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平本是英雄定,英雄从未享太平

林清源发怒。

整个教室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没人会顶着副院长的怒火去反驳,这么多年带来的生活习惯,哪会因为一次考核就收敛啊。

也没人想到专员下基层,核查的方面竟有这么多,查思想,查作风,查管理,查技术,查纪律,这么多项综合下来,怕是没人能够得到好的评价。

陈铭坐在后排,悄悄瞄了瞄其他人,琢磨着后面怕是不好过了。

这次进修,第一阶段学习的就是战役学,指挥学,军事学,都是学术理论方面的学科。

是目前军校指挥学划重点的学科,

第二阶段就让下基层,这不明摆着让所有人学以致用。

模仿军校生学完课程,毕业下基层嘛?

从小范围开始,根据基层情况一点一点的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所在部队。

第三阶段就是指挥作战,得到印证,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是环环相扣,提前安排好的,专员查的也是这个。

相当于把军校生四年学习,三年基层实习,熟悉后带兵打仗的流程,缩短到一年左右完成。

让老一批军官向着新时代军官的教育靠拢,或者说是走一遍流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成绩差的话,那就没办法了。

陈铭自己都没拿到什么好成绩,边防作战独自冲锋,被副院长一气之下,将他扔到后勤,呆一年反省,还有啥可说的。

林清源怒斥几句,目光扫过众人,冷哼一声没再开口。

显然,对他们这一批人的表现十分不满。

后方一名导员赶忙上前,将桌上散落的文件统一归拢整理,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好了,同志们,咱们安排下后面的任务。”

“学院安排的专员既然已经传回消息,那也就预示着第二阶段学习已经结束。”

“成绩评定分为差,中,优,三等,这两天具体成绩我们会张贴到后方公示栏,各位领导同志自行观看。”

“在下一阶段课程开始之前,咱们先谈一下有关于作战指挥学的课题。”

“去年开班仪式上,咱们就布置过类似的摸底测试,除了陈铭同志之外,其他同志都或多或少的根据作战指挥这一学科阐述过自己的观点。”

“课程结束,再加上下基层距离如今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咱们先熟悉一下课程内容。”

“今晚所有学员统一整理一份自己的心得,围绕作战指挥学科来写,其中也要加上一些你们这两个阶段学习的心得。”

“明天上午统一交过来,我们导员和林副院长同志,会在现场给大家做出评断。”

“好了,解散吧。”

伴随新的任务布置完毕,林清源和几位导员集体离开。

现场只剩下一群刚刚被训斥过的学员,面面相觑满脸无奈,这搞学术的领导还真能折腾人,刚结束学术考核就把他们丢到了基层。

如今刚从基层回来,又要捡起之前学过的学术问题,并且还要总结最近一段时间的经历,加深对作战指挥学的心得。

这恐怕不好整啊。

陈铭也从座位上起身,目光环视一周,准备回去着手开始了。

他倒没觉得这种安排有什么不对的。

被部队提名过来进修,谁都知道机会难得,既然名额这么宝贵,学院又怎么可能让他们这帮军官过的舒服呢?

能来这里的学员都一大把年纪了,考核成绩不理想,体罚是不可能,当面训斥一顿也不太现实。

唯一最佳的手段就是摸底,摸所有学员的底,在课堂上公开点评。

反正都是几十岁的老军官了,如果基础知识掌握的差,被导员没皮没脸的评价一番,面上总不好看吧?

想要脸,那就好好完成任务,至少不求成绩好,也绝不能差劲。

从心理上给你们压力。

果不其然,陈铭刚刚起身,教室内的一群老狐狸就察觉到学院导员的意图了。

纷纷猜测,交流第一阶段学习的重点,准备回去好好琢磨,完成刚才预留的任务。

陈铭没打算跟他们“同流合污”,就这点作业难度,还难不住他。

只可惜,他想走,有人盯着他呢。

没等陈铭走出去两步呢,老邻居谢灿雄就从后面匆匆跑过来,搓了搓手干笑道:“老陈,等下。”

“嗯?怎么了谢营长?”陈铭佯装不知对方意图,笑呵呵的询问道。

“哈哈,叫啥谢营长,你叫我老谢就行。”

“那什么,我记得伱对作战指挥学的内容掌握的挺多,去年刚开课你就站在座位上讲了一整节课。”

“我这都学了差不多过去一年,很多东西只靠今天晚上来准备的话,恐怕时间不足,你觉得这次任务该怎么写?”

“指点指点别藏私,你帮我参谋参谋,以后要是毕业回到部队,咱都一个单位的兄弟,有啥需要我帮忙的尽管提。”

谢灿雄语气豪迈的说着,他的话语也将教室内很多学员一同引过来。

没办法呀。

谁让陈铭人家是学霸呢?

