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23章 试试成色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223章 试试成色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当……”

一位男老师敲了敲门,“院长,保卫处打电话,领导们已经到了校门外。”

“好!”

丁守义点点头,又看着李定安,“走,一起下去迎一下!”

“我也去?”

“不然呢?”

吴湘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如今名气比我和丁院长的都大,都快成了京大文博学院的招牌,你不去谁去?”

京大文博学院的招牌?

李定安一脸茫然,搞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是三年一度的“夏季文物博览会”要开展了,从五月底到八月初,展期整整两个多月。主办单位是市文物局,协办单位是淀海和朝阳,主要展览区和交易区就放在大柳树和潘家园。

参展单位有各省的国有文物商店、大型收藏品和艺术品公司、拍卖行,以及广大的民间收藏家,并同步举办线上展示交易。

不说线下,光是线上展出的藏品至少以“十万”计,而且有不少的国外文物流通机构参与,所以要说这是一场文物国际博览会也没问题。

除了展览和交易,还会同步举办“公益鉴宝活动”,只要是参展文物,无论交易与否,都可以免费请专家鉴定。

区里的意思是,要比专业性,京大的考古团队肯定要比“鉴定委员会”、“古玩协会”等民间组织要高一点,所以建议能不能组织几位眼力比较高,鉴定能力比较强的教授,支持一下区里的工作。

这样的活动肯定要支持,丁院长也没怎么犹豫,把李定安也填进了鉴定组的名单里。原因也很简单:先不说眼力、能力,就说知名度,文博学院所有的教授和老师加起来,都没李定安的热度高。

反正也是顺手的事,顺便扩大一下文博学院的知名度,提高一下院系的影响力,说不定招生季就能多招几个学生,毕业季就能多安排几个应届生就业。

当然,名单最终还没定,主要也是因为李定安的身份有点特殊,不一定有时间去:部委领导亲自点名安排工作的学生,听都没听过。

今天,领导和专家团主要是参观,其次也会商议一下展会期间鉴定活动的相关事项,所以丁院长把临时小组的教授们全都召集了过来,也包括李定安。

“看你时间,伱要是有其他安排,我再另外挑人!”

要说没时间,确实有点。

但要说不去?

全国性的文物展览会,三年才举办一次,其它不说,光是各省的国有文物商店,绝对会带来不少好东西。

捡漏不敢说,但既便是低买高卖,也能赚不少……也不要求多,几百上千万就行,聚少成多嘛……

李定安转着念头,下意识的问:“什么时候?”

“展览会是下个星期,这周主要是做一些准备筹备工作,你可以不参与……”

还是得参与一下的,其他不说,至少能提前摸摸底。

暗暗思忖,他跟着下了楼,出了门才发现,人挺多,还有几位熟人:本系的张副教授和汉唐系的葛副教授都在。

这两位还冲着他笑了一下,李定安连忙点头问好,也就刚打了声招呼,几辆轿车开进了院子。

领头的是辆奥迪,后面跟着一辆帕萨特和凯美瑞,最后则是一辆考斯。人不少,林林总总二十来位,光是从中巴上下来的专家,就有十位之多。

仔细再瞅,其中有好几位熟面孔:都是上过鉴宝节目的专家,由此可见,区里对这次的活动还是相当重视的。

双方握手寒喧,李定安也就知道了,今天来的主要领导是副区长和大柳树街道的工委主任,级别都不低,前者副厅,后者正处。

打过招呼,一群人乌乌央央的往里走,李定安落在最后面,又捅了捅高胜东:“刚才说的,你好好考虑一下!”

“不是……”

高胜东依旧有点懵:“你哪来的几个亿?”

“这不是想办法在赚嘛?”

李定安往前支了支下巴,“文物国际博览会!”

高胜东都惊呆了:意思是靠捡漏……是不是有点扯淡?

李定安也觉得不大可能,所以他已经在考虑,是不是找人合作一下?

