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03章 不是运气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03章 不是运气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汇嘉的两个鉴定师就像冻住了一样。

现在已经不是头皮麻,而是人都麻了,看李定安眼神,就像是看神仙。

说实话,汇嘉虽然比不上保力的底蕴,比不上国博和故宫专业,但在艺术品、在收藏界,绝对是能排得上字号的。

稀奇古怪的古董他们见过不少,在拍卖会上捡漏的也不稀奇,但这样的,真心没见过:

阿拉伯人造的东西,伊斯兰教的圣器,属国外造、也是从国外流进来的一件外国古董,里面装的却是中国的银元,还是绝版银元?

问题是,那东西封的严严实实,李定安怎么知道的?

此时再想,那句“至少值上千万”,就像是……未卜先知?

所以说,这两位没跑过去把李定安摁地上研究研究,已经算是够镇定了。

同样的,杨光信也处在半疑惑,半迷茫的状态,因为他也想不通……

李定安却老神在在,一枚挨一枚的看着洗出来的银元和铜币。

这是马元海送的……

这是韩起功……

这也是韩起功……

还是韩起功……

这是治成章,这是马敦静……

不管是谁送的,都是世所罕见的珍惜币种,不过系统的估价并不高:每枚一律五十万。

明白了,扑满只值四十万……

……

前后也就十来分钟,所有的银币就被清理了出来,相对普通的放一边,绝版的再放另一边。

一位汇嘉的鉴定师数了数,能称为珍品的,足足有十六枚。

再算价格……

他“嘶”的吸了口凉气:何止上千万?

何安邦大手一挥:“老马,先给估个价!”

“啧”的一声,马老师摇了一下头,“不太好估!”

怎么就不好估了?

刚要问,何安邦又猝然顿住。

还真不好估。

因为这两年的古币行情太乱,特别是袁大头。

就拿“甘肃加字版”来说,去年秋,嘉德秋拍时就有这么一枚,成交价一百五十九万。

但年底,佳士德冬拍,成交价又成了五十二万。

仅仅过了三个月,也就是上個月沪上宏盛春拍,同样的一枚,价格却一路狂飙,翻了整整十倍,最后以五百三十万成交,加上佣金,六百万出头。

这怎么估?

但不管再乱,既便是将桌上这些银分开一枚一枚的出,总价最少也在千万以上。

而且品种还如此之全,可谓是将珍惜版的袁大头一网打尽。遇到喜好这一类的,整体价格再往上翻一倍都绝对有人要……

但李定安才花了多少钱,三百万?

而且要不是杨光信和他抬扛,三十万就能拿的下来……

心里震惊的不要不要的,缓了好一阵,何安邦才回过神。

他叹了口气:“东西先放着……老规距,先给大家夥解解惑。”

“哦……对……李老师,你坐!”

丁老师,也就相对年轻点的那位馆员连忙起身,给他搬了把椅子。

李定安受宠若惊:“丁老师,您客气……我站着说……”

他想了想,从箱子里拿出那张台签,然后又在地上瞅了瞅,把刻有小字的那一块碎银捡了起来。

“各位老师,你们看一下就知道!”

两样东西摆在了桌子上,然后围过来的一圏脑袋。

“嗯,怎么刻的是汉字?”

“圣行之礼,就是回族人的割礼吧?”

“庚午年,还是繁体字……民国的东西?”

“肯定的,不看那么多银元?”

“但之前谁能知道?”

“这倒是……”

何安邦指了指标签:“努日、泽海是谁?”

“不知道!”

“这个阿拉伯词呢?”

“也不知道……”

得,问了一圈,谁都不知道?

倒不是几位研究员的水平不够,而是被李定安搞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根本静不下心去细想。

包括吕本之,更包括何安邦。

他急不可耐,焦燥的直挠头:“你别打哑谜了,麻利点!”

一点耐心都没有?

李定安暗暗腹诽,拿起了台签和银块:

“能遇到这东西,确实是巧合:就那天,我和你还有杨总分开后,去宗教展厅帮陈总看了一串念珠……当时,这只葫芦就摆在念珠的旁边……

我当时一看:阿拉伯风格的东西,刻的却是汉字?所以就好奇了一下。又看到努日和泽海、‘圣行之礼’,以及‘从国内流到麦加,又从麦加流到国内’等信息,推断出了这东西的来历……”

有一位汇嘉的鉴定师举了举手:“这两位是谁?”

“马继援和韩起功!”

听到这两个名字,鉴定师依旧一脸懵逼:没听过呀?

“西北三马,步方为王,马继援就是西北王马步方的长子,经名‘努日’。韩起功是原国民党骑兵军军长,马步芳手下第一重将,一直坐镇河西,人称河西王,经名‘泽海’……

这件钱葫芦,就是马继援在九岁举行割礼之时,韩起功专程从麦加给他订的贺礼……我当时好奇,又抱了抱,发现这东西贼重,至少五六十斤,还和葫芦粘到了一块,所以我就想,里面是不是银元……”

“李老师,你怎么知道这里面是银元?”

李定安指了指台签上的阿拉伯词汇,“马老师,这个词是音译,读音是‘坡里曼’,你读一下就知道了……”

坡里曼……扑满……钱葫芦?

可不就是存钱罐?

存钱罐里除了钱,还能放什么?

其他不论,也不管是清名还是恶名,马继援和韩起功也算是史书留名的人物,所以光是这只罐子,就绝不止三十万,何况里面还有银元?

要是能碰上一两枚绝版的,那就赚大发了,所以搁谁都不会错过。

但前提是,伱得知道努日和泽海是谁,还得认出这东西具体做什么的。

说句心里话,前一点基本上没问题,但后一点……

马老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李老师渊博,连伊斯兰教的东西都懂的这么多?”

“马老师过奖,我还真没怎么接触过宗教知识!之所以认出这东西,是因为我大学读的是近代文学,所以对近代史了解的多一些……”

李定安谦虚的笑了笑,“至于阿拉伯文,是一位要好的同学学的就是这个,凑巧学了几句……”

众人哑然:这是凑巧吗?

感觉博士都没你懂的多……

沉默了好久,杨光信又叹了口气:“那你怎么知道,其中有绝版银元?”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又是精神一振。

李定安神色如常:“也是巧,大学里正好学过……”

何安邦有点不信:“你们首师还教这个?”

“不光是首师,是所有本科院校的文科类专业基本都教……”

李定安笑了笑:“就《中国近代史》,《论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有专门论证西北军阀的篇幅,而其中有一篇课后文章,叫《忏悔》,是西北解放后韩起功被捕改造时,根据他的口述写的。

其中就有他为了讨好马步方,怎么定的扑满,之后又怎么为马继援搜寻稀罕珍贵的银元,所以这此银元,有近半都是他送的……”

众人又沉默了。

上学上到这个份上,记性好到这个地步,这是什么样的学生?

也别说学生了,估计教授都没记这么清楚……

李定安则暗暗的叹着气。

确实不是他胡编的,课本里也确有,但他哪能记这么清楚?

是发现扑满的疑点之后,他回房间查资料,才发现,上学的时候竟然学过?

你说这巧不巧?

一时间,角落里鸦雀无声,个个都在沉思。

惊叹李定安学识之广,见闻之博,眼力之精,唯独没有人想,他运气如何如何。

因为这一次,他真就靠的不是运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