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幽冥通宝 > 第618章 孙道长

幽冥通宝 第618章 孙道长

作者:人面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7:36 来源:小说旗

对于别人的眼光,黄玉忠好像挺在意的,路上的人好像全都打成了一片,唯独我和他备受冷落,这让他的脸上的表情变得很不爽。

我倒是无所谓。

其实简单一想就明白了,既然进入九龙窟之前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同足,这些参加春评的人肯定会事先做一些准备,比如打听一下这次春评的参与者都有谁,多在行当里走一走串一串,多和其他参与者联系一下,互相摸摸底细,以便确定自己要找谁来做同足。

这条路上的人,大多数在进入内山之前,都互相打过照面了。

像我们老仉家,因为二爷的脾气在行当里是出了名的暴躁,小辈们都怕他,自然也没人愿意踏足渤海湾,加上我才刚入行两年多,别人也没必要为了见我,特地跑到二爷的势力圈子里去。

我和黄玉忠一路边走边看,日头渐渐高了,路上也变得人满为患,而黄玉忠的脸色,也越来越差劲。

我怕他压不住心里的火,会做出什么傻事来,就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黄玉忠,你说,三青会是怎么将屋子运进内山的?”

一路走来,我发现路旁有很多贩售户外用品的商店,偶尔顺着门口朝里面扫上一眼,经发现里面的东西还很齐全。

店里的商品,还有三青会为与会者提供的食材,都要从外面运进来,可山路这么难走,他们是如何将数量巨大的物资运进来的呢?

黄玉忠的思路没能被我带偏,他也不回答我的问题,只是一脸愤懑地对我说:“行当里的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是狗眼看人低。”

我无奈地笑了:“人家只是没注意到咱们,有没有轻视咱们,你这话说得有点过了啊。你应该这么想,其实不被注意也挺好,最起码咱们不用堆着一脸笑,见人就打招呼。这么长的路,这么多人,来回走上一趟,脸都笑僵了。”

黄玉忠有些烦躁地挠了挠额头,说:“像你和左有道这样的人,是不是都是这样啊?你看看啊,你是阴差,左有道名声在外,可行当里真正见过你们的人却很少。你们好像也不希望别人认识自己似的。我总觉得,你们这种人,好像一点也不在意自己在行当里的名望。”

我反问他:“我们这种人,是什么样的人?”

黄玉忠想了想才说:“在咱们这个行当里,大多数的小一辈门人,都是常年待在宗门里,每天打磨修为。可你和左有道就不是,你们天天在外头跑,好像很少在宗门待着。”

“你怎么知道我天天在外头跑?”

“这还用说嘛,前段时间我天天去老巷子……玩,一次都没见到你,每次问巷子里的店家,他们都说你出去办事了。”

我笑了笑,无奈地叹了口气:“从去年开始,确实没怎么休息过,基本上一年365天,我至少有300天在外面,其实我也想好好休个长假,可没办法呀。”

黄玉忠问我:“你真就一点不在乎名誉和声望吗,我爸说,虽说修行者需要清心寡欲,但作为小一辈的人,还是应该有点追求的。”

我实话实说:“如果我真的不在意这些,就不会大老远跑来参加春评了。”

听我这么一说,黄玉忠就笑了:“也对。”

说话间,我们两个正好路过一个巷子口,当时也没有刻意朝巷子里看,只是从余光中看见,巷子口的左侧好像坐着一个人。

我和黄玉忠从巷子前走过,身后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那个人追上来了。

黄玉忠立即停下了脚步,转身朝后面望去,我也跟着他一起停下了。

对方是个年纪和我相仿的道人,他穿着一身青灰色的道袍,长发在头顶上扎成一个骨朵,面相虽然年轻,可眉眼之间,却有着一种老头子似的安详,而他那一直垂到胸口的胡须,又在他的气质中平添了一分老态。

一看到这个人,我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了四个字:未老先衰。

我回头看他的时候,他原本也抬头看着我,可一和我的视线接触,他就立即低下头,快速从我身边绕过去了。

当时他一边走,嘴里还一边嘟囔着:“天涯何处不沦落,沦落人未必沦落,局中人,也未必知道自己正在局中。”

这话这一听有些玄乎,不过看到那些从他身边走过的人,我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这家伙和我们一样,也被人忽视了,那些从他身边走过的人,没有一个和他打招呼的。

而他之所以说出那么一番话,就是想引起我的注意罢了。

我故意没去理他,带着黄玉忠继续向前走,那个道人却放慢了步子,等我和黄玉忠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他突然开口对我说:“这位朋友,最近怕是有血光之灾啊。”

我忍不住笑了笑,停下脚步来对他说:“九龙窟路途艰险,进去的人,怕是都要流点血吧?道长是在寻找同足吗?”

