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幽冥通宝 > 第699章 地下工事

幽冥通宝 第699章 地下工事

作者:人面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7:36 来源:小说旗

青崖子合上了日记本的封皮,一脸不屑地说:“一口一个‘希望我的家人一切安好’,这些日本人在这儿杀人的时候就没想过,被他们杀死的人,也有自己的家庭,他也不想想,被他杀死的那个女孩,也是别人的家人?”

我也是眉头大皱:“他别别人都是疯子,其实他自己不也是个疯子么?只不过他比另外两个疯子胆小而已。”

说完这番话,我就将话头引到了正题上来:“依你看,埋在地底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青崖子说:“那肯定是邪物啊。嗨,不管它是什么吧,总之绝对可能是长生秘诀。”

仔细回想了一下日记的内容,我才开口问青崖子:“老陈,你说……当年那个中尉,为什么要割下别人和自己的舌头呢?他到底是割下了别人舌头,还是拔出了别人的舌头?”

青崖子的反应相当快,他稍微蹙了蹙眉,接着就瞪大了眼:“先就乎?”

“先就乎”这个词,乍一看确实有点莫名其妙,其实这个词本来就是梵文的汉语发音,有时候也被译为“光就居”,这个词来源于佛家的《佛说十八泥犁经》,是十八层地狱中的第一层。

后世常认为,这个名为先就乎的地狱,就是传说中的拔舌地狱。不过我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是值得商榷的。在西堂关禁足的时候,我曾看过那本经书的译本,感觉经书中对先就乎的描述,和后世广为流传的拔舌地狱有着很大的差别。

不管怎么说,先就乎、拔舌地狱,都是佛门地狱里存在的东西,而在徐福所在的那个年代,国内的神学体系中还没有出现“地狱”这个词,只有阴间阳间的说法。

可到了袁天罡所在的唐代,佛门思想在中原广为流传,地狱的说法,也越发深入人心。

其实我一直在想,和幽冥通宝相连的那个阴曹地府,其形态,极可能就来自袁天罡对阴曹的想象,那是一个由道家和佛家思想彻底融合之后,才衍生出的图景。

不周山的人可以通过仿造鬼门人为制作出极寒地狱,也能通过赝制的幽冥通宝来召唤业风业火,我推断,幽冥通宝本身,应该也有在阳间制造出地狱的能力。

如果说在地底深层真的出现了一个拔舌地狱,那么我基本上可以肯定,袁天罡一定来过这个地方,而在洞群深处,也极可能藏有一枚幽冥通宝。

我皱着眉,一直在思考诸如此类的事,青崖子却打断了我的思绪:“日本人没能找到长生秘诀,却直接把地洞挖进阴曹里去啦!”

“现在下定论还太早,”我摇了摇头,一边思考一边开口道:“地底下究竟有什么东西,还得进去以后才能弄清楚。”

老温拿着两条步枪过来:“带上这些东西吧,有个箱子里还有不少手榴弹,也带上吧?”

我和青崖子同时点了点头。

这地方的武器弹药足够武装一个日编中队了,可我们也不能把所有东西都带走,最后只捡了三条枪,没人六十发子弹、三颗手榴弹,另外还拿了一壶枪油。

老温和青崖子早就将潜水设备留在隧道那边了,他们两个建议我也把压缩瓶扔下,我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带着压缩瓶,有备无患嘛,反正这东西只有三十多斤的重量,对我来说和没重量也差不多。

青崖子翻译日记内容的时候,我们都以为,日本人在山谷里开了一个很大的地洞,可后来我们在山谷中勘察了半天也没发现这样的洞口。

一直到了午夜,青崖子才在一堆倒塌的营帐下发现了一扇严重锈蚀的铁门。

门洞的面积不大,一次最多只能容纳一人通行,按说像这样一个入口,不可能将大型的建筑器械送进去。

老温仔细检查了一下周边的土壤,发现这些土壤中都掺杂了不少碎石和水泥粉,他说这地方本来应该有个很大的洞,后来被填埋上了,估计是那个姓高桥的中尉出事以后,日本人才设法封了地。

地上的铁门一早就是打开的,我和青崖子设法将挡住门洞的杂草清理干净,老温则端着探照灯,朝门洞内打光。

里面是一条很窄的楼梯,向下延伸十来米以后,楼梯两侧就没了隔挡,就是空洞洞的一片漆黑。

我怕老温把探照灯的电量用光了,就让他打手电照明。

没人知道日本人在地底下都放了什么,万一里头有化学武器,这么多年过去,也早就该泄露了。为了老温和青崖子的安全着想,还是又必须先测一测地下的空气质量。

老温洒了一把朱砂下去,说等上五六分钟就能有结果。

用念力加持过的朱砂,确实是检测空气质量的首选,如果地底下的空气中混有毒素,朱砂会起反应,老温也能感应到朱砂上的念力波动。

前后过了将近十分钟,老温确定没什么问题了,我们才一一进了门洞,我打头阵,老温做中坚,青崖子殿后。

身子完全降入地下以后,空气中就弥漫起了一股很浓的铁锈味,从手电筒射出去的光束在黑暗中来回晃动,能看到空中还漂浮着一些尘埃似的东西。

日本人当初为了封住洞口,在距离地面半尺的地方撑了一层十米厚的天顶,应该是那个中村少佐来了以后,才让人用凿子将混凝土打造的天顶凿穿,并建了这条楼梯和铁门,在楼梯两侧的混凝土层上,还能看到一条条凿痕。

