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443章 慢慢来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443章 慢慢来

作者:眀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3:08: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定安半睡半醒,迷迷糊糊。

于徽音和舒静好嘀嘀咕咕,声音压的很低。

倒是听到“五指峰”、“风水地”之类的话,李定安也只当她们是随口聊的。

一路摇,一路晃,终于到了地头。

下了车,李定安随意的打量了一圈。

别说,还真有点像于徽音说的五指峰:五座山峰三前两后,三高两低,像一只竖直的手掌。

看形:廉贞起祖,横开大帐,左右小山如护卫,山前却似牙刀伏地……虎砂是牙刀,为将统兵晓。

看势:入首起顶,沉腰落脉,中峰怪石林立,如枪似戟,左右两峰如双剑指天……嘿,将军带剑?

这山势的格局挺不错啊。

可惜是座石山,太荒了点,没树更没水。

更可惜的是山势断了,往南一马平川,除了戈壁,就只有沙漠。

五不葬山,独占其三,所以,大概率是没墓的。

只是随意一瞅,今天来也不是找墓,李定安也不在意,让队员们往下卸工具。

刚跳上皮卡车,方志杰愣了一下,往前面指了指:“李老师,你看!”

看什么,就几座石山?

咦,不对……车辙?

还挺宽?

这里是名符其实的无人区,除了塔温矿区,数百公里内别说人,连个鸟影子都见不到,哪个来的车辙印?

而到昨天晚上,自己才决定今天来这里考察,所以他们今天也是第一次来,轮胎印肯定不是他们留下的。

已探明的矿脉也不在这里,东西两大矿区的人也不会到这儿来,那车辙印是从哪来的?

正琢磨着要不要跟过去看一看,前方出现几道烟尘。

三辆越野,一字摆开,出了山口,朝这边驶来。

队员们直愣愣的看着。

也就三四分钟,车队停在离他们只有十多米的地方,几个男人跳下了车。

巴特?

他不是说感冒了吗?

梅林?

这老家伙前据后恭:刚开始的时候,他左一个手上研究项目太多,右一个已与日方研究机构签定了合同,实在脱不开身。王永谦几次无功而返,连送钱都不好使。

后来,大仓的考古发掘项目暂停,梅林又找王永谦,说是同意和中方合作。

但哪有那么好的事情:项目都开始了,你来捞好处?

王永谦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李定安还夸他腰杆子硬。

那这老登今天来这干嘛?

还有后面那几个,啧啧,西装革履,皮鞋锃亮……不知道在还以为是来参加晚会的。

嗯,那男的,有点眼熟?

顿然,李定安愣了一下:藤原?

再仔细看,就是藤原……

昨天王永谦才打电话提醒,今天这家伙就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再看看这地方,再看看巴特和梅林……

呵呵,我就是来捣乱的……是这个意思吧?

够直接的呀?

李定安不紧不慢的迎了上去:“梅林院长,巴特教授!”

“李教授,这位是藤原社长(副)”

“李教授,又见面了!”

“是吗?”

李定安不动声色,“藤原先生,我们见过?”

何止是见过?

藤原笑了一下,又介绍了一下身边的几位同伴,“给李教授介绍一下:这位是东亚考古学会的森田顾问,这位是大谷探险会的木村教授,这位,是九菊会社的平宫教授!”

东亚考古学会、大谷探险、九菊一派?

李定安眯住眼睛,慢慢的吐了一口气:这已经不是捣乱,而是挑畔。

九一八之后,东京大学校长、日本考古学之父滨田耕作来到中国,成立东亚考古学会。

然后,关东军到哪,东亚考古学会就到哪。先是东北:辽陵、金陵、清祖陵、高句丽陵……凡关外的帝陵和王陵被盗个遍,美名其曰考古,研究。

其次又是华北、京城、中原……除了盗墓,还掘挖古遗址、貔子窝、单砣子、红山、牛梁河、磁山、下王岗……从东北到华北,再到中原,能挖的遗址被他们挖了个遍。

当时的大仓宗主只是学会中的小角色,只负责处理一些价值不太高的边角料。既便如此,大仓集古社都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何况经官方途径,光明正大运到日本的那些文物?

大谷探险队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民国时期主要活动在西北一带,盗走了多少文物不知道,只知道由第一代队长大谷光瑞捐献给京都、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文物中,有近半都出自敦煌。

壁画和经卷数量是如今莫高窟的四分之一,而且是最为菁华的那一部分……

还有这个九菊株式会社: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昭和天皇解散阴阳寮(日本官方风水组织)之后,由军方资助,集合原先的阴阳博士、阴阳师成立的民间风水组织。

要问他是干嘛的:抗战时期,九菊一派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东亚考古学会找墓。

辽墓、金墓、元墓、清墓。

除此外,就是斩龙破风水……整个朝鲜,被九菊一派埋了三百六十五座斩龙桩,中国埋的更多,数都数不过来。

而且现在都还在干:两千年左右,九菊一派在湾岛建了一座九层灰塔,塔内埋有斩龙剑。

2002年,又在玉山峰顶建钉龙桩,桩下埋有鬼头刀。

最为出名的,是上海滩的“旱日鱼肚白”风水局,当时长这样:

看,像不像日本军刀托着太阳?

说直白点:沪上的地理位置犹如鱼腑,鱼肚即死穴,在鱼腑上挑出两把尖刀,等于将鱼钉死在沙滩上,又在烈日底下烤。

且鱼肚破了,鱼自然不能活……

后面迫于中方压力,日本才做了修改,将军刀上的旭日改成了梯形。

但还不够。

后来,中国在旁边修建了盘龙刀鞘,即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

中心大厦与宝塔状的金茂大厦相辅相成,而且还与东方明珠遥相辉映,形成三足鼎立,使鱼儿得水。更使军刀入鞘,尽失其锋。

大致长这样:

听起来很玄幻,但千万别觉得夸张:不论有没有人信,效果又怎么样,但两国风水界的交锋就从来没停过。

由此,李定安也算是明白了:藤原绝对已经把自己查了个底儿掉。

没事,咱慢慢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