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请皇兄,赴死! > 第267章 他来了!

请皇兄,赴死! 第267章 他来了!

作者:煮小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0: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身边那些军官,带头涌上。

他们作为军官,已参与叛乱,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宽恕的。

门口那些军士,则盯着紫镇东手中令牌,犹豫不前。

冲皇子使命,他们知道那是什么罪,是会祸及家人的。

紫镇东另一只手抄出了刀,同时道:“你们现在退出门外,我便不记得你们是谁了。”

军士们茫然对视,而后缓缓往后退去。

刘梁目光一缩。

他的学生,确实很聪明。

聪明内敛,从不多言,长相可爱,却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硬的事来。

在自己即将得势时,举刀而出,带头反对自己!

铿!

紫镇东已拔刀,冲向那些人。

陆轩也反应过来,立马道:“不要管我,去帮他!”

噗!

他话音刚落,紫镇东手起一刀,砍死一人。

鲜血淋漓,模糊在那张坚定的脸上。

他有些黏糊的声音再度响起:“奉六皇子命,接管张梓城,镇压叛逆!”

“小子,毛都没长齐,就想一力擎天!?”

一人大吼,抡刀劈来。

紫镇东侧身一躲,反手一刀攮进他胸口。

刀锋刺入瞬间,手腕一拧一拔,又一军官毙命于其刀下:“奉六皇子命,接管张梓城,镇压叛逆!”

他不断重复着,像是在坚定自己的心。

使的年少的他,杀气愈添。

步伐一往无前,刀锋愈挥愈快,喝声渐渐如雷。

随着躺在他脚下的人愈来愈多,那些旁观者也开始站了起来。

不知何时,刘梁身前的人已尽数伏罪。

紫镇东刀尖滴血,山壁上多出了几道垂死挣扎留下的刀痕。

还有碎裂的肉沫、血和着内脏与脑浆,粘附在那面巨盾上。

并不算高大的少年立在刘梁面前,巍峨的像是一座山。

在刘梁看来,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少年,藏锋多年,终如星辰破空而至,撞的却是他这个老师。

是他之幸,也是他之悲。

在陆轩等人看来,局势将倾,颓破在即,这少年犹如一面山壁,硬是擎住了这一角斜天。

还有那枚令牌——看来早在数日前,六皇子便和他商议过此事,且留下了后手。

陆轩无比庆幸,自己和秦度安排了这个少年去送信。

刘梁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会有出息,没想到你会踏着老师的尸体来扬名。”

杀人之后,紫镇东无比坚定。

他抬起刀,指着刘梁:“因为你,不再是当年的你。”

“你背叛了国家,也背叛了当年的你!”

没有丝毫动摇,坚定的可怕。

“你要杀我吗?”刘梁握紧了刀:“弑师扬名,靠我的人头立功,你知道世人会如何说你吗?”

紫镇东没有废话,一刀劈了上去。

太快了,没有任何犹豫。

刘梁大骇!

他说那些,便是用言语攻势来影响少年心态。

对方毕竟年渺,感情牌一定有用……这是刘梁的想法。

他已经尽可能高估自己的弟子,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

以至于,刀尚未出鞘,人头已落地。

噗!

鲜红的血喷了出来,铺成一道残忍的红霞。

紫镇东转过身来,没有半点彷惶。

“他们会说我是英雄。”

少年如是道。

他将方才起身支持刘梁的人,全数杀光!

绝处逢生,陆轩等人喜出望外。

但问题,还是摆在他们面前:

粮食如何解决?

斩刘梁等人后,城中愈发浮动的人心,又当如何解决?

紫镇东决定将叛逆之人家财抄去,换来粮食,能多顶一日算一日。

在将刘梁等人头颅悬于城门后,布告全城:敢有叛国投敌者,当如此!

