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都当兵了谁谈恋爱啊 > 第三百二十四章 针锋相对,全员傻眼

有林老头在这坐着,培训班教室内纪律出奇的好。

没人说话,没人交流,全部老老实实坐在位置上。

林清源作为副院长,自然不会主持课程,他只是比较尽责,提前来到辩论会现场等待。

主持的还是导员杨丰瑞。

辩论会学院也比较认真,其中几位导员还做好了临场笔记,看得出来,上面颇为重视。

杨丰瑞目光扫了一圈学员,看到所有人已经准备好,朗声说道:“同志们,稍等一下咱们就要开始辩论会了。”

“之前有关于作战指挥学和军事管理学各方面的要点,我都已经在课堂上详细的讲过。”

“大家也都在课题文稿上作出了不同的解答,我一个人在这里讲,你们听到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今天下午咱们结合第一阶段的学术理论、加上第二阶段的基层实践、来展开一次辩论会。”

“辩论的主要核心,上午我已经提过,就是关于指挥环境,指挥手段和指挥信息,是否是指挥要素。”

“陈铭同志在这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诠释,他的观点是这三方面,全部属于影响指挥核心的因素。”

“丁远同志,赵胜虎同志,在课题文稿当中点出了不同的意见,分别根据指挥环境,指挥手段,指挥信息,全面分析了对指挥要素的影响力边缘化。”

“两个相悖的观点,一直在学术方面都存在争议,包括现在的国防大学,所有二级学院学术专家,对这方面也有争议。”

“军人谈作战,军官谈指挥,今天不要求你们一定要辩论出一个结果,但是要把这种观点辩论的深入人心。”

“让现场所有学员清晰的了解到,哪些方面作战指挥会受到干扰。”

“好了,全体起立,同意陈铭同志观点的,也就是上午分配到B组的同志,请坐在教室的左侧一排座位。”

辩论要开始了。

陈铭的文稿作为主观点,他当然要做出一部分表率,提前起身,从教室中间的位置来到左侧。

其余七人也快速起身,跟随在后面。

不管是真刀真枪的打仗,还是打嘴仗,这气势不能输,尽管他们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而已。

陈铭的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丝毫不怂,对着右侧四十多人昂首望去,眸子平静。

等待开始。

对面几十号人,也快速换位置,中间是导员负责记录坐的地方。

陈铭知道A组人多,不见得就是他们思维一致,绝大多数对自己的观点很模糊,认为有道理,但不足以有辩论的能力。

还有一部分就纯属是从众心理,他一个少校,写出来观点,能比人家在部队浸淫数十年的上校还要深刻?

所以,很多人下意识就以为,职位越高的人经验越丰富。

不可能在这方面出错。

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人的观点是跟他们一致。

一份文稿顶多几页纸,很难能够阐述所有人的观点,也发掘不出一个人的全部思想。

辩论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统一基础,学到更多全方面的作战指挥学和军事训练学的观点。

拉平相互之间的水准,开启第三阶段。

看到双方都已经到达位置,导员杨丰瑞笑着点点头,显然他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

人多人少都没关系,只要能够将自己的观点真正的讲出来,做到详细的分析,这一趟国防大学进修就没白来。

辩论会目的也就算达到了。

“好了,所有领导同志请坐下。”

“现在辩论会开始,导员同志负责记录。”

“陈铭同志的课题文稿写的比较全面,首先就由你来阐述一下为什么要把指挥环境,指挥手段和指挥信息列入指挥要素当中。”

伴随辩论会开始,现场的军官都有些紧张了,由不得他们放松啊。

讲台那个方向,多媒体大屏幕下,还有一张黑脸盯着他们呢。

林清源副院长对陈铭刮目相待,这谁都能看得出来,现在又让陈铭先提,能不紧张嘛。

这小子,理论知识之渊博,他们可是有目共睹,跟他一伙吧,观点相悖,没法发挥。

跟他对着干吧,又没啥信心,谁知道这小子会不会又像老和尚念经一样,嘟嘟啦啦念半天谁都听不懂的天书?

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啊。

当所有人目光盯准陈铭的时候,他起身了,时间节点恰得相当准。

起身立正对着现场所有军官敬礼,做足了后辈的礼节。

“各位首长同志好,在阐述我的观点之前,我想还是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我在东部战区七十一集团军的炮兵旅呆过,也在合成169旅第五合成营,也就是后来的虎狼营呆过,还在七十三军的龙牙呆过,在南疆边防第四军分区边防团呆过。”

“包括藏地军区后勤工兵维修部也呆过,所以我的观点更融合,也会更加倾向合成化,因为这是我真正带过的部队。”

“我的介绍完了,接下来说我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科学划分作战指挥要素必须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在研究作战指挥要素的划分问题上,更要确定要素划分的标准和原则。”

