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官场:前世老婆被我拒绝了! > 第九十四章 勾画蓝图,送政绩

孟远到了县里,正好接到李文蓝的电话。

电话里,李文蓝很严肃,跟私下里的态度判若两人。

现在李文蓝刚刚当上县委副书记,很多事情都不顺手,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孟远觉得也许李文蓝遇到什么麻烦,开完会便赶过去了。

自打李文蓝搬到县里,孟远这是第二次来她办公室。这里比起镇里的办公室,可要宽敞明亮的多。

李文蓝现在到了县委,即便副职,需要操心的事情也多了不少。

“副书记!”

孟远站在门口,大大方方的敲了下门。

“你先坐!”

李文蓝指了指面前的位置。

孟远先给自己倒了杯水,又顺手拉了把椅子坐在对面,现在两人的关系,已经不需要刻意做作了。

之前,李文蓝去省城,不但介绍学长给孟远认识,还有意无意的告诉孟远自己家是省城的。她老爹李国良就更直接了,把人叫到办公室想来个下马威,结果人家孟远并不打怵,这事儿,孟远回来的路上也跟李文蓝提了一嘴。

李文蓝当时表现的很激动,还特意解释,自己的事情,父母不会掺和。想跟谁交朋友,那是她的权利。俩人心照不宣,只是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在李文蓝看来,现在父亲给的压力不小,要是自己再主动,怕是会让孟远觉得窒息,而孟远觉得,目前自己只不过是县发改委的副主任,想要跟李文蓝在一起,最起码在职务上也得跟她平齐,不然李文蓝的家人也不会同意的。

孟远跟李文蓝分享优盘里的秘密,也是有这番考量,这背后牵连甚大,给李文蓝也算是表明自己的立场。还有,就是周康的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法律,这里面他肯定是逃不掉了。孟远之所以会打赌,就是知道李副省长拿到证据,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打击唐人帮的机会。

“我刚从市里回来,对于今年县里的经济发展,你有什么看法?”李文蓝这么问,自然是觉得孟远会有真知灼见。

“副书记,我们县地理位置特殊,靠近港口,有天然的发展优势,我认为发展化工园区只是第一步,引进的企业,都属于同一个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方面,都有局限性。我的建议是至少要打通一条运输线路,从园区到县里,再到港口。为日后,我们引进外资做准备。短期目标,是吸引一些国际知名外资企业,弥补我们的技术不足。”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发展特色产业,创造属于我们平阳自己的品牌,比如我们平阳县的烧饼,还有红枣点心,这些都是咱们当地的特色,一咸一甜,我相信,只要稍加推广,就能让我们的特色美食,走向全国。”

前世,这些食品早已经遍布全国各大超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对于李文蓝来说,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有可行性的建议。

正在这时,门口响起了敲门声。

孟远回头一看,正是之前见过的迎春市的发改委主任曹德邦!

“小孟,你也在?”

曹主任看到孟远,笑着打招呼道。

“对,正好来县里开会,过来跟老领导汇报工作。”孟远说完看向李文蓝,意思是曹主任来了,要是没什么重要的事儿,我就先走?

“呵呵,小孟,你坐,都不是外人,正好曹主任是这方面的专家,可以探讨下你刚才说的事情。”

“什么专家不专家的,学无止境啊!”

曹主任走到沙发前,孟远赶紧去倒了杯茶给他。

李文蓝简单把孟远刚才的提议说了下,问曹主任有什么意见。

“关于修路和港口贯通的问题,需要上汇,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吸引外资的初衷是好的,只是他们为什么要来咱们内陆地区,就算是要来,为什么不选择省会城市,而选择咱们县城?这吸引力怎么彰显?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讨。至于特色品牌,我觉得县里倒是有能力落实!”

曹德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曹主任,吸引力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就目前来说,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我们内陆确实不多。但我们作为港口城市,是有自己的优势的。不出意外,最近两年,我们就有加入世贸组织的可能,这是上层政策打开的关键节点,我们只要拿出足够优惠的政策,外资企业肯定会入驻的!”

上次聊天,孟远就知道曹主任是出了名的改革派,也是加入世贸的支持者。所以才会说出一些比较有前瞻性的见解,当然这在前世,都是经过实践的。

“具体说说!”

曹德邦果然来了兴趣。

“比如,我们县有不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如果咱们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哪怕是不如外地赚得多,他们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这些低廉的人工成本,还有一系列的税收减免政策,甚至是土体免费使用的措施,都是吸引力。”

“人工成本这个是事实,可你说税收减免,有些困难啊,咱们国税是走中央,也就是地税这块可以稍微放宽一点,至于土地使用权无偿划拨,我认为难度极大,要是这两样都不收费,我们的基础建设怎么搞,财政收入怎么来?”

曹德邦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曹主任,这个问题并不复杂。首先,无论是什么产业,总会有上下游客户的吧。我们只是说,对外资企业实行减免税,和土地使用权的无偿划拨,那其他企业,还是要交税的。比如咱们园区,如果是加工汽车,有外资入驻,那技术方面肯定是能有飞跃的,但他们如果接着销往国内,这车辆购置税得交吧,要是出口,关税也少不了吧?至于上游,他们能把技术人员带来,那些零件肯定是本土厂家生产的啊!”

“不可否认,短期内咱们是让利了,但长远来看,技术革新的速度加快了,产业链一旦形成,这对于咱们县的经济,可是重大利好啊!”

听到这里,曹德邦跟李文蓝交流了下眼神,两个人都从中看到了“金灿灿”的政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