城中军事力量最强的刘梁都被宰了,可想张梓人在看到这些人头后,内心有多么震撼。

随后,他还耍了一个小心机:找了两拨军士,每隔一段时间在城楼上跑动,并且抛动火把——目的是为了吸引城外叛军主意。

果不其然,韩雄在城外硬等一个时辰后,见城门始终未开,不由焦躁:“莫非是缓兵之计?”

“如果是缓兵之计,他何须说一个时辰?”张英道出疑点。

刘梁完全可以说等明天再下手。

韩雄一愣,点头:“有理!”

不久,探子来报,说城楼上有异动,此前脚步阵阵,隐隐有厮杀声传来。

“确实是动手了!”韩雄大喜,又道:“只是刘梁能力泛泛,竟没能一口吃下陆轩,使局势焦灼了起来?”

“要不要趁机举兵攻城?”有人问。

“不妥!”韩雄摇头否定,道:“高层变动,底层尚不知,见外敌来攻,他们会本能联手抵抗,反而坏了刘梁的事……等!”

——子时,中。

腊月二十六。

在主力大军还在翻山前行,赶往天井关时,甄武、丁斐领八千骑兵赶到了天井关西侧的西河。

左中郎将褚飞闻讯从前方赶来,至深夜才临城,命西河营急摆酒为二将接风。

不同于并州东边的叛军主力猛扑进攻,西边主要以防备为主。

现在来了这么一支强军辅佐,褚飞当然高兴——自己败军的风险基本归零,等到趁势而进时,还能捞不少战功。

幸好有太尉来做总帅,有老领导带着就是爽!

想那秦度,要不是抱上了六皇子的大腿,凭什么一跃就成了自己顶头上司?

风水轮流转,如今到我了!

甄武是个直脾气,听褚飞大概描述后,立马不乐意:“既然西边战事不急,太尉让我们来此作甚?东边正缺人呢!”

“诶!甄将军且坐,不要急嘛!”

褚飞长得五大三粗,但却是个人精,端着酒杯,面带笑意的靠了过来:“西边虽局势稍缓,那是因为我们这和东边不同。”

“并州东边,汉人多而异族人少,西边则恰恰相反。”

“如今西原未动,所以那些小部落动手的也极少,多是在暗处浑水摸鱼。”

“可一旦局势再乱一些,西边压力必然陡增,西河又不如天井关险峻,届时如何防守?”

“朱公虑事在先,运筹帷幄,使我军先立不败之地,可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

甄武面色一沉,正待反驳时,门外有人走了进来:“报将军,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六皇子所部,持令来见甄、丁二位将军。”

褚飞一愣。

甄武立马起身:“愣着干嘛?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名甲士入内。

奇怪的是,他除了带着命令外,手里还提着一坛酒。

“曹汾!”

甄武一眼便认出了来人。

曹汾微微点头,掏出文书便道:“平难将军、督三河五校六营军事、六皇嗣彻令!”

三人连忙离席,单膝跪地:

“末将在!”

褚飞是太尉和周汉的人不假,但他的顶头上司,先是他的老搭档——镇原将军秦度。

秦度上面,是总督一府三河五校六营的周彻。

再往后,才是此番北讨的总帅太尉。

周彻的正式命令,他焉敢不尊?

“褚将军,念你镇守西部,甚是劳苦,听闻你酒量甚佳,特取御酒一坛赐你。”

“使者到时,请将军满饮此酒,以慰忠臣之意。”

“这……”褚飞愕然,一时迷茫。

六皇子这是什么意思,拉拢自己?

直接酒里下毒,给自己干了?

没必要啊……

“请吧,褚将军。”曹汾将酒送到他跟前。

“这……”褚飞找了个借口推辞:“局势紧张,哪敢痛饮?”

“定阳尚在,何况西河?”曹汾道:“何况是殿下之令,你只是奉命行事。”

“我酒量平平,喝不得这许多酒,只能浅尝。”褚飞又道。

“这可是殿下大婚之日,陛下所赐之酒,如此美意,您怎么能辞呢?”曹汾又道。

褚飞没有办法,更不知道周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算什么军令?

