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0章 都没听说过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30章 都没听说过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何止次品,就是瓦制瓷器(烧废了)也比比皆是,JDZ出土的还少了?管的也倒是不严,问题是留下来也卖不出去啊?所以又绕回去了:能砸的全砸了,就算有流传出来的也不值钱……”

“之前倒是有人提过,说这壶有点像晚明的,就是款不对!”

“根本不止是款的问题,而是这画法和纹不对。你们谁见过明朝的物件印的却是唐朝的画风和饰纹?”

“别说见,听都没听过,要不是这两点,这东西既便款不对也会有人当崇祯时的普通民窑给收了。当然,撑死了一千块……”

“倒也是……行家看东西:不管哪哪都像,只要有一处不像就是看不准。外行看东西:哪哪都不像,只要有一点靠的上这就是真的……这李老板的作风,有点像国宝帮啊……”

“哈哈,看他怎么圆……”

对这些冷嘲热讽,李定安只当是耳旁风,等议论的声音小了些他才继续说:

“各位其实没有说错,这画法不对,带有明显的泼墨晕染的风格,这纹也不对,像是扇面……而这几种特点确实未在国内已出土或是存世的明代瓷器中见过,但是……”

他稍一顿,声音不紧不慢:“这些东西他就不是给国人用的。简而言之:这是天启时期的RB商人通过官方定制的瓷器,是出口的东西,国内鲜有传下来的……

所以你们才觉得这画风怪,这纹也怪,因为这是RB风格……不对,这就是唐朝风格,RB人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什么,这是出口的?”

“怪不得没印象?”

“意思就是能说的通,但这太次了吧,还是出口的东西?”

“次不次你要分时期,还得分地方。打个比方,上世纪**十年代乃至本世纪初,我们从外国进口的有些东西,别说次了,废品和垃圾也不少见……”

“就是这个意思,既便天启已是明朝末期,但在周边国家看来依旧是天朝上国,就算是次品在他们眼中也是好东西,而且价格还低。

不过那时比较乱,官窑基本停产,大部分的外商都是直接从民间订货。所以说这种风格的东西国内虽少见,但国外,就比如RB,留存的应该挺多……归根结底,还是不值钱……”

这位笑嘻嘻的看着李定安:“李老板,会不会就是这个原因,你才卯着劲的往官窑上靠?”

“谁说我是硬凑了?”

李定安好整以瑕的笑了笑,“诸位应该有懂画的吧,就不觉得这画眼熟?”

“当然眼熟,泼墨晕染的山水,唐宋都是这個风格。”

“明清也不少见,但画在瓷器上的,真没见过?”

买字画的老板笑了起来:“李老板的意思是让你们以果推因:既然是官窑出品,至少这画肯定是官方画的,所以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也更说不定就出自名家之手……嗯?”

说着一顿,眼睛“唰的”瞪圆,脑袋使劲的往前凑。

要不是吴为民正拿块砂纸在那里打磨,他恨不得把眼睛镶到壶上。

盯着看了快一分钟,他才直起腰来,拿出手机直接怼着壶身拍了一张照片。

众人不明所以,但李定安看的很清楚:他直接点开了浏览器的搜索栏,把照片复制了进去,一点搜索,下面出现密密麻麻的结果。

无一例外,都是同一张画,不过手机上是水墨山水,而壶身上是青花。

老板愣愣的看着李定安,许久才呼出了一口气:“遥峰泼翠图,董其昌的画……”

“我靠……还真是官窑的?”

不管懂不懂瓷器,也不管懂不懂画,只要稍懂点古玩常识的大都知道董其昌:晚明的官员,著名的书法家,画家……

“你别光靠,倒是讲讲:瓶上这画是董其昌画的?”

……

“不是瓶上这画,而是底图是董其昌画的:官方请他作画,然后御器厂的画师拿着他的画照猫画虎,再画到胚上!”

“为什么不能是民窑仿的?”

“董其昌的作品都是康熙和乾隆帮他炒起来的,晚明时根本不出名。相反,他还是有名的奸臣,与魏忠贤相交莫逆,无论朝堂还是民间对他极为不齿,称之为‘巧宦’。

所以民窑就算是仿,也是仿更早、名气更大的徐渭之类的名家……所以这是官窑出品无疑,但是……”

那位老板疑惑的看着李定安:“就算是晚明时出口的器物,就算是官窑出品,至多也就值个十万八万,这也算不上漏啊?”

“不急,吴老师快好了,各位到时一看便知!”

这个时候,吴为民已经用砂纸和锉子把瓶底打薄了好多,大概有一两毫米。天顺的款早磨没了,而足边内又多出了一圈细细的裂痕。

“嘶……”突然有人吸了一口凉气……

“怎么回事,怎么裂了?”

“裂个屁,那是加底的手法太燥,没粘严实,釉面磨没了,可不就看到了缝?”

“什么意思,这底后加的?”

“我去,怪不得这底么厚,这壶还这么重?”

“开眼了……”

“话说,里边是不是还有款?”

“八成有,伱没听么,之前吴老师问李老板:是不是天顺的……”

“天顺……那时的董其昌还不知道在哪呢?”

“不懂别抬杠,遥峰泼翠图本就是董其昌仿的宋元人缩本,之前的徐渭、文徵明、唐寅都仿过,吴老师专精的是陶瓷,认不出这画是董其昌的作品有什么奇怪的?你不看,连关经理也没认出来……”

关承明的脸不由的一红……

一群人嘀嘀咕咕,吴有为也到了尾声:他放下砂纸和锉子,拿起了一把细口扁凿,沿着那条裂痕轻轻的凿了一圈。

然后抱着壶在茶几上轻轻一磕,“咣啷”一声,一块巴掌大的瓷片掉了下来。吴有为又用手一擦,壶底露出一枚青花印章。

“这什么,花押?”

“有点像篆体……火后……后火?”

“都没听过?”

“我也没听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