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 第二百零二章

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第二百零二章

作者:霜非霜雪非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0 08:14:41 来源:小说旗

赵铁刚确实喝了很多,一斤的烧刀子下去,他眼神都有一些直了。

喝了酒的赵铁刚都不用赵大鹅忽悠,自己就去了老宅和赵廷绪说这个事情。

赵廷绪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这么惨,自然也没有拒绝。

所以,赵大鹅准备利用老宅前院的事情,也就算是定了下来。

羊肉汤喝完,赵大鹅回头把剩下的一些骨头,还有汤汁,泡上玉米面面,之后取了一些热水,拿着去后院喂狗子。

两只狗子倒很乖巧,在后边刚搭的狗窝里趴着,睡的还挺香的。哪怕赵大鹅都蹲它们两个面前了,它俩也没啥反应。

小宝睁开眼睛,也没有动,就这么看着赵大鹅。可能是天气比较冷,它也懒得动弹。

赵大鹅拍了拍小宝的身子:“起来吃饭,好好看家。”

随后把吃的放在了提前准备好的一个石头的槽子里边,水放到另外一个槽子里边。

小宝有些兴奋的摇摇尾巴,跳起来用前爪搭上赵大鹅。

狗子其实有点高,这么站起来,快比赵大鹅都高了一些,爪子也直接搭到了赵大鹅的肩膀。赵大鹅倒也没有生气,和它玩耍了两分钟,便转身走了。

趁着天还没有黑,赵大鹅再次到了赵廷明家里。

在整个东台子村,赵廷明算是见多识广的一个人了。有啥不明白的,找他就行了。

赵大鹅去的时候,赵廷明正在院里炒火药。

是的,赵大鹅没有看错,赵廷明的确整了大半袋子硝氨尿素,在那边炒呢……

这玩意具体怎么变成火药,中间再加点什么,赵大鹅不知道。

反正这个时代,火药也很常见。洋枪洋炮也挺多的。这倒不是什么违禁品。

毕竟再往前边十来年,那时候还有民兵。每个村都有的,民兵有枪的。这个东西很普遍。

这倒不是后世很多小说里说的,这东西违禁。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东西,是有的,而且很多。

只是到了九几年之后,这个东西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不过火药雷管,还是有很多的。

而且这个东西也容易做。

赵廷明上过大学,主要他也当了很多年村长,以前民兵有个基本的基本功,就是炒火药。所以赵廷明也会。

“干啥呢大爷爷?你这是打算整点火药上山蹦石头?”

东台子村南边的大山,就是石头山。

当然了,山顶上也有树木。多数是松树,榆树和槐树以及棉槐。

野生动物只有野鸡,兔子,还有什么野雷子(大型猫科动物),狐狸狗子,松鼠……顶多偶尔从别的山过来几条狼。

以前听说有几只老虎,不过早就没了。

所谓靠山吃山,这山里啥也没有。就只能用点石头。

山上还有个采石场,面积还挺大。以前搞过大工程用过这边的石头,后来废弃了。

村里人盖房子,垒墙就用上边的石头。不过大多都需要用火药炸,要不然一整块一整块的,也弄不下来。

所以赵大鹅就以为赵廷明想用火药弄点石头,以后垒墙什么的。

赵廷明哈哈一笑:“我这整点二踢脚。自己放几个。”

二踢脚是双响的,这个难度要比炸石头那个难度大很多。需要炸药和黑火药。头层黑火药,上边炸药。而且药捻子还得会做,得合适。要不容易炸膛。

“哎哟。大爷爷,等你整好了,给我点。我改天炸鱼去。”赵大鹅厚着脸皮说道。

“咱们河套,哪有鱼?就那小河沟,能抓着几个虾米就不错了,炸鱼就浪费二踢脚了。”赵廷明笑着说道:“到时候,给你个二三十个。”

“我去我姥姥家那边炸鱼去。”赵大鹅嘿嘿嘿的笑着。

赵大鹅的姥姥家,也就是小河沿那边,村子前边就是大凌河。

大凌河算是辽西最大的河流了,古代有上古的红山文化,便是发源于此。

据说……

三国时代,曹丞相东击乌桓之后,做的那首诗:东临碣石有遗篇便是登的白狼山,看的大凌河的水。

当然,后世对这个颇有争议。

但是,这个时代的大凌河的水,是特别深。没有太多人类污染和破坏的痕迹,河里的鱼,也是特别多。

赵大鹅还真心想去那边炸点鱼,而且这个时代,用二踢脚炸鱼,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事情。

“你可悠着点吧。那玩意,不是你一个小丫头该玩的。”

赵廷明摇摇头,他觉得赵大鹅可不要去大凌河炸鱼,万一鱼没炸到,人让水冲跑了咋整?

