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逆流官路 > 第97章 长远规划

逆流官路 第97章 长远规划

作者:小小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安祥林把头一点:“是有些困难。我的执政理念是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土岭乡的自然条件很差,好在地理优势明显,我打算做长远的规划,利用老区的人口优势,趁网购兴起的东风,把土岭乡打造成物流集散地。”

“物流集散地这个想法很好,但能通得过论证吗?”余林终究还是老了,他并不看好网购,对物流的概念还停留在大宗商品走托运的范畴内。

安祥林对网购也一知半解,只能求助般看向厉元朗。

厉元朗同样深吸口气说:“余书记,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大家的工资虽然涨了,但这些年的物价也开始涨了!以前一份卤鹅可能才几块钱,现在已经涨到了十三块。为什么会涨价,除了货币增发的原因,还有房价跟房租的原因。”

余林点头,工资涨,物价涨,房价涨,房租也涨,这些都是有亲身体会的。

厉元朗继续说:“西洲市的一间门面房,每个月的房租要好几千,而在土岭乡一间门面房一年的租金也无非几千块,这其中的差距有数十倍。经营者想要生存,必然要把多余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那么有没有一种打破现有经营方式,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商品的经营模式?”

“你是想说网络购物能消除小城市商店与大城市商店的差距?继而让老百姓获得实惠?”

厉元朗点头:“好处远不止如此,在网络上,你可以买到天南地北的东西,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运送到您所在的城市,再由一个个勤劳的快递小哥,把物品送到您的面前,那时候老百姓能买到便宜的商品,物流环节能够带动一大帮人就业,因为有了网络竞争,房价与房租也会受到约束。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必然会得到提高。”

余林若有所思,然后说:“想法很好,可以尝试,但跟你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有关系吗?”

“祥林县长想要扎根土岭乡,带着老区的群众们打造物流产业园,最终形成物流集散地。但有些人却想在土岭乡继续土地财政,只想短期捞一票政绩,却没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厉元朗说到这里,就闭上嘴巴,不能再往下说,再说就抢词了。

安祥林说:“城镇化建设虽然是大趋势,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让老百姓从田间地头走出来,住进高楼大厦里,本意是好的,但却要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如果仅仅是想依靠土地财政,短期内有效果,但长期来看,隐患很大。”

“所以你们想跳出现有的模式,走一条全新的路?”余林沉吟后摇头:“太难了,想要推动需要更高的层面点头,最终想要落实,还需要最高层面的同意。”

安祥林看了厉元朗一眼,厉元朗心领神会:“余书记,很多时候,结果很重要,但过程也很重要。如果西洲市有了意向,祥林县长又能顶住其他方面的压力,土岭乡必然能拥有长远的发展,即使最终事情未能落实,但土岭乡的百姓们都落到实惠,这未尝不是一次多赢。”

余林终于明白厉元朗的意思,不管土岭乡能不能撤乡改区,只要放出了风声,就能搅乱一些人的计划。这是要扯虎皮,做大旗啊!

余林笑着说:“你们就不怕风声放出去后,有些人更要吃土地财政了?”

安祥林连忙保证说:“我已经对土岭乡做了长远规划,在土岭乡没有脱贫前,我不会走。土岭乡的群众们,也盼着能脱贫,能致富……”

此时,店老板又把饭端了上来。

余林拿着筷子说:“先吃饭,下午把材料给我秘书一份,我有空的时候先看一看,也让办事员们想一想,我也希望能为老区人民做一些贡献。”

“那可真是太好了!”厉元朗立刻表忠心:“余书记,以后你家的浑酒,我包了。只要你想喝,我就给你送过来。”

余林笑着说:“你这小子,猴精猴精的,希望以后走正道,别走上了歧途。”

大家都面露笑容,这顿饭也吃的非常融洽。当然最后还是余林买的单,他也没忘记拿走那桶浑酒。

再次回到第二招待所,不管是安祥林,还是林德路,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狂喜。

林德路拍着厉元朗的肩膀:“你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居然知道余书记喜欢喝浑酒,还知道他会到小餐馆吃饭……”

不等林德路说完,厉元朗便拉了他一把:“老林,你糊涂了!领导的心思我怎么能猜到,领导的行程我怎么会知道?这一切都是巧合。”

看着厉元朗板起来的脸,林德路立刻点了点头,他也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是我失言了,一切都是巧合,都是巧合!”

安祥林压下心底的激动:“大家伙把资料再整理一遍,下午去向余书记汇报工作。成败在此一举,要是成功了,回到土岭乡我再给大家摆庆功酒。”

相对于安祥林跟林德路的激动,厉元朗却保持了一颗平常心:“大家别这么乐观,余书记的工作很忙,可能下午我们见不到他,但能把材料交给他的秘书,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胜利了。”

安祥林炽热的心,稍稍凉了一些,望着厉元朗问:“你怎么知道,下午我们见不到余书记?”

林德路也好奇:“如果他不想见我们,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去送材料?”

“刚刚吃饭的时候,该说的话都说了,再见面也没有其他的说辞。看材料只是一种态度,按照余书记的工作方式,会先看材料,然后找人论证,再去实地调研,最后才会给出公开的态度……”

安祥林懂了:“所以目前只能证明,余书记对这件事情有兴趣,但还不足以影响他做决定。”

林德路有些着急:“那怎么办?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要不去京州?”

安祥林却没理会他,而是看向了厉元朗。

厉元朗成竹在胸的说:“递材料的时候,再递一份邀请函,邀请余书记、胡市长,顺道再邀请一下吴秘书长……”

吴秘书长跟胡市长的关系非常好,又是余书记的老部下,邀请他是最恰当的选择。

安祥林通透了:“就这样办!”

可能余书记跟胡市长很忙不会成行,但吴秘书长可以去一次土岭乡,充当余书记跟胡市长的眼睛,看一看革命老区土岭乡。

下午上班后,一切正如厉元朗所猜想的那样,大家没有见到余书记,秘书却把材料收了。邀请函也递了上去,果然如厉元朗料想的那样,余书记没时间,胡市长也很忙,吴秘书长那边倒是没拒绝,只是最终是否出行,还需要研究。

这个结果对安祥林来说,已经是惊喜了,只要没立刻拒绝,就代表了西洲市的态度,就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