“从客观方面来讲,凡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都可称之为该事物的要素。”

“作战指挥同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都一样,都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根据系统论和一般性的逻辑要求,作战指挥要素必须符合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它们构成作战指挥的必要成分,所谓的必要成分,就是说这些因素和条件对作战指挥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二,它们也是构成作战指挥过程的本质成分,这些因素和条件是作战指挥本身固有的成分,对作战指挥性质,其内在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不考虑指挥的环境,在哪里指挥,用什么去指挥,那么对于一个部队的限制就会非常大。”

“我们在对分子进行分解的时候,通常把原子看作是分子的构成要素,而不把原子的组成,分为质子和中子作为分子的构成要素一样。”

“这些本应该是相互独立且又处于同一层次的成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应该进行分离。”

“包括指挥作战当中,指挥的环境,指挥的手段,还有指挥的工具原本就是指挥作战当中的一部分。”

“为什么非要抛离出来?强行把这一部分,划分到根本就不重要的那一部分当中?”

“所以我认为,指挥环境不管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指挥工具不管是指挥所用的工具和器材,或者是各类侦查工具,指挥自动化系统等等。”

“这些通通都是影响作战指挥的因素,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更何况是指挥环境和指挥工具以及指挥手段。”

“这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的观点说完了,谢谢大家。”

陈铭干净利索的说完自己的观点,“啪”的一声坐在位置上,引得B组几人高昂着头颅,犹如斗鸡般,挑衅的看着对面。

导员杨丰瑞,眨了眨眼,有些同情的看向A组,他很明白,陈铭这是有备而来啊。

但他现在是裁判,不管谁胜谁劣,现在都不该他做出反应。

而是抬手对着右边做出邀请的手势,意思是该他们起来阐述观点了。

看到导员做出这个手势,并且没有纠正或者提醒陈铭任何话语。

A组的一部分军官集体懵圈了,大眼瞪小眼的相互瞅瞅,皆闭口不言。

尼玛,学术问题哪有那么好反驳的?

伱要是说我打过哪场仗,怎么安排侦查,怎么安排火力,怎么安排后勤,怎么驰援,这么说的话。

那他们能拍桌子争的面红耳赤,谁都不愿服输。

可这他妈一上来就整什么原子,分子,搞得跟老教授发言似的,搞毛啊?

甚至有一部分军官,都没听懂陈铭在说啥,这怎么反驳?

气氛一度陷入僵局。

陈铭的老邻居谢灿雄那个悔啊,他妈的,要知道陈铭这么强悍,他就去B组了,坐那不用发言,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谁不会?

总比他们四十多号人,坐这发呆的强啊。

他原本以为陈铭那边人少,每个人都要积极发言,万一他过去什么都不会,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肯定会拖后腿。

谁能想到,结果恰恰相反。

陈铭一人镇住了场子,根本就用不着B组的其他人。

尼玛,这波血亏。

但很快,A组这边有人反应过来了,老姜还是会辣点。

早先就在培训班很有名的胖上校赵胜虎同身旁几人聊了几句后,很自信的起身了。

也学着陈铭的模样,对在场所有人员敬礼,而后说道:“我承认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这个观点我无法反驳。”

“但是,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情报,我们不缺乏火力,不缺乏机动能力,只要有足够的情报,其他都可以归为普通的一类,算不得指挥要素。”

“那就更别说指挥环境,指挥工具,指挥手段,属于作战指挥核心要素的问题,这个我完全不赞同。”

“首先指挥的环境并不是指挥官可以去选择的,仗在哪里打,部队就要拉到哪里,指挥环境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如果以这一条作为核心问题的话,那我们以往打出的那些游击战,指挥方面岂不是从来都缺少了核心?”

“至少也会缺少一部分吧?”

“至于指挥工具,不管是通过现代化的终端可视化系统去下达命令,还是通过最笨的方式,一级一级的去传达,甚至在古代还有八百里加急。”

“这些都是战场上战争打到哪种程度,指挥工具就运用到哪种程度。”

“核心那就说明没有这些东西,指挥就不成型,不可能说一场仗失去了这些,那就不指挥了吧?”

“剩下的一个指挥手段方面的问题,换句通俗易懂的说法那就是指挥的方式。”

“这一点同样是根据战争打到哪种程度,合理的作出应变。”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是到了战场上,只要第一炮打响,全军的战士都往前冲,到了这个时候,任何的指挥工具,指挥环境,指挥手段全部都要靠边站。”

“如果说这些是作战指挥要素当中组成一部分,这我承认,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可要说这三个方面是影响指挥要素的核心,那我不敢苟同。”

“还是那句话,战争是瞬息万变的,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考虑太多影响指挥核心要素的问题,反而会贻误战机。”

“我的观点说完了,谢谢大家。”

赵胜虎的反驳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眨眼间就让A组的一群军官,长长松了口气。

还好没有被B组给难倒,两个分组一来一往之间,也给很多军官带动了热情,跃跃欲试间,都想表现一番。

而陈铭听完赵胜虎的阐述之后,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吃完中午饭他没有午休,提前过来钻研那两份文稿,早就把对方的思路给琢磨了一遍。

也料到他们会拿这种观点来反驳自己。

没错,战争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这点陈铭当然承认,也没什么话可说。

但有一点不要忘了,打仗如果根据战争的局势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只是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现实当中演习和实战终究是有本质上的差别。

尤其是现代化战争,突然爆发之下,谁会给你做出调整的机会?

