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度韶华 > 第二百二十章 内卷(二)

度韶华 第二百二十章 内卷(二)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8 07:17:35 来源:小说旗

崔县令做的,不止是建粮仓。

崔县令随意地在前领路,“恰巧”路过一处学舍。学舍里传出幼童的朗朗读书声。

姜韶华目光一掠,咦了一声,停下脚步:“这里不是私塾?”

学舍门口挂着一个黑色的匾额,上面写着叶县书院四个大字。字迹飘逸,分明是出自崔县令手笔。

如果是私塾,绝不敢挂这样的匾额。

果然,就听崔县令不疾不徐地答道:“回郡主,这是叶县县衙建的书院。由县衙出银子,聘了五个秀才来做夫子,只要是叶县百姓,都可将家中六岁以上的孩童送来读书。一直可读到十五岁。”

“书院不收束修,还供孩童们一顿午饭。”

“还有,不但男童可来读书,女童也可进书院。”

最后这一句,才是重点。

崔县令一边拿腔作势,一边悄悄去打量郡主的脸色。眼见着郡主舒展眉头,崔县令这颗心才悄悄落下。

“崔县令有心了。”姜韶华目中满是赞许,声音温和极了:“叶县富裕,为南阳郡之首。如今县衙建书院,让孩童们有书可读,这是给全南阳郡的县衙做了一个表率。”

被郡主盛赞,崔县令就像喝了一杯热热的蜜水,心里暖烘烘甜丝丝的:“臣做的都是该做的事,不敢当郡主这般夸赞。”

“有什么不敢当的。”姜韶华笑道:“你这般用心,本郡主很是高兴。”

顿了片刻,又道:“书院里有女童来读书吗?”

崔县令有些遗憾:“只有寥寥几个,男童倒是来了不少,年龄大小不等,一共有四十多个。男童分了五个班,女童只能勉强凑成一个班。”

世情就是如此。女子就该安分守己地待在家中,不该抛头露面,读书这等事,更是男子的权利。

叶县已经是一等一的富县,女子们种桑养蚕织绸赚银子养家,地位之高,远胜其他地方。便是如此,肯送女儿进学舍读书的,也少之又少。

陈瑾瑜听着心里不是滋味,忍不住插嘴问道:“是不是百姓们顾忌夫子是男子,不愿让女儿进学舍?”

“这倒不是。”崔县令叹一声:“教导女童读书的,是臣的内人李氏。而且,学舍里特意砌了一道墙,将男童女童读书的地方分开。平日进出也是走两个门,互不相通。”

“为了保证孩童们的安全,臣还将衙役排班,每日都有两个衙役来守着学舍。以免有宵小之辈乱闯。”

“臣还特意亲自写了公告,令人宣读,让百姓们都知道学舍收女童。可来学舍读书的女童,还是少之又少。”

姜韶华淡淡接了话茬:“人心中的成见,就如高山,不易攀越。崔县令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管有几个女童来学舍,都开了一个好头。”

崔县令被夸得俊脸发红:“多谢郡主盛赞。”

心里却暗暗振奋。

在王府和蔡县令那一番掏心置腹的长谈,彻底打通了崔县令的任督二脉。崔县令回叶县后,就开始着手建粮仓和学舍。尤其是这叶县书院,更是花足了心思。

可惜,百姓们目光短浅,连免费的书都不愿让闺女来读。大多是觉得女子读书没用,不如留在家中。

六七岁的女童,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能学着采桑叶喂蚕。再大一些,就能学缫丝织绸赚银子了。

这些,不必崔县令细说,姜韶华也清楚。

“郡主,我们进学舍瞧瞧吧!”卢琮最擅察言观色,不失时机地进言:“臣从未见过女子书院,今日正好开一开眼界。”

姜韶华笑着略一点头。

崔县令特意从学舍门前经过,巴不得郡主入内仔细看看,忙在前领路。

姜韶华先去了男童学舍。

“来读书的男童,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三岁。”崔县令对一手建起的书院了如指掌,侃侃而谈:“臣将他们按着年龄分成五个班,年幼的教得慢,也教得扎实。十二岁以上的,以认字为主。”

卢舍人再次巧妙地接了话茬:“崔县令这么做,很是妥当。六七岁的孩童,可以慢慢调教,以后走科举之路。十二三岁的少年郎,读书科考就迟了,花个两三年时间读书认字,以后也能谋个好营生。”

崔县令笑道:“我心中正是这般打算的。卢舍人才学过人,当年是二榜传胪,见识不凡。可得请卢舍人多多指点。”

卢琮忙笑着自谦:“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崔县令才是真正的年少俊彦,心中有章法,行事有度,我远远不及。”

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皆是大梁望族。卢琮年少时赫赫有名,崔县令早有所耳闻。

再者,两人都是读书天才,以科举晋升官场,颇有共同话题。很快就聊得热乎起来。

陈瑾瑜和马耀宗默默对视一眼。

卢琮这老东西,交际来往是一把好手啊!正好,以后郡主身边需要应酬的差事就都给他了。

姜韶华没听卢琮和崔县令的互相吹捧,进了学舍后,她细致地看了一回。学舍十分宽敞,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专门吃午饭的饭堂,还有一片空地,可供孩童们戏耍玩闹。

正在给孩童们上课的夫子们,知道郡主一行人来了,个个卖足力气。孩童们的读书声整齐且洪亮。

姜韶华微微一笑,又去了女童学舍。

这一边是同样的规格。可惜人太少了,学舍都空着,只用了其中一间。稀稀拉拉地坐着五个小姑娘,且都是六七岁模样。最大的那个,也没超过九岁。

“年龄大的,都会干活赚银子了,家中肯定舍不得送来读书。”陈瑾瑜在姜韶华耳边低声叹道:“这几个年龄小,来读书还能有一顿午饭。要是没这顿午饭,怕是连这五个都来不了。”

姜韶华笑着瞥陈瑾瑜一眼:“万事开头难,走出第一步了,慢慢走下去,才有第二步第三步。”

这倒也是。

陈瑾瑜很快打起精神来,低声笑道:“郡主,这位女夫子,就是崔县令的夫人李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