如果只是作为探讨,或者是给部队里面下面的军官讲课,那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

但现在不行啊,他们写出来的东西是要给导员看,是要给林清源副院长看,要是不写出点有深意的东西,那明天恐怕就要被立为典型了。

这可不能马虎。

人家是专门钻研学术,写的太浅显恐怕是过不了关,陈铭能把导员都给说懵,这种学霸人物必须要巴结着。

“是啊老陈,你谈两句我们学点皮毛就行,回去也好有方向查笔记。”

“对对对,一晚上的时间就要写下一篇学术论文,这我们最近都没听过课,查笔记也没有什么头绪,你看看给点启发。”

“别藏私啊老陈,到时候回部队我请你喝酒。”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开口。

都是一个班的学员,毕业后还都是同单位的干部,他也不好拒绝。

瞧着一群人希翼的神色,眸子中泛着求知**的光芒。

陈铭爽快的点点头:“那行,我就简单说一下作战指挥方面的学术重点吧。”

“不保证正确啊,这当时你们应该都有记录,我只是在国防科大学过类似的,接触的时间比你们长一些,所以还有印象。”

“行行行,那就麻烦陈铭兄弟了。”

培训班有大概二十多个人饶有兴趣的围过来准备听一听,但也有二三十个人没有聚堆。

这些他也不在意,联合作战学院过来进修的军官,也并非都是战略突击师的人,有些是从其他集团军借着调兵的人情,送一些进修名额,过来镀镀金。

当然还有一部分有自己的心得,着急回去准备,应对明天的任务。

陈铭看他们都已经准备好,甚至有几个人都拿着笔记开始记录。

抬头想了想笑道:“作战指挥学影响其因素的有很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作战指挥决策时效性。”

“时效性我就不细说了,这个当初我记得课程表上战役学重点讲过,我提一下你们应该都有印象。”

“影响时效性的第一是指挥环境,指挥环境是说指挥员进行作战指挥任务时,所处的周围情况和条件总和。”

“第二种是指挥员决策能力和水平,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和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在时间紧迫和心理高度紧张的条件下。”

“指挥员能否运用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对当前形势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合理准确的分析与判断。”

“进而果断快速的做出正确的指挥决策,这将会直接影响作战胜利的结果,所以这一点,和指挥员决策的能力跟水平包括经历都有直接的关系。”

“咱们过来学习,又在前段时间下过基层,在结合咱们之前自身的经验,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应该是能够完成副院长的任务。”

“第三种就是指挥、决策方法和程序,指挥员的心理素质好,决策和能力水平也很高,但是战争是瞬息万变的。”

“在古时候就有一句话,叫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就是说战场上真到了炮火交锋的时候,任何的命令都很难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所有作战单位。”

“所以全息指挥,开设多处指挥所,指挥人员,就是在应对这种突发时刻。”

“第四种作战指挥决策系统自动化程序,这个也是影响作战指挥决策失效的主要因素,现代作战海量信息和决策指挥的复杂多样性,时间紧迫性。”

“让一个指挥员仅凭借着个人的智慧和手工汇算的方式很难,甚至无法完成作战情报的量化分析,这已经不是指挥员心态,还有经验方面的问题。”

“总之大家按照这几点入手指挥学去分析,学术任务估计会很容易通过的。”

这些总结,陈铭还真没有瞎说,一部分是他课堂上学来的。

但大多数都是曾经在虎狼营一步步实验出来。

虎狼营被授予番号后,曾做过大范围分岗定位的改动,从合成到营打乱重新编制合成到连甚至排的模式。

一个排就是小型合成营,甚至是小型合成旅,或者说是无限缩小后的集团军规模都可以。

如此复杂的形成单位,指挥就是重中之重,远的不说,就单单一个合成连,连黨支部成员就足足十几个。

若是算上全营,参谋部,营黨委,一千多人的作战营,光指挥人员就有一百多个。

这就是为了避免到战场上,枪炮声音响,几个作战连队全部都投入到战斗当中。

单单靠营部一个指挥台,只是接收指令都接收不过来,更别提指挥那种局面了。

除非面对敌人的时候可以碾压,否则的话,遇到那种同等编制相互制衡,靠一个人指挥,很难和对方抗衡。

战略突击师就是合成单位,合成营,合成连的元素写进课题内,也很符合这次学术要求,毕竟是刚从基层回来。

若是一上来就直接战役规模,大纵深战斗形势的写作战指挥,恐怕不实用。

众人听完陈铭的分析后,纷纷点头,至于有几人能够真的听到心里,那就不清楚了。

这帮军官在部队这么多年,作战指挥的心得谁会比谁少?单单经验往上砸,都不会差。

可关键现如今不是领着部队打仗,学术转化战役布置,或者说战术安排转化学术文字描述,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如果在这种场合,讨论大军团,大纵深,从战役规模入手,谈作战指挥的话,恐怕很难被学院认可。

