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霍洗忧反对:“雁门城坚,西原人凭城死守,我军难以建功。”
“为将者岂能惧战!?”高柳营校常绮反驳,道:“一旦拿下雁门,则北边之敌再无需顾虑,并州之内,也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不错,值得一搏!”
“拿下雁门,便可提前宣告胜局!”
军帐中,赞同之声一片。
周汉笑了,望着霍洗忧:“霍将军还要坚持己见吗?”
霍洗忧没有去看其他人,而是道:“未得利、先思不利,倘若击雁门不破,凉海道又未构工事。西原大军一旦抵达,如何抵挡?”
“倘若我等抵挡不住,任由大军入并州,大局又当如何?”
“主力偏师,当一正一奇、一进一稳。如今主力连战连捷,兵势已成,我等为其稳妥后方,才是求胜之道。”
此言一落,立即有人嗤笑起来:“霍将军年纪不大,这迂腐兵书倒是学的颇深嘛!”
“诶!人家可是霍氏家传之学,焉能不深?”
“只不过战阵之实,和纸上谈兵,还是大有不同的。”
除开站队之外,许多武人对霍洗忧这个小年轻是不服的。
这么丁点年纪,就封侯?因为拿了西原太子?
那是纯粹是瞎猫碰着死耗子!
换自己去,也是一般结果。
同样的功勋,换个人可没那么容易封侯,还不是因为祖宗遗泽?
“众意难违啊!皇弟只顾并州用兵,却枉顾了北边实情,也不是为将帅之道。”周汉笑意愈深,他看了霍洗忧一眼,话锋一转:“不过,如果霍将军始终坚持,倒也可以想些其他办法。”
“我自己开口吧!”霍洗忧道:“分兵两路,我去守凉海道!”
谁开口提议,谁就需为此担责。
“分兵两路,削弱主力,或许会影响我等无法攻破雁门。”曹彦卿道。
“给我两万战兵。”霍洗忧道。
“高柳这边,精兵本就不多,减去两万,雁门是注定啃不动的。”常绮道。
“一万!”霍洗忧冷目一扫:“如果还不行,我这就上书,请求陛下调我回朝,亦领军入并州境内作战!”
“好。”周汉答应了,嘱咐道:“将军虽年少英雄,可用兵终究不是逞匹夫之勇,万事还需谨慎才是。”
“我会倾尽全力守住。”霍洗忧声音冰冷,抱着铁盔往外走去。
临到门口,他停下脚步,告知众人:“但有一事,我也希望诸位记住。”
“事关大局,我等与用兵有不同之见,也属常事,说到天子那去也各自有理。”
“然则倘若雁门不可破,扼守要道,阻碍西原可能之援军,便是你我共任。”
“若事有万一,便是诸位众口推责于我,也非我一人能担起的。”
他再度看了帐中众人一眼:“葬了大局,天子的怒火,谁也躲不过的!”
说完那,他领着亲兵,大步而去。
“哼!”
目送霍洗忧离开,常绮冷哼一声:“年少封侯,出身名门,这脾气真不是一般的大。”
“今天他有所求,这脾气还收敛了呢。”曹彦卿嗤笑摇头:“诸位与他少有接触,是不知这位霍侯的威风。”
“好了!”
周汉手一挥,打断了众人的言语:“曹彦卿留守高柳,其余各部,随我出击雁门。”
他拳头在地图上一擂,眼中满是煞气:“出手即全力,以迅速催垮雁门!我们可不能让人小瞧了。”
诸将立即抱拳:“是!”
还有一句话,周汉憋在胸腹中未曾道出,那便是:如破城不得,立即抽身。
“霍洗忧说的有道理,大事绝不能误……”他轻声说着。
霍洗忧人少,行动也更快,点起人马便动。
霍氏亲随问:“公子,只一万人守凉海道,是不是太危险了?”
“人多有人多的打法,人少有人少的打法,我岂惧胡奴?!”霍洗忧一声冷哼,将弓别在鞍上:“立即出发!”
“是!”