他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而且,赵廷明准备做的二踢脚,火药也不是很多。属于那种低量火药的,能响,威力不大。

哪怕用手拿着放二踢脚,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炸鱼的话,很难起作用。

赵大鹅又和赵廷明说了一会话,不一会郭氏出来,笑着对赵大鹅说道:“大鹅来了,我这几天还念叨你呢。”

“嘿嘿嘿,我也想大奶奶了。”

“这嘴甜的。你呀人小鬼大,每次来都有点事,这次啥事?”郭氏问道。

“没啥正事,我不琢磨着我大爷爷神通广大,比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还厉害。能上天入地………”赵大鹅开始吹了起来。

赵廷明一摆手:“得得得,大鹅。我可禁不住你这么夸,说吧,有啥好事想着我?”

“好事没有,我一堆破事。”

“那倒是。”赵廷明也不见外。毕竟赵大鹅家里的破事多了去了,他们一家就够搭个戏台子,唱大戏了。都不需要请人了。

“咋了。你爷爷奶奶,又和你干起来了?”

“那倒没有。”赵大鹅嘿嘿嘿一笑:“那也不能天天干呀。天天干仗,年前不得从我家抬出去几个?大冷天的,大伙都挺忙的,去山后挖坑挺费劲的。”

赵大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句玩笑话,因为老赵家的祖坟,在山的后边那里,那里风水还挺好的。起码祖祖辈辈没有发迹的……穷的稳定。

老赵家是闯关东过来的,一支留在了大凌河南边。一路来了北边。老家的话,赵大鹅听说好像是山东孔庙后边第三条街,第二家。

不过早就世事变迁了。

山后就是埋故人的地方。一般土葬。

动不动就有人开玩笑,说挖坑埋山后。但是冬天冷,挖坑特别费劲。

“没个正形。”赵廷明摇摇头,一锅火药炒完了,收拾收拾就进屋了。

随后拿着小茶壶,沏了一壶红茶。都是劣质的茶叶,不过冷天喝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赵大鹅喝了一口,浑身暖和。

屋子里还那个样子,不过好像为了儿子回来,老两口收拾了一下,又糊报纸了。挺新鲜的看起来。

赵廷明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些糖球。赵大鹅含在嘴里一个。还是一如既往的甜。

郭氏也拿了几个大苹果:“这是秋天那会,从半拉烧锅那边摘的。你五姑他们两口子前几天送来的。尝尝。”

苹果很甜,很脆。

赵大鹅也不见外:“还有没,改天卖我点。”

“给你多拿点。”

“我都不好意思了。”赵大鹅笑着。

她倒没有不好意思,反正来亲戚家,就是走到哪里,拿到哪里。不拿白不拿,反正人家也算你吃了。不如多拿点。

至于自己家,没事。自己家穷,啥也没有。

而且这个时候,风土人情特别好。人们都是从一家五六个孩子,变成了那么一个或者两个。

而且这边少生优生也特别到位。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就少了。

孩子少,亲戚朋友啥的,就对孩子更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乡下的瓜果梨桃不值钱。

“大鹅呀,你有啥事你说吧。别掖着瞒着的。”赵廷明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赵廷明做了几十年的村长,就那么一言一行,都多少有点气势,他这么一问,赵大鹅也不太好意思说别的了。

“大爷爷,我琢磨整几个粉碎机,之后在村里粉粮食。”

“这个……你干不了。”赵廷明摇头说道。

郭氏也说道:“你连二十斤的东西,提着都费劲。弄那个干啥?再说哪有地方呀。”

赵大鹅晃了晃脑袋:“我不干活。我把我爹和我三叔安排干活了。”

赵廷明想了想:“铁生干活倒行。你三叔,一天醉三次,一次醉八个点,你指望他干活?别磕着碰着,你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赵铁刚喝酒那是远近闻名,天天醉的不行。

赵廷明那是深恶痛绝,问题是赵铁刚不是自己儿子,要是自己儿子,赵廷明早就打死他了。

啥家庭啊,天天这么喝?