稀里糊涂的干了两碗酒。

谁知这酒不是一般的烈,干完之后,他就稀里糊涂的趴在了桌子上。

哗!

这里都是褚飞的人,见自家将军倒了,一群武人立时起身。

“怎么?你们担心我会害了你家将军?”

曹汾眼睛一扫,哼了一声:“褚将军为国解忧,有功无过,殿下素来赏罚分明,为何要害他?”

“若是褚将军有罪,我便不是提酒来,而是请节杖来,将其斩首便是,何须玩这花招?!”

他将那坛酒提起,给自己也倒了小半碗,美美的喝了一口,又目光一扫:“你们放心,在褚将军醒来之前,我不会离开此处。”

“无论出什么事,都由我、由我身后的殿下担着,明白了吗!?”

既是六皇子特使,那在此便是代表六皇子,众人不敢怠慢,齐声应道:“我等知晓!”

“那就行。”

甄武眉头紧皱,凑过来问道:“这是做什么?”

“这是给两位将军的。”

曹汾收敛狂放姿态,将两封命令塞到二人手中。

丁斐正要拆开看,曹汾拦下了他:“回营再看!”

“好!”

两人一回营,便迫不及待将其打开,见令如下:

“你二部沿大新山脉向北,直插张梓城。按时间推算,须在腊月二十九卯时之前,抵达张梓城西边的麓谷地带。

顺利抵达之后,于山顶焚烟为号,待张梓城以狼烟响应,作如下安排:

考虑地形因素,骑兵在麓谷中央道路展开时不宜过多,否则易自相践踏。令甄武部五千骑下马改为步战,伏于麓谷;

丁斐部长水、越骑、屯骑三营,以长水骑为先锋,引诱进攻张梓城外叛军驻营,引敌骑来攻后,迅速折回麓谷;

屯骑不进入麓谷地带,沿上溪一路前行,绕至张梓城北。城北地形开阔利于骑兵冲锋,待张梓城城门大开、城中军队出击时,屯骑即刻发动,直捣敌人主阵 ;

越骑营居中策应,作为两处战场的预备队。

见信即刻行动,不得延误!”

对于周彻的命令,两人不敢有丝毫质疑,立即开拔。

城外营动,消息自然被褚飞的耳目探知。

他们想要告知褚飞,可褚飞又醉而不行,况且有曹汾在,甄武、丁斐两人也是执行上级命令,他们有什么好说的呢?

直到次日大上午,褚飞吃力的睁开眼睛。

啪啪啪!

曹汾忍不住鼓掌:“传言不虚,褚将军果然好酒量。”

褚飞紧锁着眉头,用手扶着额头:“特使……”

“褚将军既已醒来,我的任务也已完成,就先告辞了。”

曹汾不和他废话,转身就走。

褚飞望着曹汾匆匆而去的背影,忍不住嘀咕道:“莫名其妙。”

“将军!”

这时,他的部下方来告知:“昨夜您醉酒后,甄丁二将军回营便举众开拔,沿大新山脉而下,往西北方向走了。”

“什么!?”

褚飞大吃一惊:“为何不早说!”

“您醉而不醒,他又守在这,我们没法说啊!”部下告苦。

吃惊之后,褚飞沉默了下来。

六皇子要调动大军,为何要让自己先醉酒?

有了!

他是要拖延自己的上报时间,以达到瞒过太尉的目的!

他并未向太尉屈服,采取防守的政策,而是坚持出击、救援张梓!

而且看曹汾到来的速度,只怕甄、丁二人动身不久,六皇子便安排他上路来追了!

“快!给我备快马,立即向太尉去信,就说甄、丁二将忤逆其令,率众绕行大新山脉,往西北方向去了!”

“是!”