但,周汉毕竟离的近。
他让其余将领闹出动静,自己率两千精锐夜行扑杀雁门,来的出其不意。
当天夜里,周彻依旧在赶路途中,雁门率先爆发了大战。
周汉趁夜发动猛袭。
周汉没有进行任何试探攻击,甚至连箭矢都没抛,第一时间就将精锐压了上去!
云梯架起,汉军上来便攀城而上。
攻击来的过于突然,又是如此直接而迅猛,重防南边的雁门守军竟没有反应过来,被周汉的人第一时间涌上城楼来。
“城将破!?”韩琦惊醒:“西原人呢?”
雁门守军,浮在表面上那一层,是韩琦手里的叛军。
“很奇怪。”来人眉头紧锁:“他们的人就在后面守着,却不见多少登城作战。”
韩琦愣了一会儿,继而大怒:“吗的!这群狗东西!周汉都打上门了,他们还想耗掉我手上这几个人!?”
雁门在、兵力在,韩琦还有一定自主权。
加之呼延贺兰做事妥帖大度,对他礼遇有加。
在这座雁门城内,韩琦照样过着潇洒日子。
可要是雁门失了,兵力耗尽呢?
要么落到朝廷手里,和自己妹妹一般,凄惨无比的死去。
要么被西原人裹挟而走,彻底沦为傀儡。
哪一样,都不是韩琦愿意看到的。
“我去寻他!”
韩琦还没出门,却有西原人登门而来,并交上呼延贺兰的手信。
——“君与我同进退,西原拥众百万,绝不至于缺数千之众。
周汉之勇,不可小觑,我之所为,只为使其竭力于雁门城下!”
看完信,韩琦眉头深锁,懂而未懂。
双方利益共同体,西原不缺他这点人——这一点他完全懂。
可这和周汉之勇有何关联?
他一把将信攥紧,问:“他还有什么交代?”
“请世子登城楼守城,在保全自身的情况下,与周汉血战。”
“这……”韩琦强忍怒火:“他到底要做什么?总不能让我糊涂牺牲部曲……你们不缺人,我可缺得紧!”
“世子勿忧。”来人笑道:“呼延王子会赠您一千匹上好战马,此战过后,还会帮您募集杂胡和汉兵。”
“战马?何时?”
一千匹上等战马,可是价值不菲。
嘴巴或许会骗人,但给出的好处不会。
韩琦立马问道:“何时?”
“现在。”呼延贺兰手笔着实痛快:“您请登城,我这就替您将战马驱入马厩!”
韩琦断然没有再推辞的理由。
“好!”
他将剑挂上,披上甲胄,带着亲兵往城门楼上赶去。
随着韩琦登城,又有部分西原武士加入战斗。
周汉在下方紧盯战局,在城楼上爆发呼啸声时,他心里一沉,立即将亲兵队伍派了上去。
“务必替我凿开一个口子!”
“是!”
当亲兵行至城楼下时,上方汉军站不住了,被逼退下来。
亦有许多人没能安全退回,身中多枪,抛尸而下。
“殿下!”
有人于高处观楼,急来报:“城楼上添了不少西原军!”
“周汉!”
恰此时,韩琦立在城楼顶,张弓搭箭冲着他喊道:“都说大夏诸皇子中,独你以武勇善战著称,今日一看,比周彻差远了!”
言讫,一箭射下。
然而,他射箭之术着实泛泛,飘落人群中。
周汉面色不好看,但并未因怒行师。
他还能鼓动精锐再次攀城,但没有那个必要了,反而白白牺牲精锐。
“破城只差一线。”
他退了回去,却并未气馁,告诉陆续赶到的诸将:“城中兵力有限,昼夜强攻,必可破之!”
打仗就是这样,不是为了吹牛而吹牛,而是你统帅都不敢把话说硬,部下又哪敢去打硬仗?
“破雁门,封锁并州,并州之功,殿下可据其半!”常绮等人兴奋道。
周汉领了功,他们自然随之而升。
——凉海道,霍洗忧抵达后,立即用民夫加紧构建防事。
此处的地势称之为山太勉强了。
为了能持久抵抗,霍洗忧让人在矮山南边凿洞,将粮食藏在其中。
将营盘沿洞展开,防事全面对北边。
“将军,若南边来敌呢?”
