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545、赵都安的计策,一封迟到的信(5k)

“谁说要传递假消息?如果……赵师雄私下暗通朝廷的消息是……真的呢?”

御书房内,赵都安平静地说出这句话后,他清晰看到坐在对面的女帝眼神一下变得锋利起来。

假如是……真的?

赵师雄真的暗通了朝廷?女帝心中下意识跳出这个荒诞的念头,但旋即被她打消。

笑话!

这根本是无稽之谈。但赵都安虽然偶尔会口花花,不正经地调戏自己,但在大事情上从未有轻浮举动。

他说存在,就一定存在。

女帝心中一动,脑海中电光火石般,如流星掠过一个念头,隐约捕捉到了一丝灵感,但又因稍纵即逝,因而显得迟疑。

好在赵都安知道自己在京城停留时间有限,没有卖关子的打算,直接说道:

“冯小怜。臣要冯小怜送一封信给赵师雄。”

他将自己与那位青衫大掌柜的交集,简单叙述了下。

是他!

女帝眼神一下变了,思路骤然畅通,她猛地醒悟过来,目光灼灼地盯着他,脱口道:

“你在设套?是了,若只是你之前做的事,不足以令徐敬瑭怀疑赵师雄,而那名绣衣直指的虚假汇报,也只会起到反效果。

但……如果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有这样一封信存在,那绣衣直指只要如实汇报即可,根本不需要作假,不会作假,就不会被戳破!”

赵都安微笑道:

“陛下聪慧过人,一点就透。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臣在永嘉城内,刺杀监军,营救囚犯,乃至于与赵师雄的一战,都只是这个局的必要的组成部分。

而真正将这个局做起来的,则是冯小怜,或者说,是意外靠过来的淮安王。”

顿了顿,他感慨道:

“说来也巧,臣起初并没有想好该如何做局,还是那日冯小怜主动寻找臣后,才生出的想法。

这样一来,那封信写什么毫不重要,这封信的存在本身最重要。聂玉蓉之后会将这件事汇报上去,之后,徐敬瑭必然会进行核实。”

女帝默契地接口道:

“只要徐敬瑭确定了这件事的真实性。那么再结合你明面上做下的这些事,徐敬瑭内心必然起疑!

哪怕这份怀疑不足以令双方反目,但也必然会极大削弱云浮叛军的威胁!

而这,才是你真正的离间计!”

而君臣二人没有说,但彼此心中都知道的另外一点在于:

这个简单的计谋,离间的不只是这两人。

还有淮安王!

等徐敬瑭得知,淮安王参与了这件事,会发生什么?

淮安王不是个墙头草吗?那赵都安索性逼迫他站队。

想在叛军和朝廷两者间双方押宝?哪里有这种好事?

而一旦淮安王被拉下水,那对朝廷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对收服淮水的计划,也将会是一大助力。

“但那个冯小怜,会按照你的安排去做吗?倘若他没有去送那封信该如何?”

徐贞观激动之余,察觉到一个盲点。

赵都安则早有准备般,平静地说道:

“他会去送的。倘若他不去,我们就帮他送。

反正,他与我多次见面,包括后来与宋进喜联络这些事是做不得假的。相关的人证,我都安排人准备好了。”

离间计最恶心人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实在的证据。

只需要足够“可疑”就足够了!

当然,这个计策行使的前提,是双方本就缺乏信任,如果用同样的计谋,去对付靖王,就会大打折扣。

从某种角度来讲,当初女帝先公开给赵都安下聘礼,定下婚事,而后才派他出去做大都督。

就是在抹除敌人使用离间计的最后一丝可能。

“竟是如此……竟是如此……”女帝下意识站起身,在房间中来回踱步,思量着这个看似简单,却很是精巧的计划,眸子越来越亮。

等转回身,再看向小禁军时,眼神复杂起来:

“那些朝臣说你在战场上不如薛神策,所依仗的也不过是神机营的火器。

若他们知道这些,必会明白自己的判断多么愚蠢。”

赵都安忙道:

“陛下,此事绝不可外泄。起码在事成之前,绝不可说给外人。况且,想要彻底挑破两者的关系,只凭借今日这一手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臣还有后续的安排。”

女帝翻了个白眼,佯嗔道:

“朕又不是三岁小儿,这还用你教?”