快骑出西河的时间,大军才至天井关。

太尉朱龙召开紧急军议:“知我抵关,敌人必有备于南。”

“张梓中南地形,诸位可见,如此破碎,难容大骑作战,唯以步兵当先。”

“以步兵缓缓推进,多遣哨探,沿途排查伏兵,推行至张梓城下,才是稳妥之策。”

“若贸然急进,中其围点打援之术,将再遭秦度覆辙。”

他的言语稳重,众人难以反驳。

张梓情急,叛军也知道朝廷军急着来救。

一旦如其所愿,焉能不中套?

“殿下以为如……殿下呢?”

朱龙目光一扫,才发现周彻不在。

董然道:“殿下未曾与会。”

他背后董问几人,面露冷笑。

皇子就了不起了?

真以为凭河东之功,就能横视军中?

真到了大军中,还不是一个回合,被太尉收拾的服帖!

赵远图叹道:“殿下知秦将军负伤,抵关第一时间便去看他了。”

“体恤将士,这自是好事。”太尉点了点头,又道:“不过,秦度冒然进军,以至朝廷军败失士气,自身又带伤卧床,难当方面之任。”

“我意,暂撤秦度镇原将军一职,由原左中郎将褚飞领之。”

“此议甚妥。”董然点头:“可先让褚飞于西河领事,再差快马去见陛下,禀明此事。”

“嗯……”

朱龙点头,犹豫了一会儿:“先去和殿下商议一下吧!”

毕竟,秦度是周彻的人。

——屋内,秦度面色苍白:“臣有负殿下所托。”

秦度冒险驰援张梓城,除了大局外,还有就是自身立场。

他是并州六营总将,对并州的责任心强于其他人,是其一。

还有便是他是周彻的人,必须贯彻周彻的路线,这是他对周彻的义务。

“不需此言,你好好养伤,其他的交给我。”

周彻摇头,同时问道:“张梓城的情况,你知道多少?”

“很难守住了。”秦度叹气,道:“被一郡之守焚了粮仓,又多接纳了数万人,现在不破,已是难得。”

“军议我没去,但依太尉的意思,必是求问缓进。”周彻道:“此去张梓不远,问题是地形破碎,极容易伏兵,若是步兵缓行,非三日不可抵达。”

“我意亲往张梓,以定大局。”

“不可!”秦度连忙劝阻:“叛军众多,其他人都可以冒险,殿下您怎么能亲自担如此风险呢?但有万一,大局如何?”

“哪怕在并州吃下这个亏,日后我们不是没有机会!”

“你不必再劝,我有提前安排,此行不算冒险。”周彻摇头:“你只需告诉我,该怎么做,才能绕过太尉的视线。”

秦度叹了一口气,让人将舆图取来,以手指之:“在天井关东侧,有一条窄涧,名为埋羊涧,宽约丈余,可以走马,直通关外……”

因地形特殊,这里只需少数人把守,便能将来犯之众悉数活埋在其中。

看守在那的屯长,是秦度的人。

“我知道了。”周彻点头。

恰好这时,太尉来了。

他先向周彻行礼,又过问秦度伤势。

在说过几句场面话后,他叹息道:“秦将军初受重用,建功迫切,此心我能理解。”

“可你既担方面之任,怎能率轻骑突进,逞匹夫之勇呢?”

“如今身体有恙,卧床不起,何以担任,岂不是有负国家之托?”

“何况叛军一朝得势,聚众十余万,其势大如此,何以数百骑相争?”

“殿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被这样的人物指责,秦度无力反驳。

“不是!”

但周彻可不会,立即道:“贼势几何,我未曾见。我只见血尚热者不愿辜负皇恩,历险尤愤、纵败不屈!”

“位尊禄厚将朽之人安享前勋,只知求稳,视生民于不顾!”

“口口声声为了天下大局!并州非天下之一么?并州遭劫之百姓、张梓城内那些生灵,便不是大局中人么?”

“太尉说骂名你一肩担之,届时若因你延战之故,并州死伤之众,你也能一并担之吗!?”

