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科大窘境,砺剑计划

潭州高铁站。

十几名身穿常服的军人出现,两列纵队齐步走出车厢,迈着整齐的步伐,特殊的装扮和纪律严明队形,很快吸引了周围无数旅客的目光。

自从18年4月15日,新修订的共同条令发布后,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官兵呼声,取消了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装的规定。

各大城市的确能够,偶尔出现穿军装的军人,可像这样一次性出现十几人,还挺少见。

一时间。

高铁站附近的旅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一名身穿黄色体恤,胸口印着海绵宝宝图案的女孩更是跑到跟前录像。

柴舒窈性格活泼,抬手做个鬼脸,搞的陈铭笑也不是,打招呼也不是,只能一脸严肃的目视前方,继续跟着队伍走。

同时内心也有些感慨,也只有在这里,在这个国家,平民见到军人才不会害怕,反而会很亲近,但凡换个国家,见到当兵的,哪个不是赶紧躲开。

生怕惹上麻烦。

咔咔咔!!

周围一阵拍照的声音,还掺杂着一些议论,一队人,别的都穿常服,就他直接从训练场集合,穿个迷彩服,自然而然的多受到一些关注。

听着周围人都夸很帅,陈铭嘴角上扬,自信的仰着头颅,着实的满足了一把他那小小的虚荣心。

大半年一直呆在军营,突然出来看看外面的繁华,还是挺不错的。

围观的人群一直从下车跟着录像录到外面,刚从出站口走出来,迎面就看到一名三十四五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手中高举贴着红纸的牌子,上面写:迎接交流团。

对方没穿军装,不过站在大太阳底下,一动不动的姿势,一看就是军人。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动作。

或许很多时候军人自己没感觉和周围人的姿势有什么不同,没啥特殊,大家都一样。

但对于同样是军人的陈铭他们来说,那身影就像黑夜里面的灯塔一般,太显眼了,就这姿态往那一站,牌子都不用举,隔着茫茫人群,一眼就能找准目标。

带队队长宋剑飞走过去两人攀谈了几句,转身介绍道:“同志们,这位是科大系统工程学院的军事学教授,方龄肯方教授,专程负责过来迎接咱们。”

“车就在外面,大家列好队跟上。”

方龄肯收起牌子,同样笑着看向队伍,朗声招呼道:“同志们一路辛苦了,学院已经安排了车辆,就在外面不远,再辛苦大家走一段,很快就到。”

“方教授太客气了。”众人展露笑颜的回应。

陈铭跟在队列后面,享受着周围群众时不时投来诧异的目光,跟着长队走。

反正他又不是这次交流团的领队,不用负责接头,用不着过去打招呼,一切按照安排好的流程跟上就行了。

国防科大安排的车也是小巴车,就停在出现口不远处石墩外的位置,拐个弯,十几米的事。

据陈铭观察。

柴舒窈在这次交流团中,应该也是个混子成员,上车后,没有围着前面坐,反而跟着陈铭坐在最后面,两人简单的和方教授打声招呼,都没攀谈几句。

这次交流团过来的人军衔虽高,但大多数都是搞科研的,只有六七个是野战部队的指挥官,他们两个也确实插不上话。

车辆启动,车身晃悠悠的出发。

方龄肯一直在前面陪同交流团成员谈笑,说一些专业的科研话题,很显然,他和此次交流团一部分人早就熟识,陈铭能听懂一部分谈话内容,只不过兴趣不大。

侧头望向窗外,看着外面繁华的都市,人来人往,不禁有些感慨。

这是他重回年轻时代,第一次离开部队,离开军营,来到外面,还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你在想什么呢?”旁边柴舒窈看陈铭半天不吭声,好奇的问道:“考虑这次培训嘛?”

“如果考虑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战区能安排你过来,那肯定就是学院这边作出了回应,和相对的安排,放心吧。”

“伱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就行。”

看着柴舒窈似乎很懂,陈铭微微一怔,他对柴舒窈了解的还真不多,只知道她是战区的宣传干事,整天没事遍地跑。

一直以来陈铭对自己的提干都有些疑惑,因为前期他做了很多准备,知道部队二等功可以提干,也知道提干需要通知书,按照正常流程走,他现在还不该来国防科大报道才对。

这时候跟着交流团一起过来,部队提干大军没来,难不成学院就为他一个人展开培训流程?