就比如雷玉章,拿个两三亿出来还是没问题的,而恰好,又做的是瓷器生意,懂的也比较多,只要让他看一眼东西,怕是眼珠子都能瞪出来,估计所有家底都敢拿出来。

而且厂子还挺大,工人也够多,到时候生产线稍改一改就能用。

当然,分出去的利润肯定不会少,在商言商,老雷和雷阿珍谈起生意来,还是挺精明的。

李定安就想着,既便是要合作,也要尽量的多占点股份,但前提是,投资比例必须要够高。所以,说来说去还是“钱”。

不过还早,启动筹备至少也要到半年以后,说不定再碰到XJ那么一次,一赚就是上亿呢?

想法挺好,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运气……

“钱我肯定有办法,你不用担心……”

李定安“啧”的一下,“你忘了那张九亿的支票?”

高胜东被噎了一下,不知道怎么说:这可是他亲眼所见的,曲雅南几乎求着他收下,他都不稀罕要?

这么一想,两三个亿,好像真就难不倒李定安?

想了想,他又正了正神色:“我得考虑一下,还得和你嫂子商量商量!”

李定安点点头:这是必然。

京大的讲师喛,再熬个几年,教授不敢说,老高评个副教授还是没问题的。要是运气好,转调机关更或是部委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做个比较,还真不好说,是一年几十上百万多,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但李定安有信心,高胜东肯定会同意……

“哪天有时间,给你看样东西!”

“什么?”

“见了你就知道了!”李定安卖了个关子,“不然我敢用一百多万挖你?”

“神神秘秘?”

两人小声说着话,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参观团先是去了展览室,着重了看了一下文博学院历年的研究和学术成果、取得的荣誉和奖项,然后又参观了汉唐系和宋元系的教研室。

这两个系近期都开了新课题,而且大同小异:汉唐系的项目是“东汉诸侯墓葬”,宋元系的课题则是“宋代皇室墓葬”。

而恰好,都和李定安有关:汉唐系的研究实物是上次实操课,他发现的太监墓碑和面具,以及一只错金缠纹铁罐。

宋代皇室的研究实物就是铜棺和摩睺罗,本来就是李定安的东西,而且他还是项目负责人。

所以,当看到两个项目介绍中,都有同一个名字,而身份还是“学生”的时候,领导稍稍的好奇了一下。

工委主任指了指资料牌,又想了想,“唯才是举,知人善用……挺好!”

意思是丁院长和吴教授都挺有魄力:竟然让学生负责项目?

听到这句,宋元系研究组的教授和学生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看最后面的李定安,神情都有些古怪。

学校的项目算什么,人部级项目也照样负责。

但是,除了项目组成立的那天,他们再就没见过李定安。奇怪的是,不管是吴教授,还是具体带组研究的张副教授,从来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其实他们不知道:一遇到难点或是阻碍,张副教授就会打电话和李定安讨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所以,他这个项目负责人真就是名副其实……

就当是夸奖,丁院长只是含蓄的点了点头,没有多解释。领导也没多问,继续往前看,其他人继续跟在后面。

路过的时候,有专家好奇的看了一下,心里还想:领导说的“挺好”是什么意思?

然后,他就看到了“李定安”三个字。

李定安……怎么这么眼熟?

稍一思索,猛的就想了起来:就上周,在辽省闹了个天翻地覆的不就是他?

古玩界就跟地震了一样,做鉴定的还好点,顶多也就是吃瓜看热闹,做古玩生意的都快把这位恨死了。

古玩打假,打你妹啊……你让老子以后还怎么“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而且不止于此,不夸张的说,因为因为这次事件,文玩行业的公信力空前低下,“古玩”这两个字,几乎已经成了假货的代名词。

所以这次文博会,区里首次邀请京大的教授参与鉴宝活动也与这次事件有关:不管怎么说,京大的招牌还是挺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比民间机构高许多。

也不止是京大,包括故宫、国博、国家鉴定委员会,全在邀请之列。但区里和街道可能请不动,估计得国家文物局出面。

这样一来,至少公正性和可信度提高了不少:看,有国内顶尖的学者和专家免费鉴定,千万不要怕打眼,放心买就是了……

嗯……那会不会,京大鉴定组名单中,是不是也有他?

