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五色盐与阿里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五色盐与阿里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军开拔前的怛逻斯城很宁静,直到入夜之后,刘仁轨走在城中,他听着传到屋外的鼾声,鼾声此起彼伏。

刘仁轨一路走到怛逻斯城内的粮仓,在粮仓门口点着一盏油灯,有三两个人影正在忙碌。

等走到近前,刘仁轨又见到了正在吩咐的张大安。

见到来人,张大安行礼道:“刘府尹。”

刘仁轨在夜风中呼出一口热气,道:“有劳你了。”

张大安道:“说不上有劳。”

大军在外,粮草与辎重都是京兆府在安排,不论是碎叶城还是怛逻斯城内的粮食供给,也都是张大安统筹的。

在不知道战争会有多大的前提下,粮食都是过量储备的,几乎饱和供给。

刘仁轨接过卷宗,翻看着道:“到今年入夏,伊犁河后方就能将后继的粮草送来。”

张大安道:“下官去看过大宛的田地,若时间足够,再给四个月我们在碎叶与大宛屯田上百顷地,大军的后方会更稳固。”

见刘仁轨还要再问,张大安道:“我们的战俘足够。”

刘仁轨道:“用战俘的人口来种粮食,就需要一支兵马来看守他们,让李都护来一趟吧。”

“也好。”

见张大安回应得这么快,刘仁轨对这个年轻官吏越发满意,其实在安西都护府,刘仁轨就过问西域治理情况时,就发现张大安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那时候开始刘仁轨就觉得张大安很不错,查问了张大安过问的经历,他从一个县丞一步步走到西域的京兆府书令,这个年轻人很早就在京兆府做事了,却还只是一个书令。

洛阳的京兆府刚开始建设时,张大安就在京兆府了。

之后张大安去过河西走廊,吐蕃,再来到如今的怛逻斯城,刘仁轨一度觉得张大安的能力或许比许敬宗更好。

刘仁轨道:“许敬宗如今不是京兆府尹了。”

张大安手中的笔稍停,问道:“如今的京兆府尹是谁?”

“颜勤礼。”

闻言,张大安又继续动笔书写着,“当年他是最早进入京兆府的人。”

刘仁轨道:“他的确很合适,陛下的任命向来圣明。”

张大安先前就听说过,刘仁轨似乎与许敬宗似乎有些不对付,在行事方式上,刘仁轨对许敬宗还是有些偏见的。

将眼前的粮草统计好,张大安对身边的小吏道:“碎叶城后方的粮草不着急送来,待前线的粮草运出去再考虑运送。”

“喏。”

“还有!”张大安叫住这个小吏又道:“将碎叶城的人手多调来些,怛逻斯城还有许多要事要安排。”

小吏收到话语就快步离开。

忙完这些事,张大安将这里的卷宗收入一个木箱中,而后放入屋内。

“此番出征你打算留在怛逻斯城?”

屋内也只有一盏油灯点着,这里也很昏暗,张大安听到屋外的话语声,将手中的箱子放下,又提起一旁的油灯应道:“嗯。”

有些事总要有人做,张大安觉得大军在外辎重粮草调度的事宜,也需要他来安排,放眼整个怛逻斯城,也就京兆府能够做到这些事。

而这些年,京兆府这个官衙的职能越来越繁杂。

张大安走出这间土屋,笑道:“无妨,之后的事下官会安排好,刘府尹在前军与下官还需保持人手往来。”

刘仁轨点头,大军在外他这个西域京兆府尹是需要跟随的,运送辎重粮草都需要人手。

张大安又与刘仁轨说了现在怛逻斯城内的布置,包括苦役人手有多少,运输的车有几驾,以及牲口。

说着话,张大安拿出一个布袋从中倒出一些粉色的盐。

刘仁轨捏起一些粉色的结晶道:“这就是在西域也极其罕有的五色盐?”

