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第一百七十九章

作者:霜非霜雪非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0 08:14:41 来源:小说旗

赵廷明冲钱斌怒吼好几声,钱斌被吓的身子一软,直接给赵廷明给跪了下去,但钱斌还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他有些结巴道,“我……我凭什么听你的,你说叫我赌我就赌吗?你是我的谁,我干嘛要听你的,况且我只是实话实说,村长你那么激动作甚,莫不是你被我说中了心事,恼羞成怒才这样的?”

说到后面,钱斌越说越有底气,反正他有理他怕什么!

钱斌这幅死鸭子嘴硬的模样,成功让赵廷明更气了,他一点也不委屈自己,直接挥上一拳往钱斌脸上打去。

伴随着一声惨叫,钱斌的脸上出现了一道深红印子,鼻血落在地上,犹如一朵朵绽放的莲花,钱斌感到鼻子一热,用手一摸,全是鼻血,这一瞬间,钱斌的脑袋有些昏昏沉沉的,差点没晕过去。

“血,都是血……”钱斌满脸惊恐的叫喊道,看着赵廷明这发怒的样子他才感到害怕,他大叫一声喊道,“救命啊,村长真的要杀人了,救命啊!”

刘大爷看不过去了,直接凑上去把两人拉开,但是使劲拽了拽,发现怎么也拉不动,他汗颜了一下,看着差不多一个年纪的赵廷明,心里暗暗想道,年纪都差不多,怎么赵廷明就这么强壮,力气那么大,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要太明显了。

见拉不动赵廷明,刘大爷就蹲下来挤在两人中间,站了起来,直接面对赵廷明,把钱斌给挡在身后,刘大爷直接对着赵廷明说道,“唉老赵啊老赵,你这是干啥呀?都多大的人了,咋还对着小辈的人斤斤计较,还动手打人,这传出去多不好。”

赵廷明气的青筋暴起,他指了指钱斌,又指了指我,反问道,“你也不看看这臭崽子说的到底是什么混账话,什么我下达禁令就是独吞隔壁举人杖子那边低价的鸡鸭鹅,为了可以赚大钱。我这辈子清清白白的,什么时候黑心赚过咱们老百姓一分钱?再说了,他喝点马尿胡嘞嘞,瞎说一通,万一真有哪个命苦的吃出事了,谁负责任?要不……我这个村长不当了,给你们干……谁愿意干谁干,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就去找你们,不要来找我哩,我也懒得管村子的这些事情。”

众人都不敢接茬。这个破活,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干。受累不讨好,还要面对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岁数大的身体吃不消,年轻的说话没人人。还真就没人敢说别的。

赵廷明一看没人接茬,反而越说越气,他不但指着钱斌骂,还指着那些帮着钱斌说话的人骂,“既然你们那么垂涎隔壁村子的鸡鸭鹅,那行啊,你们就去买,到时候一个个的要是吃出了事,可别一个个的哭爹找娘来求我帮助借钱,真心为你们着想的话一句不听,专门听那些歪话,一个个的是非对错都分不清,用脑子好好想想哩,隔壁举人杖子卖那么低的价钱,是因为你们长的好看呀……脑子都让猪吃了。天上掉馅饼还能砸着你们了?一天天的,没脑子。”

有刘大爷在,钱斌也从赵廷明的手里挣脱开来,他第一时间就是躲在刚才一直帮他说话的李大娘身后,朝着赵廷明喊道,“好话谁不会说哩,谁知道你是不是私心。”

钱斌不插嘴说话还好,他一插嘴,赵廷明又来气,但还好刘大爷眼尖,赶紧凑上去抓住了赵廷明,才让他没跑过去把钱斌给揍一顿。

其他人在旁边劝道,“哎呦村长,你这至于嘛你这,也不是多大的事,你发这么大的火干啥?也不是天塌了……你还跟一个小辈斤斤计较,我看你啊就是小题大做,不过就是吃两个病鸡,我今天还叫那个祥子在举人杖子那边买了几只呢,这哪里有什么事,我看啊你就是自己吓自己。”