周彻的猝然爆发,使得屋内立时陷入了寂静之中。

前番交锋,似以太尉得胜而告终,竟让他们忘了这位皇子的脾气。

需知在出兵之前,他在雒京城亲自碾碎了一公一卿一皇子啊!

赵远图眼观鼻,沉默不语。

朱龙缓了过来,叹道:“看来殿下还是对我的求稳不认同,不如您上书陛下,只要陛下答应,老臣愿卸下这主帅之职,交付殿下。”

——你要么拿掉我这个主帅,你如果做不到,那在军中还是我说了算。

周彻讽笑:“太尉似乎不敢回答我的问题。”

周彻在说责任,而朱龙则在谈卸任。

“并州之祸,生灵受难,责任在韩问渠、在叛军。”董然道。

“责任也在害怕担责,惧而不战之人!”

说话的是随行的皇甫超逸。

他的军职不高,奈何人家靠山太大,除了周彻还有皇甫氏撑腰。

“秦度饮败,负伤难起,我意让褚飞暂领此职,殿下以为如何?”朱龙绕开了这个话题。

“我不同意。”周彻想都不想就回绝了:“负伤便要停职,将来哪个将领敢冒险?”

“我讲的是当前之势。”

“我讲的是日后之路!”

“叛军势如此,只能顾眼前。”

“叛军势如何?我怎未曾见!”

周彻豁然转身,盯着朱龙:“太尉,叛军势如何?”

“火焚六郡,残民百万,威胁三河,势已滔天。”朱龙回道:“我见得多了,深知败军只在骄兵之时,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周彻笑了:“太尉,你老了。”

朱龙愣在当场。

周彻已转身离去。

董然蹙眉:“太尉,褚飞之事?”

“容后再商量。”朱龙摆了摆手。

周彻总督六营,这件事绕不开他。

等到离开此处,董然又道:“方才六皇子所言,似有归责于您的意思。”

朱龙笑了,道:“只这一条路走,如何证明我是错的呢?”

“陛下不问过程,只要结果……只要我最终能平定并州之乱,便有功无过,谁也究不了我的错。”

“何况,我有错吗?”

“自然无错!”董然失笑:“他太年轻了,且在河东刚立奇功,自是急切之时。”

“他的急切不是立奇功,而在于并州的主动。”朱龙轻轻摇头:“一步缓,则步步缓,他深知此理,却又无可奈何,故今日猝然爆发。”

“原来如此。”

随后,朱龙下令,命步卒率先入驻关内,骑兵驻于关南。

使团营内,梁乙甫询问身旁人:“他们备骑兵了吗?”

“没有,他们将骑兵放在军后,不打算动用。”随从回道。

骑兵步兵动静差距很大,是瞒不过同行军的人的。

梁乙甫微微点头,走向萧焉枝帐中——萧焉枝依旧被扣在周彻帐里,唯有她的婢女在此。

“我清楚。”

婢女点头,将信绑在海东青脚上:“夜黑之时,再行放出!”

周彻主帐内,皇甫韵道:“一定要当心,除了盖先生外……这十人你也带去。”

她将手一引,帐外走进十个雄壮大汉,尽是身材高大,面容凶悍粗犷之辈。

一眼便可看出,他们和汉人长相有所差异。

周彻目光微动:“湟中义从?”

湟中义从,是凉州精锐,主要由西凉一带的羌族和其他各族勇士组成。

他们听命于大夏,随军征讨。

“应该叫他们为斗安义从。”皇甫韵道:“湟中义从中,会择选勇士,力冠百人者,授斗安义从。”

周彻没有跟她客气,连带着十名斗安义从在内,共领百骑。

这百骑之中,除盖越、许破奴外,还有马修、叶镇山这样的老五送到河东的武人。

周彻择其中精锐可用者,得强悍武夫二十余人。

河东百万众中,力撼一方的勇士四十余人。

其余的,则是最开始追随周彻的甲士中,挑出了最善战的二十几人。

他在里面披上铁炼衣那件坚不可催的细甲,外面又裹上一层铠。

将九歌挂好,提起一口大槊,翻身上了一匹皇甫家从西凉送来的宝马。

引众百人,入埋羊涧,向北直行!

