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簪缨世族有明珠 > 第十二章 信物

簪缨世族有明珠 第十二章 信物

作者:梅归隐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0: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江府,江秀才正带着江知蓝与江知礼在识字,温绮罗并未打扰,径直回了自己的房间。

想要查清他们遇刺的真相,单凭将军府如今在朝中的处境和她上世的记忆恐怕远远不够。她需要培养自己在京中的耳目,需要大笔的银钱足以在暗中运筹帷幄,才能抢占先机,不被人牵着鼻子走。

翌日清晨,温家准备启程返京。

温绮罗携紫珠登上马车,却发现车厢内早已有人等候。江知寂一身玄衣,几乎与车厢融为一体,若非他身上散发出的淡淡药香,温绮罗险些没能察觉。

她示意紫珠稍后再来,紫珠有些不放心的又朝那幕帘之内张望了两眼,只得依吩咐退下。

“大郎君别来无恙。”温绮罗语气平静,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到来。

“温二娘子果然聪慧过人。”

温绮罗也不与他客套,开门见山道:“可是来讨要报酬的?”

“温二娘子既已允诺,在下自然不会食言。”江知寂的目光落在温绮罗的颈间,“只是不知,娘子准备如何履行承诺?”

“大郎君莫急,如今大夏在边境屡屡挑衅,想来不日,家父便会调任兰州坐镇边境,届时我自是跑不掉的。”温绮罗语气平淡,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一般。

江知寂眸中微动,“温二娘子好算计,就连这大夙朝内之事亦了如指掌。”

温绮罗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大郎君过奖了,小女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

车厢内一时寂静,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轻微声响。

江知寂的目光落在温绮罗的颈间,那块羊脂白玉佩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衬得她肌肤更加白皙。

“既如此,二娘子口说无凭,不如就将这信物交予在下,也好让在下安心。”江知寂缓缓开口,眸光落在她佩戴的玉佩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迫。

温绮罗抬手轻抚玉佩,指尖的凉意让她微微一怔。这玉佩是她母亲的遗物,也是她此前在世对母亲的唯一念想。

“小女既已承诺,自然不会食言。也罢,如此也可让你宽心。”温绮罗说着,就要去解开系着玉佩的丝绳。

江知寂却突然伸手,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她的颈间,温热的触感让她不禁一颤。

他动作轻柔地取下玉佩,指尖无意地触碰到她的肌肤,温绮罗只觉得一股电流窜过全身,有些不自在。

“知寂失礼了。待二娘子兑现之日,必亲手送还。”江知寂的声音低沉沙哑,快速敛下自己的心绪。

温绮罗不着痕迹地后退一步,拉开与他之间的距离,面上染上了一抹绯色,“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江知寂将玉佩握在手中,细细摩挲,目光却始终落在温绮罗的脸上,仿佛要将她看穿一般。“温二娘子究竟是何人?”

温绮罗心中一凛,莞尔笑道,“大郎君这话,小女不明白。”

“不明白?无妨,”他将玉佩收入怀中,起身欲走,“既然如此,在下便静候佳音。”

“大郎君请留步。”温绮罗突然开口,叫住了他。

江知寂回过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温二娘子还有何吩咐?”

温绮罗并未说话,只是缓缓靠近他,伸出手,轻柔地拂过他的衣袖。她的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腕,感受到他脉搏的跳动。

江知寂的身体微微一僵,目光灼灼地盯着她。车厢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弥漫着一丝暧昧的气息。

温绮罗的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

她意在借此机会,探查江知寂的脉象,“你这病,似乎好得差不多了。”温绮罗收回手,语气意味深长。

脉搏沉稳有力,全然看不出病弱之象。

江知寂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如常,“温二娘子竟还颇通医术,在下佩服。”说罢,他身形一闪,便消失在车厢内。

温绮罗望着空荡荡的车厢,心中思绪万千,她哪里懂什么玄黄之术,不过是上一世被情爱蒙蔽双眼,为保全自身,跟着府医习得一二把脉之便。

马车缓缓驶出兰州城,温绮罗掀开车帘,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城池。

温绮罗乘坐的马车早已消失在官道尽头,江知寂却依旧伫立于屋檐之上,指尖摩挲着那枚温润的玉佩,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指尖残留的温度。

无论她是何方神圣,她言语间的笃定,举手投足的从容,都让他感到一丝不安,却又夹杂着莫名的吸引,一时之间,那抹玉影迎着风声思绪万千。

*

大夙朝的盛京城内,金銮殿上,气氛却是一片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个个面色凝重,窃窃私语。