不现实吧。

柴舒窈是个很聪慧的女人,只是看陈铭一言不发,就大概猜出了他的疑惑。

抬手拢了拢秀发,笑道:“嗯,我知道你再顾虑什么,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其实国防科大近几年处境和国防七子学院的处境都有些尴尬。”

“尤其是国防科大,在全国唯一的985,211双一流军校的光环加持下,再加上军中青华的称呼,军部直属的背景下,这里的学生被部队,被外界寄予了太多的期望。”

“这种期望是基层部队希望科大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学员,而作为科大的学生则希望部队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这样一来,矛盾点就有了,国防科大跟其他军校一样,它只是名声大,并没有特殊的分配制度,也没有政策倾斜,学员是要参与全军分配的。”

“也就是说,国防科大毕业的学生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毕业后需要进入基层部队服役,可基层部队哪有那么多优质的岗位给学员提供呢?”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基层部队对学员、学员对基层部队产生了双向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迟迟得不到解决,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被逐渐放大,最终今年被军部的领导察觉,和战区联合进行了“砺剑计划”,这个计划就是从国防科大最先成为试点展开。”

“砺剑计划?”陈铭有些惊讶,看来他提干的背后,不只是跟着交流团这么简单啊。

“没错,就是砺剑计划。”柴舒点头继续道:“这个计划的初期是减少高考录取率,增加部队提干,部队大学生入校的名额,这样一来,不用担心兵源素质问题。”

“现在大环境就是,来参军的大多都是大学生,在基层部队呆过,这些人军事素质还不错,思想更成熟,更稳定,他们熟悉基层部队的运作流程,管理模式,规章制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从基层来,提干再回基层去,他们了解基层,不会有落差感,不会因为热血上头盲目的就像高考生那样,一腔热血考入军校,结果毕业没有好分配,心态出问题。”

“这已经不是个例了,就咱们战区,每年从科大毕业,跟着普通连队天天训练,天天拔草,对部队失望,申请转业的例子每年高达几百例,这还只是科大啊。”

“还没算其他军校毕业生,陈铭,你在部队呆过,应该很清楚,基层部队那一摊子事,普通本科绝对够用了。”

“所欠缺的只是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可偏偏军校毕业生一开始满腔热血,想要大干一场,他们还没这种能力。”

“你呆过,你也知道部队没有那么高大上,坦克、装甲车跟拖拉机没啥区别,火炮、导弹的操作、维护、保养用心学普通人也能学明白。”

“真正高精尖的装备百分之90的战士、军官接触不到,也摆弄不明白。”

“那些能一锤定音的武器装备,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来操作,更没法提供那么多优质的岗位,全军大学生的理念从机械化就开始提,现在弊端出现了,矛盾也出现了。”

“所以紧随而来的砺剑计划,就跟着出现,而你,是今年军部试点的计划中,第一批从部队过来的优秀士兵,不止你,各大战区已经提前在军校生临近毕业阶段,都安排人过来了。”

“你是其中一员,我们交流团,也是砺剑计划的一部分,交流都是双向的,这么说你能明白嘛?”

“明白。”

陈铭轻声回应,他是真的明白了。

这么一说,最近关于提干跟着交流团过来的疑惑,就全解开了。

砺剑计划,不仅磨砺部队的兵,同样也磨砺军校即将毕业的人,以前这两者都是分开管理,各自学习各自的。

而今年,一部分人提前入校,很显然,这是军部的一个不成熟计划,如果今年能够进行成功,那以后,这个计划将大范围实行。

当然,成功的前提就是,各大军校会再度缩减每年高考的录取率,人员不断减少,将剑锋磨砺的更加锋利。

国家在尝试着摸石头过河,一步步发展,部队同样也在与时俱进,一点点解决矛盾,让军队变得更加强大。

可能一年两年,这个计划没太大显著作用,可十年八年呢?

基层部队的军事素质,绝对会因此提升一大截,军事素质直接影响着战斗力,并不是说一个国家有了强有力的武器就一定强大了。

武器的操作者,终究还是人啊,这是本质问题。

看着陈铭在思索,柴舒窈嫣然一笑:“所以,你要加油哦!”

“作为第一批砺剑计划的一员,你们都会受到军部关注。”

“只要你表现的好,一定会被上面的领导注意到的,如果造成一部分影响,或者能推动砺剑计划,你可以想想这个影响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