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上官仪心事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上官仪心事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的赏赐不是这么好拿的,告老的老将军都逃不掉被再一次被陛下任用。

苏定方是已告老的老将军,朝中是不会再给予职位或者是兵权,老国公以一种朝中宾客的方式,协助兵部办事。

听了于志宁讲述之后,苏定方才知道原来现在的兵部管这么多事,不仅仅管着各地的卫府,还管着海运的运输。

于志宁道:“老将军,有劳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苏定方心里万般后悔,就不该来长安城的。

当今陛下是何等人物,陛下的赏赐是这么好拿的吗?

眼下懊悔还有什么用,于志宁的卷宗都递到眼前了,苏定方将卷宗拿在手中,低声道:“老夫都一把年纪了,多半是帮不上忙了。”

于志宁回道:“无妨,老将军给一些提点的话语就好,不用带兵打仗。”

苏定方的面色这才缓和不少,可打开卷宗一看,入眼的文字说的都是海运的事。

“现在兵部还管大海?”

于志宁递上一碗茶水,道:“谁说海外就不能是大唐疆域了?”

苏定方迟疑了片刻,缓缓拿起茶碗,抿了一口茶水,追问道:“海外怎么算大唐的疆土?”

于志宁解释道:“很简单,唐人的船能去多远,那里就是大唐的疆域。”

“如此轻易?”

于志宁又道:“造船出海岂是那么容易的,去年的时候刑部让一群人犯去了东海造船出海,没一个活着回来的。”

苏定方迟疑道:“现在都不将人犯送去西域种树了吗?”

于志宁笑道:“轻的去西域,若死罪无疑的去东海造船出海。”

“兵部什么时候还管人出海了?”

苏定方嘟囔了一句。

于志宁听到了这句话语,不在意地笑了笑,继续忙着手头上的事。

刘仁愿只是在长安城留了一个时辰,就带着妻小一家人急匆匆地前往了朔方。

张柬之与李治,李慎三人远远看着。

“陛下这就让刘仁愿回去了?”

李治道:“不然呢?”

“被卸了兵权的将军,多数都会被……”张柬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李治抬脚踹出一脚,却被张柬之躲过,神色不悦地道:“皇兄向来是说话算话,从来不会食言,让刘仁愿回去,就是让他回去,并无别的意思。”

张柬之与李治做了一个约定,刘仁愿到底能不能活着到朔方,谁输了就给谁家扫一个月的茅厕。

半月之后,朔方送来了急报,刘仁愿平安到了朔方,张柬之只好在晋王府洗一个月的茅厕。

当李承乾再一次等到南诏急报时,已是乾庆十五年的三月。

这一年,南诏爆发了内乱。

新殿内,张玄素与颜勤礼争执不休,争执的原因是这件事究竟是交给兵部去办,还是礼部去办。

最后还是让礼部的侍郎郭待举走一趟南诏。

先礼后兵嘛,若礼部能够摆平这件事,大军也就不用前去平叛了。

而就在今年,有一个吐蕃大臣成了大唐礼部的官吏,达占东塞。

达占东塞是吐蕃大相禄东赞举荐的人,吐蕃的道县制刚施行不久,吐蕃需要有人来大唐进学,禄东赞就举荐了他。

听说达占东塞还是松赞干布的弟子。

李承乾面见了这个吐蕃人,询问道:“赞普可还活着?”

达占东塞穿着唐人的朝服,行礼道:“赞普一切都好。”

“你是吐蕃内部利益集体推举出来的人,你与朕的话语代表着大唐与吐蕃的意思?”

达占东塞朗声道:“天可汗,我们的赞普说过,唐人的孩子与吐蕃的孩子在一起宣誓之后,我们的命就是连在一起的。”

李承乾笑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

达占东塞又道:“吐蕃可以出兵,帮助大唐平定南诏之乱。”

“不必了,这件事礼部会安排的。”

“喏。”

李承乾笑着道:“你任职礼部侍郎,可以在礼部走动,并且往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往来事宜,礼部都会先与你联系。”

达占东塞再一次行礼。

又问了这个吐蕃大臣有关松赞干布的近况,等他告退离开之后,李承乾才拿起松赞干布的书信看着。

新殿内安静了片刻,有内侍脚步匆匆来禀报:“陛下,上官中丞来了。”

李承乾收起书信,颔首示意将人请进来。

平日里,这位御史中丞都会陪在太子身边,少有主动来求见。

李承乾抬眼见到他,笑着问道:“你近来的气色,怎么差了?”

上官仪忙先是行礼,而后有些困惑。

李承乾又道:“朕听说你近来吃不好,睡不好。”

“臣……”上官仪叹息一声道:“臣近来察觉婉儿与太子殿下走得近,臣担心孙女言语有失,闯祸。”

李承乾又道:“朕倒是还听说,鹊儿与你孙女相处得也很不错?”

上官仪再一次行礼道:“臣不敢攀附公主殿下。”

“其实这也没什么,只是孩子们之间的玩闹。”

听着陛下的话语,上官仪也只能勉强一笑,正是因当初孙女还小,才不在意,现在孙女一年比一年大了,每当看见孙女与太子走得近,这才会更加担忧。

可这种事上官仪又不可能明说,更不可能直说让太子不要与自家的孙女走得太近。

如今,再看陛下似乎很乐意见到此事,这让上官仪更加忐忑不安。

在国事上,上官仪可以确信陛下的公允。

可唯独在孙女与太子的事上,他上官仪惴惴不安,再者说太子正值年少,而自己的孙女正值懵懂的年纪。

李承乾笑着道:“今天太子去做什么了?”

听陛下这么一问,上官仪忙回道:“下了早朝之后,太子就去城外踏春了,还有臣的孙女。”

李承乾道:“朕还听说鹊儿也跟着去了?”

皇帝的儿子虽说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寻常人家,上官仪闭目回道:“臣这就去照看太子殿下。”

“今天就不必了,你与朕去钓鱼,朕平日里也很忙。”

很忙,要去钓鱼?

这些话一过耳朵,上官仪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还是回应道:“喏。”

乾庆十五年,朝中国事依旧稳定,陛下登基已有十五年,朝中的新面孔越来越多,就在南诏争论之后,吏部侍郎张玄素也告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