——张梓城

紫镇东斩刘梁后,硬是用疑兵之计演了韩雄一个晚上。

直到天快亮时,韩雄等人才察觉到不对。

“恐刘梁失手。”

就连对张梓城内了如指掌的张英都这般说:“张梓离太原颇有距离,卷入并州大案的人不多,有相当一部分人未必愿意造反。”

“如果秦升尚有余力,陆轩团结城内之人,或已将刘梁镇压。”

韩雄脸沉了下去:“极有可能!”

他安排人小心靠近城墙,打算先通一顿话。

“放!”

谁知,紫镇东早已候着,见人过来,立即下令。

军士起身,箭矢怼着脸射下来,将一片叛军掼倒。

韩雄大怒,下令攻城。

他将进攻部队三分,分别由吕轻山、薛定和张英率领。

每人负责四个时辰,十二个时辰轮番攻击,不给城中片刻喘息之机。

“一日之内,必破此城!”

从腊月二十六卯时初,到腊月二十七丑时,张梓城已接受十个小时的强攻。

知道城中刚刚经历了一场冲突,也知道城中早已粮尽的叛军,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进攻。

等到换班张英上时,韩雄征调所有可用兵力,用来破城。

最后四个时辰,他一定要踩碎这座城!

吕轻山年纪较大,终是稳妥人,道:“公子,天井关有大军在,是否要提防?”

“吕公勿虑!”韩雄成竹在胸:“天井关将骑兵压在关后,朱龙没有要奔驰来援的意思,现在正是集中力量破城的好时候!”

张梓城上,血气如烟,糜肉墙石。

紫镇东倒退了两步,碰的一声倚在墙垛上,缓缓坐了下去。

他身边的青年笑了一声,将水囊递了过来:“镇东,喝口水。”

“谢谢。”紫镇东接过,往嘴里一倒之后,却愣住了:“米汤?”

“放心,那种不要脸的事我可不会做。”青年呲牙笑了笑:“我进食的时候,留下了一半,混在水里,饿的实在顶不住就灌一口……”

说着,他伸手揉了揉肚子,掀起外甲,将那根袋子系得更紧了一些。

“叛军一直来袭,能上场的弟兄又不多了,就吃这么点东西,确实顶不住啊。”

他叹仰面看着天空,想要抬手,但为了节省力气,又垂下了:“镇东,可真有你的,竟然能一刀宰了刘梁,稳住城中大局。”

“可是……不是哥说话不吉利,我们怕是支撑不到天亮了。”

阵亡者、伤员、叛逃者、畏惧藏匿者、因饥饿失去战斗力者……张梓城楼上,能防守的军士,已不足两千人。

而且多数饥饿、疲乏、伤势交加。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一万人丢在场上,不是说打到一万人悉没才算输。

断粮、内斗、兵乱随便碰上一个,便是土崩瓦解,成片的战斗力丢失。、

“张六哥。”

稚嫩的人挑起了本不属于他的重担,有些茫然的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说,我现在带人去强行借那些大户的粮,可行吗?”

“嗤——”

叫张六的曲侯笑了,道:“镇东,你想啥呢?你城守住了,人家是当富户;你城破了,人家照样当富户。”

“可你要是不让他当富户了,甚至纵兵抢杀他家,你说他会不会跟你急眼呢?”

“就算你杀尽了东家,那西家呢?”

砰!