说着,又叹息一声,感慨道:

“只可惜,在此之前,外人还要误解你许多时日。”

赵都安只是微笑:“为陛下分忧,些许虚名,不要也罢。”

女帝感受着他炽热的目光,白皙的脸颊微微一红,拂袖侧身道:

“你说这只是第一步?”

“恩,不过后续要如何做,目前还不确定,要看今晚的计策是否顺利。

若臣没能从永嘉逃走,或救走的人犯也被抓回去,计策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失败了。”

赵都安沉声道。

是了……差点忘记,事情还未结束……女帝收敛激动的心情,有些急切道:

“耽搁的时间不少了,你该快些回去,等安全了再回来。”

赵都安点头起身:“待臣安全了,再回归向陛下汇报后续。”

女帝点了点头:“朕会等你凯旋。”

赵都安微笑,告辞离开,直奔石壁而去。

……

……

黑暗中,赵都安睁开眼睛,先感觉到自己似趴在一人的背上,不住颠簸。

而后,借助星月光芒,才逐步看清了处境。

自己似乎已经离开了永嘉城,身处一片山林小道中。

夜幕下,两侧的树木枝杈飞快朝后掠过,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

背着自己的,是金牌影卫书生,没想到看似病恹恹的他,竟也有把子气力。

月光下,小道前方,脸上覆着青铜面甲的红叶在持剑开路。

“放我下来。”

赵都安平静开口。

两名影卫一下僵住,等确定是赵都安说话,不禁又惊又喜:

“大人?您醒了?”

赵都安跃下书生的的后背,站在地上,静心感受了下,发觉除了气海空空荡,精神萎靡、疲惫外,并无伤势。

松了口气,迎着两名下属的注视,点头道:

“之前交战,震荡神魂,昏迷了一会,如今无碍了。这里是何处?情况如何?”

书生长舒一口气,道:

“禀大人,您昏迷后,属下与红叶汇合,带您通过密道出城,朝预定的汇合地点赶去,如今已在城外了。”

红叶补充道:“城北方先前炮响,应是京营渡河。”

赵都安站在黑暗中,扭头回望。

三人站在城外一座山上,居高临下,透过枝杈,可以望见远处的永嘉城灯火通明,往北的永嘉河段,亦有点点火焰,如繁星。

应是两军夜里交战,点燃的火把。

收回视线,赵都安道:“继续走吧,尽快与其他人汇合。”

赵师雄应是被五军营引走了,但宋进喜等人是否顺利,还未可知。

“是。”

……

三人全力赶路,风驰电掣。

约莫半个时辰后,赵都安抵达一处山坳,远远地用嘴发出鹧鸪的叫声,对面传来三短一长的回应。

他迅速接近,欣慰地看到宋进喜带着一群人,已在此处等待了。

“大人!属下幸不辱命,已将牢中囚犯带来。”

宋进喜拱手行礼,队伍中其余几名影卫同样如此。

“辛苦诸位了,今日大功一件,等回京,必为你等请功。”赵都安心中悬着的一颗石头,也终于落地。

脸上露出笑容来。

看来除了赵师雄的修为超出预料,导致发生了一点意外,其余的行动都还在掌控中。

不过也不意外,自己以身做饵,引走了城内高层,以宋进喜等人的能力只去救几个并没有多大价值的囚犯,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他说完,视线扫过黑暗中那些人。

穿着囚服,身上还沾染着血迹的一名中年人走了上来,眼神真挚地拱手行礼:

“永嘉知府崔浩然,谢过赵都督营救大恩!”

接着,其余的犯人也都上前行礼。

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未见过赵都安,只知道有这一号红人。

在此前,也未必没有过对赵都安的非议。

但经此一事,对这位大都督心中唯有感激。

本以为,将要死在牢狱中,能活着生还,返回朝廷,这是多大的恩情?

