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穿越古代:从直播带货开始 > 第526章 奕王的“名声”

周敞也是吐沫横飞:“更有一点,皇室宗亲也就算了,那些官署贵户,朝廷本来明令禁止做生意,但因手中把持特权,无不私下经营,且往往数额巨大,这部分可都是不向朝廷交税的。既然如此,朝廷为何不一刀切,一笔银钱只要出现,当然还要过百万两,也不必管它是生意还是往来,只要露白,就是要易手,就要缴纳税赋,且收取六成。这样岂不是好?”

“六成?”临帝再次为奕王的“气魄”所惊讶,但一想到若真可行,那又是怎样一笔可观收入,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但显然可执行性不强,“好是好……只是这样大笔的交易,既是私下,又如何知道?”

“如何不知?”周敞反问,“一百万两以上的银钱交易,难道还搬了现银去不成,那些人总要使用银票、汇票,就算为了避税,真的愿意搬运现银,那一百万两银子也至少要十两车马还不算护卫的人手。那么这样大的动静,地方官府怎么可能一点儿不知晓?”

“话虽如此,但此政一出,若是人人都将银钱拆分,化整为零,岂不是也收不上来。”临帝再笨也不难想到十分明显的漏洞。

周敞这一项可说是专门为绑匪设的,绑匪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化整为零的。

但话却不能明着说,还得编理由:“因此,儿臣才说要父皇的一道金令,若是有人存心这么干,儿臣只要听说,就可以以‘拒不纳赋’为名,直接将他拆分多次的银子一次全部没收,岂不是更妙了。”

“我儿实在聪明,主意甚好。”临帝一听不禁拊掌大乐,但理智尚存又复正色,“不过,这般大肆高压,会不会……,户部是不是也应该派人监督?”

周敞主意不错,但以奕王以往“风过留痕、雁过拔毛”的名声,也知临帝可能顾虑什么。

更是早有准备,拿出一副光明磊落,不怕被监督的架势:“父皇要派户部的人监督正好,甚至干脆将户部的人调到金曹也行,反正父皇允准,那么金曹就大大缺少人手,儿臣下午就得去找人。”

临帝对于奕王如此姿态很是满意:“铭儿终是长大了啊……”

周敞又趁机开口:“不过,父皇,主意是儿臣出的,父皇要答应,不能假手他人,且儿臣三日内就要出皇城去往越北,多耽误一日,就是少一日的进项啊。”

如此积极,简直积极到了临帝的心坎里,收银子的事情,当然最是刻不容缓,连声道:“好、好、好……”

周敞更进一步:“另外,儿臣东奔西跑收上来的赋税,要抽一成给南方水坝建设,确保水坝工程顺利完成。”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也没有忘记奕王府还缺银子的事实。

当然这也多亏了钟与的提醒。

临帝如今听得奕王讲出点儿条件,反而更加放心。

就知道奕王不可能白费这么大劲儿,多少也是存着些小心思,否则就不正常。

前段时间,工部的图纸和计划已经报了上来,原本以为三、四百万两银子的水坝工程,直接提高到了一千万两。

沛水以南地势复杂,河道多,建一处水坝解决不了问题,下游还不知要建多少水坝。这还只能算是先期工程,若是一旦开始修建,往后还不知要多少银子往里填补。

周敞听闻此事的时候,是当场两眼一翻,全当自己已经死了。

为此,本来已经提上日程的工程,临帝也跟着打起马虎眼来,毕竟让他掏银子,就如同剥他的皮割他的肉。

而如今,周敞提出了这样一个解决办法,何乐而不为?

临帝向来遇事不决,喜欢瞻前顾后,但于这件事情上却是难得一口答应。

周敞没想到事情出奇的顺利,虽然目的达成,但想出这样的“缺德三税”,也不知道之后,多少人都得在背后戳奕王脊梁骨,也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然而,若这是救出元裕必付的代价,那她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临帝一点头,周敞转头就去了金曹司和户部“码人”。

先要拉起队伍,才好尽快出发。

金曹司中除了司长范业,也是袁韵的舅父留守,剩下只要是能骑马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周敞拉上。

至于户部,新任户部尚书,那位笑面佛一样的宋鸣,除了打哈哈,一点配合的意思也没有。

周敞全没指望,甩下一句,回头又找范业。

直接越过吏部,又让范业贴出公文,直接招募部署,要求就是能骑马、会些拳脚更佳。

周敞现在太需要一批自己人,一批只听自己命令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倾言“卖身”换兵权,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就是怎么看怎么都还是不值得。

若是按照周敞的想法,三日后就该出发。

但实际是折腾来折腾去,到了第十日上,得以出发离开锦都。

时间主要都耽搁在各种朝廷制度上。

先是催着中枢拟了正式的旨意,临帝用印,才能往下推行。

然后又催着吏部做出金牌,催着户部和吏部等相关部门向下颁布诏令。

好在周敞披着奕王的皮,事事亲力亲为,跟在屁股后面催办,又不怕得罪人,终于是将所需事宜都跑了下来。

然而,这些也还都不算什么。

毕竟,端王党不会跳出来使绊子,旁个也没有冒出来拖后腿的。况且只要是涉及到收银子的事情,朝廷上下一致默契,谁也不会轻易站出来反对,毕竟这是临帝的“心头好”。

倒是“缺德三税”一出,奕王的“恶名”也就跟着不胫而走,没有不将风铭骂个半死的。

不但如此,更有谣言四起,更有不堪的变成了段子在街头巷尾流传。

说什么,前奕王妃离去,带走了所有嫁妆,奕王恼羞成怒,存心报复,否则不可能想出这样变态的税赋,一看就知道是针对元家。

毕竟全天下有几家,能经常有百万以上的交易额。

对此,周敞全不在意。

钟与则在知道之后,直接晕厥过去。

等人醒来之后,周敞倒是不得不好生安慰一番,最主要是她即将离开,奕王府上下还要靠钟与打理。

最后钟与也是没有办法,圣旨已经颁布,就算不支持,又能怎么样。

然而,短时间内,金曹司司长范业东凑西凑,也没凑上三十人,还是后来加上户部尚书宋鸣回过味来,派了几个人过来,好容易凑上人数。

周敞则让高远私下将一箪行能调用的人马都调来,再选上数名靠谱的府兵,雇佣上几个可靠的江湖人士,又凑上二十个人。

如此,五十人的队伍才算成行。

周敞拿到了吏部“加班加点”打造的令牌。正面刻着“司曹金令”,背面刻着“太宰幕首”。

本拟这块牌子该是金的,在手上一掂量就知份量不对,竟然还是拿铜糊弄的。

不过单凭这块令牌本来也没什么,还要再配合了户部和吏部的公文行令才是正经,也就不能计较。

好容易万事俱备,周敞带上高远和瘦猴,提上五十人“浩浩荡荡”的队伍,才向北既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