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幽冥通宝 > 第57章 家传绝学

幽冥通宝 第57章 家传绝学

作者:人面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7:36 来源:小说旗

当时我入行不深,以为行当里的人都该是非佛即道,直到我和行当里的人接触多了才知道,其实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无神论者并不在少数。

就拿老仉家来说,我们的术法传承来自道教,但信祖师不信神明,因为在仉家人看来,不管什么样的宗门教派,其神话体系都是在创立之后慢慢形成的,而所谓的神明,都是信仰的具象化,它们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实际上并不存在。

我记得老左在几年前说过一句话,他说,他们寄魂庄信命,也相信天道循环,但并不确定世上有没有神仙,如果这世界上真有神明,真的有阴曹地府,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鬼物和邪尸游荡于人间?

其实我也忘了他那番话具体是怎么说的了,他自己也忘了,不过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二爷和老得那场争论没有得出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老得似乎一心想要向二爷证明阴曹地府的存在,可二爷无论如何都不信。

那天晚上,老得有点泄气,二爷也是一副心烦意乱的样子。

我知道,从那天晚上开始,二爷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打碎了,我也一样。

如果说孙传胜让我改变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那么今天晚上的经历,则在我的人生中投下了一颗种子。

当它现在心中成长为窜天大树的时候,我的整个生命都将被彻底颠覆。

老得回到小木屋的第二个小时,大伟和金向前也回来了,我也是后来听大伟说,老得带着他们离开林场以后,就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山头上。

老得在那里布置了法阵,超度了老林子里的鬼混野鬼。

我记得二爷说过,老得的传承来自道家,过去我以为,只有佛家的人才能超度亡灵,没想到道家也能。

第二天一早,我们草草吃过早饭,二爷就带着我进了林子深处,开始传我摧骨手和牙拆八式。

实话实说,二爷并不算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他是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嘱咐我不管是练功夫还是修炼术法,都要循序渐进,不能太过激进。可另一方面,他又总想让我快速成长起来,甚至不惜揠苗助长。

仅一个上午,二爷就把摧骨手和牙拆八式的套路、经意全都传授给我,这两套拳路的招式都很简单,二爷演练了四五遍我就能记个大概,难的是经意,他反反复复将两套经意说了很多遍,但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我都无法消化,他也不做过多的解释,只是让我自行领悟。

“实践出真知。”,这是二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告诉我,如果我想将两种拳路融会贯通,就必须经历实战。

从零六年的那个十月到现在,这两套拳路我已经练了十年,不能说炉火纯青,但也能算得上融会贯通了。

毕竟是自家绝学,对于这两套拳,我原本并不打算过多地提及,可老左坚决不同意,他说,如果我们不对摧骨手和牙拆八式进行一次概括式的阐述,每次写到我和人交手的桥段,都会出现难以逾越的瓶颈。

他所考虑的,是怎样写出一个好故事,而我要考虑的,则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传承。

老左的口才很好,每次出现分歧,他都能耐心地说服我。

他告诉我,即便不能把传承中的东西全都说出来,至少也要做一个不疼不痒的概括,并嘱咐我,以后不要再藏着掖着,我的经历、我对一些事的感受,以及那些不外传的传承,都可以说出来,他会酌情帮我整理成合理的文字,即不泄露太多的秘密,又能让看书的人接受。

我相信老左有这个能力,也相信他的为人,经过大半个上午的心理挣扎,我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提议。

我决定敞开心扉,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我觉得老左是对的,有些事,如果我现在不说,也许再过十年,它们就会被彻底忘却。

先说说摧骨手吧,它是老仉家最经典的一套拳法,也是牙拆八式的基础。

二爷在传我这套拳的时候,曾说过十个字:“出手不见红,逢骨必催之。”,而这十个字,也正是摧骨手最大的特点。

所谓催骨,就是一旦施展出来,对手必然是伤筋动骨的重伤,但从外表上看,却没有皮肉上的外伤,甚至被击中的地方也不会出现淤青。

也许是天命使然,在老仉家,每隔两代人,就会出现一个能练摧骨手的后辈,如今放眼整个仉家,能施展这套拳的,就只有我和二爷。

修习这套拳法,需要极为强悍的身体素质,因为摧骨手本来就是一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拳法,你伤敌,自己也会受伤,如果没有超强的体质,即便练了这套拳,一年之内也只能施展一两次,如果像我和二爷这样逢敌必用摧骨手,用不了半年就会因为经络错位导致瘫痪,下半辈子注定和轮椅相依为命。

摧骨手在施展的时候,力分三段,一收、一发、一震。修习者需要长年对浑身的骨骼和肌肉进行淬炼,不发力时韧性十足,发力的时候要硬如钢锥,无坚不摧。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要成为催命的利器。

