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337章 这不科学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337章 这不科学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文物局清理慈禧陵墓时,在墓道里发现了一团破布。

破破烂烂,皱皱巴巴,裹满泥浆,比扔到垃圾堆里的抹布还不如。

展开一点后才发现,竟然是明黄缂丝质地,而且绣有凤纹。

带回京城清洗整理后,确定为慈禧陀罗尼经被的其中一层,但破损严重,满是窟窿。

然后经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十一位专家历时一年才修复,之后珍藏于故宫。直到2013年才首次面世,在清东陵保护区展出。

许多专家称:价值连城。

其价值在于缂丝特有的编织工艺与科学价值,也在于慈禧身为晚清时期的帝国统治者的政治意义,更在于不可复制的宗教意义。

《陀罗尼经》、《心经》、《金刚经》等八篇经文共两万五千字,以梵、汉、藏、满,四种文字各织一遍。每一篇都由活佛、班禅、章嘉国师轮番念经,持咒……

当时,时任国家鉴定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等领导均称:这种满清帝、后专属,且规格最高的殉葬物品,不会再出现第二件。

只是一层,且破破烂烂就有这么高的评价,那八层完好无损,所反映和代表的历史、政治意义更为厚重的雍正皇帝的陀罗尼经被,又该如何估量?

反正李定安一想这个问题就想挠头:那一刀剪的,着实是有些冲动。

更替地方部门发愁。

因为这已经不是泰陵被盗了的问题,而是这位的尸骨,很可能已经被扬了……

不夸张,河博的这几位教授,以及警官没有吓的发抖,而只是懵了一下而已,已经算是相当镇定了。

还有温有全。

从容不迫,气定神闲……这是刚才。

但现在:牙关紧咬,双拳紧握,眼中充满了恐惧,以及怨恨。

眼中仿佛藏着两把刀,恨不得把李定安千刀万剐,生吞活剥。

你瞪我有毛用,眼睛又杀不死人?

李定安叹了一口气:“温总,你恨我没用。选择掘开泰陵的那一刻起,你就应该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建国之后,你有没有听过哪座帝陵被盗掘过?没有,一座都没有……

而帝陵以下规格最高的,也只是唐太子李弘的恭陵被盗,当时又是如何处理的?相关领导亲自批示,相关部门动用关系,公安部门联合国际刑警,六十一件国宝一件不少的被追回,盗掘人员判以极刑。

而其中,许多文物都是从国外追回,两名主犯也是从国外带回……而两位港岛籍的买家迫于压力,花费重金,想法设法的把卖到境外的文物又高价买了回来,并派专机送回京城……

这还是二十多年前,你再想想,换成现在,这又是什么概念?”

“和我没关系……”

温有全颤了一下,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东西是我从国外买回来的……我不知道和泰陵有关……”

“不,你知道,不然吓不成这样。你也很清楚,这不是普通的文物,所以现在已经不是盗墓的问题,而是你们造成的破坏和不良影响!”

李定安指了指锦缎,“这位是谁,帝国最高统治者,杰出帝王……挖他坟之前你们就没考虑,他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他本人所具有的影响力?

结果呢,盗了东西不说,还要亵渎遗体?所以,不管你们倒过多少手,上过多少次拍,以及出过几次境,全都没用。有关部门绝对会追查到底,一个不漏……”

“你放屁……你特么放屁……”温有全红着眼睛,“老子说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他确实不知道,至少不知道这是从泰陵挖出来的,更不知道这是皇帝的裹尸布,知道的话不可能留在国内。

而现在也已经不是损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警方会咬死不放,查个水落石出。

从哪挖的、挖了多久、挖了多少、卖了多少、都卖到了哪……每一件、每一桩,都会查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然后,他会怎么样?

至少是出不来了!

不是可能,而是绝对……而且可能不止:就像盗掘唐恭陵的那伙人……

越想越怕,越怕越怒,温有全“呸”的一下:“信口开河……我特么呸……”

“我要没说对,你着什么急?”

李定安躲了一下,抹了抹脸上的唾沫星子,“最后问一句,尸体呢,真扬了灰?”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别说温有全,就连段处长、申馆长都跟着抖了一下:这位的尸骨被扬了灰?

如果按照李定安的这种逻辑,何止是盗墓的问题,这已经涉及到了政治影响的层面。

最最关键的是:两年前才被盗的?

简直了……干他大爷,倒了八辈子霉?

一瞬间,曲中书甚至在考虑:办完了这起案子,他该到哪里守水库……

正琢磨着那里的景色好一点,他又愣了一下:李定安,竟然在问盗洞?

盗洞……这是你该问的事情吗?

“你疯了……”

曲中书打了个哆唆,刚吼了半句,“咚”的挨了一肘子。

“别打岔,让他问……”

“张汉光,你特么又胡来?”

“我胡来个屁……知不知道江西的案子是怎么破的?”

曲中书悚然一惊,一只脚已经迈出去,又收了回来……

……

“温总,不说尸体也行,告诉我盗洞在哪,我是说入口。”

“我没盗,这是我买的!”

“可能确实不是你盗的,不过可以慢慢查,迟早都能查到……”

“查你妈?老子再说一遍:老子不知道……我……呸……呸呸……”

李定安往后躲了两步:“不知道没关系,我帮你分析一下:离陵墓很远,至少也在园区之外……不然早就被发现了!”

温有全骤然一顿,眼睛闪烁不停。

“所以盗洞很长,不但长,还挖的很深,而且挖的很巧妙,不然还是会被发现……我想一下……”

李定安敲了敲脑袋,“从下到上挖的?”

