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59章 少林寺的武器

作弊?

林思齐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唰”的一下,狐媚子似的小脸儿煞白煞白。

“祝金兰,你别胡说……我们……不,他们没作弊……”

“那你们刚才看的是什么,敢不敢拿出来?”

“就手机……”

“什么手机,分明就是这批文物的清单……严教授,我向监考组投诉,陶瓷系研二班集体作弊……”

我去?

考场里像是捅开了的蜂窝,“嗡嗡”个不停。

所有学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直愣愣的看着这边。

也不止是学生,还有监考组,更有陶瓷系的讲师和教授。

他们倒是知道这批东西的来源,也知道林思齐为什么敢弃考,但没料到她这么不知轻重。

你就是想显摆,也不能在这种场合拿出来啊?

但光抱怨没用,还得想办法处理:因为一个不好,就可能引起轩然大波,搞不好还会给陶瓷系扣上一顶“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的帽子……

白如连忙站出来解释:“同学们别误会,这批文物是林思齐家里捐的,所以她才有清单……”

“好家伙……以前怎么不知道,林学姐家里这么壕?”

“这何止是壕,没点能量,能弄来几百上千件的东西?”

“确实……但她是研三,既便想帮着作弊,也是帮同班同学,怎么跑研二去了?”

“好像是谁给她出的主意,说是李定安能帮她搞定毕业论文。”

“谁,李定安?是不是吴教授动不动就提的那位?”

“对,就是他……开学一个多月了不见人,来了就从研一跳级到了研二。”

“他作弊,不大可能吧?”

“不好说……”

霎时,几十双眼睛从林思齐的脸上挪开,稍瞅了瞅,就看到了一位陌生的面孔。

别说,还挺帅?

学生们议论纷纷,老师们也走了过来。

将将站定,一位负责监考的讲师咦的一声,指着案子上的东西:“伱们这速度?哈……”

一瞬间,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我的个天?

案子上已经分类好,且贴好标签的物件竟然足足有十来件……问题是从开考到现在,才过去了多长时间,大部分的组连一件都还没搞清楚。

也别说学生了,你现场让张教授试一试,看他有没有这么快?

如果放平时,同学们至多也就是好奇一下,感慨一下林思齐家里好有钱,研二组的胆子也好大:作弊这么明显,都不知道收敛着点?

但猛的和神龙不见首尾的传说人物李定安扯上了关系,感觉这瓜突然变的好大?

霎时,学生们看热闹的心态渐渐的偏向于幸灾乐祸:啧啧……这就是吴教授动不动就说,全系的学生加起来都不配给他提鞋的那个男人?

一场普通的实践考试竟然都需要作蔽,也不过如此嘛……

张教授也意识到了问题,叹了一口气:“林思齐,清单呢?”

林思齐早都被吓懵了,期期艾艾的拿出手机,递了过来。

屏幕上依旧是物品图片,都还没来及退出去,张教授瞅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要说研二班作弊,可能性不大:毕竟李定安的鉴赏水平摆在哪里,压根就没这个必要。

但好死不死的,被人家逮了个正着?

所以说,这事情还真就不怎么好处理。

想了想,他看了看严教授:“严教授,我先通知吴教授吧?”

“对!”严教授点了点头,“确实要通知他。”

说罢,张教授就走到一边打起了电话。

这还考个屁?

李定安叹了一口气,摘下了手套。

说来话长,其实事情发生的极其突然,眨眼的功夫,事情就闹了这么大。

所以不止是李定安没反应过来,研二组的人全都愣住了。谈宏武更是后悔的砸康子:早知道这样,他就是拼着得罪白如,也绝不让林思齐这颗老鼠屎混进来。

白如更是肠子都悔青了:知道林思齐不靠谱,但没想蠢到了这种地步?

后悔的后悔,吃瓜的吃瓜,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高胜东走了过来,低声宽慰着:“别担心,吴教授会处理好!”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定安牙一呲:“处理不好也没关系!”

这样的态度,反倒把高胜东给搞懵了。

但稍一思索,他就回过了味来:李定安又不用积学分,又不用累学时,这场考试挂不挂还真就和他关系不大。

顶多就是传出些不好的影响,没办法评奖,可能讲大课的事情也得不了了之。

但反过来再想:只是学校内部……哦,顶多也就是系院级的奖项,李定安难道很在乎?

只要蒙古瓷的项目一旦完成,少说也是部委级的大奖。而且还有珍珠釉……要知道,这可是科技研究项目,也别说完成,只要一立项,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人才奖”就绝对跑不了。

这中间又差着多少级?

至于不能讲课,李定安就更开心了:有这个时间,他还不如尽快搞定蒙古瓷,尽快立项珍珠釉。至不济,跑跑文玩市场捡捡漏,不说再能不能捡到有研究价值、足够开新课题的文物,难道几千万上亿的赚钱就不香吗?

何必费那个时间和精力,又要备课件,又要上讲台,还得接受别人的质疑……

这么一想,高胜东愈发狐疑,斜着眼睛:“你不会是故意的吧?”

什么故意不故意的?

李定安愣了愣,眼珠子一瞪:“我去,不带这么冤枉人的……我才考了几次试,看谈宏武都没管她,就以为这也是上午的那种考试……”

上午……哦……也对。

别说考试了,他连课没上几节,还真就不太懂。所以十有**,把实践考试也当成了开卷考……

叹着气,感觉气氛不太对,高胜东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到吴教授进了陈列室。

吴湘的性格很好,但不代表没有威严,所以他刚踏进门槛,考场里顿时一静。

瞅了一圈,吴湘先和严教授等外系的老师打了声招呼,又径直朝李定安走来。

“吴教授!”