一收,就是当身体触碰到对方的时候,靠脚步、身法或者肌肉收缩,让体表和对方拉开一寸左右的距离。

一发,就是瞬间将力量集中在一点,冲击对手,发力的方式类似于崩拳,别家的拳法大多是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摧骨手则完全相反,寸短寸强,寸长寸险,究其原委,就是因为摧骨手中有一份震劲。

一震,是三段发力的最后一段,所谓的震,就是当拳腿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接触到对方以后,反复收发力量,形成震劲,隔着皮肤和肌肉将对方的骨头催断。

听二爷说,摧骨手在早年的时候其实是一套柔拳,可不知怎么,传着传着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老拳谱上说,这套拳讲究的是以柔克刚、后发先至,可新拳谱上又说,这是一套尽走刚猛路数的拳法,讲究料敌先机、先发先至、抢占先机。

在施展摧骨手的时候,出手的速度必须限制在零点一秒之内,让对手没有反应的时间。

而为了让我的出手速度足够快,二爷在训练我的时候,要求我在一秒钟之内打出十二次重拳,以这么快的速度全力出拳,经常导致我的肩部肌肉大面积撕裂。

等我的身体渐渐适应了这种强度以后,接下来就是实战训练了,二爷说过,我在出手的时候,必须达到“心、神合一,气、劲合一”的境界,只要心念一动,必然要击中对方,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能依靠实战才激发我的战斗本能。

除了强制快速挥拳和实战,二爷为了让我在短期内学会摧骨手,还特意准备了另外两种训练:硬击和软击。

硬击,就是用没有任何保护的拳头打碎实心磁卵,这种磁卵是用特殊的磁粉熔炼而成的,硬度非常高,我第一次击打这东西的时候,右手的无名指和左手食指同时骨折,十指连心啊,那感觉,简直痛不欲生。

而软击,就是戴着司的超大拳套击打用层层海绵包裹起来的磁卵,重量级拳击运动员戴的拳套一般不超过司,司的手套戴在手上,就像是手腕上裹了两个排球一样。

二爷之所以设计这样的训练,是为了让我学会在拳压被分散的情况下提升震劲的威力,被海绵层层包裹的磁卵一旦被打破,摧骨手就算是入门了。

再简单说一下摧骨手中的三种固定招式。

这种拳法的在发力上可以说是精雕细琢,可如果论招式,就显得比较粗糙了,或者说,摧骨手中的招式,仅仅是一种概念性的东西,算不上具体的拳法套路。

摧骨手三式,分别是立地式、起跃式和锥式。

立地式,说白了就是双脚踩在地面上发力,脚蹬地,力走全身,将全身力气集中在一点爆发出来。

起跃式则是腾空而起,在下落的瞬间发力,用自身的力量和重量压制对手,自身的力量越大、重量越大,威力也就越大。

而锥式,则是在贴身战斗的时候,以肉为锥,靠肌肉的收缩施展震劲,从而摧毁对手。

说完了摧骨手,牙拆八式就很容易概括了,因为这套拳路的发力方式和摧骨手同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牙拆八式可配合梼牙来施展。

牙拆八式分为上四拆和下四拆。

上四拆:走、摔、钻、砸。

下四拆:走、锁、钻、扫。

走,就是探肘走臂,先用肘部攻击、压制对方,破坏对方的中线防御,再出手攻击中线。

所谓摔,就是各种摔法,二爷在这套拳路里糅合了蒙古摔跤的一些技术,并配合摧骨手的发力方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

再说上四拆中的钻,你可以将这个“钻”字理解为刁钻的钻,这是牙拆八式中唯一脱离了摧骨手的技法,也是最不常用的一门技法,因为它专打对手命门,很容易闹出人命,出手时候讲究出其不意,从对手的视觉盲角发起冲击,一击毙命。

至于砸,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这门技法和摧骨手的起跃式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施展的时候不需要爆发全力,但要求更快、更准,说白了就是牺牲力道来换取速度。

下四拆中的走和上四拆一样,冲膝走腿,用膝盖破防,脚尖伤敌。

锁也是摔的变种,摔是将对手撩到半空,再奋力砸在地上,而锁则是将对手压在地上,手脚并用,将对手的关节锁住。

下四拆和上四拆中的钻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一个用拳一个用脚。

扫,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扫堂腿,就是用下肢力量破坏对手的平衡。二爷说,低扫在实战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不过我平时很少用低扫,应该说很少用腿,拳头反而用得多一些。

其实明眼人应该看出来了,二爷的这套牙拆八式,处处针对对手的防御,联想到牙拆八式是二爷在和柴宗远交手之后创出来的,所以我想,柴宗远一定是个防御方面的高手,而上四拆中的“砸”,更是不惜牺牲力量来换取更快的速度,他的身法和出手的速度,一定也比二爷更快。

虽说二爷口口声声说,摧骨手和牙拆八式是两套硬碰硬的刚猛拳术,但在我看来,它们不像是拳术,更像是两种粗糙的武学体系,尽管粗糙,但确实非常实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