钱斌见有人站在自己这边说话,那腰板子挺的老直的了,一副“怎么样,我没说错”的模样看向赵廷明,这可把赵廷明给气的手抖擞,差点没一口气提上来。

村里的其他人也都附和着,但是不敢大声说话。

大家都觉得赵廷明可能就是年纪大了,越来越糊涂了,就像钱斌和李大娘他们说的那样,这鸡瘟能有什么问题了呢,不过就是到时候水放多一点,多煮一会的问题。有一些人别说死的鸡,就是病死的猪牛羊什么的,也吃过。

甚至有人吃过那些病死了的狗肉。这么多年了,也没听说谁是因为吃死肉吃死的。大不了多煮一会……县城里的饺子馆,多数还用的死肉做的呢,进了县城,不也照样吃吗?顶多就是坏肚子,也没啥。现在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些低价卖鸡鸭鹅的时候,大家都有点心动。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岁数大的人,经历过大饥荒的人,知道饿着肚子不好受的感受,那个时候吃没吃的喝没喝的,看见什么野菜榆树皮都能吃一顿,何况现在就是个肉有点小毛病。

“以前,死耗子都吃过,那时候吃不上饭,啥都吃过。不也过来了?”人群里有人低声唠叨着。

说起以前,赵廷明的脸色也缓和下来,因为以前是真的苦,闹大饥荒时,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家里积攒的那些米啊什么的都是放一大锅井水,然后吃稀得不能再稀的稀饭,那个时候他也是正在长个子的时候,吃的多也饿的多,可家里没那么多吃的给他,何况家里还有那么多的弟弟妹妹,他更不可能吃的那么多,于是他只能去外面扒拉野草,看见什么就去上前吃一两口,如果吃的会拉肚子会肚子疼,那他下次就不会去吃了,但如果不会肚子疼,只是单纯会拉肚子,那他就会吃很多,直到把肚子吃撑才作罢甘休,他怕下次饿肚子时就找也找不到什么可以饱腹的食物。

那段日子他很难忘,也忘不了,回到今日,就连赵廷明也不得不感慨一下,时间过的是真快,他都老了。当初他念了大学,念到一半,学校不上课了,要下乡了,乡里缺人,说让他回来当村长,他就听话的回来了。在他那个年纪的人,别人都下乡吃苦去了,他却回来当上了村长,就是一位有出息的人,何况他家里的条件在东台子村里也算得上不错,虽然说没有夸张到那种可以天天吃肉的地步,但能够吃细米,隔几天就吃一次肉,这些都还是可以的,而且子女也对自己孝顺,起码比他那弟弟赵廷绪的几位子女还要孝顺出息就是了,赵廷明对自己还是很满足的。

这人岁数大了,追求的东西就不一样了,赵廷明更想追求的是名誉,是名声,想让更多的人明白自己的好,也想好好的当好这个村长。

毕竟他是村长,与村子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村子好过了他才能好过,村子不好过了他也不好过。

如果这次因为鸡瘟的事,村民吃了太多带有鸡瘟的鸡鸭鹅而出了事,那身为村长的他也是有极大的可能被上面的人问责,他也怕摊事,所以能不出事就是最好,他可不想都一只脚迈进棺材里的人了,还要被摊上这么一件事而坏了他的名声,赵廷明是不敢赌的,他也怕,所以思来想去,还是下达禁令,严禁村民到举人杖子那边买鸡鸭鹅什么的最好,代价最低,村民们也都能健健康康的。

可当赵廷明看着一群反对他的人,他就一个头两个大,他想过在他下达禁令后会有很多人不同意,但他没想过会有那么多人,还会有那么难搞的刺头子,这让他怎么下手啊?