温有全的瞳孔急缩。

“猜对了?你肯定要问我:我怎么知道?因为你这里除了西陵文物,还有满城汉墓的文物,出土时间甚至比郭院长的发掘时间还要早。所以我怀疑,满城汉墓也是你们盗的。但奇怪的是,郭院长在发掘过程中并没有发现盗洞……

之后我又查询了一下相关的发掘资料:部队的战士协助中科院发掘墓葬时,曾发生过一起事故:三位战士掉进地窟,两骨折,一轻微伤……

因为之前兵工团在陵墓四周开凿过遂道,陵丘已破坏的相当严重,所以当时并没有往盗掘方面联想,只以为地窟是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包括我看到这条记录时,也没有想过这是盗洞。

然后我又研究西陵:巧了,相关单位屡次考察,也没有发现盗洞和盗掘痕迹。这就更奇怪了:没盗过,这么多西陵特有的文物是哪来的?包括满城汉墓也一样……就挺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但当我发现陀罗尼衾被铅污染的那么严重,却没有检测出铜和锡,而铋的含量甚至超过了铅,所以就猜:你们在盗洞里铺了铋铅管。

因为铋铅可以防辐射,也能隔绝考古探测仪器的电磁波。但也只能隔绝地磁波类探测仪器,声波类却防不了,比如地音探测仪:

这种仪器靠的是地声波和地震波收集信息,不是磁波辐射。接道理,只要有盗洞,相关部门依旧能探测到,所以张处长问我确不确定的时候,我才说不确定……”

直到申馆长不小心丢了水壶,弄湿了衣服,我灵机一动:铅管确实隔绝不了声波和震波,却可以隔绝水,而恰好,水就能隔绝声波和震波:比如把盗洞挖深一点,挖到地下水位以下,再铺铅管,是不是磁波、声波、震波全都解决了?”

顿了一下,李定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所以,你们何止是挖一条盗洞?而是在墓葬底下开凿了一条隧道……真的,想不佩服都难……”

“放屁……你放屁!”

温有全一声怒吼,提起拳头扑了上去。

但李定安又不是吃素的?

何况现场这么多警察,哪会给他伤人的机会?

“嗖”的一下,张汉光快的像只箭,一脚踹向腿弯,然后往下一绊,人就跪到了地上。

他一边掏着铐子,又紧紧的盯着李定安:“问啊……继续问啊?”

问你妹……我问了半天,他除了骂我,冲我吐口水,说一个字了没有?

这王八蛋也是真可以,越使唤越顺手?

李定安瞪了他一眼:“问了他也不会说,不过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查:地下遂道不是想开就开,管道也不是想装就装……先查出现在过陵区附近的矿井管道安装类的公司。

其次查地下管道类养护公司:如果真的挖了遂道,肯定要时常维护,而且绝不敢雇人,只能自己来……

然后再查铅制涵管类的铸造工司:铅管虽然很常见,但铅铋合金管却不多见,一般的厂子不会造,估计也是他们自己铸的……

也可以查一查送风和输氧设备、地下照明、甚至潜水设备,这些他们造不了,只能买,也只敢让自己人去买……查查购买纪录,再查买了这些东西的人谁和温总有来往……

然后就是查交易和拍卖纪录……温总应该主要负责销脏这一环,文物变现都由他经手,查一查他拍的最多的藏品的来历,应该能查到点东西。最后就是资金流向……不是,这个还用我教?”

“不用……不用……”

“曲处长,我不是说你……”

“我知道……我知道……谢谢……谢谢!”

曲中书兴奋的舌头都打了结,又点头又哈腰。

李定安笑笑:“您客气!”

“我没客气,是真的感谢:多亏了你!”

心里话,至少不用去守水库了。

看温有全就知道: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身体不停的颤栗……显然是害怕到了极致。

所以,李定安刚说的这些,十有**就是事实。

顺着这个方向查,绝对一查一个准。

就是想不通,他怎么推断的?

李定安能想到查交易纪录、拍卖记录、以及资金流向都挺正常,但前面的那些呢?

由下而上的盗洞、为隔绝声波,盗洞挖在地下水位之下、为隔绝磁波,又铺了铅管……说实话,李定安要不讲,他真联想不到这方面……

他连着做了好几揖,又略显尴尬的走到张汉光身边:“老张,谢了……”

“刚才是谁说我胡来的?”

“我的错,我的错……确实没看出来,李老师还会这个?”

他左右瞅瞅,又压低声音:“江西的案子是怎么回事?”

“他审的,而且是主审!”

张汉光一指李定安,“知不知道是谁给他打下手?代院长……知道不知道谁记录?申学虎……知不知道谁旁观:JX省厅的王助理、南昌海关的郑关长……”

曲中书眨巴了一下眼睛:干缉私的,谁不知道申学虎?

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二级英模……所有缉私警察的偶像之一。

竟然沦落到只能做纪录的地步?

代院长更不用说:三十多个省市,有近三分之一的厅、局领导上过他的课……

让他打下手,却让编外人员主审?

奇怪的是,江西方面的领导不但没有异议,反而现场旁观?

太诡异了……

“然后呢?”

然后?

“案子没办完,具体案情我不能说,我只能告诉你,为什么部里把我叫了回来:打报告、写申请,升处长……”

曲中书又惊了一下。

他惊的不是张汉光升官:他这处长都升多少回了,每次升上去不超过半年就得被撸下来,早成笑话了。

他惊的是李定安:刚开始说是大学生、富二代,之后成了特勤,再之后又成了富一代,鉴定专家,再再之后,又成了国博的研究员……哦不,看架势,好像还是领导?

而这才多久,不能又成审讯专家吧?

这不科学……(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