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拜师四目道长 > 第七百四十八章 百年之后

拜师四目道长 第七百四十八章 百年之后

作者:东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45:01 来源:小说旗

第七百四十八章百年之后

……

车辚辚马骁骁,来往行人把足有二十丈宽的官道,填得满满当当。

一个骑在马上的紫脸大汉,看着周围繁华的情形,神色中看不出喜怒。在他左侧跟着一个身穿青袍,头戴四方帽,气质儒雅的老者;而在其右侧则是一个身材高大,下颌留着长髯,神色肃穆,双目中透出威仪之气的半百老者。

三人骑在马上,随着赶路的商旅逶迤而来。

“进入朔方郡后,景色果然不同了。”青袍老者饶有兴致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仲平,那田中所种的就是黄粱米?”

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株高近一丈,穗子金黄,颗粒饱满圆润的高粱映入眼帘。

“正是此物。”

半百老者点了点头。

“仲平可尝过这黄粱米的味道?”

“尝过几次。”

“味道如何?”

“灵米自然不比凡俗之物,虽然对先天之上的修士作用不大,但对于还在筑基的修士而言,此物所含灵气中正温淑,杂质极少,是比黄芽丹更好的筑基之物。”

“…崇山书院门下弟子多用此物,故而即便是资质差,悟性不佳者,也可借助此物修行武道,进而成就先天。”

看着街道两侧,高大的树木间隔下,一望无际的高粱田,青袍老者皱眉道。

“如此一来,崇山门下弟子岂不是尽为先天?”

“崇山书院分为下院、中院、上院、总院四级,下院的毕业标准就是先天期。中院是金丹境,上院为元婴境,总院为元神境。”

“…以朔方郡为例,每一个县,都有一个下院;一个府则有一个中院;一个郡则有一个上院。朔方郡有三十二个府,四百九十七个县。”

“…朔方郡自崇山书院北拒辽国,西挡西夏后,人丁恢复较快,如今已有三百亿人丁,其中至少五分之一都是崇山书院培养的弟子。”

半百老者的话,让青袍老者和最前面的紫脸大汉尽皆变色。

先天武修在大宋是成为精锐士卒的标准,若是刚刚一切如他所说,朔方郡一郡之地的战争潜力就超过了大宋一道。

“主上,应当尽快在大宋各地推广种植黄粱米。”青袍老者肃然道。

“没用的。”

半百老者摇了摇头。

“自黄粱米出现,效用为天下所知后,天师道、神霄道等道门,甚至是臣,也曾暗中得来种子,尝试种植。但无论产量还是效用,皆不及崇山书院门下黄粱米,甚至连一半的效用都不到。”

“…而且灵气稀疏之地,都种不活此物。根本无法像朔方郡这样大面积推广。”

“这是为何?”紫脸大汉皱眉道。

“米种不行。”半百老者肯定道,“崇山书院弟子种植的米种,都是从上院分发下来,其中蕴含少许造化灵气,自然长得好,效用大。但这造化灵气,种上一代后就会消失。故而我等得来的米种,才难以相比。”

“造化灵气?造化道?”

“传闻崇山书院上院中有造化道功诀传授,但能进入上院学习者数量太少,而且多是崇山内门弟子,封锁严密,故而臣也不知其中虚实。”半百老者点头后道。

“未曾想崇山书院成立不过百年,就已经打下了如此雄厚的根基。崇山真君徐君明果然是一代雄才。”青袍老者叹道。

半百老者认同的点了点头。

百年前,崇山真君徐君明遣门下弟子虬髯剑圣燕赤霞,带着辽国南部七州的地图进献给朝廷的时候,天下震动,大宋威望达到顶峰。

徽宗陛下更是凭借开疆拓土之功,成了仅次于太祖的明君。

为了嘉奖崇山书院的功勋,曾经的辽国七州,现在的北地三道,四十九郡,三分之一成了崇山书院的封地。

但实际上,剩下的郡跟朔方郡一样,明面上是朝廷之地,实际上早就成了崇山书院的跑马场。

只是因为蔡京一党在朝中遮掩,才不至于让此事大白于天下。

“主上,崇山书院乃是我大宋国祚最大的威胁,而且还要甚于金、辽,需早做防范才是。”头发花白的老者沉声道。

紫脸大汉点了点头。

金、辽都是妖族,天然就没有统治人族的基础。

而且他们把人族视作人彘的历史,也让中原势力视他们为死敌。

崇山书院则不一样,本身就是人族势力。上有金仙祖师坐镇,下有亿万弟子夯实根基。

再加上一套完整的制度,已经具备了扩张,而后统治天下的基础。

说话间,前方出现了一座大城。

比起大宋境内的县城,这城市不仅没有城墙,而且占地面积也更大,沿路看去,随处可见**丈高,六七层左右的恢弘建筑。

看挂在外面的招牌,有客栈,有酒肆,生活百业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唯独没有赌场和妓院。

宽阔的街道两侧人潮涌动,一派繁华。

“传闻在崇山书院封地中,超过百丈的高楼都有不少,只可惜他们用阵法隔绝内外,非崇山弟子不得入内,臣也无缘得见。”

紫脸大汉伸手一指。

“那是何物?”