但,这就跟陈铭没关系了,他也只是猜测而已。

其实无论是作战指挥学也好,还是军事管理学也罢,过来培训班的学员多多少少都会清楚一些。

知道的方面也很广泛,只是没有陈铭这么专精。

否则他们也不会来到进修的课堂,被部队给推荐过来。

培训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些老军官,认知当中的那些广泛的知识给细节化。

从有形无实的状态,完成有形有实的蜕变。

毕竟细节这种东西,不仅仅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特别重要,对于部队指挥官来说也同样重要。

一场同等规模的大型战役,打的往往都是细节,任何一条决策的失败,都可能会引起战争最终的导向。

陈铭认为该提的点已经提完了,看着现场还有一部分人在琢磨,便笑着继续道:“反正我认为咱们先学理论,再下基层,后打战役,就是在模仿军校生从入校到第一次参加演习的过程。”

“咱们不妨从这个方向入手,做今晚的任务,写自己的心得,应该不会有差错。”

“其他的我就没什么能说的了,谢谢各位前辈能听我啰嗦这么久。”

“我先回宿舍了。”

“哈哈,好,陈少校不愧是能把导员讲懵的人,我怎么就联想不到,咱们是在模拟新时代军官的课程,下基层历练呢?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样。”

“哎,要知道是模拟这个流程,我下基层的时候干脆按照以前刚毕业的时候,任何事情都虚心请教,多听听基层的心声就好了,也不至于第二阶段的成绩那么差。”

“哪有那么多要知道啊,现在只能拼第三阶段的成绩了,谢了陈少校,但愿咱们这次能过关,林副院长那脾气,他是真会给咱们打不及格的成绩,这次写心得,就是弥补第二阶段的不足,大家好好珍惜。”

“对对对,我们回去准备了。”

人群匆匆的聚集,又匆匆的散开,有不少军官都对这次的任务很重视。

一直站在旁边听的谢灿雄,对着陈铭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老陈,你是真牛逼,你怎么联想到咱们进修的过程是模拟军校生的啊?”

“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哎,老陈,你可算是出尽风头了,第一阶段一节课结束,第二阶段又弄了个一等功,还有荣誉称号,这要是进修结束回去,上面首长肯定对你非常满意。”

“可笑我原先,还以为有小道消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现在看,再提前准备也没用啊,还是要靠自身的能耐,你能力不低。”

面对夸赞,陈铭耸耸肩,没有回应。

很多东西他也是刚刚发现,学院明显是没打算让他们事先知道,一切的成绩记录都是按照他们当下的表现来记录。

回到宿舍后。

陈铭结合自己所学,结合虎狼营行成战斗力过程,再结合边防二连作战,后勤被遗忘的一年。

开始写自己关于作战指挥的心得。

标题是《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指挥研究中--浅谈作战指挥要素》。

内容很驳杂,既有虎狼营的高科技指挥系统,又有边防二连设施落后的作战条件。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作战条件。

大谈特谈指挥要素。

这是他的心得,也是他所有的经历,通篇下来都是围绕基础作战开展。

写到边防二连时,陈铭思绪又是一阵恍惚。

太平本是英雄定,可英雄从未享太平。

这可能是陈铭对边防部队,最真实最有感的评价了。

但愿有朝一日他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让边防部队全部撤回内陆,而他人亦不敢僭越雷池半步。

这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陈铭坚信,当祖国强大到一定程度时。

当国防力量强盛到任何宵小之辈都提名胆寒,望红旗冉冉升起,有着敬畏之心时。

那一天终会到来。

战略突击师,只是实现这一天的其中一项,早晚可以的。

陈铭坚定着目光,手中的笔却没有停止,刷刷刷的记录着。

要完成今天导员布置的任务。

期间,邻居谢灿雄那老小子,也过来好几趟,第一趟是抄自己的题目,细思之下,经历不同,他连合成部队都没带过,也没法抄袭,就又回去了。

第二次过来抄内容,瞅了半天没啥可抄,又走了。

第三次过来是带着小道消息过来,说是联合作战学院的很多导员去他们教室开会了。

陈铭当时下基层太早,没怎么接触过联合作战学院的导员,他接触的杨丰瑞等人,都是国家安全学院的导员。

联合作战学院的那些,一直都在尝试新型作战实验室,尝试足不出户指挥三军打一场大规模战役。

如今那帮人又回来了,陈铭估摸着,明天学术任务提交之后。

第三阶段的演习对抗考核,应该要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