“二皇子就是再无能,破雁门不得,阻拦雁门残余之军还是没问题的。”
霍洗忧摇头。
他的兵力有限,必须集中全部可用力量,用以阻击。
——神池。
雁门郡南部的一座小城。
这座城北接雁门,西南是定阳,东南是太原。
呼延贺兰就在此……不错,他和周彻交手后,并未回去雁门城,而是屯于此。
“霍洗忧率万余战兵往北守凉海道。”
“周汉领众袭雁门城。”
这两则消息,使呼延贺兰露出笑容:“果然不出我所料,周汉野心很大,就看他能不能如愿了。”
雁门城中事,是他离城之前便安排好的,等的便是此刻。
“周彻已入定阳!”又有人来报。
“那便好。”呼延贺兰脸上笑意愈浓,他走上城楼,却见远处似雨雾蒙蒙,倏然一惊:“下雨了?”
“是的,定阳方向雨更大。”探子回道。
啪!
他喜的一拍掌:“此天助我也!”
后方,一道人影缓缓走出。
呼延贺兰听到动静回头,连忙道:“郡主带伤,还是多歇息。”
萧焉枝望着南边,问:“何言天助?”
“定阳大雨,如何不是天助?”呼延贺兰笑意难遏。
萧焉枝一怔,不由喃喃:“当真独缺天命吗……”
“王子。”身边人询问:“若雨不止,各部要照常出击吗?”
“当然!”呼延贺兰立即道:“虎已入网,焉能让他走脱?!”
327
——定阳境内。
周彻离开晋阳的第三日,他领前部进入定阳地界。
天公不作美,头顶竟飘起雨来。
下雨,尤其是冬季,对于行军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
“是……是朝廷兵马吗?”
大军行进间,竟有一个半大的少年顶着蓑衣拦在了前头,手里还抱着一捆。
这是周彻在上党、太原没有见到的场景。
“是。”他亲自来了,问道:“你为何会出现在此?”
他将蓑衣翻了翻,将那一捆东西拿了出来,那是蓑衣裹着的干柴。
面对大军,他明显有些紧张,却强撑起胆来:“乡民听说朝廷大军来,又碰上大雨,便有意来献蓑衣干柴。”
他擦了一下鼻涕:“他们……他们胆子小,便让我先来会面。”
“我们听说此番领兵的六皇子与汉民同仇敌忾,专杀胡人。”
周彻笑了:“你自哪听说的?”
“有藏着的富人留了眼线,都准备往东逃去太原了。”少年有些无奈:“我们穷人没有家资,搬迁不起,只能盼着朝廷早日收复定阳。”
根据少年所言,定阳虽然郡城被叛军占据,但对民间的破坏力没有太原那么夸张。
“好,承你们情了。”周彻点头:“马修,去将东西接过来。”
“是!”
马修将枪挂住,从少年手中接过蓑衣干柴,又从身上摸出一角银子,正要递过去,却被许破奴一把抓住。
“莫要害他!”
许破奴掏出一把铜钱,交到少年手中。
“我不是为了钱!”少年推辞。
“收着。”周彻开口:“你们赠衣送柴,我别的做不了,就当请你们吃一顿饭了,也算礼尚往来吧。”
军中需要,他也没有客气:“军中需要这些东西,你可以带话回去,就说我一律按照两倍市价收购,有多少要多少。”
少年盯着手上的钱好一会儿,用力一点头:“好!”
如此,周彻竟沿途收到不少蓑衣,大大缓解了冒雨行军的压力。
到了夜里,部队歇下造饭时,周彻率先收到了北边来信:雁门所屯西原军,或已提前调出!
为什么要说或呢?
因为西原人不是傻子,首先他对雁门肯定有高压管控。
其次他不会明晃晃的单独某天派出大队人马离开,有的是迷惑你的手段。
战场上就是如此,拿到的消息五花八门,是真是假、有用无用,全靠自己判断。
至于具体人数,周汉给的跨度太大,说是一万到六万之间。
如果是一万骑,那对周彻威胁甚小,只有协助韩问渠防守的能力。
如果有六万骑,那就是要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