半百老者转脸一看,一件没有车轮,而且前后呈流线型的马车映入眼帘。

此刻真有众多人流,从中走出来。

“那是‘飞车’,内蕴空间,可以承载数百人,以法力驱动,日行千里,崇山书院独有的法器。”

“崇山书院名为道门,却跟中原道家截然不同。”青袍老者诧异道。

“相国所言正是,崇山书院在臣眼中根本不是什么道家宗门,反而更像是汇集百家学派的大杂烩,不仅传授修炼之道,还传授畜养耕种之术,商贾经营之道,沙场征战之策等等。”

“…而且尤善于机关之术。木牛流马,飞车,飞舟在内的各种造物应用极广。”半百老者道。

“此地可有崇山书院下院?”紫脸大汉道。

“有。就在城东。”

“带我去看看。”

半百老者点头后引着一行人来到城东,比起商贾如云,繁华无比的主街,城东则人流稀疏,极为幽静。

看周围布置,显然都是居住之地。

沿着笔直的大道前行十几里后,周围民居逐渐减少,高大的乔木和各色花卉逐渐多了起来。

走到尽头后,眼前骤然开阔。

一个足有十几亩大小,通体石质的广场,骤然出现在眼前。

广场中间竖起一块九丈石碑,上面用红色楷体,公正的写着。

‘崇山书院武都县下院’!

绕过石碑,前方是黄色墙体,灰色瓦当的高达院墙,内嵌朱红色的大门。

院墙外侧栽种高大的黄杨。

秋风吹拂下,树叶随风摇曳,声音仿佛海潮一般。

视线越过院门,隐约可以看到远处连绵不绝的恢弘建筑。

“这学院怎么看起来跟寺庙有几分类似?”

“主上法眼无讹。此地原本是一座占地数百亩的大寺,名唤‘清蝉寺’。后来崇山书院占据朔方郡后,把佛门在这里数千年建立起来的数千座寺庙连根拔起。近十亿僧侣强制还俗。”

“因为此事,西夏在过去百年内屡屡进犯朔方,但都被崇山书院麾下三代嫡传弟子岳翔和其弟岳翻,打的大败亏输。差点连北地郡都丢掉。”

修为高,跟领兵打仗是两回事。

能够统帅千万大军,攻城拔寨的顶尖帅才,比玄仙还要珍贵。

“种卿,崇山书院麾下岳家军,可是不比你种家差啊。”

“主上过誉了。”

半百老者话语虽然谦让,但脸上却带着一份自傲。

他种世衡门下种家五代从军,优秀的将帅多达百人。

比起横空出世,以岳和为首,岳翔、岳飞、岳翻、岳腾,五父子为首的岳家军丝毫不差。

唯一区别就是,大宋内奸佞太多,每次打仗都有无数人扯后腿。相比之下,岳家军背靠崇山书院,内部众志成城,齐心合力,屡战屡胜。

不仅在西边打的西夏不敢扣边,还在东边屡屡打败金国,金国咸平路一府十郡,几乎被崇山书院占了一半。

紫脸大汉察言观色,拍了拍他的肩膀。

“种卿放心,等朕还朝,定让你种家军再无掣肘。”

“多谢太祖陛下。”

激动之下,种世衡也忘了隐藏对方的身份。

好在这里不比先前闹市,也不怕隔墙有耳。

挥了挥手,看着沐浴在阳光下,占地数百亩,飞檐斗拱近百座的学院。

“种卿,这里有多少学生?”

“整个武都县六岁之上的幼儿皆在此,所以这里的学子起码有三百万,甚至更多。”种世衡道。

“这小小一座学院,不过数百亩大小的地方,能放下这么多人?”青袍老者问道。

“传闻崇山真君徐君明,精于壶天道法,所以每一座崇山书院中都有一处芥子空间,内中足有千里大小,所有弟子皆在其中修行。故而从外面看着不大,实际里面别有乾坤。”

“原来如此。…可惜我等身份不便泄露,否则我倒是希望能一窥究竟。”青袍老者摇头感叹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