问题,多大岁数呀,才二十五六,就玩命喝?啥时候是个头?

可惜,没办法。

但是赵廷明琢磨,让赵铁刚干活,这事太不靠谱了。让他干活,得上八份意外保险,就赵铁刚天天醉那样,不得出事呀。赵廷明也怕赵铁刚出事,一是本来那就是个亲侄子,身为亲大爷,赵廷明自然不希望赵铁刚因为干活啥的英年早逝。二是,赵廷明怕万一赵铁刚出事,老赵家一定会讹上赵大鹅。

“没事。”赵大鹅却无所谓。

赵大鹅也知道三叔喝酒喝的厉害,但是前世赵铁刚可没有因为喝酒出过事。

命硬的离谱。

身体反而比两个哥哥更好。

当然也有可能赵铁刚喝多了就睡觉,也没有什么烦心事。整天醉生梦死,也不干活,身体稍微好一些,也是正常的。毕竟喝多了,也没人叫他干活。

不从事大体力的劳动,没有过度劳累,可能也是赵铁刚活的久的原因。

不过甭管怎么说,反正赵铁刚喝酒没出过事是重点,总不能上辈子啥事没有,这辈子三叔给自己干点活,还出事?

出事,大不了赵大鹅以后养着自己的小兄弟赵永波吧。要不赵铁刚也不怎么管自己儿子……

“我三叔能出多少事。我到时候提前交代他,干完活再喝酒。平时只让他一顿喝四两。”

嗯嗯,四两对于常人可能来说,也多数醉了。

但是对于江湖人称“酒仙”的赵铁刚来说,那连微醺都达不到。

“不太行。”赵廷明依旧摇摇头:“这事不靠谱。大鹅,不如让你爸爸自己干点活就行了。那点活,也不一定有多少。”

“嗯嗯,知道了。到时候看吧。而且我三叔还挺听我爸话的。”赵大鹅说道。

这一点,赵大鹅没有说错。

老赵家除了到了赵大鹅这里,出了另类。他们还是相对来说,都特别“孝顺”的。所谓孔孟之乡出来闯关东的人,多少都有一些所谓的礼义廉耻和一些书香门第的规矩在里边。

动不动就讲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道理。虽然时代变了,也已经大多数没有那个讲究了,但是老赵家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的。

要不然,赵廷绪动不动生气的时候,也不会说什么“反了你了”……

所以,虽然赵大鹅管不住赵铁刚,但是赵大鹅觉得老爹赵铁生还能管的住。反正喝多了到时候赵铁生自己干活呗。

毕竟赵大鹅也不打算干活,那剩下的无所谓。

赵铁刚喝多了,干不了活。就赵铁生干活。那赵铁生就一定能控制住赵铁刚尽量不会每天喝的迷迷瞪瞪的。

“多考虑考虑。”赵廷明喝着茶,拿起旱烟卷了起来。卷完了,抽了一根。

用火柴点上,狠狠的吸了一口。

“你找我来,也一定不是让我劝你三叔不喝酒的。还能有啥你解决不了的?你家院子大,前边也长。就在前边盖个就不错。粉碎机附近没有,几个村都没置办一个,最早的时候乡里有一个粉碎机的地方。后来倒了……因为啥倒的,我也不知道。估计利润不大,大鹅你可得考虑清楚了。”

“咱们乡里原来有粉粮食的地方?”赵大鹅愣了愣。

这事她还真不知道。

虽然重生一世,但是很明显,乡里有粉碎机的这个事,超过了赵大鹅知道的年纪限制。估摸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了。

“有。就在大修厂西边那个胡同里。都倒闭好多年了。以前是公家的,专门给公家粉粮食,后来公家不去了,就倒了吧。具体我也不知道。本来说承包给个人,但是也没人要那玩意。地方不太好,有点偏。服务态度还差,可能后来没人去,就倒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