“在葱岭以西这种盐其实也不少,他们甚至可以用这种盐来造房子。”张大安解释道:“下官试着用这个盐来烤肉,可吃起来好似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后张大安又拿出两块盐砖,前隋时期波斯还在,五色盐也随之传入中原。

说起来波斯的灭亡也就是近二十年间发生的事,再说起前隋时期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好像已经过去了一段很漫长的岁月。

当年波斯的五色盐传入了葱岭,葱岭胡族中的安国国主将五色盐进献给了隋炀帝。

在之后的曹国与康国也有了五色盐的相关记载,他们也产有五色盐。

在西域往来的商贸中,五色盐的稀有也导致了它的高价。

张大安道:“只有我们攻下了他们的盐矿,才能知晓这盐的真面目。”

刘仁轨拿起一些结晶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着。

在西域的传闻中五色盐有很多种颜色,其中最多的就是这种粉色的盐砖,自从波斯被大食覆灭之后,流入西域的这种盐砖也越来越多。

张大安又拿出一些绿色的盐,解释道:“这种盐最开始出现在龟兹,只是如今龟兹藏有的绿盐也不多,还有黑色的盐,下官就没有见过了。”

刘仁轨捏起一些盐,道:“盐就是盐。”

张大安从篝火边拿起一块烤牛肉,他将牛肉放入盘中,再将胡椒与粉盐混在一起,悉数涂抹于牛肉上,又道:“如此一来,价格就不菲。”

如今的胡椒在关中的价格确实是便宜一些,可要论起其价格,哪怕买下几两胡椒也贵得令人牙疼,一两胡椒可以买十两盐了。

因此啊,司农寺若能够培育出大量的胡椒,倒是可以让胡椒成为寻常人家都能吃得起的作物。

听说司农寺近来的成果不错,说不定用不了多少年,中原就有廉价的胡椒。

千万不要小看人们想要吃一口胡椒的决心,当年葡萄在关中一直都很贵,可现在呢?寻常人家每年也能吃上一口葡萄了。

刘仁轨与张大安说着现在的关中的形势变化,“在吐蕃还有一座京兆府。”

张大安道:“在下以为让钦陵来西域是个很英明的决定。”

刘仁轨道:“是英公的军令。”

是英公军令,或者是陛下的旨意,本质上都一样,张大安看着葱岭的夜空,有时候这星空看起来的确比关中更清晰一些。

就连星星也稀疏了不少,张大安还记得关中的星空,每到这个时节,关中的夜空中总会挂满星辰,形成一片十分壮丽的星海。

可如今,夜空中只有三三两两的星光在闪烁。

刘仁轨道:“你觉得钦陵离开吐蕃,就没有人作乱了?”

张大安解释道:“按照我们崇文馆的学识来说,吐蕃的贵族永远都是少数,而吐蕃的牧民才是大多数,而牧民切身相关的利益都是与吐蕃的贵族是矛盾的,只要有崇文馆与京兆府,都护府为其重新分配。”

“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面前,吐蕃的那些贵族不攻自破。”言至此处,张大安又叹道:“当年在吐蕃下官结识了桑布扎,他算是下官的一位好友,就在前几天他让吐蕃人送来消息,说他已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了,他很想念在长安的松赞干布与禄东赞。”

“之后我就将此事告知了鸿胪寺的人,他们听闻之后就安排了人手送去吐蕃,我在李安期那边还有些薄面在,他应该会帮我安排人手,将年迈的桑布扎送去长安。”

吃罢眼前的牛肉,张大安也说完了他要说的事,就去休息了。

刘仁轨还看着眼前的五色盐思量着。

翌日,天刚亮,怛逻斯城内就传来了鼓声,飞虎队整军之后就前往了大宛城。

城墙上,高侃快步上前道:“待飞虎队到了大宛城,就会开拔攻打东曹。”

李孟尝也来禀报道:“薛仁贵与白方整军已完备。”

薛仁贵与白方带着六千兵马要先行一步攻打石国。

裴炎匆匆来到城墙上,道:“大将军,都准备好了。”