赵都安露出笑容,急忙上前搀扶:

“崔大人要谢,便谢陛下吧。诸位面对反贼,不惜以死相抗,更是受了太多苦,之后回归朝廷,必将得到重用。朝廷如今,也正缺诸位大人这等忠臣。”

一番场面话,普普通通,但却令这些官员不禁潸然泪下。

实在是劫后余生,心绪激荡。

赵都安又安抚一二,才扭头看向角落里,局促不安的一家人,脸上露出笑容:

“杜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杜如晦受宠若惊,略有局促地上前行礼:

“草民……之前不知都督身份,多有失礼,实在是……”

杜妻更是垂着头,抱着杜小宝,努力将自己藏起来,不敢与“赵阎王”对视。

完全没了彪悍姿态。

赵阎王……那是何等人物?

乃是天子身边的红人,是尚未成婚的未来皇夫。

是整个大虞朝,过去一年多来最名声显赫的大人物。

却竟改头换面,租了他家的房子……从女儿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夫妻二人将信将疑。

若非杜是是直接动用“铃铛”,催眠了一家人跟自己出逃,他们都未必会出城。

直到方才,亲眼看到知府崔浩然毕恭毕敬的姿态,杜如晦才彻底相信,心头便只剩下震惊。

“杜先生不必拘束,说来杜家慌忙出逃,也是受本官殃及。本官亦觉愧疚。”

赵都安认真道:

“若不嫌,便与本官一起回临封,之前与杜先生攀谈,深感先生绝非寻常衙门书吏,胸中有锦绣河山。

当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若先生愿意出仕,未来朝中未必没有杜先生一席之地。”

杜如晦愣住了,怔怔地看着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杜妻也鹌鹑一样抬起头,耳朵“啪”地竖起来,扭头看向自家夫君。

却见中年落魄,一生未曾有机会施展抱负的杜如晦不知何时,已是眼圈泛红,可腰板却挺得异常笔直,如长剑,直插云霄。

杜如晦拱手真挚道:

“都督若不弃,杜某愿为都督效犬马之劳!”

你这架势……还以为要世代为我赵家抽烟喝酒烫头……赵都安嘴角抽了抽。

他的确认为杜如晦是个人才,但方才这般礼贤下士姿态,也有在崔浩然等官员面前政治作秀的心思在……

不过看样子,效果有点炸裂。

只是今日这一遭,虽是为了算计赵师雄,但似乎阴差阳错,收下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官员。

赵都安这个未来皇夫,继得到了神机营一群武将后,也开始在文官阵营中积攒嫡系力量。

他最后看了眼杜是是。

少女藏在黑暗中,一言不发,眼神警惕,双手下意识捂住自己腰间的古旧铃铛。

赵都安莞尔一笑,他对探寻一个少女的小秘密没有兴趣。

以他的身份,更不会去抢夺手下人。

反正……等杜如晦入仕,身为家眷的少女的秘密也藏不住。

“此地尚未完全脱险,即刻动身吧,趁着叛军出城迎战。我们从小路回太仓。”赵都安吩咐。

众人并无异议,恨不得尽快北上。

当即,沿着早制定好的撤退路线前行,不过也有几名影卫脱离队伍,返回永嘉。

他们将继续潜伏城内。也要监督冯小怜的后续举动。

……

黑夜中,时间的流逝异常模糊。

不知过去多久,众人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前方出现了一条河流。

而此刻,河边已经有一艘船在等待,那是朝廷一方安排的,负责接应的士兵。

“你们上船吧,护送崔大人他们回去。”赵都安没有上船。

宋进喜好奇道:“大人您不一起?”

