牙人道:

“昨日约好的,今日去看房。”

那名做房屋买卖租赁生意,类似后世房屋中介的老牙人露出职业化笑容,当即带上书契,领着赵都安朝上城区边缘的坊市走。

因是战时,客栈时常被盘查,且不方便。所以赵都安准备在城内租赁一个小院,有个落脚的地方。

昨日已与牙行挑选过房子,今日过去“签约”入住。

路上,老牙人笑道:

“这位公子放心,我给你选的房子准没错。要说这兵荒马乱的,就该住的靠里一点,也安生不是?”

赵都安随口道:“城内不安生么?”

老牙人一笑:

“倒也没什么,就是下城区帮派青皮多了些,你要肯再抬高些价钱,再往里挪,才算真的清静。”

赵都安笑而不语。

他要在城内行动,自不可能住的太靠近排查紧密的城中心,之所以没选择下城区,则是因为刻意隐藏,反而醒目。

二人一路抵达了一条名为“红泥巷”的巷弄,在正数第三个院子门口停下,牙人抬手叩门,扯开嗓子道:

“杜先生,我带房客来了!”

赵都安站在巷子里,他耳力超凡,隔着院门,听到院中正传出一个女人愤怒的声音:

“跑!你再跑!让你读书不好好读,倒是学坏了,与那些不三不四的学塾外的青皮厮混!杜如晦!你不管儿子,拦老娘倒是利落!”

然后,一个中年男人苦涩的声音响起:

“夫人,来人了,莫要喊,让邻里看笑话。”

赵都安眉梢一挑,这房东一家竟是个“妻管严”么?

女帝虽登基三年,却不足以改变虞国地方风气,不过淮水道因富庶,许多女子背靠娘家,底气便格外十足,因此,“悍妇”比例的确更多些。

这会,院内声音停了下来,脚步声靠近,俄顷,院门打开,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穿读书人长衫的男人挤出笑容:

“快请进,这位公子便是租客吧?”

说着,引领赵都安和老牙人一起进了这座两进的宅子,很快,后院的景物映入眼帘。

颇为素净清雅的院子内,东厢房门外,台阶上摆着个大木盆,里头还浸泡着衣物。

一名约莫四十岁上下的妇人系着“围裙”,袖子卷起,手中拎着只捶打衣服的木槌。

正余怒未消地看过来。

看得出,妇人颇有几分姿色,只是因年纪渐老,家中琐事缠身,导致脾气暴躁易怒,高高的颌骨,薄薄的嘴唇,似暗示并不太好说话。

妇人身旁,木盘另一侧的台阶下,一根木柱后头,一个约莫十岁上下的男童慌得一批,不敢去看母亲,似在逃避追打,缩着脖子,好奇往这边看。

而在西厢房门口,一名安静的少女静静地看着一切。

她约莫豆蔻年纪,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穿着合身的罗裙,模样酷似母亲,眼神冷淡,颇有几分事不关己的姿态。

“我是约好了来租赁房子的。”赵都安自我介绍,视线却越过那个叫杜如晦的男人,看向真正做主的杜妻。

听到是租客,杜妻眼角的锋利柔和些许,声音也略柔和了些:

“请去屋中坐吧。”

旋即,她“当啷”一声,将手中湿漉漉的棒槌丢进木盆,砸出一蓬水,冷着脸看向女儿:

“带小宝去房间。”

少女一声不吭,无所谓地带着男童进厢房了。

赵都安视线却在这名豆蔻少女身上略作停留,微微皱眉,才迈步进了正屋。

不出预料,真正做主的既不是杜如晦,更不可能是老牙人。

剽悍的杜妻擦了擦手,气势汹汹跨过门槛,上下打量赵都安,眼神、语气不善:

“外地人?”

赵都安平静道:

“湖亭人氏,因避祸,去临封投奔亲戚,如今过不去,只好在城内找地方住下。”

口音问题好解决,他临时进修过,并且虞国凡是家中有些资财的,子孙都说官话,湖亭他也去过,风土人情都了解,不怕露馅。

为避兵祸北上,躲避叛军的人不少,如今城里就一大批,都是无法出城北上,进临封的——

赵师雄已彻底封死往北的路,一旦发现有人“偷渡”,轻则关押,重则当做“间谍”处置。

“路引凭书呢?”杜妻语气不佳地问。

她不想租房给外地人,但明显这家人并不算富庶,虽在府城有两个院子,却养不起佣人……

这个杜如晦似是读书人,也是书香门第,但如今“失业在家”……一家人吃穿用度,要靠房租支撑……

赵都安迅速做出判断,旁边的牙人笑道:

“早核验过了,绝无问题。再者说,杜夫人你看这位公子的气度,必也是家教极好的,若成了租客,必不会生事。”

杜夫人仔细打量赵都安,见他虽样貌寻常,举手投足却有静气,神色稍缓,点头道:

“不生事最好,如今兵荒马乱,城里官兵动不动巡街,物价也飞涨,客栈房钱都是一天一个价,我们杜家是清白良善人家,若不是良家子,给再多租金也是不允的。”

嘴上说着不在乎钱,但句句不离钱……看来的确很缺租金度日,但也怕招惹祸端,很常见的小民心态……赵都安微笑着从怀中取出一张小面额银票:

“我明白,这是半年的租金。”

杜妻脸色肉眼可见地转好,语气也愈发柔和,看他的目光也顺眼许多。

接着,她又矜持地反复提了几条要求,包括不准带不三不四的人回家,不准饲养动物等细则。

这才在牙人的见证下,签订“赁居”契约。

这样一来,赵都安在城内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住处。

而后,牙人离开,杜妻亲自带着赵都安去了杜家隔壁的,红泥巷第四个面积小了不少的院子。

院落颇为素雅干净,里头被褥、扫帚、碗筷一样俱全,与房东一家只隔着一道墙,就是赵都安的住所了。

“还缺什么,可去巷子外头右边的街上铺子买,对了,吃饭的话,若是你自己不会做,可以去隔壁临街的吃铺,价格比其余的店便宜,也干净。”

杜妻最后说道,然后给了钥匙,迈步离开。

赵都安目送房东离去,笑了笑,进屋放下包袱,走出房间准备出门采购,却看到杜家那个豆蔻少女不知何时,静静站在院门口。

“你被盯上了。”杜是是眼神平静地看着他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