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 第379章 航道谋划

社团马仔们陆陆续续得知龙头兴办医院后,都把忠义医院当作夸耀字头,彰显实力的话题,嘴上吹的响,但多数不明白医疗的重要性。

他们习惯轻生重死,打打杀杀,以顾身惜命为耻辱。但年轻气盛只有三五年,江湖沉浮一久,文盲都会变得精。

到时社团拿不出真正利益,兄弟们要么过档,要么脱会。

在港岛靠蝇头小利,拉拢千把号人的小字头多,真正能拿出巨利,维持几万人规模的大字头少之又少。

老忠包括蓝灯笼两万多人,大多数是近几年入社团的新丁,普遍以年轻人为主。

再过几年,新丁熬成老人,打仔们受伤挂彩,家人生病住院时,能在自家字头的医院,有一张病床,吃免费的药。

方会知道身负洪英,胸前忠义的好处。

从有工开,到有保障,忠义医院的建立,一是酬神还愿,二是夯实根基。

忠义堂的社团组织性,已走在港岛所有字头前面,潜力与战斗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大大提升。

推进忠义医院项目之余,新一轮两百万港币,也已注入警队的“关怀基金”。

其中二十万港币追加警队山顶博物馆,八十万港币,继续支持退休警员们的公益事业,剩下一百万捐赠给九龙总区更换装备。

尹照棠以基金理事的身份,跟胡博超共同出席捐赠仪式,登上报纸,十分高调,市井百姓议论纷纷。

一周后。

尹照棠在半岛酒店,跟北方工业公司,特派代表程双福见面。程双福是一位干行政的领导,曾是“五机部”出口处的科员,专职做军工外贸。

前年,北方工业新成立,程双福便调到港岛,升为副科,负责一些武器转港事宜。

82年初,五机部改革为兵器工业部,是全**工行业的上级领导部门。

北方工业作为窗口公司,从行政编正式确定为国企,程双福又升一级,享受正科级待遇。

但其实再过四年,兵器工业部就会解散,北方工业晋升为“中华兵器集团”,国内军工行业,接入自由市场。

国内会拿出军工牌照,恰好是军工业改革,释放出的一次红利。

程双福小小正科,在尹照棠和梁漫平面前,级别都是不够看的。

推杯换盏时,表现的十分懂事,还会帮忙做点倒水上菜的活。

他在摸清楚尹照棠的脾气后,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只要是出口名单有的,尹生只管给我打电话。”

“我会派人送到深城港,之后的货运就要尹生负责,名单上没有的高杀伤性武器,也留有商榷的空间。”

“实不相瞒,五机部面前的压力很大,上头指示,军工业不能全吃国家饭,要有自己造血的能力。”

尹照棠有收到一本北方工业外贸品名录,林林总总一百多项,包括各类已列装的武器,和已生产但未列装武器及装备,大部分是对美苏的仿品,有五星、五六半、以及M16的仿品CQ步枪,和各口径子弹,手雷,单兵火箭,多管火箭车。

头盔,军靴,光学望远镜,工兵铲。

这些是常规装备,非常规的J-5,和59坦克都写在目录上,但和标有价格的常规装备不同。非常规装备只有名字,没有价格,相关军售除了要考虑经济外,还要考虑政治因素。

北方工业只有申请资格,到时会有军政代表前去会谈,等于挂给毛驴看的胡萝卜。

尹照棠忽略掉那些大家伙,目光落在实处,琢磨着去哪儿找第一个客户。

比找客户还有件更重要的事,便是搭建运输渠道,由于有内地的许可,深城到濠江的渠道是现成的。

有订单的时候,飞艇队多跑几趟即可,大不了临时租几艘货轮。

以他掌握的人脉关系,深港澳内海都属安全区域,再向外的区域,往苏联要经过日韩范围的东海,往东南亚要经过南海,往非洲要经过新加坡。

其中苏联日韩那一块市场小,暂不做考虑,非洲利比亚的卡大佐正在呼风唤雨,乌坦战争刚刚打完。

乌干达阿明政权倒台,许多势力正在争夺话语权,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

由新加坡过印度洋,便可运抵货物,那一片的索马里,卢旺达,肯尼亚等国家,都在卡大佐的统治下,痛不欲生,急需真理救赎。

阿拉伯海内的中东,也是一个广阔市场,但想成功打通两个地方的航道,首先要有大量的船,其次要有足够的人手。

以防被黑鬼们喜欢零元购。

若是肯出让部分利益,让新马地区的潮州帮有钱挣,借潮州帮的香火情,打通新加坡关系问题不大。

大不了在新加坡开一个堂口,看看谁是潮州帮正统。

关键是海关有人,当地有兄弟,得有货轮,有运力。虽然马岛战争结束,使得水路上的运力宽松不少,但是潮州商会的船东们,运力有限。

武器装备又十分占货柜,港岛能撑起所需运力的只有寰球航运,东方海外两家公司,及四大船王中的包钰刚和董浩耘。

其中寰球航运以大型游轮为主,东方海外以货柜轮船为主,余下的两位船王曹家和赵家,一个经营煤矿船,一个经营散装业务,并非合适的合作对象。

何况,四大船王清一色的宁波浙商,跟潮汕商会不仅没有情面,甚至常打对手盘。

因为,宁波浙商和潮汕商帮都是在二战后,因避祸来到港岛,同一时间入局,导致两大商帮在多个领域进行争锋。

其中潮汕商帮胜在制造业,民生业,宁波商帮胜在银行业,航运业,两个商会势力在地产业激烈博弈,且都有北上投资的代表人物。

“老福”(福建)走出港岛,前往海外后,港岛商界唯以粤省的潮汕广府,南方的宁波浙商为翘楚。

尹照棠作为潮汕商会的人,贸然去找宁波浙商的人帮手,消息传出去,倒不好在潮汕帮内做人了。

最合适的方式,便是找一个中间人,于是尹照棠首次以个人名义,递了一封拜帖到红顶巨贾霍官泰府上。

港岛唯二两位红顶商人,一新一旧,正式会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