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幽冥通宝 > 第280章 善堂

幽冥通宝 第280章 善堂

作者:人面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7:36 来源:小说旗

过了这道门,就是一条倾斜向下延伸的坡道。

坡道不算太长,也就是七八米,但坡度很陡,我和李淮山必须用力向后挺身子才能稳住重心,可人家陈老汉走在这样的坡道上,却像是飞在草尖上的蚂蚱,脚步轻盈无比,整个身子像是一直飘在空中似的。

由于陈老汉的速度太快,我和李淮山根本跟不上他,眨眼间就被他甩远了。

陈老汉以极快的速度下了坡道之后,就关了手电,光线一弱,李淮山可能是一时间没适应过来,居然当场踏空,顺着坡道滚了下去,我伸手想将他拉住,可他滚得太快,我只碰到了他的衣角,却没有抓住他。

没等李淮山滚到坡底,陈老汉那边就扬起了火光。

刚才我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李淮山身上,也没看清楚陈老汉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把灯笼。

此时他高举着灯笼,朝着坡道上照了照,一眼就能看见快速滚向他的李淮山。

就见李淮山眼看就要撞在陈老汉身上的时候,陈老汉突然抬起一条腿,用脚掌在李淮山的肩膀上点了一下。

看得出来,陈老汉没用多少力气,可李淮山下滚的速度明显慢了很多,接下来,陈老汉又探出脚掌,用脚尖勾住李淮山的脖子,腿一收、脚一抖,李淮山的身子竟顺着陈老汉脚上的力道直立起来了。

这一收一抖间蕴含了一股韧性很强的柔劲,我只知道那是柔劲,但看不透具体什么门道。

像这样的功夫,如今就算放在行当里,恐怕也不多见了吧,联想到陈老汉之前说他打算金盆洗手,我的心思可就活泛起来了。

李淮山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站在原地发起了愣,我来到坡道底部,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耸了一下后背,转过头来看我。

我没理李淮山,只是冲着陈老汉笑:“这一手柔劲,没有二十几年功夫恐怕是练不出火候啊。”

“何止二十几年。”

陈老汉应付似地嘟囔了这么一句,完了就转身朝前方走了。

刚才,灯笼的火光映在陈老汉的脸上,他的表情却让我有些看不懂,我能感觉到他的脸上带着一点焦虑,这我能理解,他是担心我和李淮山都是新手,没有能力处理村子里的案子,可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焦虑之余,他那微微下沉的嘴角好像还浮现出了一丝悲伤的情绪。

很多人在痛哭的时候,第一个动作通常是两侧的嘴角向下咧,然后才张开嘴,从嗓子眼里发出哭声。陈老汉刚才的样子就让我错以为他接下来就要扯开嗓门大哭了,可是他没有。

陈老汉一边走着,一边不停地晃一晃灯笼,在火光照亮的地方,只能看到干燥的地面,以及我们走路时地上扬起的尘土。

这是一个巨大而空洞的洞窟,火光偶尔能照亮洞窟的边缘,借着不算明亮的火光,我隐约看到那里贴着很细长的纸,可能是灵符。

有些憋闷的空气中浮动着一股类似于昙花的清香,这股味道并非真实存在,这是某件古物上特有的气息。但怪异的是,我既不知道这件古物在哪,也无法通过气息推算出它的年代。

通常清朝以后的老物件所散发出的味道,比较类似于破了皮的石斛,从清朝到三国两晋时期的古物,则是深浅不一的牡丹花香,而东汉末年之前的东西,全都会散发出茉莉花的香味。

我辨认古物年代的依据,一是香味的种类,而是香味的醇厚程度。可从古物上闻到昙花香,还是我学会辨香识古以来头一次。

几分钟以后,陈老汉停下脚步,高高举起了灯笼。

火光映衬下,我竟然看到了一座屹立在黑暗中的门牌楼,楼面上用刻着两个小篆体的文字:善门。

我可以确定,漂浮在空气中的昙花香味,是就从这两个字上散发出来的。

陈老汉盯着那两个字,整个人陷入了沉默。

我和李淮山都不知道他现在举动是不是有着特殊的讲究,都不敢清晰打断他,只能默默地站在他身边等着。

过了很久,陈老汉才长叹一口大气,用生硬的语气说了句:“再过几天,就连这个堂口也剩不下了。”

说完,又是一声长叹。

诚然,陈老汉的说话时的语气依然像之前那样不冷不热,可不知道为什么,从他的话语中,我竟然感受到了一丝悲戚的味道。

接下来陈老汉没再停留,举着灯笼快步走向前方。

从跟着陈老汉进了他们家的厨房以后,我们先是通过柜子里的暗门进了一条暗道,并经由这条暗道进了一个简陋的暗室,接着下坡道,进洞窟,甚至在洞窟里找到了一座门楼。

但我没有想到,在这个硕大的洞窟中,在门楼之后,竟然还有一座两层高的阁楼。

阁楼的入口处挂着一个牌匾,上刻小篆体的“善堂”二字。

我相信陈老汉能靠着一己之力挖出一条连同厨房的暗道,也相信他还能挖出一个巴掌大的地下室,可地底下的洞窟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自然形成的?