听我这么一说,道人不由地愣了一下,可随即就堆起了一张笑脸,朝我拱了拱手:“贫道孙路远,师承自武当山元妙真君。当面这位兄弟,可是仉家门下?”

咦?这人还真有点意思,竟然一眼就能看出我来自仉家。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竟说自己的师承得自元妙真君,如果我没猜错,他口中的这位真君,应该就是武当派始祖张三丰。

老仉家的典籍上提到过,明朝的世宗皇帝,曾赠封张三丰为“清虚元妙真君”。

直呼“张三丰”其名,确实有些失礼,如今行当里的人虽然很少提到他,但每当说起他的时候,还是要恭敬地称一声“造化真人”的。

“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这句话是清代儒学大家朱仕丰对张三丰的评价,而造化真人这个名号,也正衍生于此。

明人不说暗语,我也抬手作了一揖,自报家门:“我叫仉若非,仉家冬字脉门人。”

黄玉忠插嘴问孙路远:“你是武当哪一派的,道号是啥?”

道人笑得有些尴尬:“我也不算是真正的武当门人,也没有师父给道号,就是个行当里的闲云野鹤而已。”

黄玉忠不解:“你刚才不还说,你的传承得自武当吗?”

道人说:“我学的那些东西,都是元妙真人出家前研创出来的。听我父亲说,当年元妙真人在上山前,将早年研创的四十部心诀都寄存在了我们家,可到了我这一代,就剩下半部残本了。”

黄玉忠看向了我,有些担忧地说:“只有半部残本,恐怕是练不出什么东西来吧?”

我知道,他是怕孙路远的修为不够高,进了九龙窟以后会拖我的后腿。

相反,我却没有太大的担忧,毕竟是造化真人留下来的传承,就算只得到半部残本,也能受用无穷了。

再者,除了孙路远,我现在好想也没有其他选择。

想到这,我再次朝孙路远拱了拱手:“如果孙道长不嫌弃,咱们就做个伴吧,好歹也有个照应。”

孙路远露出了一抹干净的笑容:“那就承蒙照顾了。”

本来我以为他会跟上来,没想到他说完这句话,转头就要离开。

我伸长脖子唤了他一声:“孙道长!”

孙路远停下来,一脸懵地看着我:“怎么了?”

我说:“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一脸疑惑地问我:“哪句话?”

“局中人,未必知道自己正在局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孙路远笑了笑,抬起手,朝黄玉忠指了一下:“我说的是他,不是你。你也是局中人,但你知道自己在局中,也有能力改变局势,但他不一样。”

说完,孙路远朝我抱了抱手,头也不回地走了。

黄玉忠目送他走远了,才小声对我说:“我怎么觉得,这家伙在故弄玄虚呢?”

我笑了笑,说:“你不觉得他很有意思吗?”

“有意思?”黄玉忠瞪大了眼:“就凭一句有意思,你就敢找他来做同足?你就不怕他心怀不轨吗?”

我说:“他看上去不像是心怀不轨的人吧,你看他的笑容多干净,如果不是内心纯净的人,不太可能有这样的笑容。”

黄玉忠一脸的无奈:“万一他演技高呢?”

“那我就认栽呗,反正现在也没有别人可以选了,你和李淮山又不能陪着我进九龙窟。”

说话间,我抬起了头,望向人来人往的街道。

昆仑山的内山就像过年一样热闹非凡,只有我和黄玉忠,再算上刚才的孙路远,只有我们,看似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自己的位置。

看似没有!

黄玉忠看着路上过往的行人,眉头紧紧地拧着:“我就想不明白了,你明明是阴差,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认得你呢?”

我笑了笑:“他们又没见过我,怎么会认得。”

正巧在我身边就有一家商店,我就拉上了黄玉忠,打算到店里买点出山用的东西,尤其是塑装食物和烷气罐。

如今大多的与会者都在费心寻找同足,暂时没多少人逛商店,估计等到春评结束,补充物资的人就会积满各个商店,到时候我都不一定能排上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