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 第三百三十一章 乘船驾车,气运之秘

虽然高景飞本身致力于成仙,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让他并没有什么信仰,但是类似三清的信仰其实最初是古人对宇宙天地的某类现象拟人化的崇拜。

比如元始是指宇宙最初的发源、万物的本源。

太上是道教最崇高的形容词,“老”是指代“乾阳”,“君”是指性王。

而上清最初则是代表上天、天空,所以上清派最初所供奉的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实际上就是相当于另类的对老天爷的一种崇拜,并非是真有这一位神灵。

高景飞也把这位玉晨大道君当做是天道化身或者世界意识来崇拜,起码也是世界意识的一部分。

这样就跟里镇元大仙不拜三清不拜玉帝佛祖,只供奉天地二字牌位是一个道理。

设下了神堂并且祭拜之后,一股莫名的气息融入到整个飞云舰之中,原本飞云舰虽然有着阳和属性,但到底沉入阴间千年,是类似幽灵船的存在,所以难免有些阴气缭绕,带着一些负面气息。

而随着太上玉晨大道君的入住,整个船的气息都发生了改变,起码在高景飞的感知之中,船上空间里阴郁负面的气息在消减,换来的是一股清灵之气的提升,这对这艘法器灵船来说无疑是一种升华。

虽然高景飞的灵视也看不到任何异象,神像方面也只有一层淡淡的毫不起眼的清光笼罩,但是他却明白那位上清道祖或者说现实世界的世界意识正在关注着这里。

这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高景飞猜测早在自己经历魔都之行之前,他应该就因为多次出入迷雾世界而被世界意识小小的关注了吧?

只不过那时候他并不能明确感知世界意识那种伟大存在的关注,而在得到天命咒法与元牝珠之后,他第一次在现实世界施展,就已经相当于继承了古之巫觋的职责,成为了可与天地沟通、并且为世界清理垃圾的天道意志代行者。

这个身份让他对天道、世界意识、自然意识、自然灵与精魂这些存在感知都十分敏锐。

通过蛟龙兵符与船灵的联系,高景飞也接收到飞云舰在灵性层面有了提升的信息。

“开船!”

他口中下达命令,就见已经在士兵操控下扬起风帆的飞云舰竟然无风自动,缓缓在宁静的阴江水面上行驶起来,船身在漆黑的水面荡起了层层涟漪,但当船驶离半个身位的时候,水面就好像快进了一般瞬间平复凝固起来。

这诡异的场面让通过船灵视角观察周围的高景飞不由得眼神一凝,心中庆幸自己方才没有托大的直接动用舞空术飞行渡江。

倒不是他发觉了江水的问题,而是记忆中看过的西游记中就有师徒四人渡河的名场面,还有传说中最早记载于山海经的弱水,飞鸟不渡、鸿毛不浮,就连仙人也难以飞渡,跟地府黄泉一般,都是世间最危险的水域。

这才让高景飞心中有了警惕,如今看来果然他的谨慎是对的。

“好在有飞云舰,这艘古代战船化成的灵船天然就有在阴世水域通行的力量,不然恐怕我还到不了目的地呢!”

心中感叹一句,高景飞就走出指挥室,来到外面的将台上,朝着前方放眼望去。

阴世的规则与阳间完全不同,因为这里似乎没有所谓的空气存在。

他站在二层船楼顶的将台,船速至少有二十节以上,换做凡间早就大风扑面了,但是他却丝毫没有感觉迎面有气流吹来。

反倒是能够感知到不时从各个方向吹过的阴风被飞云舰外面一层淡淡的清光阻隔,他知那其实并非“风”这种常见意义上气流的概念,而是由阴气组成的能量,凡人被迎面吹上一缕,都要思维僵化血液冰冷凝固,那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风”。

而且高景飞还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排斥着血肉之躯的生灵。

“这种感觉要比我那两位义兄所在的那个阴世冥土世界更加强烈啊,凡人应该很难在这里长时间存在。”

“若不是我有着一道阴世权柄之力带来的庇护,或许就算有法器护体,也难以支撑几天时间,毕竟个人的法力终归是有限的,无法长久支撑法器屏障。”

随着船只向前行进,高景飞内心升起一股渴望,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直到飞云舰由沿着东北方向行驶随着江水航道转变为向东之后,高景飞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应该快到了。

果然又前进了大概一炷香之后,高景飞命令船灵停下,因为他所感应的位置方向已经处于船行驶方向以南的九十度所在,这说明接下来他就不能借助飞云舰赶路了。

顶着两层法器屏障的清辉在满是枯寂的江边登岸,高景飞收起了灵船,飞云舰再一次变为巴掌大的那艘模型,被高景飞收回五阴袋之中。

再次放出纸人马车,这些纸人纸马在这个世界气息分外活跃,显然十分适合这里的环境。

想来也是,无论纸人还是纸马,虽然经过曲家纸扎秘术祭炼过可以在阳间白日通行了,但本身到底是阴灵驱动的旁门法术,来到阴间这种环境当然是如鱼得水一般。

高景飞乘上御位,一缕法力顺着缰绳驱使着四匹高大神骏的纸马拉着豪华马车奔行。

古人讲究“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的礼制,高景飞心中不无得意的想道:

“我这丹阳伯爵位放到春秋战国时期怎么也是一方诸侯,驾四匹骏马拉车应该不算僭越吧?”

说起来天子驾六马还是驾四马因为古时战乱典籍散失,在东汉时期可是引起很大的争论,许慎与郑玄两位当时大儒为此引发了争论,许慎赞同“天子驾六”的说法,认为这是古礼,而郑玄则认为“天子驾四马”才是正确。

虽然后世出土的东周“天子驾六”车马坑,证实了许慎才是正确的那个,但当时乃至后来唐宋时期,都以郑玄之论为主流,这场发生在公元二世纪的关于古制天子驾数的经学争论,大约历经了一千八百多年漫长岁月的等待,才终在二十一世纪初得到了定论。

高景飞五阴袋中其实已经有了二十多匹纸马,用十几二十匹马来拉车都不是问题。除了两匹是在金末世界马家铺子买来的之外,剩下的都是在现代找老师傅定制的,然后由他和郭世鹄两人进行染金点灵的炼制。

但是学得了天命咒法又从二哥刘安那边了解了天公九节秘祝法之后,他对于气运之道也有了长足的了解,知道每个人的气运都是有数的,如果常常做出一些违反自身气运上限的举动,很容易会折损气数,这也就是民间风水相术里所说的一些人去纹关公或者猛虎会因为压不住而导致命途多舛的原因。

所以他没有使用六驾马车,一来没有必要,纸马在法力催动下力大如机器,而且不知疲倦,实际上两匹马就足够驾驭纸马车飞奔了。二来即使他有足够的世界意识眷顾也就是天道功德,也不是用来消耗在这样的事情上的。

什么人做什么事,你可以向上追求更好的地位与生活,但不能一下子跨越太高,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用迷信的说法就是那样做会消耗你本来的运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