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79章 良品坊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179章 良品坊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咯轧轧……咯轧轧……”

顶棚上的中央空调努力的吹着风,就像拉着破车的老牛,颇有几分力不从心。

郑万九抓起茶几上的宣传彩页,用力的扇着,但汗水依旧止不住的往外冒,衬衣都湿了大半。乍一看,就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这破酒店……还三星级?

都快老成古董了……

就想不通,放着五星级的酒店不住,李定安非要住什么金盾宾馆?

他嘀嘀咕咕的骂,又扭着油晃晃的脖子往门外瞅。

下午两点多,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街上的行人稀稀落落。酒店里同样如此,大厅里空空荡荡,除了他,就只有两个前台的女接待站在吧台里,再多余连个鸟影子都不多见。

李定安怎么还不来?

一点十分下飞机,这都快两点半了……

看了看表,刚抬起手腕,耳边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郑总,等久了吧?”

郑万九下意识的一抬头:哎哟……我靠……

李老师,别人是换脸,您这是换头啊?

但仔细一看,好像也没多大改变,不过是将原本疏松蓬软的头发梳成了欧美大背,得体的衬衫西裤换成了肥阔的T恤和牛仔裤。

脚上也不再是皮鞋,而是一双花里胡哨的滑板鞋。

除此外,就脑门上多了一副墨镜,但给人的感觉,不止是装束变了,连气质也截然不同……真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李老师这打扮……啧啧……”郑万九想了半天,“真是紧跟潮流!”

“又不是在单位和学校,不用那么讲究。”

“这倒是……到这会,我才觉得您像是年轻人……”

随口恭维着,郑万九递上了身份证。下意识间,一抹耀眼的绿光从眼前划过,他不由的多看了几眼。

好家伙……正阳绿的翡翠,还不带一点雾?

嗯,还有这块玉……唏……螭龙、勾云纹?

看他双眼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手,李定安笑了笑,又摇了摇手腕:“有点扎眼,但这次时间短,咱们尽量速战速决!”

“明白,我懂!”

郑万九用力的点点头。

用古玩界的行话说,这叫亮山门,跟做生意的老板开豪车,戴名表是同样的道理:看到没,不差钱,所以别磨叽,拿好东西出来……

办好了手续,两个人提着行李进了电梯,李定安又交待:“这次我就是钱多的没地儿花的富二代,你就是跑道儿的(经济人,帮闲)……还有,眼力稍稍收着点。”

“啊……为什么?”

“不好跟你说……但你要发现东西不对,比如发现山头(修复后的古董)或是八爷(高仿),尽量别吱声,使眼色就行……”

郑万九更听不懂了,想了想,他又扑楞着眼皮:“那万一遇到好东西呢?”

“别万一,当然是越多越好……真要碰上,你就可着劲的收!”

李定安不由的笑了,“郑总,哪有钱掉脚面上不捡的道理?”

郑万九松了一口气:那就行……

“地方打听好了吧?”

“我办事,你放心!”

“那先对付一口,再休息一阵,养足精神……”

李定安看了看表:“就五点半吧!”

三个小时后,王成功和孙怀玉也该追到这里了……

“没问题。”

“好,那就先吃饭……”

……

两人各开了一间,正好门对门。也再没到外面去,只是叫了酒店送餐,也就刚吃完饭,郑万九刚离开,手机又叮咚一响。

是一份加密文件……噢,舒静好发来的。

发现那只高仿杯的秘密之后,李定安就请舒静好帮忙,让她在故宫和国博和资料库中搜索相关资料。两天了没有回信,他还以为舒静好没有查到。

这会再看,文件后缀有“jdp的字样”,估计没电子档,只有纸质档案,所以舒静好只能拍照片。

不过能找到就不错了……

李定安输入了密码,本以为文件不小,但几乎是“唰”的一下,就传输完成了。

嗯,怎么只有几张?

不应该啊……何安邦说的很清楚:当时的镜瓷,申报的可是部级项目……就算不用车拉,几百页的资料还是有的吧?

狐疑着,他又点开了手机,当看到第一份文件上的名字,李定安恍然大悟:镜瓷项目发起人申报人,以及项目负责人,都是林子良?

他还真知道这位:原故宫博物院宫廷瓷器研究所的所长,古瓷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还是当时由文物局牵头成立的中国文物学会的副会长。

他风光的时候,何安邦还只是国博文保院的小组长,刚评副高。吕本之还在南京博物馆研究明瓷,马献明还是故宫的副研究员,杨丽川还在沪上国画院。

噢,对……马献明的老师,已退休的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叔才,当时还只是林子良的副手。

而当时的林子良,才将将三十出头。

但很可惜,后面因为涉嫌贪污、受贿、学术造假、利益输送,林子良不但被双开,还被判了刑。好像又过了半年还是一年,就自杀了。

不过李定安还真不知道镜瓷项目是他申请立项并负责的,而且还涉及学术造假和利益输送。

怪不得找不到相关文件,十有**是当初办案的时候被有关部门搜走了……

除了项目申报文件,还有部委纪监委的双开通告、法院的判决文书,以及之后他自杀的案情通报。

除此外,还有几篇论文,全是古瓷保护与修复相关,李定安还在上面找到了陈叔才和马献明的名字。

陈叔才是其中一篇的第二作者,马献明则排最后……中间还夹着三个名字,所以纯属是打酱油。

再看内容:浅论变色釉瓷的光学原理。

看似是浅论,其实题目很大,内容包括各种釉瓷的基釉构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具体成份及着色比例。

以及工艺处理、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并化学变化,及成品在不同光源下的呈色。

而论文最后,又提到了变色釉的反射……李定安一眼就知道,这已经涉及到镜瓷的成项了。

不过只是浅浅的推导了一下,都还没有形成成体系的理论。

再看时间也能对得上,就是镜瓷项目申报的前几个月……应该就是这之后,林子良申请的课题。

可惜,研究了三年,不但没研究出个结果来,连人都没了。

暗暗感慨着,李定安又往后翻。越往后时间越早,最早的一篇据今已有十六年,应该是林子良刚到故宫时写的。

当看到具体内容时,他不由的眯起了眼睛:古瓷釉面修复之三,弱酸洗碱釉,弱碱洗酸釉……

普通的学者乍一看,这是什么鬼理论,你这是修复还是破坏?

