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23章 何止是一个亿?

“一千五百万!”

权英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少拍一分,我把自己赔给你……”

李定安转了转眼珠:你想的倒挺美?

当然,指的是人。

反正这价格已经是不可能再高了。

不看何安邦当即就不吱声了?

其它人也是一脸惊诧。

乍一想,小小的一支玉杯,拍一千万?

玉玺才拍多少……

但稍一转念,又觉得理所当然:但凡礼器,就没有价格低的,比如玉猪龙,拇指或食指长的那么一截,几千万的都有……

反过来再看,这会儿的范会长,脸已经不是白,而是青了。

虽然不是专门研究近代和明清文物的,但说实话,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够专业了。

不信可以问问:在场这些“博物馆馆长”、“收藏协会会长”、“古玩商业协会会长”等等,能像他一样,把这三只玉杯认全乎的有几个?

知道什么“宗彝”,“虎睢”的,更是少之又少,绝对超不过一巴掌。

问题是,偏偏就是他最爱较真?

要说后悔,肯定是有那么一丝丝的,但更多的,还是不信……

不信自己走眼的这么厉害,不信只是吴湘的一个学生,就专业到了这个份上?

他紧紧的盯着玉斝,心中五味杂称,旁边又有人说:“我怎么看着这满文……有点不对?”

“噌”一下,范会长的眼睛又亮了,“肖馆长,哪里不对?”

“字头不对,切音不对,辅音也不对……嗯……反正我只能翻译出一个“上天”,其它的都似是而非……”

“确定?”

我又不是专业学满文的,这样的东西,你让我怎么给伱确定?

再说了,既便有九成把握,但除了你范会长,谁又敢这么头铁,把话说那么满?

肖馆长想了想,又笑了笑:“我年轻时在保定,跟着考古队发掘过一段时间的西陵,学过点满文,所以懂的也不多……就是觉得有点儿……嗯,不解,提出来大颗儿探讨探讨……”

你个怂货。

范会长暗暗骂着,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这么一说,这就不是谥号……换种说法,这就不是祭祀努尔哈赤的东西……嗯,更甚至,不是礼器?”

他声音不大,却足够身边的人听到。神情迷茫,摆明是在苦苦思索,所以,你还不能说他是在质问、质疑。

李定安一下就乐了,这位较真归较真,但并非没心眼。

他很认真的看着肖馆长:“肖馆长,你再想想……嗯,我敢肯定,这玉杯上的满文,和你学过的满文,差别非常非常的大……”

扯什么淡?

满文就是满文,还有差别的说法?

肖馆长暗暗腹诽,本能的就想呛一句,而话都到了舌根子底下,他又突然愣住。

好像……真就有差别?

稍一顿,肖馆长又一头的汗: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差一点就自个扇自个一巴掌。

因为从努尔哈赤始创开始,满文被改过太多次,而且变动极大:皇太极小改了一次,顺治大改了一次,康熙又大改了一次,直到康熙晚年时期创《御制清文鉴序》,才彻底定形,也就是延用至今的这一种。

而清西陵从雍正时期始建,凡满文自然用的是新文,他学的当然也就是这一种。

但如果返过来,和顺治时期的满文做对比,岂不就是似是而非?

想到这里,肖馆长的脸下意识的红了一下,碰了碰范会长:“老范,我看错了,这东西是对的!”

怎么又成对的了?

你能不能有点原则……

范会长低声问:“怎么回事?”

“这是努尔哈赤初创的老满文,缺点太多,所以顺治建国后就开始完善,一直到康熙……我学过的……嗯,和这个不一样……”

范会长一脸懵逼,刚刚缓过来一些的脸色又青了。

这么一说,正因为这上面的满文似是而非,反而证明这东西确实是礼器,更加证明,真就是顺治时期的?

郁闷了好一阵,范会长彻底不吱声了。

还争个毛?

他一不说话,画风就正常了许多,探讨也就真的成了探讨。

又过来了一位中年人,何安邦介绍说是颐和园纪念馆的闻馆长。

他看了看桌上的玉器,又摇了摇头:“即便是现在,我依旧存疑:载漪册封,为何不是经承嗣父奕志的‘瑞郡王’,而是‘端’?”

“金册和玉册我见过好几封,比如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和硕智亲王的金册,以及大连现代博物馆馆藏的七世班禅的金册,那上面都没有印,但这上面,却是双玺?”

像这种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纪念馆,虽然主项并非文物类,但肯定了解过相关文献,懂的肯定要比范会长多的多。

所以李定安很认真的想了想,“这事稍有些复杂,我长话短说:大致就是光绪成年后想亲政,慈禧却不放权,二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所以慈禧准备废了光绪……她挑来挑去,挑选最受宠信,最听话的载漪的长子为‘大阿哥’。

在这个前提下,载漪不断高升,到1894年,光绪正式亲政前昔,慈禧直接册封他为端郡王。之所以是“端”,而是不“瑞”,原因在于奕志是嘉庆之孙,已经属于皇室远支,如果载漪继承了他的爵位,到时再立载漪之子为新帝,既不合礼法也不合体统……

光绪起初不同意,但慈禧抢先发难,下了懿旨,更是在银册上刻了印。光绪一看:这懿旨要是颁布出去了,不等于还是老佛爷说了算,他还亲政个毛线?

因此,光绪只能捏着鼻子答应,让慈禧收回了懿旨,改下圣旨。同时,又在银册上加盖了帝玺……”

众人听得半信半疑,闻馆长皱着眉头:“慈禧准备废立光绪,这事我知道,也是这个原因,她不惜与十一国开战……但这双玺?”

但稍一顿,看着肖馆长:“老肖,你满清文物研究的多一些,有没有印象?”

我要有印象,还能跟着老范和何安邦、吕本之抬杠?