赵都安说道:“我还有一些事要做。”

宋进喜也没多问,当即带人乘船渡河。

目送一群人朝对岸行驶过去,赵都安迎着河风,等了一阵,才转身离开,折身返回永嘉城。

过了好一阵,他出现在了一座荒废的亭子外,这是他之前吩咐宋进喜的命令中的一条。

“出来吧。”赵都安平静说道。

亭子上头,原本空无一物的空气扭曲了下,一道身影徐徐浮现。

穿着夜行衣的聂玉蓉轻盈地跃下来,眼神晶亮地盯着他:

“看来你做成了一件大事。”

赵都安瞥着她:“注意你的身份。”

聂玉蓉不情不愿地拱手行礼:“卑职参见大人。”

赵都安满意地笑了笑,道:“安排你做的事如何了?”

聂玉蓉道:

“冯小怜那边,卑职安排了绣衣直指的人盯着,之前宋公公与冯小怜联络,以及大人您最后那次,与其在青楼见面,也都有人盯着。

我们绣衣直指奉慕王府命令指派,不会贸然抓人,主要任务就是盯着赵师雄,这次城里发生这么大的事,稍后就该向木慕王府汇报。”

赵都安背负双手,站在山风中,眺望着远处河面上两军交战的场景,冷静吩咐道:

“盯紧冯小怜和公孙那边,一旦拿到关键证据,就连同今晚发生的一切,都如实告诉徐敬瑭。

包括我与赵师雄一战,安然无恙逃离的消息一起。”

聂玉蓉有些心悸地盯着这个大名鼎鼎的奸臣。

作为旁观者,以及这一环任务里,重要的执行人,她将赵都安的一系列操作都看在眼里。

正因如此,才只觉心惊肉跳,为这看似简单,却精妙的算计而感到恐惧。

“大人,朝廷里的那些大官,也都如您这般心思……缜密么?”聂玉蓉忽然问道。

赵都安扭头,笑着看了她一眼:

“朝廷中人才无数,我在其中只是寻常。”

看到聂玉蓉愕然的神情,他轻笑出声:

“逗你的。真以为谁都能做皇夫?”

聂玉蓉忽然松了口气。

是了,这才正常,若满朝文武都如赵都安这般神秘可怕,那藩王压根翻不起浪花才是。

赵都安继续道:

“这份情报很重要,你正好可以趁送情报的机会回到徐敬瑭身旁。”

聂玉蓉问道:“需要我做什么?”

赵都安说道:

“需要你的时候,会有人通知你。在此之前,你继续小心调查赵师雄如何被慕王说动,参与谋反吧。”

今夜与赵师雄短暂交手,赵都安隐隐觉得,这个边军大将的谋反,可能藏着一些东西。

聂玉蓉心中一动,有人通知自己?

所以……眼前这个男人在慕王身边,还按插着别的势力吗?

“是。”女刺客应声,身影扭曲着,消失不见。

只剩下赵都安站在古旧的凉亭下,远眺夜色下河畔战火,有些走神。

离间策反第二步,他已有一些思路了,但他不准备亲自去做。

……

一场夜战,打了几个时辰终于以朝廷撤军为收场。

守住地盘的赵师雄一行人返回永嘉城时,天色已蒙蒙亮。

步行进入府衙,公孙先去卸甲休息,赵师雄与手下将领商讨此战后续。

逃走了崔浩然等人,并不是太大的损失,真正难办的,还是王琦等监军的死。

一场会议结束后,赵师雄独自留在房间中思索,忽然房门被推开,身材丰腴高挑,英气十足的公孙急匆匆走了进来,脸色很不好看。

“发生什么事?”赵师雄皱眉询问。

公孙咬着嘴唇,手中捏着一封信,说道:

“我们出城迎战期间,有人通过府内的人,将这个送到了我的院子里。你看看吧。”

“一封信?”赵师雄本能地生出不安,伸手接过,口中问道:“信中写了什么?”

信封已经拆开了。

公孙脸色难看道:“你看看就知道了。”

赵师雄抽出信纸,发现信封里赫然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只有一张白纸。

“不是用了什么隐藏字迹的法子,我试过了,就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字。”公孙说道。

赵师雄怔了怔,继而猛地脸色骤变。

半晌。

房间中,传出他压抑的声音:

“赵!都!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