城墙那头,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

陆轩一脚印在石板上,身体晃了晃,险些栽下去。

他是此城之中,最早断粮的人。

使的原本就瘦弱的他,像是一块木板。

秦升也已断粮,加上伤势在身,已彻底陷入昏迷状态。

城楼上倚墙而坐的军士们,纷纷看了过去,眼中的光再颤抖。

充满了希望,但又知道希望的奢侈。

这些目光,使陆轩惭愧,他吃力的挥了挥手。

身后几人提着木桶上来了,开始分饭食。

说是饭食,其实主要还是水,里面混杂着极少数的麦麸、米粒和不知什么菜。

值得庆幸的是,里面还有一丝咸味,看来陆公用什么法子搞到了一些盐。

眼中的光再次破碎后,他们一仰头,将所谓饭食‘喝’了个干净。

而后继续躺着,节约能量。

多数人的身体在哆嗦,这是饥饿之后的自然反应。

张六哥晃了晃他的碗,虚弱笑道:“好像还没有我的‘米汤’浓。”

他从腰间拔出一口小刀,在背后的城墙上轻轻刮了起来。

唰唰响声中,墙石中落下一些灰,被他用手揉起,洒入碗里,搅了搅。

“张六哥!”紫镇东心一紧。

“不懂了是吗?”张六哥嘿嘿一笑:“铸这城墙的时候,添了糯米汁和白面土,这两样东西香着呢……你说那些大人物也聪明,早在当年就替咱们想好了今天,可真是好人啊!”

他端起碗,就要一口干掉,却被紫镇东抓住。

接着,黑暗中香味靠近。

张六哥手一哆嗦,抓住了:“这……这是什么?你小子藏私?”

“不是,是我此前见六皇子的时候,他送我的。”紫镇东道:“叫鸡蛋灌饼,你吃吧。”

张六哥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你还有几块?”

“最后一块了。”

“我不吃了!我讨厌鸡蛋!”张六哥直接给他推了回去。

“张六……”

咚咚咚!

鼓声突然敲了起来。

张六哥连忙爬起:“你小子是个有出息的人,你不应该死在这!我活不了多久,给我吃也是浪费!”

说完,提着他的枪向前奔去。

紫镇东也顾不得再多言,只能大吼:“迎敌!迎敌!”

城楼上军士陆续爬起,都往前涌去。

石头、箭矢,早已消耗干净了。

这也是壮丁没法再投入战斗的重要原因。

守城,只能靠短兵相接、以命换命。

仗打到现在,还往前冲的人,早已经麻木了。

战死吗?

那就死吧!

如果朝廷大军能打回来,如果还能在自己腐烂的尸体中找到名牒,还能给家人换一笔抚恤金呢。

紫镇东的铁胆也早已耗尽,他抡着刀疯狂劈砍,堵住了右侧的敌人。

轰隆!

左侧传来一声巨响,那边的墙垛竟塌下去一片。

立在上面的叛军跟着摔了下去,拥在下方的叛军则被当场砸死。

可这对于守军而言不是好事,失去城垛后,攀城的难度变得更低了。

接下来的叛军一次性能登上更多,大大扩充了交战面积——形势变得更加危急!

时间推移,城墙上的守城军愈来愈少。

寅时,紫镇东暂时退回。

愈到这时,他愈得保持自己的体力。

“啊……镇东!”

一声大叫,一道人影从交战处挣脱出来。

他浑身血红,鲜血从头顶而下,泼满了甲衣,根本辨认不出是谁。

右臂也已残缺,砍得只胳膊上部。

他向紫镇东踉跄数步,血气缭绕,身上红点乱泼,溅在少年身上。

“张六哥!”

紫镇东大恸,连忙来扶。

“我活不下去了……别管我……你的饼呢?给我来一口,我们山东人最喜欢吃饼了……哈哈”

他大声笑着,悲怆中带着洒脱。

紫镇东赶紧取出,递给了他。

张六哥猛地咬了一口,囫囵咽下后,抛还给紫镇东:“饱了!记得,我斩首十一颗……我妻早死,还有老母和幼子在家……”

“你小子要是活……活了下去,可不要……不要贪我的抚恤!”