“陛下,大夏蛮夷欺人太甚!今岁春耕伊始,便屡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臣请陛下发兵征讨,以儆效尤!”左卫上将军元朗出列,慷慨激昂,声如洪钟。身上的铠甲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须发皆张,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元将军稍安勿躁,”吏部尚书宋岳慢条斯理道,“夏国固不可怕,可其弹丸之地敢与我大夙叫嚣,关键还在背后撑腰的临北,临北重骑何人能与之战?我朝不可轻举妄动啊。”

“哼,难道就由着他们年年劫掠我边境百姓吗?”元朗重重一哼,语气中满是不甘。

朝堂之上,正是为大夏扰边一事争论不休。

夏国长期依附于临北,每年夏季便会骚扰大夙边境,劫掠粮食,为冬日储备。

大夙国力虽强,却忌惮临北,多年来对夏国多采取怀柔政策,以求边境安宁。

“元将军此言差矣。”洪亮的一声打破元朗的愤懑,正是户部尚书顾恒之,只见他身着蟒袍缓缓出列,不紧不慢地说道,“国库空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贸然出兵,军饷从何而来?莫非要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

元朗冷哼一声,斜睨着顾恒之,他素来对这世家匹夫的体面毫不在意,“顾尚书莫不是忘了,温家军自备粮草,囤兵分田,无需国库支出分毫。”

这时顾恒之身侧的侍郎站了出来,拱手道,“两国交战,生灵涂炭。大夏背后乃是临北,若是贸然开战,引得临北插手,岂非得不偿失?依臣之见,不如遣使议和,以保边境安宁。”

“议和?议和!年年议和,岁岁进贡,换来的却是大夏变本加厉的侵扰!尔等安坐朝堂,自然不知边境百姓的苦楚!还望陛下圣裁!”元朗怒喝一声,一甩衣袖,愤然叩首望向庙堂之上的九五之尊。

夙高宗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阴沉,一言不发。他自然知道大夏的威胁,也知道朝中大臣各怀心思,主战主和,各有盘算。

“顾爱卿,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夙高宗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

顾恒之躬身行礼,不慌不忙道:“陛下,臣以为,可放宽边境通商条例,准许大夏商人入境贸易,互通有无。如此一来,既可缓解大夏的经济压力,也可充盈我朝国库。此外……”他顿了顿,语气意味深长,“臣还听闻,大夏可汗有意求娶我朝公主,以示两国友好。”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荒唐!我堂堂大夙公主,岂能下嫁蛮夷!”

“顾恒之,你安的什么心!竟敢提出如此建议!”

“陛下,万万不可啊!”

元朗更是怒不可遏,自大夙建国至今,从未以国家安危系之一女子之身。

何况今上正值壮年,膝下子嗣单薄,唯有两子一女,长公主还是皇后所诞的嫡公主,尚在咿呀学语,虽为女儿身,也是贵不可言。

他指着顾恒之的鼻子骂道:“顾恒之,你这老匹夫,为了讨好大夏,竟要将公主推入火坑!简直是丧心病狂!”

顾恒之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元将军言重了,和亲乃是古已有之的惯例,况且,如今国库空虚,兵力不足,若是不想开战,和亲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尔等懦夫!”元朗怒吼一声,上前一步,说着就要揪住顾恒之的衣领,“够了!”夙高宗一声怒喝,打断几人的争执,“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夙高宗心中烦闷,拂袖而去,只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退朝之后,元朗径直走向顾恒之,眼中满是怒火:“顾恒之,你给我等着!我定要让你为今日之言付出代价!”

顾恒之冷笑一声,掸了掸衣袖上的褶皱,慢条斯理地说道:“元将军,你还是先想想如何应对大夏的铁骑吧。若是边境失守,你们将门一脉的脸面可就保不住了。”

元朗气得浑身发抖,却也无可奈何。他狠狠地瞪了顾恒之一眼,转身离去。

倒是与顾恒之有姻亲关系的吏部尚书宋岳,走到他身侧,“这才刚开始,就与将门撕破脸面,未免急了些。”

顾恒之脸色阴鸷,“那也得他们识抬举才是。温长昀不在,他们都这般嚣张,他若回来,岂不是更助长了气焰。”说罢敛去眼里的忌惮之意,彷佛什么都未曾说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