就算它是自然形成的,那门楼和阁楼呢,如何将建材运进来,又如何在黑暗的环境中将它们建立起来?不管它们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这项浩大的工程都不是陈老汉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其实在看到刚才那座门楼的时候我就意识到,眼前这位陈老汉,恐怕是背景深厚啊,而此时出现在我面前的阁楼也印证了这个想法。

和站在门楼前的时候,陈老汉举起灯笼,照了照挂在门顶上的牌匾,但这一次他没有发呆,而是望着那块牌匾问我:“你听说过善堂的符纸么?”

对于此,我只能实话实说:“我从不画符,对这一类的东西了解不多。”

陈老汉无奈地笑了笑:“这年头,还记得善堂的人已经不多了。在我父亲那一辈的时候,行当里最好的符纸就是我们善堂铸出来的,唉,善符江砂么,除了我们的符纸,还有江氏一门的朱砂,这都是制作符箓最好的材料。可现在呢,江家的后人早就改了行,我们陈家,五十年前就断了传承,到现在,就连手艺也要失传了。行当没落,行当没落啊。”

我抬头望着门上的牌匾,对陈老汉说:“江家的人没有改行。”

陈老汉转过头来看着我,眼神中带着疑问。

我早就听江老板说过,自两百年前开始,他们家制出来的朱砂,就是行当里最好的,现在陈老板一说到善符江砂,我就知道他口中的江家,就是江老板所在的家族。

面对陈老汉眼中的疑问,我选择不去回答,直接搬出了此行的目的:“老前辈,咱们还是说说村子里的事吧,正事要紧。”

听我这么一说,陈老汉就皱眉头了:“你一直嚷嚷着要办正事,却至今不肯自报家门,行当有行当的规矩,生意也有生意的规矩,买卖不到,名声先到,谈生意之前要自报家门,这么简单的规矩你都不懂吗?”

怪不得陈老汉拖拖拉拉这么久都不聊村里的事情,原来是等着我自报家门呢。

可你为什么非要等我自报家门呢,就不能主动问我叫什么,是哪门哪派?

在我看来,陈老汉就是一个陈规守旧的人,宁愿耽搁正事,也要死抱着那些老规矩不放。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实在误解了人家,陈老汉之所以不惜浪费大量时间将我们弄到底下,确实是有原因的。

不过有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我确实不知道做生意之前还要先自报家门。

但我知道,这条规矩要想成立,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我和陈老汉确实有生意往来。

我稍微转了转脑筋,就对陈老汉说:“胡南茜说这次的案子没酬劳,我们纯粹就是来帮忙的,没有做买卖这一说。”

陈老汉愣了一下,然后猛拍一下大腿,抱怨起胡南茜来了:“这个胡南茜,办事怎么这么不牢靠!什么叫没酬劳,我只是说拿不出现钱来,又不是什么东西都不给。”

一边说着,陈老汉快步进了楼门。

我也不知道他突然冲进去干什么,到底是跟上去,还是在外头等着啊。

直到陈老汉在里面喊了声:“两位进来吧,看看我给你们准备的‘酬劳’。”,我和李淮山对视一眼,也跟了进去。

前脚刚进门,陈老汉就点亮了屋子中央的莲花灯,明亮的火光瞬间撕破了黑暗,我和李淮山这才看清楚,这地方其实是个深埋在地底的工坊,十几台用木头制造的机械陈放在靠近南墙的位置,北墙那边架着一座齐腰高的火窑,窑顶上还压着一个很大的木桶,而在靠近门的位置,还立着一个用陶土夯成的大水池。

这些东西都有年头了,最老的是火窑,从它被架起来到今天,至少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屋子里最年轻的东西是南墙旁边的一台机械,是晚清时造出来的。

陈老汉点亮莲花灯以后就走向了屋子里的西墙,在那里有一张雕花木的宽大桌子,桌子上还放着厚厚一摞符纸。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