怛逻斯城的兵马分成三路,薛仁贵带两千河西兵与白方的四千西域兵先一步去攻打石国。

狄仁杰,裴炎,晋王与纪王为一路大军,一路朝着西南与大宛的兵马合兵一处。

在薛仁贵他们攻打石国之时,狄仁杰与裴行俭也该合围了东曹。

只要石国与东曹拿下,对唐军来说向西大门就算是打开了。

匆忙的怛逻斯城内,一队队的兵马离开,城内还留下了四万兵马,待再休整一天,与梁建方大将军,高侃将军,李孟尝将军共同出兵。

刘仁轨坐在汗血马的马背上,道:“我要在沿途设置粮仓。”

薛仁贵喜穿着一身白袍,而白方则喜一身的黑色甲胄,他回道:“刘府尹,这里是葱岭,不能在沿途设置粮仓。”

刘仁轨道:“这里有大片的平原无险可守?担心被人截取?”

白方摇头道:“如果没有大军保护,只留下三五人看守,就会被狼群盯上,这个时节的葱岭正是狼群最凶狠的时节,哪怕是一支数十人的队伍,也会被狼群围杀。”

薛仁贵也补充道:“这里的狼群十分凶悍,不容小觑。”

队伍正行进着,白方抬头看向远处山头,便蹙眉注视着,就在刚刚的一刹那,他见到了狼群的身影。

“这里的狼群很聪明,它们已习惯了跟着人群走,就远远地跟着也不靠近,待人群放松或落单之际,它们才会围猎,即便是有马匹,不见得能跑得过狼群。”

大军一路行进,远处的狼群时隐时现,这些狼群也像是有斥候一般。

薛仁贵见到了一片村落,只有五六间土屋,屋内没有人在。

白方走入屋内,将手伸入一个浅浅的坑洞内试着温度,又道:“刚走不久,看来是西逃了。”

这里的人会在屋内挖出一个坑洞,每天的饭食都是在这个坑洞内做出来的。

得知唐军要来的消息,沿线的村民与部族势必会逃。

怛逻斯城以西,隔着两天的脚程的石国,石国的王宫内,这里站着不少大食人与胡人。

在这里最惹眼的是一头猛虎,此虎是波斯虎。

当年波斯的贵族以能够养一头波斯虎来彰显他们的珍贵,而现在波斯的地界都成了大食人的,这些波斯虎也就成了大食人的牲口。

此刻这头猛虎在王宫内来回走着,它的目光扫视四周,它的爪子每一次落下都是无声的,却有着巨大的压力。

这是一头活生生的吃人猛虎,就这么走在这些活人面前。

大食人的侍卫,头戴布巾,手中举着圆盾,一手还拿刀,面对这头波斯虎,大食人显得冷静很多。

那些原本就在石国王宫的仆从此刻正打着害怕地打哆嗦,哪怕这头猛虎稍稍靠近一些,他们就会当场吓晕过去。

这头猛虎又走了一圈,像是困倦了,张了张嘴就在一旁卧下。

原本该坐在王宫的石国国王却十分卑微地躬身站在一个男子边上。

这个男子身上穿戴着金银首饰,赤着脚踩着地面,他的目光盯着站在王宫外的几个胡人,用大食语说了一句。

而后经由一个胡人转述,大致的意思是唐军来了吗?

王宫很安静,又有快步跑来,在王宫前拜倒在地,大声说着消息。

这个消息讲的是唐军已开拔了,两路大军一路朝着东曹而去,一路就朝着石国而来。

王宫内的人神色各异,坐在王位上的男子正是大食人的贵族伊本阿里,也有大食人会十分亲近的喊他一声阿里。

阿里很年轻,看起来是个刚到二十岁的孩子,这也是一个十分张狂的孩子,看他身边的猛虎就知道。

阿里自语道:“等打了唐军,我再回哈里发身边。”

哈里发是大食人的统治者,是对统治者的称呼。

一个大食老者上前劝说着,阿里闻言神色多了几分迟疑,他拍了拍手又用大食语说了几句,那只波斯猛虎便起身,安静地跟在阿里身后。

阿里离开了石国,却让大食的将士们戍守这里。

安延偃打听了一番才得知,阿里原本是打算与大唐一战的,可大食人的后方有了变故,阿里说不定就要成为下一任大食人的哈里发了。

就在这个关头,阿里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他想要先即位之后再与唐军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