“嗯,事情不难处理,”吴湘点点头,“今天的考试取消,补考时间另行通知……另外,扣除白如半年绩效,扣除林思齐五学分……学院通报批评……”

一听考试取消,同学们顿时暗喜,但嘴还没咧开,脸就一垮:还要补考?

果然是高兴的太早了……

但听到后面半句,所有人心里一跳:处罚这么重?

讲师的半年绩效差不多小两万,至于五学分,等于三年硕士总学分及格线的七分之一,说直白点:林思齐一学期的课全白上了。

而且还没完:学院通报批评,说不好是要记在档案里的……

吴湘又拿出一沓资料:“白如,把资料发给各组……高胜东,你带人去把东西全部搬出来,按编号排列好……邢宗峰做好摄像,同步投屏……李定安,过来……”

叫我做什么?

一瞬间,李定安心里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但还是走了过去。当看到吴湘递过来的东西,眼睛一突。

是一件胸麦,就老师讲大课是用的那种……

什么意思?

吴湘哼了一声:“被人说成作弊,你很光荣?还是觉得,以后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李定安愣了愣,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

要说现在,那肯定是毛关系都没有。至于以后,谁能说得准?

说不定到了什么关键的时候,就会被人拉出来做文章,当做污点无限放大……

“老师,我明白了”,李定安叹着气,接过胸麦戴了起来。

同一时间,白如已把资料发了下去。其实就是清单,每个组都有,监考组的老师和博士生也有。

所有的东西全部取了出来,摆在了案子上,高胜东和另一位助教也调试好了摄像机,陈列室一端近二十个平方的LEd大屏上,李定安的脸无比清晰。

刹那间,陶瓷系所有的学生都反应了过来:怪不得除了白如和林思齐,吴教授再没有惩罚任何人,比如研二组的考生。

更没有提过和作弊有关的一个字?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有没有作弊,试一试就知道了。

但转念再想,还真没有比这更为公平,更为直接的办法了。

简单,干脆,一目了然……

诧异间,吴湘又敲了敲桌子:“有问题,那就解决。有争论,那就摆事实、列依据,讲道理:所以,到底是不是作弊,考一考就能知道……

现场的东西总共有六百七十一件,涉及近十个朝代,十多种品类,也不要求你全部认识,六成就算及格……任何人都能提问,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嗯,也欢迎监考组的各位教授和同学给出指导意见……开始……”

开始,开始什么,提问?

监考组的老师和博士生一个赛一个的懵逼。

其他学生的考试取消了,就只考一个人?

还是所有学生和老师一起监考?

再看案子上的物件,外系的教授和博士生又瞪圆了眼睛:六成才算及格?

吴教授,也别说学生了,你行不行?

当然,这是外系的,反正陶瓷系的学生都是铆足了劲:不是我们连给提鞋资格都没有吗?好,那咱就试试……

所以没耽搁几分钟,就有陶瓷系的学生选出了第一件东西:“编号206,李定安,这是什么?”

话音刚落,屏幕上就出现了实物的同步图像:是一件兵器,大概两米长,乍一看,就像一根毛竹,不但有杆,还有枝和叶。

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东西是铁制的,尖端还焊着枪头。

瞅了一眼,所有人又低头在资料中翻找,因为有编号,所以很快。

李定安的速度也很快,他顺着编号找到了实物,又瞅了一眼。几乎是别人翻到资料的同时,他就给出了答案:

“狼宪,明朝英宗时由江浙矿枭所创,当时就是以毛竹为材料……嘉靖时,由戚继光改进,改竹制为铁制,始名狼宪,并建狼宪兵,创鸳鸯阵,专用来对付倭寇……

但实物要比这个长好多,至少在四米左右,所以这一支是民国后期的杂耍艺人仿制的……看,不管枪头还是枝叶,是不是都没开刃?”

是没开刃……嗯,不对!

资料上没写那么清楚啊?

只写了:狼宪,戚家军抗倭时的武器。

再多余一个字都没有……

有人狐疑,也有人不以为然:有关这东西的资料并不难查,肯定是当时所谓的专家没怎么用心,更或是水平不够。所以说,李定安能说这么详细并不奇怪……

吴湘皱了皱眉头:“别浪费时间,下一件!”

又有一个陶瓷系的研究生举了一下手:“编号113,资料上是说是手戟,但我们觉得不对,这东西应该是钩类兵器……”

李定安看了看大屏。

这玩意确实挺怪:就像游戏中吕布用的方天画戟,把矛杆砍掉了一半,又在尾部焊了个钩。另外,又在戟刃的另一边也加了个钩,也就是两头都有钩。

而握手的地方,则在戟刃和钩的中间,所以第一眼真不好判断,这到底是戟,还是钩。

稍一轻索,李定安就想了起来:“确实是钩,是护手钩的变种武器,因为两面都有钩,所以叫双钩,又名虎头双钩……

很冷门,比鹿角刀还冷门,所以很可能是杂耍班子卖艺时制造噱头用的……具体来历不清楚,有传言说是朱元璋早期的大将武殿章所创……

也有相关解释,说是宋元时期由少林寺所创……不过少林寺的武器志中确实有这东西……嗯,手机里就能查到……”

还真有人拿出了手机查了起来。

先输双钩,没有。

再输虎头双钩,还是没有。

直到加上少林寺,才有相关链接,再打开……好家伙,还真是少林寺的武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