从楼梯下来以后,就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地室,拿着手电扫光,能看到很多用来撑顶的大墩子,这个地室原本应该有十多米的纵高,压上天顶以后,这地方的高度才刚刚一米八左右,用来承载混凝土的石板几乎就压在我们的头发稍上。

得亏我们三个个头都不高,要是换成二爷和左有道那样的身高,进来就得窝腰,二爷弄不好还得蹲着走。

老温在后面提醒我:“这地方应该有通往下层的入口,好好找找。”

我侧身朝他和青崖子招招手,接着就朝地室的东南角走了过去,那个角落被墩子挡住了,灯光照不过去,但在炁海流沙的视野中,能看到那地方有条向下延伸的楼梯,梯道非常宽,一次能容纳五六个人并排走。

凑到楼梯口的时候,就能明显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了,声源离我们很远,听起来不算清晰,但大概能辨认出来,水势非常湍急,估计在地底深处应该有个落差很大的瀑布。

日本人留下的日记上也说,他们在地下深处建了一个小型发电站,单靠一般的地脉,可建不起这种东西来,就算建起来了,发电量也十分有限。

楼梯是用石头打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坚挺如初,锈腥味和淡淡的水汽混杂在一起,刺激性很强,我们三个没带呼吸面罩,只能强忍着。

地底二层的空间比第一层还要大得多,我们下了楼梯以后,拿手电来回扫光,光线除了偶尔能照亮几根顶梁用的墩子,根本无法照穿其他区域的黑暗。

青崖子嘀咕道:“不知道日本人建的发电站还能不能用。”

我说:“就算能用,咱们也也不知道怎么启动它。”

“只要能找到控制器,我就能让它动起来,”青崖子十分自信地说:“要是我没估计错的话,控制器应该就在这一层,找找吧。”

在炁海流沙视野中,三十米开外的地方陈放着一些四四方方的大器械,那些东西有可能一些立在地上的柜子,也有可能是仪表箱。

我带着老温和青崖子摸了过去,拿手电一扫光,果然看到这些立柜似的东西上附着大量的表盘,在最靠西的一个柜子旁,还立着一个和手腕差不多粗摇杆,那东西相当大,上面长满了锈。

青崖子将灯光打在摇杆上,又看了我一眼,说:“你试试能刚动它吗。”

“那东西就是发电站的开关?”我一边发问,一边朝摇杆走了过去。

青崖子快步跟上来:“应该是启动装置,不过也不好说。”

来到摇杆前,我就将手里的东西交给了老温,随后攥住把手,用上吃奶的劲儿猛推两下,这玩意儿完全被锈死了,就算是用上全力,也只能让它微微转动。

“别用猛劲儿,就你这力道,弄不好会把齿轮给压崩了。”青崖子嘟囔一句,从背包里拿出了登山锤。

我和老温也拿出锤子,和青崖子一起在摇杆上小心地砸,感觉锈迹差不多都被震碎了,又将小半壶枪油倒进摇杆底座的缝隙里。

枪油差不多都渗进去了,我才再次抓住把手,慢慢发力,让摇杆转了起来,松了锈,又有枪油润滑,手上的阻力顿时小了很多,当摇杆转完半圈的时候,地面下方就传来一阵齿轮扭动的碎响。

一直等到齿轮的扭动声没那么生涩了,青崖子才让我加猛力。

我抓着摇杆拼命摇动,地面下的方的舌碎响变得越来越强烈,期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震荡,就连墙壁和撑顶的墩子都跟着微微颤动。

乓、乓、乓……

连着摇了半个小时,地底深处突然传来一连串金属碰撞般的脆响,青崖子说这应该是大功率照明设备开启的声音,让我别摇了,赶紧停手。

我对电力方面的事儿没什么了解,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干。

没过多久,在我们的头顶上突然出现了亮光,这时我们才发现,墙顶上安置了大量钨丝灯,到了今天,这些灯泡有一半以上都废了,还有一些刚刚闪了两下光也当场报废,可随着电力慢慢加强,还是有少部分灯泡彻底亮了起来。

黑暗被驱散,光线虽说不算充足,但也足以照亮整个地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