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序列玩家 > 2

序列玩家 2

作者:踏浪寻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4:37:09 来源:笔趣阁_www.52wx.com

钱逊之是弹词艺人,整日带着义子浪迹于吴地的大小码头卖艺,一老一小多年来相依为命。钱鼎章自幼聪明懂事,每到一个书场老父在台上弹弦唱曲,他就在台下搬个小板凳安安静静的听,耳濡目染之下将钱逊之拿手的几部书学得**不离十。钱逊之一看,明白这是祖师爷赏饭,索性收了他当徒弟,手把手的悉心教导多年。

通常教满一年后,便可出师,在光裕社出过茶道,向业内宿老拜过码头就获得了独立演出的资格,就能离开师傅去各大码头闯荡,其间如自觉学艺不精,那么也可再回到师傅身边继续学本事。

钱逊之对这个义子爱护备至,他老于江湖,多年漂泊深知新人开码头之苦。故而一直将他带在身边,原本他是一个人上台单档出演,现在索性拼了父子档,老钱弹三弦做上手档,小钱在下手弹琵琶。

对于江湖艺人而言,单档比双档更为合算,因为书场、茶馆收了观众门票后和艺人五五拆账拆账,不管你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报酬都是这点。钱氏父子技艺精湛样貌清秀,所到之处都是场场客满,甚至还有买票入场站着听的,200人的书场通常能挤进300人来,书场老板乐的合不拢嘴,给他们的报酬也比一般艺人要高。这样算下来,这个父子档的收入较普通单档倒也不差多少。如果被富贵人家叫到家里去唱堂会,那么赚的就更多了。浪迹江湖的日子辛苦,但只要有演出就能衣食不缺还略有盈余,在这个时代也可以称作小康了。

父子二人跑码头已久对春节看的不甚重要。索性到盛泽过年,打的算盘是过年农闲客源旺盛,盛泽这种大镇书场照例是只是年三十前后小休几天,初五就要正常开张,新春正是艺人人头最紧张的时刻,书场老板为了留住弹词艺人往往不但愿意四六拆账,还在约档的时候会额外多付定金,演出结束后还要加送一点土特产。

时值隆冬二人因添置了不少演出行头,这段时间行囊渐瘪便没有去投旅店,暂寓蚕娘庙的偏厢客房中。

盛泽自古盛产丝绸史称“日出万匹、衣被天下”,当地乡绅靠着这个发了大财,人一旦有钱后就要给自己找个信仰作为心灵寄托,蚕商丝商觉得镇上原来的土地庙太土太老,一合计便集资修了这所蚕娘庙,供奉轩辕黄帝、神农、嫘(lei)祖,一年四时香火颇旺。这蚕娘庙的格调看起来比乡间必备的土地庙高了许多,尤其是嫘祖的嫘字怎么念,更是成了一般冬烘先生向外人显摆学问的抓手。

建庙时又着意多建了一排偏厢,供庙祝出租取利,用作日常维护之资,所以价格较一般旅店更为便宜,而环境比廉价的鸡毛店大通铺又好上不少。对钱氏父子而言算是难得的客寓佳所。

所谓的鸡毛店也是钱鼎章来到这个世界后才知道的,前世只在电视电影中听到鸡毛小店长鸡毛小店短的,亲眼见过才知道,这种店的住宿环境之恶劣大出人所料:用砖头砌起来的大通铺可以并排睡10多人,垫的是稻草,晚上睡觉时,店伙会将吊在床上的一个竹子编成的比大通铺略窄的架子放下来压在躺在大通铺上的旅客的身上,架子内盛满鸡毛就算是被子了。当日钱鼎章好奇,入内一观后吓的拉着义父扭头就走。

眼看油灯将灭,钱鼎章轻轻吹灭火苗,觉得室内烟气渐重,喉头不由发痒,看着一旁酣睡的义父因多日操劳而瘪下的面颊,心有不忍。生怕在室内咳嗽扰他清梦,于是强忍喉头不适轻轻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将杯子中的残茶倒入门轴窠中,有了润滑后再推门便不再有那讨人嫌的“吱丫”声。这本是夜行毛贼的手段,他前世看书的时候觉得好玩就记下了,此刻倒是物尽其用。闪身出门后,又将门轻轻掩上。

乡间夜凉,空气清冽,被冷风一激,喉头倒是归复平静。想着左右无事,不妨随处走走。

当下背着手借着上弦月清辉,往蚕娘庙后院走去。说是后院,其实就是殿后的一大片空地,造庙时为了美观,种了不少松柏腊梅翠竹,周围则用细竹枝编成篱笆围起来,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当地的著名风景,如同后世的公园一般。