下意识的,这位专家抬起了头,在人群在搜寻了一圈,最后,还真就看到了一张年轻的稍显稚嫩的面孔:真人是第一次见,但辽省的直播视频,他可是不止看了一遍,所以绝不会认错。

啧……这下热闹了……

看他自顾自的笑,旁边的专家一脸好奇:“朱老师,你乐呵什么呢?”

“谢老师,你看!”

朱老师指了指资料介绍上的“李定安”三个字,又往远处支了支下巴,“人在那里!”

“谁,李定安……嗯?”

这位谢老师瞬间睁大了眼睛,“是不是上周……在辽省那位?”

“肯定的……同名同姓的有,但都在京大读研,还有资格负责项目的,绝对只有这一位……他能出现在这里,说明这次参加文博会的京大鉴定组中也有他……”

谢老师刚想说:他还是个学生,但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学生怎么了,其他不提,就他在辽省干的那些事,国家最高鉴定机构: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那些顶级专家都不敢干。

要说鉴定能力,还真就不敢说他比那些专家差……

这么一想,谢老师就笑了起来:“他竟然敢去?”

其它不说,但凡干古玩的,没有一个不想套他麻袋的。

“胆子确实不小……”朱老师也笑,“会不会挨打先不说,反正展览会期间,绝对是他那里最热闹。”

那不然呢?

破天荒的出现一个敢打假古玩行业的人,而且还是这次文博会的鉴定专家之一,那些买家怕是能乐疯,绝对第一个找的就是他。

至少论热度,没人能比得上他……

两个人小声说着话,又跟着参观团进了会议室,看到李定安依旧在,心中愈发确定了。

坐下后,朱老师又凑了过来:“你那件东西带了没有?”

“兜里揣着呢,没事就盘一盘……你问这个干嘛?”

“让他看一看!”

“啊……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宝友正常交流,不挺正常?走,顺便认识一下……”

被朱训拽着,谢原平半推半就的跟了过去。两个人也没声张,不声不响的到了会议室的最后面。

高胜东还在给他介绍,说这是哪位教授,在哪里任职,那又是那位专家,是某某协会的会长。

要在一起共事两个多月,李定安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刚刚记住的两位就站到了他面前。

都是五十来岁,都挺有名,也都是京城古玩协会和鉴定家协会的会员,而且都上过电视。鉴定能力不知道,但要论知名度,比关德海、吴为民只高不低。

李定安先主动打了声招呼:“朱老师,谢老师!”

“李定安,李同学?”

“对!”

“对就好!”

朱训瞅了瞅谢原平,谢原平想了想,手伸进了口袋里,然后掏出一样东西:“这个,麻烦李同学给看一看!”

说话挺客气,态度也挺好,都笑眯眯的。

李定安瞄了一眼,却是一枚碧玉扳指。再一细瞅:嗯,这东西,好像有点不对?

典型的清代样式,还刻着四爪行龙的纹饰,所以十有**,是清代哪位亲王用过的东西。

但再看玉质和泌色,却又有点像是宋以前的物件,或是更早,比如唐。

就挺有意思,东西挺有意思,这两位也挺有意思:李定安是吧,来,咱试试成色!

所以,还挺直接……

抱歉,咳嗽没好,又开始发烧,大夫说是阳了,一天要挂五瓶水,所以脑子不是一般的昏沉。

所以这章有点水,老爷们见谅一下。只要好点,就一定会多更,并保质保量。也已经在调整大纲,后面大多都是鉴宝和捡漏环节。

感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