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章 运气逆天了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3章 运气逆天了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来主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论在意什么,它也是一块破砖,主播这脑回路没办法解释啊?”

“挺想替主播圆一下的,奈何本人没怎么上过学,请恕我词穷……”

“好办,如果是那胖子,他肯定会说:他山之玉可以攻石,这就是那块‘石’……算了,我也编不下去了……”

“这还不如那支烂瓶胆呢……”

就知道会是这样!

李定安叹了口气:“也恕我直言,贵居有没有更为专业,经验更为丰富的老师傅,能不能请他看一看?”

经理也不生气,就是有些牙疼:“有倒是有,但不论真假,收费都是一千起步……老板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别说一千,就是一万……嗯,卡上好像真没有这么多?

但不管如何,今天必须要鉴定出个结果,因为这关乎以后能不能靠系统恰饭的问题。

“可以!”

“那你稍等!”

经理有些无奈,起身离开。也就两三分钟,带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过来。

“幸会,鄙人姓关,关德海,老板贵姓?”

“免贵姓李!”

老人打了声招呼,坐到了沙发上,然后就像那位唐装大哥附体,看看破砖,再看看李定安,再看看破砖,再看看李定安。

直播间里的网友又笑喷了……

来回端详了足有一分钟,李定安正要解释,老人冷不丁的开口:“李老板的意思是,这石头里包着东西?”

“老先生好眼力!”

“不是我眼力好,一块水泥包着的石头我能看出什么?只是第一次见花一千块钱来鉴定一块烂砖的,所以瞎猜!”

老人手一招,“拿箱子来!”

经理低头忍着笑,不大的功夫,抱来了一口工具箱。

老人一样一样的往外拿着东西,看到垫板、榔头、钢钎这几样时,李定安惊的心肝儿直颤。

但又不敢明说这是国宝,只好拦住:“老先生,要不我自己来?”

老人顿了顿,把钢钎递给他:“也对!”

李定安没接,在箱子里瞅了瞅,拿出了一把平口的凿子,又抄起榔头,然后对准水泥与石砖的缝隙,轻轻一敲。

“哗……”

水泥片烂成了好几块,露出了青灰色的石质,依旧斑斑点点。但依稀能看出,石头上有刻字的痕迹。

“咦?”

经理一脸惊奇,又听“duang”的一声,另一面的水泥也被李定安敲了下来。

背面也有字,但更为模糊。

“端盆水来!”

老人也来了兴致,挑了一把毛刷,轻轻的刷了起来。

凹槽里的泥沙被一点一点的刷掉,又用水洗了两遍,石块上的字迹更加清淅。

“隶书?”

经理低下头,一个字一個字的辨认,“马、思、思、之、艹……应该是马思思之墓吧,这是块墓碑?但怎么是横碑,还是左行,却又是隶书?”

“确实有些怪!”

老人附合着,把石块翻了过来,背面的字迹更为模糊,字也更少,只有四个。

如果横着读,是“革乃,命亡”,如果竖着读,则是“革命,乃亡!”。

店员想了想:“看革命两个字,应该是民国的东西。”

“看着不像!”经理拿出了手机,“我查一查!”

直播间里的网友没闲着,也跟着查了起来。包括老先生也打开了手机,不过不是上网,而是在翻一本有关墓志铭的图册。

但查了近十分钟,谁都没有查出个结果。

李定安觉得心好累:这样查,就是查到明年也查不出个一二三。

不然早被人捡走了,还能留到现在?

还有那位店员,谁告诉你“革命”两个字是民国才有的?

纯属误导人!

他想了想,轻轻的敲了敲桌子,声音低不可闻:“老先生,芣苢,汉广!”

老人愣了愣,但随即,就像是屁股上扎了针,“腾”的站起,把石块抱了起来。

眼睛里冒出了光,先是看,后是摸,之后是敲……再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想的越多,老人的神情就越激动,花白的胡须止不住的乱颤,嗓子里像扯着风箱。

没人敢打扰,只是静静的等着。许久后,他才恋恋不舍的放下石砖:“李老板,这是不是……是不是最早的那一部?”

看来是真的了!

李定安心满意足的点点头:“对!”

老人闭上了眼睛,双手却止不住的颤:“国宝……这是国宝!”

……

李定安提醒老先生时的声音很低,网友们没听到什么“芣苢”,但之后的“国宝”两个字,却听的清清楚楚。

一刹那,直播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但随即,就像炸了的鱼塘,溅起漫天水花。

“一块破砖,怎么就成国宝了?”

“网上翻遍了,就没查到叫马思思的名人。”

“剧本,肯定是剧本!”

“对,绝对是演的,不然主播怎么知道砖上有字?那玩意被水泥包的严严实实,除非他长了透视眼。”

“看着不太像演的,我查了一下,老残居的名气还是挺大的。那位老先生其实就是老板,姓关,知名的字画类鉴定专家,还上过京城台的鉴宝节目。”

“真是国宝?那能值多少钱?”

“没办法估量,因为大多都禁止交易,比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所以,这样的东西敢私下卖,足够把缝纫机踩到冒烟。”

“想什么好事,还缝纫机?吃一斤花生米都不够……”

刚说到这里,“唰”的一下,直播间突然就黑了屏。

“我靠,不会真的是国宝,还是禁止交易的那种,不然主播关什么摄像头?”

“连声音都关了,摆明是怕留下证据!”

“说不好,但狗主播肯定是有想法了!”

“那怎么办,报警?”

“只是咱们在这里胡猜,报什么警?说不上就是剧本,演的……”

李定安要用手机查资料,所以暂时退出了直播间,还不知道竟有网友准备打110。

他搜了搜,找出了几张图片:“老先生你看,这是现存于西京碑林的熹平石经:

石经碑面无纵横界格,一字隶书直下行文。每行字数虽不尽相同,但每个字的大小、行与行、字与字之间一丝不差,和桌上这块也一模一样。

你再看这两张,这是现存于国子监的清十三经,据说多数都是按照古籍仿刻的熹平石经,虽是楷体,但字数排序应该是一样的……”

经理和店员弯下腰,看着手机里的图片,大气都不敢出。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不可求思……不可方思……言秣其马……

前两句出自诗经中的《芣苢》,后三句出自《汉广》,都是竖行。但如果当成横行,再从左往右看,最底下那一行字就是“马思思之苢”。

前四个字的顺序和石砖上的一模一样,第五个字只剩了一个草字头,明显就是“苢”。

再看另一张: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这句出自易经中的《彖传》,《革卦》,石砖背面能看清的就只有“乃亡”,“革命”。

看到这里,经理头皮都麻了:熹平石经是中国第一块碑经,不但是楷书鼻祖蔡邕手书并亲自主持雕刻,只说史上第一部石刻的儒家典籍,就可谓是开历史之先河,根本不能用钱衡量。

加上流落国外的,存世的拢共就没有几块,所以是当之无愧的国宝中的国宝。

但轻轻松松的,就被这年轻人给捡到了?

“之前上面包着水泥,老板怎么看出来的?”

李定安眼都不眨,张嘴就来:“以前去过西京,逛过碑林,所以有印象。早上看到这块砖上的断茬和西京的碑石很像,就买了下来……原本只是碰运气,也确实没想到……”

这……好像能解释的通,但这运气,逆天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