他使劲的摇着头。

“有的!”

吕本之突然说,“《满文实录》中记的很详细,但到了《清实录》、《圣训》等汉字史料中,就成了语焉不详,至多提了一句:懿旨有误,因疏忽而将‘瑞’误写做‘端’……”

范会长“腾”的站了起来:“那你之前怎么不提?”

“没见到实物,我怎么提?”吕本之不疾不徐,一本正经,“你是没见过造假集团能把东西做多逼真……”

李定安差点就没崩住:明明不是笑话,他就是想笑。

也由此可知,龙纹大缸,恭慈金宝给吕本之留下的印像太深刻,估计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这三件礼器呢,还有祭拜努尔哈赤的玉斝?”

范会长也不装死了,直言不讳的问,“怎么到了载漪手里?”

“因为他去xJ之前,这些东西就在他手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1900年元旦,载漪的长子溥僎祭告祖庙,再下一步就是逼光绪退位……

但马上就要举行禅位大典了,各国列强相继声明,不同意光绪退位……慈禧和载漪一怒之下,与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

谁料大清败的太快,八国联军攻陷京城,慈禧与众大臣逃到了西安……即便如此,载漪依旧没有熄灭让儿子当皇帝的希望,准备让溥僎在西安登基……所以,并不只是这几件礼器,而是所有继位大典中用的礼器,都由他带到了西安,都由他掌管……

然后,他就听到了‘慈禧准备让他背锅’的风声,可能是出于对慈禧的不信任,所以他就逃了,不停的逃……先逃到xJ,又逃到了安集廷,三年以后,才辗转到了ALS……”

“不对啊?”

范会长转着脑袋瞅了一圈,指着石器、料器,“当时逃的那么急,那这些东西他是怎么带过去的?”

“并不是当时,而是之后……”

李定安稍顿了顿,“慈禧回到京城,与八国联军议和期间,顺水推舟判了载漪和载澜流放xJ……应该是自知理亏,慈禧默许兄弟二人可以迁走家产,所以在载漪的授意下,载澜帮他搬空了整座王府……”

这个……也有点太曲折了吧?

许多人都是半信半疑,正想着怎么求证,丁院长笑了笑:“不错,清史学的挺扎实,眼光也很不错,给老吴当研助完全够了……”

意思是,李定安说的都对?

那东西呢?

更用不着说……

肖馆长蠕动了一下嘴唇,指了指案子上的东西:“如果算经济价值,这些,大概有多少?”

值多少?

这倒是个问题。

因为系统压根就估的不准……

李定安还在默默的计算,何安邦冷不丁的说:“差不多一个亿!”

一个亿?

肖馆长一个后仰。

感觉脑子里都还没反应过来,丁院长又站了起来:“只多不少……如果放在省市博物馆,这几样都能当做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

肖馆长突然就想到了南京博物馆和大连博物馆的那两封金册……可不就是镇馆之宝?

这封银册,少些也有六七千万……

到这个份上,已经用不着再开什么证书,或是做什么保证。丁守义和吴湘都说东西没问题,来历也没问题,然后就告辞离开。

何安邦,吕本之,并李定安一道把他们送了出去。

临走时,吴湘又笑着说:“下周一,记得来报道!”

李定安一头的汗:“吴教授放心,我记住了!”

丁守义也哈哈一笑,拿手指点了点他……

看着三老一中说说笑笑的出了门,再看到后面亦步亦趋,真就跟个乖学生似的李定安,众人一阵愕然,竟都有一种“极度不真实”的感觉:真就是学生?

但怎么就专业到了这个份上,总不能自己那几十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吧?

太吊诡了……

权英双眼贼亮,一直盯着李定安,看着他出去,又看着他进来,眼神一直就没偏过。

一个亿,又是一个亿……这才几天?

一刹那,她甚至有一丝冲动:从苏付彼离职,与李定安合一伙开一家公司。

以李定安眼力,以她的商业运作能力,想不发财都难……

说实话,在她看来眼力都还是其次,关键的是,一个人再好学,记性再好,也渊博不到这个地步吧?

愣了好久,权英轻轻一叹:“你说……有没有他不懂的东西?”

“什么?”

我的声音很小吗?

权英转过头来……发现陈静姝在看着天……嗯,竟然在发呆。

“高兴傻了?”

“高兴?”

陈静姝却摇了摇头:“我不觉得!”

嗯,什么意思?

稍一琢磨,权英竟然懂了:有的男人太优秀了,对女人而言并不是好事?

还真就是这个道理……

思忖间,李定安和何安邦、吕本之又走了回来。

刚要进门,何安邦又顿住,眨巴着眼睛,使劲的回忆着。

“嘶……不对……”

“怎么了?”

“我记得之前丁院长说,这些东西的来历有点问题……哦不,有点复杂……但为什么到后面,提都没提?”

怎么提……打国博和故宫的脸?

吕本之神色一黯,不说话了。

什么意思?

何安邦又看着李定安。

李定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声音压的极低:“当年,八国联军走了之后,慈禧从西安回来,命礼部、造办处重新刻制了一批礼器……史书上有记载的……”

我……

何安邦猛一回头,死死的盯着吕本之。

吕院长又是一叹,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意思……全被载漪带走了?

“没那么多,应该只有一部分……”李定安想了想,又看了看案子,“应该……也没那么少……”

扯什么淡?

一瞬间,何安邦只觉脑子里嗡嗡嗡:国博和故宫收藏的礼器,竟然是……替代品?

反倒是李定安这几件,却真的不能再真?

怪不得吕院长说可以让省市博物馆当镇馆之宝的时候,说的是“这些”,而非特指银册?

更怪不得,这小子打死都不卖?

这么一算,这些东西,又何止是一个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