这么反着来,再好的东西也能洗成一团浆糊。

但李定安前两天才研究过:完全可行,不过还要加其他东西,比如弱酸还要加小苏打再中和一下,洗过后立即要用核桃油保色。

换种说法,缉私局的那只青花盘,就是用这种方法做旧的。

好家伙,那伙人十有**就是从这里学到的,问题是别说国博,即便是林子良任职过所长的故宫,竟然也没有相关的成熟技术?

吕本之肯定不知道,等他调到故宫,已经是七年之后了。

马献明应该知道一点,即便他不知道,他老师陈叔才给林子良做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副手,想必了解过。

李定安想了想,直接打了过去。

“林所长的酸碱瓷釉修复技术?我当然知道……不是没人用,而是不完善,压根用不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林所长做实验的时候,泡费了的实验瓷整车整车的往外拉……”

李定安又试探着问:“他就没试着往里添点东西?”

“怎么没试过:各种矿物盐,各种氧化金属,以及各种动植物油……但要么是配出来的药液不起作用,要么是腐蚀度太强……所以,最后就放弃了……”

加盐……加碱……加油……啧啧,就差一步而已,怎么就放弃了?

“那镜光瓷呢?”

“倒是有点成果……但之后的事情你应该也听说了:刚有点头绪,他就出事了……”

“嗯,那怎么没有相关的档案和学术资料?”

“废话,他出事就是因为这个:涉嫌向国外出售核心科研成果,有关部门当然要收缴封存所有的资料,包括已发表的论文也全部撤刊……

后面倒是还给了部里,不过部里没给故宫,而是给了轻工业陶瓷研究院和江西古瓷艺术中心……这才有了复原的天目盏技术,以及汉光瓷……”

我去……就说仿古杯的有些技术和工艺怎么和那两样东西那么像?

惊诧之余,李定安也算是明白了,走私犯的这些技术是从哪来的:林子良当初卖出去的。

但天目盏和汉光瓷的专利技术,李定安又不是没了解过,与他箱子里的这只杯子比,已经不止是天壤之别,而是南辕北辙。

就挺诡异……

“行,麻烦了……”

“等会……听说你去沪上相亲了,哪一个?”

“我相你妹!”

李定安“啪”一下挂断了电话,又叹了一口气。

看来正规途径是别想了……看看现有的研究成果:天目盏好歹还沾点边,而汉光瓷压根和镜瓷杯就不是一回事。不但不能借鉴,而且最好是看都不要看,不然十有**得被带到沟里……

如今就只能祈祷运气爆棚,也不需要多,类似镜光杯的物件再有个七八件,再加上系统这个大杀器,应该够他反推出关键的信息点。

然后,再推导完整的工艺链自然是手到擒来……

脑子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不知不觉就到了五点半。

“当当……李老……李老板,醒了吧?”

“哦,醒了……”

李定安搓了一把脸,拉开了门,“走吧!”

郑万九忙点头:“好!”

出了酒店,上了出租车又往前开了一段,李定安就开始瞅后视镜。

之前很正常,但过了两个路口之后,就有辆黑色的私家车紧跟了上来:他们拐,后面就拐,他们停。

再看驾驶位上稍有些熟悉的身影,李定安不由的笑了一下。

不错,王成功和孙怀玉还是很给力的。回去后找个机会,小小的犒劳一下……

地方不是很远,就在盛京古玩城,但占地却很大,不比京城的潘家园小。

而且沈阳的古玩市场还不止这一家,这当然要归功于与盛京古玩城只隔着一条街,直线距离还不到三百米的沈阳故宫博物院。

自努尔哈赤定都盛京,至顺治迁都,历经三位皇帝。之后,沈阳虽然沦为陪都,但自顺治到咸丰,每位帝王都会东巡盛京。

最多的是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这四位,每位都在十次以上。这也就导致一应用度都要严格按照帝王之制,留下的东西自然就不少。

关键是年代近,保存的好,再加上战乱,大部分都流落到了民间,所以沈阳的古玩文化气息异常浓厚……

也就十多分钟,出租车到了地头,付了车费,李定安还特意往后瞄了一眼,看到那辆私家车停到了路边,他才和郑万九迈进了大门。

各地的古玩城大致都一个样:青墙灰瓦,朱门漆楼,宫殿式的结构,复古的门脸,连翘檐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没怎么费功夫,就打听到了好多:您说的这家是分公司,总部就在京城,所以在这边的十有**是经理,顶多也就是二老板……”

“分公司……意思是规模很大?”

“不算小,除了京城和这,在西安、南京、杭州都有分店,而且不止收藏和交易,还做拍卖……”

确实不小,已经能称得上集团公司了。

“那东西的来历呢?”

“都是正规渠道……反正没查到什么负面信息……”

想来也是。

真要是和走私犯有什么瓜葛,张汉光高低得提醒自己一句。

两人边说边走,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地方。李定安停了脚步,抬起头看了看。

门头上挂着一块硕大的招牌,三个篆书大字,古意怏然:良品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