村民一个个的都是一副无知的蠢样,天真的以为只要将带有鸡瘟的鸡鸭鹅煮久一点就没事,不想浪费一点粮食,甚至还想着是自己想从中获利赚钱,赵廷明都快哭死了,他能图什么,他图的很简单,就是这个村子好好的,不要让他摊上这么多事,也不要坏了他的名声就行。

赵廷明也是到城里瞧过世面的人,也明白越是这样的局面就越是咬口不能放任这些村民不管,否则一旦放任,就会造成很多不可逆的后果,那他这个村长还要不要当了。一辈子名声,也就毁了。

赵廷明再一次耐着性子说道,“大伙听我说,过去闹饥荒的那些事我是一点都不敢忘,那日子实在是太不好过了,天天都吃不饱,每天都在想着怎么填饱肚子,那是连掉到地上的一粒米都不愿意放过。但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很多孩子们都能吃得饱饭了也有能力养活自己,他们能走出大山,能到外面的世界去瞧瞧世面,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但能支撑他们走的长远的是身体,身体是本钱,也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路,一旦身体受了什么影响,得了什么病,那就别管你有多大的才华和能力,那都是走不远的。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龄的人来说也就是可以活的更久,活到那些儿孙都结了婚生了娃,活到我们可以见到小小孙的时候,那才叫幸福嘞,可别什么都没等到,我们就两眼一瞪,双脚一直,就这么躺棺材里,都还没怎么好好的享福,就这样早早的离开这个世界了,那可太不划算了。”

“而你听我一言,等这股风过去了,该咋吃就咋吃。现在不行,我估摸也没多少日子,个把月的就过去了。我也是为了大伙好,这身体一病,再加上我们老了,说不定就会一病不起,从此两眼一闭人就没了。那些上了岁数的,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了你的那些儿女着想,你要是真的走了,你的儿子女儿他们怎么办?你放心得了他们吗?”

刘大爷一听立马“呸呸呸”几声,“老赵,你瞎说什么胡话呢,我跟你说,你可别说这些来咒我,我不就是反对你下达禁令吗?你至于说这些话吗?我跟你说哈,我老刘是绝对可以活到一百岁,活到我孙子结婚,我曾孙出生的那个时候,我还要活更久,我才享福没多久呢,可不要躺棺材里,你别咒我,也少说这种话,我听的可不高兴。”

赵廷明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里早就有预料到,但他还是叹气一声,“害!我就知道。”

赵廷明忍不住心里不舒服。岁数大这群人别人不行,那是真嘴硬。越岁数大,他越来事。你要说这个东西不行,他一定有下一句,甭管对不对,他得先把下句说出来。

有时候,就是你要说一加一等于二,他们也能给你讲出来了五七八万的道理。主打的就是一个,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犟嘴。

别人干不了的,他们觉得他们岁数大了,倚老卖老,吃的盐比别人吃的饭都多。一个个的说着什么见多识广一类的话,其实这辈子窝窝囊囊,连村里都没出去过,但是就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很有本事。

你要说他们没本事,没能耐,他们觉得你在羞辱他们,要和你对着干。你要说他们对?那出了事,他们跑的比兔子都快。有时候赵廷明都想给这群老家伙一棍子,拿着石头使劲砸他们的嘴,看看他们的嘴到底有多硬。

最气人的就是,他们动不动来一句:我不怕死。

就这点最烦人不过了,不怕死,怎么不去直接自己嘎了自己?这也不怕死,那也不怕死。可是饭是一顿都不少吃,话是一次都不少说。就像去年,村里的老杨头,岁数大了,腿脚不好。他家房顶有点玉米,晒在上边。要下雨了,他想上房顶,大伙就说你别上去,岁数大腿脚差,万一脚底打滑咋整?结果老杨头不听,来了一句我不怕死。最后果不其然,摔下来了,腰摔折了。大伙问他,这次咋样,疼不?用不用上医院。老杨头哭着喊着要去医院,说不去医院就得真死了……

农村的事,就这样。人多事多,很难处理。但是还要耐着性子处理。赵廷明人在其位,不得不干。只好如此。

虽然心里不得劲,还得忍一忍,把这个道理讲通了。要不然,到时候这群人吃出事了,把人抬自己家里,说他这个村长没好好干,到时候,更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