如果一场战役,达到了指挥官都需要临时做出调整的话,那这场仗已经相当于输了。

瞬息万变当中最明显的就是瞬息这两个字。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战场,一分钟就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到了那个时候,还怎么根据战场的局势而做出调整呢?

敌人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就算是给了这个机会,又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有效的调整?

烈度战争,或者爆发实战,往往仓促应战之下,若是全部根据战场情况而定,那就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对方已经提出反驳,陈铭也不在犹豫,不用B组的其他成员回应。

陈铭直接起身针锋相对。

“对于刚才赵胜虎首长提出的观点,我个人是持反对意见。”

“首先,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考虑过多影响指挥核心要素,这些不可能是在赶赴战场之后才会考虑。”

“而是在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所有的因素都要考虑在内,战前对于战争指挥的统筹计划,本身就是从全方位去考虑。”

“无法抛开任何影响作战指挥核心方面的问题,所有的作战部署,作战区域,作战环境,作战地形,无论战争的定义是侵略还是保卫。”

“这些在部队出发之前都要完成全面的部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到了战场上之后,所有作战部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如果因为考虑的太多而贻误了战机,那我只能说战前准备工作不足,提前进行战斗部署的话,指挥所建立的位置,传递信息使用的渠道,这些不可能绕得开。”

“没有相应的指挥信息和指挥工具,一个指挥官就难以对指挥对象实施指挥,作战指挥也就难以进行下去。”

“并且根据划分要素的独立性原则,要素之间不应相互包含,交叉,提前部署好的作战安排,考虑到这方面,那就不能把这方面在战斗的时候直接剔除出去吧?”

“战前部署的方法类,属于指挥的主观能动性与指挥技术器材有机结合,以及相互作用的产物。”

“更多的体现在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上,是人的因素在指挥工具,在进行各种作战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把所有的因素考虑在内。”

“因此才做出详细又缜密的计划。”

“无非是到了战场上之后,才不会去考虑指挥环境,指挥工具和指挥手段。”

“因为这些,已经全面做好了规划。”

“如果到了战场上再做这些规划的时候,那这场仗就不用打了。”

“拿着已经规划好的东西,来抛弃因素当中的一部分,我不认同这个观点。”

陈铭越说言辞越犀利,到最后更是震声高喝:“作战指挥,指挥者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准备,和实施所进行的运筹与调度活动,这些活动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吧?”

“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支持。”

“那么这个时间和空间支持的同时,更绕不开第三个条件。”

“既然如此,为什么到了战场上谈影响作战指挥核心因素的时候,就绕开这三个条件呢?”

“我的观点说完了,谢谢大家。”

陈铭的反驳也让辩论会进入**,A组丁远上校不等导员示意,直接起身和陈铭针锋相对。

“你刚才说的是战前准备,这些并非是到了战场上之后内部所特有的,而是外部的东西。”

“就是已经提前准备好,是作战指挥活动,这一客观事物发生的外部条件。”

“我们不能把这一外部的东西,作为作战指挥内部的本质成分来看待,还有,虽然环境类内容对作战只会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影响着指挥者对作战目标的选择,兵力的使用,以及战法的运用。”

“这些都是指挥者作战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活动的依据和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是,一个指挥官,指挥着战士们作战,我认为战场的环境,还有指挥的环境,这些对于指挥官的影响并不大。”

“甚至说可以不用考虑,因为指挥官的责任是统筹全局,而不是冲锋陷阵,环境类内容只有通过信息形式被指挥者所掌控,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将环境类因素作为结果的表现形式,勉强可以,但本身绝对不能作为指挥要素。”

“地形和环境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战的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成为指挥的要素。”

“所以我不会更改我的观点,作战要素只有三个,指挥者,被指挥者和指挥中间的媒介。”

“其他的因素,都不能成为影响作战指挥核心因素,我的观点完了,谢谢大家。”

陈铭刚才阐述完观点没有坐下,丁远上校也没坐下。

两人明显是为自己的观点坚持己见。

可其他军官有些傻眼了。

感觉陈铭说话的时候,那就陈铭对,丁远说话的时候,那就是丁远对。

一时之间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怎么去评判了,更不清楚该怎么反驳。

教室内的气氛直接变得紧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