岁月渐长,竹篱笆慢慢朽烂,本地承平已久,民风良善,间或有小毛贼作祟可万万不敢到庙里偷,鬼神在乡间的威信依然极大,乡人间如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而官府不能决,便照例去庙中下拜发咒请阴司明断。故此,一丈长的篱笆上倒有三四尺的口子可供人出入。后院里的岁寒三友也是日渐旺盛,由刚种下时稀稀疏疏的几支,化为参天大树,或竹丛梅丛来。“倒是捉迷藏的好地方”钱鼎章心中不由得冒出这么句来。

一阵风吹来带来的还有远传的梆鼓,已经二更天,钱鼎章打算回房歇息,明天是初五,吴地习俗一早就要放鞭炮接财神。同时一些饭店茶馆也开始恢复营业,自己父子二人也要开始表演挣钱了,早点入睡养足精神,明天争取头炮一炮而红。

“喂喂,我在这里”突然一个极轻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钱鼎章吓了一跳,自己在此人生地不熟的怎么会有半夜打招呼?莫不是鬼魅之流?

当下强忍心头惊诧,定住脚步,却又听到另一个沙哑的喉咙说到“让您久等了”

原来不是找自己啊,想到此处打算回房。但转念一想,正月初四的晚上,新春佳节,室外气温又低,这二人不在家里跑到这荒凉的后院来干什么?如果是正常的商谈事件,何不去酒楼茶馆呢,虽然春节还坚持营业的店家味道服务都一般,但起码暖和不是。

想到这里,年轻人的好奇心顿起,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非常巧妙正好是一个由数株腊梅和几篷翠竹围城的一个“凹”字形的缺口中,缺口正对庙后墙,晚上黑灯瞎火的站在这里别人隔着树丛是绝迹看不到自己的。于是慢慢的贴上了一棵老梅桩,这样就更不易被发现了。

“请问事情进展如何了?”沙哑的声音问道语气中透着尊敬

“嗯,差不多了,明天下午四点半,我会等在蚕娘庙前,你慢慢走过来,然后你跟着我走就可以,我打听清楚了,明天初五,本来按计划在图纸室值班的老吴,要去粉妆楼会他相好,我让底下兄弟盯梢,如果出来马上有人来报告的”

“是他?”钱鼎章心中一闪这个沙哑的声音太好分辨了,自己父子二人在腊月头上来盛泽跑码头,按照规矩是先要拜会当地乡绅县董及各大茶园书场老板。在最大的茶楼飞云阁里请各位当地乡绅闻人吃一碗八宝茶,先试说一回书,只有他们点头了,才能在此开场卖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让他们满意,只要有一人说句“不灵不灵”,就要卷铺盖走路,因为之后镇上没有一家茶馆书场会让你去开书。而说书虽然名义上被归为贱业,但说书人自有行业尊严所在:说书必须在正儿八经的屋内高台上。不满足这两点,给的钱再多也不能卖艺。

这个沙哑喉咙正是当日在座的一员,说是本县大地主徐怀镜的次子徐奉容,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介绍的时候,飞云阁老板战战兢兢的神态和着意奉承的话语“徐家向来为盛泽马首,徐老先生乐善好施乃是辛亥革命后盛泽镇警察局第一任局长,直到前几年才主动让贤。现在因年事已高故很少外出,长公子在县党部高就公务繁忙不得拨冗,这位二公子刚刚东渡日本而回,能请到他也是你们脸上有光”父子二人当时只能喏喏。

随后另外一个声音也被他辨认出来,不就是蚕娘庙的庙祝么,日常和自己多有交道。奇怪的是,按照二人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庙祝恭维二公子才是,怎么现在徐奉容反而拍起来庙祝的马屁?

这个时代出洋留学是大事情,能负担起的非富即贵,游学欧美被称为镀金,次一等的去日本的被称为镀银。只要能取的外国学位回来,顿时成为上等人。

而庙祝之流迹近巫蛊,除了乡下的愚夫愚妇对其顶礼膜拜,莫说是乡绅就是穷酸秀才也是看他不上的。钱鼎章决定继续听下去。

“好,还是您有办法,您这蚕娘庙最近没什么意外吧”那个徐二公子又沙哑着恭维。

“庙里就住了一对说书的父子,一场大病把两个人都搞去了半条命,他们不是问题”

“这次任务后,徐某就指望您提携了”徐二公子沙哑的嗓音透出古怪而**裸的谄媚之情。

“那要看这次完成的如何了?日本帝国从不吝啬对忠志之士的奖励,何况日支亲善乃千古伟业,”

大日本帝国?日本人!!这个看起来猥琐不堪的庙祝竟然是日本人?!钱鼎章大惊之下差点叫出声来,总算他先前有预料怕自己不慎之下惊动二人,故而将一只袖子死死咬住。

“那河本君,就此告辞了,明日见”徐奉容说完,急急离开。

“八嘎,叫在这里只能叫我庙祝或者庙子”

“是,是,小的疏忽了,这就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