就在这时,他身旁爬起一名叛军,一刀砍在了他脖肩位置。

“张六哥!”

“啊!”

张六哥嘶声痛吼,浴血的头颅猛地转了过来,盯着那人。

或许是那口饼真的让他‘饱’了,他奋力一跃,扑向那人,一同往城楼下跌去。

“第十二个!”

砰!

“张六哥!”

紫镇东悲声痛呼,抡刀向前,再度疯狂劈砍起来。

砰!

尸体落地,却是引起了督战的张英注意。

他看见了,一个接一个军士赴死而战。

他很清楚,这些人的血性已被彻底激发,他们在求死而战。

如此,此城虽能咬下,但要自己在规定的时间能攻破……须知道,自己新投晋王,这第一件事可不能办砸了。

这般想着,他眼中寒光一闪,朝着前方指道:“去,给我拖一具尸体来。”

下人不解,但还是照办了。

很快,一具满身是血的尸体被拽到他面前。

“撬开他胸前的甲片。”

下属照做。

“割开他的衣服。”

“那有个贴身的名牒,取下来。”

名牒很小,不到半个巴掌大,四面用针线固定。

上面留着的文字,是军士的籍贯、年龄、名字。

战死之后,朝廷会根据名牒发放抚恤,这是保证大夏军士死战的根本——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很快,张英得到了一把,他用火点燃,但没有让人完全烧干净。

随即,将残缺到无法辨认的名牒,重新抛上城楼。

啪!

啪啪!

一堆接着一堆被抛了上来。

而后是张英让人传出的喊话:“城破之后,名牒尽毁,你们死在此也是无名之辈!”

城楼上,悲狂的吼声有所熄落。

有军士茫然低头,突然迷失了。

他死志已存,一心求死而战,猝闻此讯,不知该退还是该进。

有叛军不断从墙垛后爬起,冲着发呆的守军便是一刀!

城楼上的抵抗力,遭遇重挫!

时间流逝,守军愈来愈少,叛军愈推愈进。

少年在癫狂之后,却镇定了下来。

他的眼神像嗜血的狼,没有了悲、没有了痛,唯有坚定的战意。

他没有用言语去号召同袍,而是不断战斗、厮杀、不屈!

饼未尽……

城未失……

我尚战,

你,会来吗?

横起一刀,将一人割下城去。

少年的眼神在前方无穷的黑暗中扫过。

黑压压的,那是叛军的大营,一眼看不到头。

轰!

忽然,这无边无际的黑中,一缕火苗蹿了出来。

被夜风一吹,那缕火在黑暗中乱滚,眨眼间撕裂开来,像四面扑去。

他来了!

周彻以百骑潜行,躲过了韩雄的耳目,并根据对方营盘布置选中一处,纵火径冲。

夜袭给敌人的最大伤害,不是手中的刀枪,而是混乱。

纵火,可以让混乱扩大。

叛军纪律极差,在夜里突遭火袭后,更是乱成一片。

周彻纵马率领百骑,在营中往来奔驰,杀进穿出。

“哈哈哈!”

知道破城在即,韩雄并未去休息。

在得知张英的打法后,他不禁大笑起来:“果然要知己知彼啊!早就应该让张公上了!”

“做得好!我原本以为他是个文官,未曾想竟有这般能耐,我得上奏父王,重用张公!”

轰!

突然,营后传来了动静,有人狂奔而来,慌张急促:“大事不好了!”

“能有什么大事?!”韩雄怒声呵斥!

“不知从哪冒出来一批人,突然冲入我军大营,纵起火来!”

“你说什么!?”韩雄瞬间失色,骇然问道:“是什么人?有多少人?”

“不清楚是何方人马,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

“混账!哨探呢?”

“明哨没有察觉到他们,有几处暗哨熄了,我们正打算派人去查探,结果对方便已点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